第67節
但這些特征在跑百米的時候就不再是她的弱點而成為優勢了,徐指導曾說,如果蘇方方能再高十公分、保持住現在的步頻,那她的成績還能再提高一點,因為身高則腿長、腿長則步幅大,而不管是她還是蘇圓圓,她們再怎么練習柔韌,腿長擺在那里,步幅的上限也就比陳煥之低了。 陳煥之身高腿長柔韌好,爆發力強,步幅比身高相仿的元繪云還大,這是她的優點,但相對的,步頻就會受到影響。 沖刺技能是不能升級的,她現在已經是中級沖刺100級,一方面升級后因為爆發力帶給肢體非常大的驅動力,所以需要很長時間的適應訓練才能真正掌握,另一方面,如果升級到高級,技能效果雖然增強,但是持續時間必然再次重置,而根據系統現在這99升100就要30萬經驗值的尿性,她的1500萬未必夠再升四五十級。 到時候爆發力強了時間卻不夠,那她的百米就傻眼了。 所以最后她還是選擇了升級速度技能,從亞運會上的初級速度35級,花了1036萬經驗值、1個技能點升到了跟沖刺一樣的中級100級,這樣經驗值還好,還有400多萬,也足夠平日里消除疲勞和應急療傷了,但是技能點只剩下了2點。 可是技能點只有各種破紀錄才會給,而國內的女子60米、100米記錄都被同一個名字用對她而言暫時遙不可及的成績統治著。 唉,真是后輩面前的攔路大魔王。 陳煥之升級了中級速度后為了適應還專門在訓練中全程開速度技能而不開沖刺,隨著屬性的變化,她的跑法也相應的變成了高步頻,雖然步幅難免受到影響,但30點的敏捷確實提升不小,她的百米成績在這種跑法加持下居然沒下降多少。 “我就是試試?!彼@么對目瞪口呆的徐指導和劉鑫源解釋,“這不是馬上要去刷60米了嗎。之前我一直都努力練習步幅,但是步幅上去了步頻肯定要下來。這樣明顯不利于跑60米,所以我想試一下如果我全力提升步頻的話,能到什么地步,是不是對60米更有幫助?!?/br> 能到什么地步呢? 就是她開沖刺技能7秒44、開速度技能7秒38的地步。 聽起來確實比全國紀錄7秒19差多了,不過那個7秒19是李雪茹2001年在里斯本室內世錦賽半決賽上跑出來的,她決賽的時候跑了7秒20位列第七。而蘇方方的個人最好成績7秒22是在布達佩斯室內世錦賽上跑出來的,雖然未能打破全國紀錄,但那年是小年,她得了第四。 而去年陳煥之參加的那屆室內全錦賽,得了冠軍的蘇圓圓才不過7秒55而已。 劉鑫源當面板著臉跟陳煥之說,“這個成績可無法達成咱們的目標,你必須還得提升?!?/br> 陳煥之點頭“是是是”之后,他扭頭就跟徐指導在背地里說,“你說這世界上怎么能有這樣的人呢?她想跑成什么樣就能跑成什么樣,想步頻快步頻就能快起來,想步幅大步幅就真能跟上,她不受身體條件限制嗎?她的身體到底啥條件?” 徐指導比他還懵逼呢,這件事太顛覆他作為一個短跑教練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了。 跑步是特別本能的一件事,每個人跑步的本能都是盡量邁大步、盡量跑快點,頂級運動員必然都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的,而運動員想改進一些自己的技術也都必須經過痛苦的掙扎、克服身體和神經的慣性才行,可陳煥之的表現就是,“誒我以前那樣跑不適合這個項目嗎?那我改改吧?!比缓笳f完就改了。 關鍵是改完了成績也沒受太大影響,她百米還是能跑到11秒3以內。 那她真正適合的到底是什么跑法呢?還是說實際上,她在跑步中也一直在收著跑,從未釋放過自己身體真正的力量? 不行,這事兒越想越玄幻,徐指導不得不抽根煙冷靜一下。他問劉鑫源,“她跑步最開始誰教的?” 關于陳煥之從學校運動會上被發掘的故事,隨著她亞運會后聲名鵲起,已經在田徑迷中廣為流傳了,徐指導當然也知道,但他還是問了,劉鑫源也特別認真地回答了,“是她們學校體育老師教的,老師倒是b體大科班出身,把她送進省隊之后就辭職去科隆體育學院進修了?!?/br> 徐指導先是感嘆,“高手在民間啊?!庇殖聊艘粫?,給陳煥之找到了一個非常合情合理的理由,“可能黑人中特別優秀的身體也是這樣吧,陳煥之雖然看起來是黃種人,不過她的身體條件顯然跟普通人不大一樣?!?/br> 競技體育可能是最看重個人天賦的行業了,譬如以后將會橫空出世一個身高一米九多的百米飛人,在他之前沒人想過這么高大的人能跑這么快。譬如乒乓球的初代大魔王,在她之前也沒人想過這么矮還能把乒乓球打得這么好。 可他們就是出現了,而且也就是打破了教練們固有的選材觀點。在他們之后,教練們不再問為什么而是開始照著他們探索出來的道路去做。 所以當陳煥之站在他們面前,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別問為什么,反正我就是可以”的時候,兩位教練也只是短暫地懷疑了一下人生,就喜聞樂見地接受了“超出常理的天才”這個人設。 而對自己造成的震撼一無所知的陳煥之,就帶著劉鑫源“很好,但還不夠好”的結論,孤身來到了莫斯科。 室內賽60米一般都只有兩槍,一槍上午預賽,一槍下午決賽,所有項目一天完事兒。 陳煥之被分在第一組第二賽道,她到了莫斯科體育館里就脫衣服開始做準備活動。 這一槍是她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采取先開快速反應、跑起來后立刻切換中級速度的策略。敏捷 30帶給她的沖擊遠小于提高同等數值的爆發力,因此即使只經過了幾天的訓練,她也敢全力發揮敏捷加成帶給自己的步頻能力。 但是旁邊第三道是個俄羅斯本地選手,與一般人印象中高挑健美的俄羅斯女性不同,她的身高還不到160,整個人都非常嬌小,但是不管是肩臂還是臀腿,都隱隱露出發達的肌rou線條。 本來陳煥之只是看一眼她胸前掛的名牌,發現是個田壇上很陌生的名字,立刻就不關注了,她在這里語言不通,又只是一天的比賽而已,連跟旁邊選手打招呼的興趣都沒有。俄羅斯的英語普及率特別低,陳煥之估計她就算想熱情友善一些,兩人也只能互相“hello”而已。 發令槍一響,陳煥之和旁邊選手幾乎同時沖出去,但很快她就眼睜睜地看著那位姑娘淡金色的馬尾辮隨風飄揚,漸漸地離她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直到整個人撞在終點外的海綿墻上,陳煥之都懵懵的,她到最后被旁邊俄羅斯jiejie落下幾乎兩三米的距離,要知道這可是60米比賽,60米! 這時候計時結果還沒出來,但那俄羅斯jiejie很明顯是第一,而她也很明顯告別決賽了。 一輪游?她的第一次成年組世界級比賽就這樣結束了?這么突然這么快?她從北京坐了□□個小時的飛機來到莫斯科,就只是跑這一趟幾秒鐘?這可是從她參加正式田徑比賽以來的第一次。這種感覺可真是……殘酷啊。 大概從現在開始,她要正式面對人種差異這個橫亙在國內所有運動員面前的殘酷話題了。 這時電子計時結果打在了大屏幕上,第一名polyakova,7秒20,而陳煥之第四名7秒39。 她發揮的并不算差,但正如她自己的預料,無緣決賽。 而polyakova,波利亞科娃?一個在國際田壇上默默無聞的名字,看她的樣子最少也有二十多歲了,絕對不是初出道的青少年,所以,即使是比李雪茹還厲害、隨隨便便預賽里就能跑出7秒20的選手,出了本國在她這個外國人看來也只能是“查無此人”? 陳煥之中午的時候在賽事組委會的餐廳里一邊吃飯一邊打電話給劉鑫源匯報了成績,“……這還是我第一次只跑一槍就被淘汰呢,不,這是我第一次沒進決賽吧?!?/br> “是,”劉鑫源問她,“世界賽場的感覺怎么樣?” “真挺殘酷的,我準備了半個月,跑了那么遠,結果卻只能跑7秒多?!标悷ㄖf完才想起來,收獲除了這7秒還有10萬經驗值,倒不算完全白來。 劉鑫源故意問她,“你要是打算知難而退,可以現在就回來接著跟隊訓練,反正你成績好能任性,也不會有人說你什么?!?/br> 陳煥之捧著羅宋湯一飲而盡,回答道,“那可不行,這種殘酷讓我更愛短跑了。說真的教練,我以前只是喜歡跑步喜歡贏而已,但是現在,我開始愛上它了?!?/br> 劉鑫源滿意地笑了,“你現在什么打算?還按照原計劃?” 陳煥之搖頭,“教練,我不會德語,能不能讓隊里幫我聯系個能練60米的室內田徑場?下一場是2月3號的德國斯圖加特,還有五天,我得更努力一點才行?!?/br> 因為咨詢了航空公司沒有可以臨時改簽的機票,陳煥之就在體育館內呆到看完下午的比賽,那位波利亞科娃選手最后以7秒18的成績名列第一,讓預賽就一敗涂地的陳煥之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安慰。 2月3日,德國斯圖加特,陳煥之7秒36通過預賽,挺進決賽,然后在決賽中以7秒37排行第八。 2月10日,西班牙巴倫西亞,陳煥之7秒33通過預賽后,發現這次的預賽三個小組最好成績是7秒29,明明瓦倫西亞空氣濕潤、溫暖宜人,卻沒什么高手來參加。 她覺得這是自己的機會終于來了,連治傷的備用經驗也不留了,一口氣將上次用剩的和最近三次比賽又得到的經驗值全部加在了中級速度上,592萬經驗和1個技能點甩下去,升級到了高級速度116級,雖然持續時間6.6秒短了點,但在60米中也勉強夠用了,敏捷加成則提高到了36.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