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變故(一)
因此王華英才敢如此大膽,也是因為他心中有足夠的把握來應對張顯庸二人的“兩儀劍”。 可是這些事情,青城派以及在場的所有人,都一概不知。 正所謂陰陽調和,剛柔并濟,道家都講究一個平衡的狀態,道家的功夫當然也不例外,兩儀劍更加不例外。 高手對決之時,這種細節就更為重要,若是擺陣二人內力武功絲毫沒有出入,則互相彌補,絲絲入扣,不會有一絲破綻。 但是若是強弱有所差別,則這劍法便不能配的的天衣無縫,就算二人專門為這劍法準備良久,但是在高手對決之時,如此大的壓力之下,難免還是會有力道內力把控失誤的地方,而此時也恰恰會給敵人露出破綻。 這就是兩儀劍的缺點,而這個缺點王華英了然于胸。 王華英等的便是這個破綻,他與張顯庸二人交手上百招,早就察覺到張顯庸的武功內力較之張應京強出許多,再加上之前王華英對張應京的一番猛攻,已經讓張應京內里消耗巨大,此時張應京與張顯庸配合起來則是更為吃力。 此時王華英再次進攻,在這種密集的進攻之下,張顯庸是能做到應付的不慌不忙,可張應京就不行了,為了配合張顯庸的節拍,張應京自己內力運行已經是十分難受,再加上王華英有意的對他關照,讓他倍感吃力。 張顯庸一劍斜刺而來,張應京見到立即接招,在同時從后方也是一劍刺來,王華英此時繃緊了每一根神經,只聽得二人出劍帶著風聲。 但這風聲卻不是同時而至,王華英的內力已然是當時高手的水準,即便是這樣一絲細微的差別,還是被他察覺到。 “就是現在!”王華英心中暗自喝道。 他舞動手中的長棍,猛然之間,王華英向左方跨出一步,雙手持棍舉于胸前。 “噔”,長棍的兩端別抵住了一前一后攻來的兩把長劍。 王華英的嘴角露出一絲不經意的微笑,就在這一招之間,張顯庸二人的兩儀劍陣已然被他破了。 若是仔細看就會發現,此時王華英手握著長棍的位置,并不是握在棍的中間,一般來說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減少危險,向王華英這樣抵擋別人同時攻來的長劍,大多數人的最好選擇必然是,將自身處在棍的中間,因為如此一來則是均衡了前后雙方同時攻來的力量。 當然那是在向自己進攻的雙方內力不相上下的情況之下。 而此時,王華英已然察覺到張應京由于自己給他的壓力,在這一招出招之時竟然慢了一絲,這讓王華英抓住了機會,他特意將手中長棍向著張應京那一段用力向張應京擋去。 于是正好張應京與張顯庸二人的劍同時刺到了長棍的兩端,可是此時張顯庸已然是運足了力氣刺出了這一劍,而張應京則是尚未將內勁完全運出就被抵了回來,這更導致了二人此招出招之后的狀態相差乃天上地下。 若是二人配合的沒有一絲失誤,則屆時必然是前后兩道劍氣兩股內力同時打向王華英,但張顯庸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師弟竟然沒有跟上自己出招的節奏,一劍刺出,他的心中瞬間便感覺到不妙,一招既出張顯庸再不敢接上攻勢,倉皇收招。 可張顯庸的內勁透過長棍,無法同張應京的內勁達到平衡,二者強弱立判,那股內勁竟然順著王華英的長棍打向了張應京。 王華英只覺得手中長棍一陣顫動,直震的自己手臂略感酸麻,可他也知道這是他的機會,王華英深吸一口氣,握緊了手中的長棍,不顧手臂之上傳來的疼痛之感,運足了力氣不再顧忌張顯庸,而是持棍掃向了張應京。 “師弟危險!”情急關頭張顯庸出聲大喝。 可張應京此時手中長劍被張顯庸的內勁震的嗡嗡作響,張應京出招一半就被打了回來,內力在他經脈之中前后相沖,一時竟然讓他整個手臂酸麻沒了力氣。 此時張應京尚且能握住長劍已經是十分難得,哪里還有去抵擋王華英的力氣。 王華英毫不留情,一棍打在了張應京的胳膊之上。 “??!”張應京一聲慘叫,手中長劍脫手而出,被王華英的長棍挑飛上天。 內力的震蕩之下,再加上王華英這一棍讓他整個手臂失去了知覺,再也握不住長劍,張應京已經沒有了繼續與王華英對決下去的能力。 王華英眼疾手快,一擊得手之后迅速又是一棍掃向了張顯庸,張顯庸見師弟受傷,心中雖然震撼,但并沒有亂了方寸,見王華英一棍打來,舉劍格擋,很輕松的就擋住了這一招。 王華英趁此機會,飛身上前,接住了張應京被挑飛的長劍。 這一切雖然看似兇險,但其實就在一瞬之間。 原本臺上雙方還打的難舍難分,可竟然片刻之間張應京就失去了戰斗力,著實讓眾人吃了一驚,場下驚呼之聲此起彼伏。 張顯庸一個縱身到了張應京面前。 “如何?”張顯庸問道。 “師兄,都都怪我學藝不精,我我我已無力再戰?!睆垜M頭大汗,強忍著鉆心的痛楚對張顯庸道。 “既然如此,那你且退下!”張顯庸見張應京當真是已經沒辦法繼續戰斗,便喝令他退下,張顯庸要與王華英一對一的對決。 “一切就靠師兄你了”張應京拖著自己受傷的手臂退下臺去,王觀風等人迅速圍了過去,替張應京治傷。 “閣下好手段!”張顯庸冷冷的說道,此時整個演武場之上就剩下他和王華英二人了。 “嘿”王華英冷笑一聲。 “青城派以劍術聞名江湖,王華英敬仰已久,今日既然到了這青城山上,必然是要與青城派的各位師兄討教討教劍術!”王華英將之前的長棍歸還于峨嵋派,手持張應京的長劍道。 “那王兄弟,等一下可要仔細看清楚了?!睆堬@庸略帶怒氣的說道。 如王華英這般,在比試之中隨意更換武器的實在是不多,因為這種比試,雙方當然是要用自己最拿手的兵器最厲害的招式來比拼。 若是像王華英這樣隨意更換武器,豈不是在向眾人說明,其實他并沒有用盡全力,亦或者是他不需要用盡全力就可以勝過張顯庸了? 這對張顯庸來說是一種侮辱,或者說是一種挑釁! 夜晚的青城山分外寒冷,這場比武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個時辰,此時已經月至當空,再加上山上冷風呼嘯,雖然場上的比試火爆無比,但卻不能讓人們用來抵御山上的寒冷。 “好,還請賜教!”王華英笑了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