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難題
臨近年關,盡管不必擺宴,沈秋檀依舊沒能輕松哪里去。 她得盤賬,她自己經營的鋪子不算多,但后來李琋塞給她的那一些可不少,原來她咸魚著得過且過,嫁人以后愈發沒了賺錢的動力,覺得夠花就行啊,但是現在老公要養兵,兒子長大得娶媳婦,女兒更要嫁妝。哪一樣都要花錢。 一筆一筆算下來,她覺得多少錢都不算多??! 于是,她每天盤賬盤的精神抖擻,已然重新找到了賺錢的樂趣。 李琋的忙碌與她不同,他忙著與工匠改良兵器,忙著核算時間與人工成本。從生鐵到百煉鋼,工序頗多,還不是人人都有技術達到標準,但武器卻緊缺的很。 這是技術性難題,李琋好不容易得到鐵礦,卻仍有些一籌莫展。 沈秋檀翻了個身發現丈夫還沒睡著,她嘟囔道“別想了,睡吧,有事明天再說?!?/br> “嗯?!崩瞵N拍了拍沈秋檀的肩膀,依舊難以入眠。 馬上就是歲日,同時還是胖胖和壯壯的周歲生日。 李琋覺得是不是歲日,有沒有宴會并不打緊,他自己被壓了二十年多也不打緊,唯一有些介意的是委屈了兩個孩子。 周歲只有一回,但京中盯得那么緊密,想大張旗鼓的cao辦是不可能了。 沈秋檀倒是還好,她覺得一家子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平平淡淡也沒什么不好。 將歲日的東西和兩個孩子抓周的東西都提前安排好,沈秋檀發現李琋還是有些愁眉不展。 “到底怎么了?說出來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沈秋檀最近研究嬰兒輔食簡直上癮,常常將很多東西放進手動料理機攪一攪,顏色奇奇怪怪,孩子們也不愛吃,她自己倒是吃得津津有味。 此刻,她手里端著一盤淺碧綠色的……像是毛毛蟲一樣的蒸糕,見李琋不應,直接拿起一只毛毛蟲,一口咬掉了蟲子頭。 李琋“……” 蟲子里頭露出紅豆餡兒,李琋無奈“秋檀,你到底在吃什么???” “啊,還不是你兒子挑食,好不容易榨了白苣汁,他不喜歡,我想著不好浪費只好和面做豆沙包了?!眲e看壯壯長得胖,但對吃上可是有要求的,沈秋檀卻想著吃不到毛毛蟲面包,吃個毛毛蟲紅豆包也不錯啊。 想到這里,她又道“我們做個烤箱吧!我畫圖紙?!?/br> 現在也有烤箱和烤爐,但基本上都是烤rou的,若是烤些面包什么的就不很合適了。 李琋忽然道“秋檀,你這畫圖紙本事是哪里學來的?之前你弄的那個蒸餾機還有后來到我手里的圖紙……” “當然是……在雜書上看到的啊?!辈恢獮楹?,沈秋檀連自己變身的事情都能和李琋講,但要說穿越的事情總覺得有些難以啟齒,她下意識的想藏著一點小秘密。 “哪里來的雜書?可否借我瞧瞧?”也許妻子看的雜書里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說不定。 然而沈秋檀搖搖頭“在我爹的書案上,當年一把火都燒干凈了?!?/br> 李琋沉默,良久道“嗯,都過去了?!?/br> “不過,你可以與我說啊,你的大事我不懂,但是小事說不定我還真能給些意見?!鄙蚯锾瓷岵坏美瞵N苦惱。 紫衣仙子說不能改變,但她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改變了許多東西。 而且紫衣仙子的話或許是另外一重意思,不是不允許她現代的所學改變當前的時代,而是不允許她濫用花椒改變別人的體質。 時代總歸是要進步的,即便有朝代更替也總是循著歷史的軌跡,但改變人的體質就完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思來想去應該是無礙的。 李琋將困擾了許久的煉鋼法說與沈秋檀知道,其實就是拋出如何增加鍛造武器的效率的問題。 沈秋檀想了想,半晌沒有說話,想著想著,一盤子綠面豆沙包就吃完了。 她擦擦嘴“承顥可聽說過灌鋼法?” 李琋皺眉。 沈秋檀說道“咱們現在用的百煉鋼是魏晉就傳下來的,雖然經過千錘百煉,鍛造的兵器效果頗有威名,但百煉百煉,要經過反復加熱鍛打,千錘百煉所耗人力物力巨大?!?/br> 李琋鄭重聽著,沈秋檀緩緩道“之所以千錘百煉是為了祛除雜質,同時也增強其鋼硬度,使之能成為武器或者其他器物的標準。我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過,若是使用灌鋼法,幾乎可以省略錘煉去雜的步驟?!?/br> 灌鋼工藝說白了,是將高碳含量的生鐵液澆灌到紅熱的低碳含量的熟鐵中,相互熔融混合,直接獲得剛硬的鋼,即現代鋼鐵技術中所謂的高碳鋼。 李琋聽的眼睛一亮“秋檀你等等,你隨我去書房,我再拉上幾個人!” 不一會兒,書房里就聚集了五六個沈秋檀不認識的人。 李琋介紹道“這是本王的王妃沈氏?!庇峙c沈秋檀道“這幾位都是我請來鍛造兵器的行家?!?/br> 眾人互相廝見,對齊王將王妃帶過來的事情十分詫異,聽說這位娘娘剛進門就生了一對討人喜歡的龍鳳胎,十分得齊王寵愛,如今看來,果不其然,連武器這種工事會議都叫齊王妃列席。 他們雖然都是打鐵出身,高也高不到哪里,但還是有幾分江湖地位的。 沈秋檀不知道李琋從哪里找來這么一群人,也不理會他們的輕視,她是為了李琋又不是為了這些人。 “聽說王妃娘娘有改良百煉鋼鍛造的法子?”其中面色黝黑的中年漢子問道。 沈秋檀點點頭,沉下心思將灌鋼法的工藝說與在場眾人。 “娘娘此言當真,還能這么做?” 沈秋檀笑道“為何不能這么做?再說,究竟能不能成,總要實踐里頭出真知。諸位以為如何?” 李琋就在沈秋檀旁邊,笑瞇瞇的看著沈秋檀侃侃而談。 最開始問話的那個中年漢子忍不住道“殿下,過了歲日請容屬下進山,屬下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試新法子了?!?/br> “屬下也去?!?/br> 下面是一片附和之聲。 齊王重工事,這是他們追隨齊王的原因,同時也是因為他們對各種技藝、工藝有些癡迷。 李琋點頭應諾,與沈秋檀交換了個眼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