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薛遠忱
本來想把一些線索藏在細節里,讓大家慢慢挖掘男主這個人的。 但是很羞愧,由于我的筆力不夠,可能表現的不夠明顯,會影響一部分讀者的閱讀體驗,所以我決定還是單開個章節和大家分析一下薛遠忱這個人物。 首先,這篇文的背景是處于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階級明顯。 士農工商,商排最末,就算是在萊江府體量龐大的薛家也是入不了上流貴族的眼的。 整個社會風氣崇尚“惟有讀書高”,通過科舉入仕對所有讀書人來說是夢寐以求的事。 薛家,薛遠忱都不會例外。 薛遠忱作為富商庶子,從小的物質生活肯定是充足的,但精神世界則不一樣。 他從小就渴望通過讀書改變父親對自己的輕視,渴望未來有所抱負,讀書也是他的興趣所在。 可是年少被嫡母打壓,被迫放棄讀書,放棄最上等的通途,也致使他極力想拜托薛府的扼制。 雖說他在商業上也有了一定的成就,可在他心里行商依舊是下九流。 表面上他云淡風輕,好像已經消化了不能讀書不能考科舉這件事,但是內地里早就生成了根刺。 再說他對愿枝。 愿枝是個婢女,古代來說是個賤籍,普通清白人家都不愿意娶的那種。 薛遠忱對奴仆的態度就是很典型的主子心態,理所當然,不當回事。 愿枝是從全部奴仆里獨立出來的那個稍微的特殊。 即使是特殊,也是個丫鬟,是個賤籍,喜歡的話可以做個通房,做個侍妾都是抬舉了。 薛遠忱本身就是門第之見深重的受害者,他在潛移默化下變成了又一個門第之見更深的加害者。 他在不知不覺間對愿枝動了感情。(愿枝的勇敢讓他的精神世界的需求得到了撫慰) 會情不自禁得想要接近她,關注她,后來以至于不顧自己安危救她。 在他本身受到實質性傷害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對愿枝的在意已經超出了一定范圍。 所以他才會疏遠愿枝,疏遠三個月之久,也是他自制力的證明。 可以果斷做出疏遠愿枝的決定也可以從側面看出他對愿枝的感情不深,只是愧疚感疊加一些好感。 本來他順著自己的意愿繼續接近愿枝發展關系,隨著新鮮感的耗盡,也不是一段多刻骨銘心的感情,很大可能過些日子就厭倦了。 (畢竟愿枝只是個沒啥見識,沒啥突出魅力的丫鬟) 他這么一壓制,感情就會發酵,最后爆發的時候引起質變。 三月后第一次面對面薛遠忱也是個沒想通的狀態,為什么會要愿枝,因為男性占有欲,因為憤怒(他還在想著她,她居然能走出來和別人曖昧不清)。 所以一直到現在他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現在這段看似美好的時光得歸功于性欲,新鮮感,一些喜歡。 所以后面會有大波折,然后他才會低下他高貴的頭顱,正視愿枝,尊重愿枝。 這兩天有點卡文,寫出來效果也不好,很感謝大家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