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之前昱朝國師嚇唬他們,現在又安撫他們,難道是要他們乖乖聽話,好好跟著昱朝混就有后面所說的甜頭可以嘗,若是有二心,就是昱朝的軍隊過來了? 對!一定是這樣!昱朝的國師果然不一般!真是老狐貍! 什么,昱朝國師年紀看上去不大?天啦,那等人物,那一張臉能代表他的年齡嗎?當然不能! 昱朝國師,或許年齡已經可以當他們爺爺了吧,只是保持童顏而已!對,妖怪!不不不,仙人! 宿誼:滾犢子??! 第154章 宿誼后面的教化之說, 的確是有點異樣心思。 這其中心思, 在打高句麗的時候,他便已經說過了。像唐朝那樣,讓他們上層人士來學習我們的文化,和我們的人去教導他們的平民階層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給他們上層人士種子技術,和我們的人以我們國家的名義教導他們技術也是完全不同的。 這其中差別,宿誼已經講過一次, 高句麗的“重建”已經在實施中, 并且至少在高句麗的民心穩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昱朝的君臣比宿誼聰明多了, 他起個頭,這群聰明人肯定會知道怎么做,且比宿誼想象中的更好, 更損。 宿誼見完這群新屬國的首領王子之后,又過上了悠然自在的退休老干部生活, 每日笑看友人們忙天忙地, 頓覺生活十分美好。 不過那些每日忙天忙地的友人們, 一定也會覺得生活十分美好。他們的追求和宿誼不同嘛。被皇帝重用,生活怎么不美好? 那些屬國的首領和王子見完宿誼之后,其余小國家沒辦法親自與宿誼接觸,于是便多次與這些人交流消息, 想看看宿國師究竟是怎樣的人。 在這些屬國使臣眼中,宿誼首先是個圣人,大圣人。圣人嘛, 大愛無疆,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他們這群中原王朝的屬國也是中原王朝的國民,當享有中原王朝的繁榮昌盛。他居然主動提出要在他們那里推廣技術,推廣文化,甚至可以讓他們的人也通過科舉來朝做官。 這種事,不是圣人是什么?簡直圣到有些傻了,太理想化了,讓人不由有些想嘲笑他的天真。 但是嘲笑之余,又不得不佩服其心胸。若昱朝真的同意了,他們就該對其頂禮膜拜了。 然后,他們又覺得宿誼老謀深算,看不透。宿誼對他們國家了解頗深,好似親自來過似的,甚至對其山水自然景觀比他們自己還了解些,宿誼所說的那些“特產”,他們曾經看到過,但有些他們只見過一次,因形狀太奇特,他們自己都認為是幻覺,或者以為是妖物,甚至以為是山神。但宿誼不但能將其描述出來,且對其來歷、名字、生活習性都十分了解。這就讓他們有些驚恐了。 甚至有些人覺得,宿誼這太過標準化的圣人行為,也讓他們感覺很慌。他們不相信世界上居然有這么好的人,這其中一定有陰謀。 但是這其中有什么陰謀,他們又說不出來。 因為這什么意識形態的事,并不是現在的人能想到的。這是近現代社會學的研究內容。這時候的人思想還很“樸素”,他們非常向往中原王朝的文化,若是給他們機會,他們自己都會去學習,去模仿?,F在昱朝若是主動提出教導他們,這不是更好嗎?他們實在是想不出其中陰謀。 難道是借此機會光明正大的給他們安插釘子?還是說故意教一些假的給他們? 不過昱朝就算不借此機會,也可光明正大的派使臣入駐他們部落,甚至直接派人管轄。最終他們還是會防備。 他們想不到宿誼的目的,驚恐于宿誼的見識,又沒有辦法拒絕宿誼給出的好意,但不肯相信宿誼是一個傻乎乎的大好人,便只能說宿誼高深莫測,其所思所想,常人無法揣摩。 宿誼到底有沒有大神通,這些探查不出來,但他們已經確定,宿誼要么是個圣人,要么是個能人,也可能兩者兼備。 總的來說,宿誼能成為昱朝的國師,是有相應的能力的。 對了,他們還有一個感慨,國師看起來真年輕啊,駐顏有方啊,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國師的確是個很厲害的道士。 宿誼:???駐顏有方???你道爺我本來就年輕好吧?。?! 宿誼的友人聽后,笑得直不起腰,紛紛道宿誼這駐顏有方的方子快拿出來,家中長輩肯定喜歡。 宿誼呵呵道:“我年紀就這么點,不能因為我獲得了與年紀不相稱的成就,就非得說我是個返老還童的老不死吧?” 友人們大笑,其中隱約猜到了宿誼身份的幾人更是笑得岔氣了。 宿誼長大之后,越發像他外祖父。而他現在經常跟幾個退休老干部混,被人覺得相貌眼熟也正常,何況宿誼在皇家受到的信任,也可以讓他們猜測一二。 只是宿誼一身本事可不是他這個年齡的人可以得來的,所以即使他們猜測宿誼的出身,也認為宿誼被仙人接走了,后來又回來了。 世間有許多傳說,仙人那邊的時間流速和凡間不一樣,而且仙人是能穿梭時間的。所以宿誼雖然和昱朝皇室有關系,也相當于什么關系都沒有了。 至少沒有人會想到宿誼的身份和太子之位有什么關系。這和宿誼多次強調自己不能過多沾染龍氣這理念已經植入他們心中有關,也和宿誼這身份可不比皇帝低有關。 與其讓宿誼去坐上皇位,處理那些他不擅長的瑣事,非把一個世外高人束縛在世俗之中,還不如讓宿誼去做他擅長的、想做的事。 宿誼已經犧牲夠多,這些受他恩惠的世人理應回報。 何況就算他們想,宿誼這樣子就是對皇位一點欲望都沒有。不然宿誼不會在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時候“湊巧”回來,治好太子,并且還時常教導太子。 若宿誼想要皇位,他只要回歸他的身份,便是順理成章的繼承人,不會有任何人反對。宿誼不但是嫡長子,且太子“癡傻五年”,宿誼那時候雖然沒顯示出他的能力,但好歹是個正常人。 他們猜到宿誼出身之后,彼此之間約定相互保密,也不去求證什么。國師就是國師,出身什么來歷什么都沒關系,宿誼就是昱朝的國師,獨一無二,至關重要,這就夠了。 他們也擔心,雖然自己不在乎宿誼的身份,但是總有些俗人會利用宿誼的身份生事,反而讓宿誼遭到危險。 這種秘密,爛在心中就好。 宿誼在京中過了一段時間頹廢的日子,甚至無聊到把制糖法摸索了出來。 東南那邊的小國家前來朝貢,帶來了他們那邊的甘蔗和石蜜,作為貴重禮品送給皇帝。 宿誼在京城一直過得人上人的生活,蜜糖什么的從來沒少過。有上好的蜂糖,誰還會去記得那些白糖。當甘蔗和石蜜出現之后,他才想起,哎呀,這個時代好似糖非常精貴呢,不但產量低,制造工藝也非常差,甚至咱們昱朝還沒有制糖的來源。 宿誼現在的兌換點雖然在增長,但還沒有到一萬,暫時不能兌換東西,不然拿到種植和加工指南很虧。宿誼便自己想著怎么提純石蜜,先把制糖方法弄出來,然后去買印度那邊的甘蔗回來種。雖說不如系統的改良品種,好歹也能讓白糖提前出現。 宿誼曾經去參加過古法制糖,正是因為參觀過,他才將曾經心中“古法等于最好”給叉掉。雖然許多小文青認為現代機器制作的糖冰冷冷的充滿著“機油味”,但實際上古法制造的過程不但很容易污染,還會增加許多有害物質。生活和科技總是在進步,人類生活總是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古法之所以沒落,不僅僅是因為其產量不達標,也是現代人滿足了基本需求之后,對產品的安全和衛生有了更高要求,古法很難達到標準。 “古法”一字雖然聽起來很有逼格,但換一個說法,就會讓人排斥了,那邊是“手工小作坊”。 雖然有人要說“手工小作坊”也有精品,但若是不經過質量檢測,全憑工坊主“良心自覺”,實在是很難讓人對其放心。連質量檢測過的都有可能是假的,不經過質量檢測的豈不是更加難說? 不過現在沒有后世那種條件,能隔離殺菌等等,只能通過手工提純?,F在連制造白糖的工藝都還沒出現,就別說提高技術,降低消耗,更別說什么微生物細菌超標了。 宿誼回憶著自己曾經見過的古法制糖的步驟,召集工匠一點點的嘗試,雖然不知道他現在的步驟是不是就是他當初見到過的,畢竟記憶已經比較模糊了。但他的確做出了白糖。 宿誼當即給宮里送了一小罐子,被皇帝親筆取名為“糖霜”。 宿誼覺得這名字很熟,也很俗,他還以為會有更酷炫的名字。 在白糖制作出來之后,其他硬糖就更好做了。只要融入果汁或者堅果、奶油、蜜糖,就能做出各種糖果。 宿誼曾經做過牛軋糖,用的是慕晏庫存的石蜜。那時候他還不知道石蜜是個稀罕物。不過他制作出來的牛軋糖顯然比石蜜更稀罕,所以倒也不算浪費。只是宿誼對甜食不是特別喜歡,當各種調料種植或尋找出來之后,宿誼就對咸辣口味的各種小零食更感興趣,甜點什么就拋之腦后了,也沒有進一步開發甜點。 且到了青州之后,宿誼也沒有那么多作為甜點的原料。宿誼沒有這方面愛好,所以沒有感覺到,他換一種零食就是了?,F在他才知道,甜味的調味料有多么貴重,而當紅薯出現時,這些本來是下層民眾果腹的“粗糧”,很快就成為上層人士餐桌上的寵兒,就是因為它甜。 宿誼心想,怎么沒早發現。若是早發現了,他就不兌換蘋果什么,先把甘蔗和甜菜兌換出來,讓大江南北的普通百姓也能吃上甜食,讓咱大華國的甜食也能提前發展,免得每次出國都會被人說至少甜點的豐富程度上,華國比不上外國。 宿誼只能冷哼,那比比其他菜啊,咱們多少菜系多少菜品,讓全世界有名有姓的菜加起來,也不一定有咱們多。 現在或許可以再加上甜品。反正我最近無聊。宿誼心想。 于是宿誼開始大肆推廣制糖方法和各類甜品制造方法,甚至無聊到直接讓人直接將其印刷出來,放在新開的書樓中販賣。 這時候一些消息不靈通的人才知道,這書樓背后的人是宿誼,然后曾經懷疑這書樓中賣的各種技術類書籍的人們立刻跟搶瘋了似的,就算是平日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的人,都要合起來買一本書,然后讓會識字的人教導。 這些不說都能讓他們發家致富,至少能讓他們過上比現在更好的日子。 以前有人說不知道哪家敗家子居然將家中獨家菜譜、秘方什么的都拿出來賣,肯定是破落世家的人,比如被皇帝弄垮的那幾個世家。這些都是家族中代代相傳壓箱底的好東西,比如那些菜譜,隨隨便便就能撐起一家酒樓。 但當知道這背后的人是宿誼之后,市井之中的議論立刻就變了。這哪是什么敗家子,是國師??!是國師為了造福民眾??!國師嘛,當然從來不藏私,國師就是這么偉大,我們要繼續對國師歌功頌德。 可國師從來不收百姓的東西,甚至不愿意讓百姓給他磕頭。 所以我們還是悄悄刻個神牌神像,在家里叩拜吧。 宿誼:聽聞那些涉及到風水的小說中,有個整人的法子便是把活人名字刻在神像背后拜祭。我這樣會不會出事啊。 皇帝笑得直打跌,他揉著宿誼的腦袋道:“你功德足夠,不會的,何況還有你老子我的龍氣保護你呢?!?/br> 宿誼頂嘴:“龍氣只會讓我生病?!?/br> 皇帝一巴掌扇宿誼后腦勺上,宿誼表示要委屈的找皇后老娘訴苦,然后被皇帝追著打。 宿誼現在跑的越發快了,皇帝又不會下力氣打,所以宿誼越來越喜歡撩他老爹,就跟以前小時候熊孩子時期一樣。 撩完就跑,真刺激。 宿誼還真是無聊透了,連摸索出制糖法也不能讓他覺得有意思。 正好皇帝的壽辰結束了,周邊的小國也滾蛋了,皇帝秉承著眼不見心不煩(但見不到又想)的思想,讓宿誼跟著慕晏,圓潤的滾回青州,沒事別回來煩他。 慕晏雖然在任期結束之后,就要被派向海外當特殊,但至少要等任期結束再說。青州還有那么多事要做,海軍也要繼續訓練,要打造更多的海船,火藥相關武器需要一個安全的實驗基地……不是現在說走就能走的。 慕晏現在急急忙忙回去,還得主持青州的鄉試呢。第二輪開科取士,希望青州這邊的進士能多一些,這不但是教化之功,也是面子問題。 青州向來文人墨客眾多,慕晏又是全國聞名的名士,青州還因宿誼聚集了許多各個學派的大家,那“學宮”也是遠近馳名。若下次會試,青州連個進士都沒有,那真是讓人笑話了。 別人不會笑話宿誼,但慕晏那群友人一定不會吝嗇筆墨寫一封長長的信去笑話慕晏。 .............................. 宿誼回到青州之后,頗有些不適應。 他在京城太閑了,一回到青州,便被各種人堵門,實在是太不適應了。 宿誼這才發現,自己在青州鋪了挺大的攤子呢。那什么學宮,那什么鹽田,那什么書樓,那什么玻璃,那什么火炮,那什么……什么…… “我為什么這么忙?”宿誼一臉迷茫,“我只是一個小道士,我只要做做早課,念念經就成了吧?為什么我怎么忙?” 回到青州之后,同樣被副手堵住,已經關在書房中處理了好幾日文書的慕晏苦笑不已。 本以為將事情交給下屬很放心,誰知道回來之后會被人堵門,下屬衙門排隊等著他簽字。 “這些本就是刺史大人分內之事,下官只能代理,不能代替?!饼R韞笑容中都帶著黑氣,“下官已經盡力而為了?!?/br> 刺史大人倒是在京中悠閑得很,他頭發都忙掉了一半! 慕晏表示他很委屈,他在北關殺過匈奴,在京城被皇帝抓過壯丁,他真的沒有悠閑啊。 齊韞微笑。但刺史大人你是青州刺史,別人的活你搶著干,自己的本職工作你也要好好做,對吧? 慕晏苦笑不已。 之前齊韞見著他就心虛氣短,現在這氣勢,該輪到他自己見到齊韞心虛氣短了。 “說明你多了一個新友人,恭喜?!彼拚x拍拍慕晏肩膀道,“友人多,很好啊?!?/br> 慕晏嘆氣。 “于是,你要不要幫我分擔一點?”宿誼故作諂媚笑道。 慕晏做委屈狀:“康樂不幫我分擔些嗎?” 宿誼和慕晏對視一眼,然后齊齊嘆氣。 算了,他們還是別相互折磨了,去抓其他壯丁吧。 宿誼苦哈哈的工作了兩月,將事情處理的差不多的時候,皇帝遣人下旨,召宿誼回京。 “出什么事了?”宿誼看皇帝這么急切,心里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