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宿誼開始制作簡易顯微鏡。他雖然曾經手制過簡易望遠鏡,但那時候的零部件都可以購買,圖紙可以從網上下載。 現在宿誼要通過記憶,來制造顯微鏡,難度還是很大的。 宿誼在折騰顯微鏡的時候,同時也在制作簡易天文望遠鏡。 他還記得跟慕晏的承諾,要讓慕晏看真正的月亮。 因望遠鏡已經成功,天文望遠鏡反而比顯微鏡還做的快一些。當然,這和宿誼曾經做過多架簡易天文望遠鏡給侄兒侄女們玩,但顯微鏡就做了一次,然后買了高檔電子顯微鏡有關。 這個他更熟。 當天文望遠鏡做好之后,宿誼信守承諾,在一個滿月的夜晚,帶著慕晏去看月亮。 結果當晚,院子里坐滿了人排隊看月亮。 慕晏覺得心里有點苦,說好的兩人呢? “他們都等著天文望遠鏡做好?!彼拚x表示他也很無奈,“總不能拒絕吧?” 宿誼心軟,受不得別人那期待懇求的小眼神。雖然他本來打算先跟慕晏兩人看了月亮之后,再給這些人看,但看月亮這種大事,誰都想第一個看。 其他人要是知道宿誼和慕晏想浪漫一番,可能就不會死皮賴臉跟著了。但顯然他們不知道啊,以為慕晏和宿誼只是純潔的好友啊。 最終慕晏只得自己調整心態。反正自己知道宿誼先弄出天文望遠鏡是為了完成和自己的承諾,就可以了。 宿誼已經看了無數次月亮了,月亮上那些坑洞,他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對于這些古人而言,這實在是神跡啊。 當他們看到月亮沒有仙宮沒有嫦娥沒有月桂樹的時候,心里是非常不開心的。特別是那些頗浪漫的文人。 宿誼只得隨口胡扯,就算有仙界,跟人類的世界也不是同一個界面。凡人就算能上天入地,也是找不到天宮和陰曹地府的。不然現在的人雖然不能上天,但挖坑還是沒問題的。難道他們認為坑挖的足夠深,就能挖到陰曹地府嗎? 大家一聽,頓覺有禮。就算月亮上有仙宮,有仙女,也不應該和他們同一個世界。所以所謂“月亮”,不過是人類臆想,實際上仙界和人間界本就不應該是一個世界,人類再怎么想辦法也是去不了的。 或許以前宿天師能去,現在為了黎民百姓,去不了了。 “那以后我們能去那里嗎?”若不是顧忌形象,易苒真想抱著望遠鏡不撒手。 就是從望遠鏡上看到的景象就那些,但他愿意一直看下去。 星空真是太美了。 “我們這里上去,就是大氣層。也就是你們看到的云層。再往上,拜托地球的引力,便是真空。真空是沒有空氣的。沒有空氣便不能呼吸?!彼拚x簡單介紹了一下星球和宇宙的概念,聽得這些人頭暈目眩。 不過張衡已經制造過渾天儀,一些學者也知道天圓地方只是傳說,張衡的渾天儀被許多學者所接受?,F在他們又通過天文望遠鏡看了月亮,更加認同地球是個球的說法。 何況這是宿天師所說。 “那我們去不了嗎?”易苒遺憾道。 宿誼道:“當然能去,只是現在去不了。在幾千年之后,人們能制造出可以在天上飛的機器,那機器速度夠快的話,就能突破地球的引力,進入太空。若是燃料足夠,就能去月球。那時候飛船上會搭載能夠制造氧氣……嗯,空氣的設備,人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就能踏上月球的土地?!?/br> “或許又過了幾千年,人們的科技又經過發展,會解決月球上沒有空氣的現狀,讓人們移居月球也是可能的?!彼拚x道,“人要有夢想?,F在咱們的夢想,就是整顆地球,我們要用足跡丈量地球的每一寸土地,我們的船只,要航遍每一寸海洋。當我們完成了對大海的征途之后,下一步就是天空,是星辰。人的夢想是無止境的?!?/br> 眾人聽著宿誼的話,頓覺心情十分激動。 他們從不懷疑宿誼的話,既然宿誼說幾千年之后,人類可以踏在月亮的土地上,那便是一定可以。 他們雖然羨慕,但正如宿誼所說,現在他們所處的大地還未丈量清楚,他們不能好高騖遠。 “地球若是一個球形的話,那么我們朝著一個方向前進,是否會回到原點?”慕晏問道。 宿誼道:“我曾經說過啊,當然可以。這個陸地上走太困難了,可以通過海面航行。不過因為路程遙遠,所以很危險。若是要完成環球航行,船上的人要做好九死一生的準備?!?/br> 雖然他可能盡可能的多做準備,甚至能畫出全球大概的地圖,但在海面上會遇上什么危險,誰也不知道。 他那個世界西方航海家若不是為了找尋“東方遍地黃金之地”,想要開辟新航線,也不會做這么危險的事。 只是為了科研的話,很少有人有這種勇氣。必須要有足夠的利益支撐才成。 或許美洲新大陸是一個很好的利益支撐,但以他們的位置,不需要全程航行,只要一路向東就成了。夏季起航,沿著大陸橋航行的話,說不定危險并不是太大。 宿誼解釋之后,眾人齊齊嘆氣。他們也知道,為了證明地球是球形,耗費如此巨大的確不行。每一條人命都是很寶貴的。 “不過新大陸……好想去……”易苒感嘆。 “還是無主之地?!彼拚x道,“那里沒有國家,去了就可以劃地盤?!?/br> 易苒覺得更眼饞了。 “若是如此,那等船隊回來的時候,或許我能說動陛下,派船隊去東邊找找?!蹦疥痰?,“廣闊而肥沃的土地啊……” 宿誼道:“上面還有許多礦產。就算不派人去開墾,好歹把那塊陸地上的礦給挖回來?!?/br> 幾人齊齊點頭,連墨家的人都表示同意。 既然宿誼都說了那是無主之地,便不會發生戰爭。 美洲大陸上其實有原住民,但以華國的對外政策,只要他們不襲擊自己派上陸地的人,華國的確不會與其發生戰爭。美洲很大,他們可以圈沒有人種植的地。至于礦產什么的,那個地方沒有政權,便沒有礦產需求。 而且華國人安土重遷,除非逼急了,不然要讓民眾大規模移民美洲大陸去開墾土地,和當地土著發生沖突,可能性很低。 畢竟不是每個民族都和西方那些“冒險家”一樣,把不同地方的人不當人。 不過若有外人登陸美洲大陸,即使不主動與當地民眾發生沖突,對當地民眾而言,也可能是災難。 因為登陸者身上攜帶的病毒,當地土著身上并沒有抗體。 而這對新到達的人來說,也是同樣的危險。 只能說,還是立場不同。美洲也不可能一直與世隔絕下去。 宿誼認為,被華國率先發現,肯定比他那個世界好。至少華國人做不出專門頒布種族滅絕的法律,以土著人的頭皮來換錢的殘暴事。 華國王朝想來注重口碑,若是做太殘忍的事,朝中大臣都會撞柱子。有些迂腐的大臣連打仗多殺了人都要對將士口誅筆伐,更別說屠殺平民了。 宿誼在眾人心中點燃了探尋世界的火種,這火種即使現在沒條件點燃,但口口相傳下去,總會有人感興趣,去完成前人未完成的壯舉。 .............................. 宿誼制作出天文望遠鏡的事,皇帝和太子也知道了。 皇帝和太子急得跳腳,他們也想看月亮啊。而那天文望遠鏡貴重,讓別人運回來,他們擔心會壞掉。而且只是看沒意思,還要宿誼給講解才是。 碰巧遇上皇帝壽辰,皇帝已經好幾年沒有祝壽,今年風調雨順,邊疆無事,朝中也平靜,皇帝終于有心情祝壽了。 于是趁此機會,皇帝召喚宿誼回來,帶上他的天文望遠鏡回來。 慕晏作為地方官,這段時間正忙著,他不能一同回京。慕晏雖然很舍不得,但他知道宿誼的真實身份?;实劭隙ê芷诖拚x回京給他祝壽,宿誼自己也是如此。 何況宮里對天文望遠鏡好奇的緊,皇帝已經送了幾分加急的旨意催宿誼快回京了。 于是宿誼便帶著他的天文望遠鏡,先出發了。 易苒本來想要跟宿誼同行,但他想搜集些壽禮,要繞道,便也沒有和宿誼同行。 不過現在昱朝已經很平穩,藩王和不服從的世家已經掛掉了,宿誼又是打著國師的旗號回京,其余人并不擔心宿誼的安全。 慕晏專門派了一隊親信隨行,若是真遇上不長眼的山賊,也能保護宿誼的安全。 不過宿誼并不希望太招搖,所以還算是輕裝簡行。一路上,宿誼不斷謝絕當地官員的求見。 只是不斷拒絕,還是有人不斷來,實在是煩不勝煩。 于是宿誼從陸路盡量改水路,而且住宿也在船上,無事不下船,盡量杜絕和外人的往來,這才安靜了一些。 閑來無事的時候,宿誼還會讓船隊停下,自己帶著一二隨從,在船隊視線所及的地方,駕一葉扁舟,垂釣河上。 雖然基本上是釣不到什么東西的。 宿誼只是覺得以前趕路都急急忙忙的,都沒有好好看看風景。此次回京不急(皇帝:朕急得很?。?,路上又安全,他便起了游興,在不偏離路線的前提下,好好看看沿途的風景。 路上的人以宿誼命令為先,宿誼說不急,他們便也不急。 就算是官員赴任,若是走的早,又沒有急事,也會一路走一路游玩。 宿誼已經算十分省心了,他基本上不偏離路線。只是偶爾停留一兩日。 如此慢慢悠悠,宿誼一行人也快進入京城所管轄的地界了。 在剛進入京城的地界的時候,宿誼聽隨行人道,附近有一座山上寺廟非常靈驗,素齋遠近聞名。 宿誼當然不會去求簽,但他有點饞。 宿誼心想,現在已經進入京中地界,就算稍稍偏離一下路線也沒關系。他便準備繞路,喬裝打扮去那山上吃一頓美味的素齋。又不是過夜,他想,應該沒問題了。 說白了,他就是饞了。 為了不泄露身份,宿誼留了一部分人在山下小鎮等著,只帶了幾個護衛上山。就吃一頓飯而已,不過半日光陰。 第142章 這寺廟雖然香火旺盛, 但大家都忙于生計, 現在又不是什么踏青看景的好時節,也不逢節日,寺廟中的人并不多。 宿誼扮作書生模樣,身邊侍衛扮作隨從或是小廝,騎著馬來到寺廟前。那寺廟在半山腰,有一條可供馬行走的路直接到寺廟前。 宿誼這打扮, 就知道是權貴公子。他一到寺廟, 立刻就有小沙彌迎出來,替宿誼等人將馬牽進馬苑。 權貴公子上山來, 基本都不是為了禮佛,而是為了素齋。寺廟中人對這些人的“不虔誠”并無不滿。若不是有那素齋吸引那么多有錢人來寺廟,他們寺廟也不會遠近聞名。 不管怎么說, 先把人吸引來才是最重要的。 宿誼也不客氣,一來就直言是為了素齋。他運氣挺好, 今日大和尚正好沒事, 且只有他一個客人, 而且還有新菜。宿誼竊喜,這次說不定還真能飽一下口福。 宿誼在穿越前多次吃過素齋。家中長輩有常年吃素的有常年減肥的,各地有名的素食餐廳吃了不少。大部分素食餐廳,味道都不怎么樣。和平日吃的素菜沒兩樣, 甚至因為加了劣質的速食高湯或者油膩的東西,比平日清炒的素菜更難吃。 宿誼吃過的素食餐廳,能讓他稱贊一句好吃的, 不到一個巴掌。 在宿誼看來,素菜要好吃,首先原材料要盡可能新鮮,其次調料不能喧賓奪主。吃素菜,大部分人做不到讓素菜鮮美到不像是吃素菜,那就盡可能保證素菜清新的口感,即使調味,也盡量不用葷味。 但這樣做起來難度非常大,而且所用的佐料要求也十分高,一盤素菜能吃出一盤海鮮的錢。 不過好吃的素宴多用的是山珍,所以美味也理所當然。 宿誼不知道這里的大和尚會做出什么樣的素齋。 當素齋端上桌子上時,看著那十分精美的裝盤,宿誼先給大和尚點了個贊。從色澤上來看,這里的素齋不愧遠近聞名。 一頓好的素齋逃不過材料的精挑細選,這一頓素齋上大多是菌類、果類,即使是看上去比較普通的綠色蔬菜,上面也有花瓣干果之類,而且澆著的湯汁,也可以看出其精心程度。 宿誼每道菜嘗了一口,這些蔬菜有用菌類湯汁烹飪的,有用花蜜烹飪的,有用果汁烹飪的,雖然不一定符合他的口味,但的確很新穎,且吃不出半點葷味。 現在素齋大多是主材料是素菜,但配料都是大魚大rou的湯汁。若沒半點葷腥,吃上去就太寡淡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