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待宿誼病倒之后,慕晏親自服侍宿誼湯藥。 宿誼很不高興。 若不是慕晏守著,他就可以偷偷把藥倒掉些了。他只是有些咳嗽,有些頭疼,本不是什么大病,卻被逼喝那味道怪異的藥,即使病好了,也還得再喝些日子“鞏固療效”,讓宿誼叫苦不迭。 宿誼每次喝藥的時候,都發誓再也不得病了。然而,顯然這并不是發個誓就能決定的。 宿誼此次只是受了些驚嚇,待修養了幾日之后,宿誼覺得那驚嚇還不如苦藥讓他更痛苦的時候,就痊愈了。 痊愈之后,慕晏心想宿誼此后肯定也會成為別人欲除之而后快的對象,僅憑別人保護,也并非萬全之策。宿誼現在才開始習武肯定是沒多大成就了,但練上一二分,眼疾手快一些,也能在戰斗中躲開些危險。 于是慕晏狠下心,要教宿誼些強身健體的功夫,只求宿誼能跑得快些。 宿誼前世今生都不是吃得苦的人,作為一個技術宅,不要指望他在體育上有多大能耐。慕晏之前逼著他日日多走幾步,宿誼都要偷jian?;?,更別說吃那習武的苦了。 即使知道習武對他自己好,但就跟所有人都知道鍛煉身體對自己好但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一樣,宿誼就勤快了兩天便渾身酸痛起不了床了。 最終慕晏還是以“你要是每日跟著我練一個時辰,我便不阻你隨軍出行”為交換條件,才讓宿誼堅持了下來。 之前宿誼雖然威脅慕晏,即使慕晏不同意他也有方法隨軍出行,但宿誼也知道,慕晏不同意的話,即使他能求得皇帝老爹,肯定會費很大功夫。且就算隨軍出行了,慕晏才是一軍長官,完全可能將自己關在后方不準出來。若是慕晏能松口,甚至主動配合,他行事也自由些。 宿誼雖說性子憊懶,但下定決心之后,也不是不能堅持下來。何況慕晏對宿誼非常了解,每當宿誼想放棄的時候,慕晏便叫休息,正好卡在宿誼接受的臨界點上。 慕晏也不是要讓宿誼練出個什么名堂,只要遇到危險能躲起來就成。他訓練的,是宿誼遇到各種危險時的應對之策,比如爬樹啊下水啊迅速滾到掩蓋物下啊之類的。 當然,在訓練這些之前,要先將宿誼的身體鍛煉好。有這個借口可以讓宿誼鍛煉身體,慕晏當然不會錯過。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宿誼身體強壯了不少,雖然看上去還是那么柔弱,但體重增加了不少。這用后世科學用語便是,增肌成功。 宿誼捏著自己硬邦邦的胳膊,低頭看了看自己不再是一塊的腹肌。雖然鍛煉的時候很困難,但成果還是很喜人的。即使是技術宅,也希望自己的腹肌不是只有一塊。當然,技術宅們也就是希望一下而已,并不會付諸努力。 ...................................... 宿誼鍛煉身體的時候,慕晏查探刺殺幕后黑手的行動也沒停下來。只是這些死士眼見刺殺不成全部自行了斷,古時候又沒有監控沒有認可科學偵查的儀器,慕晏要想揪出幕后黑手十分困難,線索很快就斷了。 線索雖然斷了,但想要殺宿誼的就那么幾波人,慕晏一個個報復回去就成。這一點,慕晏的想法和太子一致了。 因宿誼遇襲之事,高句麗的使臣的處境又艱難許多。昱朝的接待團們,又可以名正言順的刁鉆許多。 京中傳來的消息,成了宿誼每天調劑心情的食糧,簡直比十萬個冷笑話還能讓他開懷一笑。 這第一屆進士的狀元榜眼探花真是太絕了,不但很好的體會了宿誼“自古以來”的思想,還將其發揚光大了。也不知道他們從哪個故紙堆,嗯,甚至有可能是還沒謄抄到紙上的竹簡堆中找到的只言片語,道高句麗現在的地盤自古以來也是屬于中原王朝的,高句麗建國者來自扶余國,扶余國也是中原王朝扶植的,因此高句麗建國者也是中原王朝的子民。所以按照“自古以來”來說,高句麗就是咱昱朝還未收復的領土。 這時候宿誼才知道,原來扶余人是吳國夫概的子孫,真真正正的華夏人后代。而高句麗和百濟的建國者都是扶余人,只新羅皇族才勉強算得上是朝鮮半島的土生民族。 所以那句“中國人發明了韓國人”這句話……說不定還有點道理? 不管有沒有道理,昱朝的大臣非??犊某姓J了高句麗的王族是咱戰國時期吳王子孫,并且表示非常歡迎他們認祖歸宗。如果他愿意,將其把所屬藩國改到老祖宗的故地也是可以的,還可以受封吳王哦。 宿誼肚子都笑疼了。 第131章 高句麗雖然稱臣, 但是以一個平等的國家來表示歸屬。這歸屬也就是口頭上表示臣服而已, 每年來送點土特產,說點好話,若是昱朝傻白甜一點,還得保護其安全,幫他打周圍的國家,甚至經濟援助。 但若是藩國就完全不同了。那就和藩王一樣, 只是享有賦稅, 并不擁有權力。也就是說,昱朝根本不承認高句麗這個國家的主權。 高句麗當然不可能同意。只是朝鮮半島土生民族處于社會最低端, 人分三六九等來說,他們就是最下等的。所有皇族,都要和中原扯上關系。扶余一直堅稱自己乃是吳王后代, 高句麗和百濟建國時,都曾聲稱自己乃是正統吳王后代, 是真正的血統高貴之人。 現在被昱朝這么一拿捏所謂認祖歸宗的事, 實在很是被動。 不過也就是口頭上被動些。誰都知道, 若是耍耍嘴皮子,就能攻城略地,那這世間就和平了。高句麗使臣雖覺得昱朝實在是太過分了,但心中并不慌。他們早就得到消息, 昱朝的主力還在北疆并未返回,他們收買之人也正在努力促成他們所希望之事。只是前來接待他們的人和他們收買的人并非一伙,見朝中局勢不對了, 口頭上囂張一下而已。 他們卻不知道,朝中局勢已經不一樣了,給他們傳遞消息之人,也已經被拿住了,傳遞的都是假消息,只為了安他們的心。 易苒在外面晃悠了這么久,可不是一無所獲的。 不過高句麗此事也并非一直等待,無所動作。 高句麗野心很大,在得知昱朝主力被北邊胡人絆住之后,就一直圖謀擴張國土。派遣使臣去,不過是緩兵之計。 高句麗君臣好歹有些理智,知道不能和昱朝正面對上,不然若是昱朝狠下心,不管北疆之事,調回主力,即使昱朝北邊可能會遭禍,但高句麗也討不了好。 在高句麗朝中,也有兩種聲音。第一種是見好就收。昱朝不會因為這本不屬于他們的遼東幾城對高句麗出兵,且暫緩攻勢,徐徐圖之。第二種聲音是趁著昱朝力有不逮多吃多占。雖說不能與昱朝正面相對,但周圍那些國家的地盤也并非昱朝所有,即使他們與昱朝交好,但昱朝能舍了遼東幾城,便也能舍了其他地方。 其實后一種說法也是對的。昱朝連本屬于自己的遼東幾城都顧不上了,那其余附屬國就更顧不上了。只是持前一種意見的人,擔憂出兵必有損耗,若是昱朝緩過勁來,攻打高句麗,恐國力無法支撐。 但持后一種說法的人,認為只要占下更多的土地,就有更多的錢財和人。他們打的是以戰養戰的主意。 在昱朝的臣子們跟高句麗的使臣扯皮的時候,高句麗本身也爭論不休。 這種爭論,在他們得知宿天師被刺殺的時候達到了最高點。 宿天師之名,就算在昱朝鄰近國家都有所耳聞。高句麗也不例外。高句麗的確有和昱朝之人圖謀刺殺宿誼,但此次刺殺并非他們本意。 或者說,并非朝中一致意見。 此次刺殺乃是昱朝中人主導,高句麗中也有人參與。昱朝中人想法很好猜,高句麗中人刺殺宿誼,成自然最好,不成也沒關系,反正刺殺之人全是昱朝他們自己的人,怎么也怪不到高句麗頭上。 想要刺殺宿誼的人多得是,中原王朝向來假惺惺的講究一個師出有名,沒有證據,是不會對高句麗發難的。 當宿誼“重傷”之事傳到高句麗之后,高句麗主戰派的氣勢便到了最高點。他們認為宿天師已經被傷,便是傷了昱朝的氣運。且他們擔憂的便是主力不回來,但宿天師說不定有神奇手段幫助昱朝攻打高句麗,宿誼既然重傷,那邊不用擔心了。 宿誼在他們心目中的警戒級別還挺高的,比慕晏等一干兇名在外的大將還高。 這也難怪,在古人心中,很信那神異之事。何況宿誼是真正顯示出神異之人,周邊國家對其忌憚,自然甚于昱朝一干將領。 高句麗國君本就野心勃勃,更傾向于主戰派。這國君甚至比主戰派更瘋狂些,他想直接跟昱朝對上,并不認為自己打不過昱朝。不過他的聲音被朝臣殘忍的拒絕接受,甚至沒有一個符合他的大臣。 大臣們腦袋都沒有問題,他們無論主和還是主戰,都考慮了昱朝這個龐然大物,掂量清楚了自己的斤兩。即使是漢末群雄紛亂的時刻,高句麗想要向遼東擴張都被打了回去,此次若不是遼東那幾城的豪強被昱朝打擊了很多次,本身實力減弱,他們也占不到便宜。 現在中原統一了,他們就更沒想法了。 高句麗的國君見沒有人符合他跟昱朝正面杠的想法,便退而求其次,同意了主戰派的意見。 于是高句麗的使臣們還沒回國,高句麗就出兵扶余國,連下扶余國大半領土。 扶余國一直和中原王朝交好,昱朝剛建立,便派人入京,與昱朝建立了臣屬關系。高句麗此舉,對昱朝而言,又是一次挑釁。 高句麗的使臣團還沒走呢,他就這么不客氣,完全沒將昱朝放在眼里。 說白了,就是欺負昱朝主力還在北邊屯著不便過來,也是看準了朝中爭斗,認為兩方牽制,昱朝不會對高句麗出兵。 但他們也不想想,昱朝多次被折損臉面,即使現在不出兵,以后也會出兵的。但以后如何,顯然抵不過眼前的利益,何況高句麗的國君并不認為自己國家比昱朝差。雖然小了點,多攻占點地盤不就一樣了。 高句麗如此做法,太子立刻稟奏皇帝,將他們使臣團扣押了。 還扯什么皮啊,不用扯了,直接出兵吧。 今年天氣暖的早,慕晏這邊船也造好了,兵也練好了,可以直接出發了。 對了,宿誼也已經準備好了隨軍出征?;实蹌傊肋@件事的時候,宿誼已經隨軍跑了,完全先斬后奏,皇帝嚇得沒有心臟病都要心臟病發作了。 第132章 當慕晏接到皇帝陛下斥責的密旨的時候, 整個人是懵逼的。 “你不是說陛下同意了嗎?”慕晏拿著皇帝陛下密旨的手都在發抖。 宿誼想了想, 一拍腦袋,道:“那不是你不同意嗎?你同意了,我還去求陛下干嘛?” 慕晏嘴巴張張合合,半晌說不出話來。 “我又不干涉你指揮打仗,頂多給你提供點新奇的武器,你就相當于多帶個幕僚在身上, 還需要告訴陛下嗎?”宿誼攤手, “我又沒有官職在身,沒有被限制人身自由, 想去哪就去哪吧?” 慕晏咬牙切齒道:“你早計劃好了的吧?” 宿誼狡黠的一笑。 他當然是計劃好的,這大概是他費腦子最厲害的一次了。用一副成竹于胸的態度哄騙慕晏,讓他確信皇帝老爹肯定會同意他隨軍。待慕晏同意之后, 他便先跟隨軍隊出征,并且讓將士都知道他出行的消息。這樣皇帝老爹即使不愿意他去也沒辦法了。急急將天師召回來, 會讓人生疑, 動搖軍心。 當然, 若是慕晏不同意,宿誼還有第二步計劃。他會讓皇帝先同意,給慕晏下旨,只是麻煩一點, 要借一下京中想要他死的人的勢。 不過用上第二步,宿誼回京之后,估計會被皇帝皇后混合雙打吧?太子也會抱著他的腰嚎啕大哭吧? 呃, 真可怕,還好沒到那一步。 慕晏氣得捏住宿誼的臉蛋往兩邊扯,宿誼自知理虧,乖乖讓他扯,沒有反抗,只可憐兮兮的瞅著慕晏,慕晏一會兒就狠不下心,松手了。 “我會給陛下寫信說清楚的?!彼拚x揉著自己臉蛋道,“放心放心,我很寶貝自己這條命,不會亂來的?!?/br> 慕晏仰天長嘆。他能怎么辦?他也很絕望。 宿誼給皇帝寫信之后,皇帝……皇帝能怎么辦?他當然也很絕望啊。宿誼都已經隨軍出行了,軍中都知道這件事,并且士氣高漲,總不能讓宿誼中途回來吧?皇帝是親自帶兵南征北戰的人,他知道這會對士氣造成什么打擊。 皇帝在給宿誼的信中,十分嚴厲的批評了宿誼的偷跑行為,然后強調了安全和紀律,并且告訴宿誼,回來之后一定有懲罰。 慕晏掃了一眼,就知道皇帝服軟了。什么懲罰,回頭肯定就忘了。 至于給慕晏的信,皇帝再次埋怨了慕晏沒把宿誼看好,不過皇帝又在信中道,這樣高調的隨軍出征也好,免得宿誼偷偷跟上,反而出事?;实塾X得宿誼做得出來這種事。 慕晏本來不覺得,皇帝這么一說,他也有點覺得了。于是他問宿誼:“如果我不同意,陛下也不同意,你會偷偷混進來嗎?” 宿誼驚訝:“你對你的軍隊這么沒信心?那是想混進來就能混進來的嗎?” 慕晏松了口氣。 “我當然是自己雇了船,偷偷跟上來,然后等快到的時候再跟你接觸啊?!彼拚x開玩笑道。 慕晏再次捏住宿誼臉頰往外扯。 宿誼委屈啊,他只是開玩笑。他怎么可能淪落道那種地步?按照他的計劃,肯定會成功的。 不管如何,宿誼還是已經隨軍出征了。這時候的船沒有發動機帶著浪,只靠人力,速度當然很慢。不過速度雖然慢,卻很隱秘。因為現在還沒有在海岸線上阻擊別人的先例。 雖然就宿誼來想,從這邊慢悠悠出發,在沒有任何遮擋的海平線上慢慢出現,這實在是太顯眼了,怎么能說隱蔽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軍事盲區? 好吧,有可能是這樣。畢竟到了明朝的時候,那群倭寇啊海盜啊之類的就很煩人,從海上攻擊,的確是個很新鮮很不好搞的事。 宿誼在船上的也沒閑著,有一艘船載滿了他要的“原材料”。如果這堆“原材料”點燃了,直接可以把船炸上天。那堆“火藥桶”專門有人看著,整個船嚴禁火,就算吃飯都是從別的船送上去。 聽了宿誼各種夸張的驚嚇,再怎么小心都不為過。 這次隨軍出行的,居然還有一部分墨家的人。 墨家雖然崇尚“非攻”,但實際上他們是除兵家之外,上戰場上的最勤的學派。墨家反對的是不義之戰,他們經常會幫助自己認為正義的一方。 我大昱朝收復失地,懲治宵小,當然是正義的一方,墨家也就派出了一部分人隨軍,指導各種器械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