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至于蘋果,只要種出來,就是好東西,估計會被列為貢品吧。 那可是淘汰了整個華國原生蘋果種類的紅彤彤的大蘋果哦。 宿誼道:“先去看看吧?!?/br> 官吏道:“是?!?/br> 老農在一旁迷茫的看著幾位貴人。玉米是什么?能在坡上種植? 不過地是主人家的,主人家想種什么就種什么,他們沒有自主權。所以老農雖然心中忐忑,但也殷勤的給宿誼等人帶路。若是貴人歡喜,賞他一些銅錢,拿回家之后,也能吃上一頓好的。 “玉米現在在京郊推廣的如何?”宿誼問道。 官吏道:“很順利。不過玉米能在緩坡種植,所以這里估計要以后才會推廣?!?/br> 糧種有限,青州大部分土地平坦且肥沃,地方存糧不少,雖然有少許山地,但朝廷看的是整體。玉米當然要優先向山地眾多且較為干旱的地方推廣。 宿誼道:“總有一天,都能吃上的?!?/br> 他騎著他那頭十分神奇的汗血寶馬小棗,漫步在田間,看著那起復的丘陵。青州主要地形為丘陵,丘陵的話,糧食可種的面積會廣一些。 雖然宿誼知道丘陵全種糧食不好,會水土流失。但先流失后治理的老路,實在是沒辦法。人只有在能吃飽肚子之后,才會考慮其他的事。他只能盡可能的減輕水土流失,但是不開墾是不可能的。 宿誼騎著小棗到了丘陵頂端的時候,看著山腳下一片平攤的田地,道:“那些地方不能種糧食對吧?” 老農道:“那里的地里的水又咸又苦,什么都種不出來。唉,明明離海那么遠了?!?/br> 大概是海水倒灌地下水,造成的鹽堿地吧。宿誼心想。 若是鹽堿地的話,那確實是沒辦法了。 宿誼有馬代步,宿誼用一天的時間逛完了這個莊子。 不過大部分地方,都是站在山頂上遠看一下,描繪一下莊子的地形圖而已。 這個莊子說是大部分地是丘陵,其實并不如此。這個莊子絕大部分地方,是海岸線。也不知道慕晏當時怎么想的,大概是買不到好的就盡可能多買一點吧,居然讓他買了一大片的臨海的地方。 不過在其他人看來,大概是浪費錢吧。 宿誼想起,慕晏此次來青州,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是造船建工坊出海貿易,立刻明白慕晏的意思了。 “不過誰說的臨海就是沒用的地方?!彼拚x自言自語。 穿越者必須接觸的東西,除了玻璃之外,不就是鹽了?宿誼可是知道很詳細的制鹽方法,甚至對從古至今制鹽方法的變革都了然于胸,并且全部嘗試過。 鹽是很多化學實驗的原料,作為技術宅的宿誼當然對鹽感興趣。 鹽在很多朝代都管控的十分嚴格,實行專賣制度,僅隋文帝到唐玄宗開元初年這一段時間,開放了鹽的買賣。 昱朝實行的是唐初的政策,即雖然會收稅,但鹽可以自由買賣。不過看樣子,很快這政策就會收緊了?,F在朝中已經有人提出,鹽的專賣政策。即民產官收,不允許自由買賣。這些就和華國封建社會大部分時候差不多了。 宿誼覺得,如果鹽的銷量上去了,由官產民銷似乎更符合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當然,這只是他的一己之見而已,而且如果官府腐朽,肯定會出問題。 不過官府腐朽,怎么都會出問題,倒也不差這一點了。 宿誼對這些不在行,但提高鹽的產量,倒是沒有問題。他知道鹽鐵是封建社會很重要的戰略物資,所以對這方面一直很小心翼翼,很怕觸犯到誰的利益,最后落個不得好死的地步。 鐵也就算了,鋼鐵一直是“國營”,上次煉鋼法直接給了皇帝,皇帝又瞞得緊,所以并未引起什么風波。 鹽這一點,他一直不敢觸碰。他一直以為鹽是專賣,若是貿然提高鹽的產量,是不是砸鹽商的飯碗? 結果宿誼到了青州之后,才知道自己想太多?,F在鹽不但自由產銷,而且因為產鹽工藝太落后,根本沒有成氣候的鹽商?,F在鹽都是以小家為單位,小商販自產自銷。 清朝鹽商那么牛逼,是因為明清引岸制度,即鹽運使衙門收錢后給商人鹽引,商人有了鹽引之后就能向鹽戶買鹽,并且銷售。稍稍有點腦子的人,看著這個制度,就知道鹽商可以從中獲得暴利。那時候鹽商基本上是世襲。 現在沒有引岸制度,自然沒鹽商什么事。所以宿誼之前想了那么多,是自己嚇自己。 不過宿誼可不知道什么引岸制度,什么鹽商的來源。他只知道鹽既然不是官府專賣,誰都可以買賣,那在商言商,慕晏的莊子制造了鹽,拿出去賣總是可以的。 反正慕晏如果不反對,那就是沒問題吧?慕晏現在可是青州老大呢。 宿誼只是想著,怎么讓慕晏那貧瘠的莊子能盡可能的被利用起來。但慕晏一聽宿誼計劃,就知道,這是可以在整個青州推廣,讓整個青州更加富裕的計劃。 大片的丘陵可以種玉米,糧食產量提高了;有新的制鹽方法,鹽的產量提高了。糧食和鹽的稅收是國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稅收,這兩樣提高之后,青州的賦稅收入就提高了。 賦稅,就是地方官的政績。 慕晏忍不住又抱著宿誼啃了兩口。宿天師被人當活神仙供著,不是沒理由的???,剛到青州,宿天師就拿出了一個會讓整個青州百姓受益的計劃。 宿誼不好意思的擦了擦臉頰上的口水,道:“其實我沒想那么多……而且啊,鹽也就算了,在丘陵種玉米,你也能想到啊?!?/br> 慕晏道:“我是能想到,但是我沒那么多糧種啊。若是朝廷不側重青州,我是拿不到種子的?!?/br> 宿誼道:“我就不信,以你的能力和人脈,真沒辦法?!?/br> 慕晏微笑。他的確有辦法,但是宿誼說起種玉米的時候那輕松的樣子,明顯是能直接拿出種子吧?慕晏是最接近宿誼秘密的人,他知道宿誼是真的能憑空拿出東西來的。 不過為了替宿誼遮掩,他還是會做出四處尋覓玉米種子的動作。 宿誼道:“不過推廣起來,會有難度嗎?我看你剛來,就有人想針對你?!?/br> 慕晏毫不在意道:“針對我是正常,別忘了誰在打下青州出的力最多?!?/br> 宿誼道:“好吧,你那名聲太可怕了些。你跟大部分青州地方豪族都有仇吧?” “可以說有仇,也可以說沒仇?!蹦疥梯p笑道,“他們不敢跟我有仇。所以陛下才會放心讓我來青州?!?/br> 宿誼愣了許久,才明白慕晏的意思。大概是慕晏把這里的豪族都打怕了,所以反而比其他人更輕松一些。 “我現在也帶著兵呢?!蹦疥痰?,“我的下屬許多,都是跟著我從青州一路……嗯,又回到青州的?!?/br> 宿誼忍不住為這里豪族默哀一把。 雖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但是若是那強龍已經把這片地燒成一片焦土,把地頭蛇殺過一遍,差點讓地頭蛇們滅絕呢? 大概那強龍只在那片地的上空晃悠一圈,那些地頭蛇們都會鉆進地洞里瑟瑟發抖吧。 偏偏因為青州當時的占領者十分殘暴,橫征暴斂。所以慕晏打下青州,反而得了青州民心。 宿誼有些期待今后的日子了,一定很有趣。 第115章 宿誼定下計劃之后, 慕晏就開始派人實施。 雖然海岸地方因為土地貧瘠, 購買并不難。但齊魯之地自古產鹽,有許多鹽販盤踞在此,若要一一收付,比較困難。慕晏思索之后,讓人快馬加鞭遞折子給皇帝陛下,說要給青州搞個試點, 看能不能先實施朝廷所說的收緊鹽政。若是青州實施的順利, 就可以全國慢慢推行;若是青州實施的不順利,朝中也好再做打算。 鹽鐵一直是重中之重, 朝中本來就為鹽政的事吵過無數次,現在是被北疆戰事和鴉片之事絆住了腳步,才沒有再吵下去。慕晏此次折子遞上去之后, 朝中很快就一致通過了。 鹽政之事,遲早得拿出來再討論, 現在慕晏想要先在青州試驗一下, 這對朝廷政策推行是有益的。 地方試點什么的, 從古至今一直都有。 這時候的地方官權力還很大,刺史軍政合一,實施許多政策的時候,甚至都不需要報備中央。若是離京城遠, 中央政令到達困難的州,刺史如同土皇帝。 皇帝一直在思考這事。不過現在他就算要改革官制,也是從中央開始, 所以地方暫時不會動。 慕晏其實完全可以自己直接做決定,不必報備朝廷。不過慕晏既然能成為皇帝心腹,這些方面把握的很到位。但凡大事,他寧可累死幾匹馬,也不會擅作決定。若是必須抓住時機,來不及報備的,那也一定是在做的同時,就派人去告訴皇帝,順帶說明自己沒有提前報備的原因,并且請罪。 皇帝雖時時刻刻說慕晏太迂了些,但慕晏這樣做法,顯然讓他越發信任看重。 鹽政之事并不急,慕晏便等著京城的回復。不過這一段時間他也沒閑著,以私人名義購買海岸線附近的土地。除了為以后制鹽做準備之外,他還得為造船出海打掩護。 而且以皇帝的慷慨,他自己買的莊子曬出來的鹽,肯定歸自己。 就算朝廷同意,他也不過是收攏零散鹽戶手中的土地,掛靠官員的豪族的土地肯定不能說收就收的。這是政令推行的潛規則。 不過宿誼信心滿滿。封建社會就是強權,征收土地的時候完全不擔心釘子戶。本來他還以為必須緩緩圖之,結果慕晏直接一封折子,上達圣聽,直接就變成政府行為了。 有了那么多地盤,宿誼堅信自己能曬出大量質量上乘的鹽,到時候地方豪族算什么?在商言商,統統擊垮。 為什么明明在元明時期,就已經發現的曬鹽方法,直到清末,也只有福建等地少數零散鹽戶使用?因為曬鹽需要大量的地方和統籌的勞動力。曬鹽不是小家小戶能做到的事。 這就跟種地一樣。即使在工業化之前,農場和農戶也是不同的。農戶若和農場競爭,是不可能競爭的過。農場面積大,可以統籌安排各種農業生產活動,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人力物力。 這就是規?;洜I。 曬鹽這個“曬”字,就可以看出它需要的地盤和設施,絕不是小家小戶能完成的。它需要前期的投入,需要更多的人力。 普通鹽戶,也只能支個鍋煮鹽。產量低,勞動量大,勞動成本極高。若是在鹽專賣制度實施之后,鹽戶基本上就是被剝削的對象,是苦力。 宿誼雖然不懂太多管理,但沒養過豬,豬rou吃過,豬跑也見過,稍稍簡單一點的管理他還是做得到的。 怎么弄曬鹽的設施,將其技術推進到工業化之前最先進的程度,怎么安排人力分工,這些宿誼都是做得到的。 而且宿誼覺得他這么一安排,慕晏絕對會落下一個好名聲。因為這個時代,徭役是義務,不但不給錢,還要自備干糧。即使不是徭役,那沉重的稅負也足以壓得鹽戶們喘不過氣。但海邊百姓,除了曬鹽和出海,沒有其他謀生手段,只能依靠這個。 慕晏的曬鹽場子,宿誼是準備“招工”而不是征發徭役,是要給工錢,包食宿的。 宿誼說這個的時候,以慕晏這個封建舊統治階級的腦子,很不能理解。在慕晏看來,這都是無謂的花銷。在宿誼給他從聲望到工作積極性等各方面給慕晏解釋了一下這么做的好處之后,慕晏同意了。 雖然看上去花銷很多,但是若是以制鹽的利潤,不過九牛一毛,就當是給自己刷聲望得了。 不過慕晏決定,這聲望不能給自己刷,要給皇帝陛下和宿誼刷。 慕晏決定,他要宣揚這是宿誼仁慈,為民眾造福,想讓更多人吃上鹽。因這并非朝廷行為,于是皇帝陛下同意了宿天師的請求。這是個人的善舉,不能當做徭役。 到時候這些人感恩戴德,就朝著皇帝陛下和宿誼感恩戴德吧。 宿誼現在知道自己名聲刷的再高都不會引起皇帝猜忌,至于太子……首先他信任他的弟弟,然后當他聲望高到一定地步,又不干涉朝政,下一代統治者也會禮待他。相比之下,慕晏聲望高了反而不好。所以宿誼同意了。 不過宿誼覺得,可以再加一把火。他決定淡化自己的存在,全心全力給他皇帝老爹刷聲望。為此,他特意搞了一套現代類似于邪教,不,宗教的儀式。 也就是,不是要管食宿嗎?這吃飯的地方,弄成食堂吧。然后每次吃飯之前,都組織工人們高呼“謝陛下恩賜”或者“陛下萬歲”之類的口號。然后出了什么成果,比如曬出第一批鹽,就組織一個活動。自己這邊提供伙食,讓工人們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搞一個慶祝儀式,對著京城那邊跪拜,謝謝皇帝陛下的恩賜。 雖然之前是規定,但是長久以后,就變成習慣了。變成習慣之后,這些思想就會真的深入腦海,根深蒂固。 看,邪……不,宗教不都是這么搞的嗎? 慕晏剛聽宿誼這么說之時,只是想著,這大概是為了讓這特立獨行的行為不給其他壓榨鹽戶的豪族所抵制,所以把什么都推到皇帝陛下身上。 宿誼壞笑:“你不明白,我是要給皇帝陛下在青州塑造金身?!?/br> 慕晏雖然不太明白宿誼的意思,但是覺得可能會變得很厲害。 “那我就拭目以待?!蹦疥痰?。 宿誼道:“只幾月,你就會發現,那些做工之人的精神面貌會完全不同。若是你承認這一點,就在造船和造玻璃的時候,也這么做吧?!?/br> 慕晏猶豫了一下。 慕晏已經算是很關心老百姓的人,但這個時候的人,還真征發百姓做事的時候,還管吃管住甚至給工錢的說法。不過宿誼說的若是真的,的確益處比給出那點東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