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因皇帝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所以信使是先從另一處調兵,然后直接去的那個城鎮。所以雖然遭到些抵抗,但在沒有人組織的前提下,這群人雖然被毒品控制了,但是自發對官兵動手找死。 但皇帝沒想到戍邊的將士也有吞食過丹藥的,特別是一些高級將領。 雖然投敵的不多,但是毒癮發作就是個大問題。 城鎮被圍的時候,消息泄露到邊疆,當官兵還在處理那個城鎮的問題的時候,jian細知道在劫難逃,便提前通知了外敵。很快,外敵大軍攻擊邊關,顯然早就做好了準備。 而戍邊的將士不但遭遇外敵入侵,還有jian細拖后腿,更可怕的是,因服食丹藥,一些將領毒癮發作,一些將領身體出現問題。而后者在上戰場的時候,才發現問題。 在這幾重因素下,邊疆被外敵攻破了。 外敵的戰馬長驅直入,很快幾座邊疆重鎮就被攻破了。 同樣,jian細,毒癮。 幸虧皇帝早有準備,在得知方士背后之人陰謀的時候,調集援軍的人就出發了。支援的軍隊雖然慢了一步,但終于在外地連占三城之后,阻止了外敵的攻勢。 這時候,北疆好幾個城鎮出現sao亂。原來“神藥”早已經滲透到了其他城鎮去。不過還好丹藥產量不夠,只有極個別的人上癮,多是那個“教派”成員。所以很快都被鎮壓了,沒有造成更大的危害。 如果邊疆被攻破,戍邊的將士全部戰死,三個重鎮失陷也能讓感嘆一聲“還好”的話。 或許的確能感慨。 只是簡單的字句,只是枯燥的數字,在皇帝和大臣眼中,是血rou橫飛,是萬里焦土,是挖心刺骨痛不欲生。 這時候,再沒人敢辯稱,其實那丹藥,或許沒那么大危害吧?毀滅一個國家什么的,太夸張了。 北疆將士和百姓的十數萬冤魂正在號哭。 而在這種消息下,京中那些吸食毒品的人的掙扎,似乎變得微不足道了。 畢竟方士來的時間不長,送出當人情的丹藥也不多,大部分人的毒癮并不強。 不過身體沒上癮,心理如何,就沒人知道了。 只是,最接近方士的那些世家子弟則嚴重了。宿誼成為他們唯一的救星。 宿誼很想冷酷的拒絕所有人,但他發現,吞食丹藥中,還有自己見過幾面,甚至心中感覺不錯的人的時候,不忍心斷絕他們所有希望。 宿誼考慮之后,告訴他們,只要忍過幾次毒癮發作,身體的癥狀就會消失。只是這過程非常難熬,還會自殘,所以最好毒癮發作的時候把人捆住。 雖然宿誼想說可以輔佐一些藥劑藥浴之類減輕痛苦,但他對這一塊實在是不熟悉。反正他已經給出了解決身體上癮的辦法,至于減輕痛苦什么的,自己找辦法吧。御醫院也在想辦法不是嗎? 不過還是那句話,身體上的上癮能解除,心理上,就只能靠自己了。 因為擔心用科學解釋,他們聽不懂。后來經過皇帝智囊團潤色,道這藥服用后靈魂會被控制,即使身體痊愈了,靈魂也被撕裂了。靈魂的傷痕,只能靠自己痊愈。意志力強的人,就能痊愈。意志力強的人,就會終身被噩夢糾纏。 這似乎比宿誼的科普有用多了。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這種解釋才是他們能接受,并且感覺到害怕的。 宿誼見事情解決——至少沒有人再糾纏他了,終于松了一口氣。 他想,其實這些人如果身體上癮解決了,也不一定今后不能過上正常生活。畢竟現代社會復吸率高,還有個原因,是毒品交易難以杜絕。但在古代,毒品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東西。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這玩意兒怎么來的。 在這種環境下,復吸率大概不會高。 只是那些人會不會因為吸毒這件事,對心智造成影響,就說不準了。 宿誼現在也不想考慮這些了。 他在聽到邊疆的事后,就一直在想這件事。 宿誼有點想去北疆。他覺得,他的能力,在北疆能更好的發揮出來。 雖然他現在仍舊猶豫要不要拿出弓弩。不過即使是冷兵器,宿誼知道很多很有用的冷兵器的制造方法,他在軍事論壇上看過對冷兵器而言很有用的陣法,他知道怎么制造更堅固的防護設施,工程設施,他甚至知道一些訓練士兵的方法。 雖然這些都只是紙上談兵,但只要有將領在一旁協助,這些一定能變成現實。 于是宿誼再三考慮之后,明知道現在北疆很亂,明知道很危險,他仍舊勇敢了一把,請求去北疆幫忙。 當然,他被皇帝拒絕了。 第110章 皇帝拒絕宿誼理所當然?;实鄄皇遣恍湃嗡拚x去邊疆, 能增強邊疆的實力。事實上宿誼的神奇, 讓皇帝覺得他只要承諾,就做得到。 但宿誼現在是凡人,邊疆太危險了。邊疆情況已經穩定下來,相比之下,宿誼的安危更重要。這是整個朝堂公認的事,就算是現在想弄死宿誼, 削弱皇帝力量的人, 也不會公開提出這種扯淡的事。 特別是這次毒品的危害爆發,宿誼簡直成了救世主一樣的存在。若不是宿誼發現的早, 現在華夏大地又該生靈涂炭了,甚至比漢末更慘。 就算是對皇帝不滿,充滿野心, 甚至在這次神藥事件中損失比較慘重的家族,都對宿誼充滿感激。 能不感激嗎?若不是宿誼出手迅速制止, 他們家族大概全部都被神藥控制了。 反正, 宿誼想要去邊疆, 是絕對沒戲。 宿誼很愁啊。不去邊疆,不因地制宜,他怎么知道自己腦海里的東西有沒有用?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下定決心, 這次脾氣就擰上了。 要知道,年輕人嘛,心里有時候難免有些沖動。 皇帝被纏得頭疼, 他最終決定,讓宿誼去外面散散心。 宿誼留在京城中,天天聽著邊疆的消息,被那些戒毒還沒成功的人糾纏,估計心里也煩了。出去散散心,冷靜冷靜,心情應該能好一些吧。 正好皇帝決定提拔慕晏,準備讓慕晏去外面混一圈,增加一下資歷,順帶把之前決定的事做了,皇帝便讓慕晏把宿誼跟著一起帶走了。 有慕晏照顧宿誼,皇帝也放心。 慕晏這次外放和顧敖不同。顧敖出去是去“全國巡游”,雖然有監督地方官員的權力,但這沒辦法刷政績,且全國走一圈,在這個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也有危險。再來,顧敖年紀大了。 慕晏正年輕,又是去當地方當首長,手握地方大權。等他在地方上干些幾年,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再回到中央,就是名正言順進入中樞決策圈的時候了。 雖然現在慕晏仍舊能在決策時發揮很大作用,但那都是私下的,是作為類似于皇帝私人幕僚性質的。在權力上,他的權力并不大。所以,他只是近臣,還不算重臣。 這虧就吃在慕晏的年齡和資歷上。 現在外放,就是補足慕晏的短板。 不過雖然慕晏的外放也是早就決定好的,但本也應該開春之后才動身?;实圻€準備在會試的時候,拉慕晏當勞工呢。 現在為了宿誼,天寒地凍就把人趕走了,連年都不讓過了。若對方不是慕晏,若慕晏不帶著個宿誼,別人還以為慕晏是被皇帝厭棄了呢。 可見皇帝已經被宿誼逼到什么地步了。 不過不讓慕晏和宿誼在京中過年也是有其他原因的。這個年,至少京城中注定過不了了。原本官員的小寒假,都取消了。也就是說,皇帝今年不封筆,大家照常上班。 在邊疆出問題的時候,即使是過年也不能放假理所當然。所以既然在京城也過不了年,那就無所謂把不把人留下來了。 甚至慕晏外放之后,過年的時候好歹能給自己放個假。 中央不放假,但地方若是不緊急,是沒關系的。 皇帝自己忙得連軸轉,但還是希望宿誼休息一下。 宿誼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嘴巴張張合合好幾下,最后垂頭喪氣同意了。 皇帝都下旨了,他還能怎么著? 慕晏倒是笑得合不攏嘴。 慕晏對外放沒什么意見,但外放后不能和宿誼朝夕相處,這意見就大了。 普通官員三年進京述職一次,慕晏這種皇帝近臣寵臣,皇帝讓他如果沒工作的話,每年在官員小寒假的時候就回京待著。慕晏想著平日給宿誼“鴻雁傳書”,每年回來陪宿誼過十幾天,勉強能解相思之情。 現在居然能把宿誼打包帶走了。 嗯,那每年不回來了。 然后慕晏就得到了皇帝一封密旨,讓他每年至少把宿誼帶回來兩次,即使他不能回來,但是宿誼在中秋和過年必須回來看他爹娘。至于至少每個月一次例行書信什么的,一定要提醒宿誼,千萬別忘記。 慕晏哭笑不得。 對于宿誼要離開京城,太子和易苒都不怎么高興。不過宿誼再在京城待著,天天吵著去邊疆,他們更害怕。而且現在京城又亂,還是在外面好一些。 不過兩人一人送了宿誼幾大箱子金銀細軟,生怕宿誼在外過得不舒服。 慕晏很是無語,他會虧待宿誼嗎?就算不在京城,宿誼的生活質量也不會降低好吧? 而皇后送的東西,更是讓慕晏扶額?;屎缶尤凰土藥紫渌募镜囊路?,各式各樣的都有?;屎蟮?,出去之后就可以好好玩了,你想扮成書生就扮成書生,想扮成武人就扮成武人,或者想去經商也成。 所以這幾箱衣服,是給宿誼變裝用的? 皇后到底在想什么…… 算了,他們開心就好。慕晏飛速的拉著宿誼出京了,后續仆人行李什么的,讓他們慢慢運來,出京的時候,慕晏只帶了些急用的東西,和大量金銀,存著到了地方直接買東西用的心思。畢竟要運的行李太多,若是等著行李一起,行程就太慢了。 慕晏和宿誼出京,自然會有很多人送行。不過現在京中因神藥和邊疆的事,亂成一鍋粥,慕晏和宿誼謝絕了所有送行,直接出發了。 不過出城的時候,發現不止友人,連皇帝都帶著大臣在城門口等著。雖然都是便裝,但是這種便裝有意義嗎? 宿誼不由扶額?;实劾系阆敫陕?? 太子和易苒笑嘻嘻的上來敬送別酒,他們就是來送個別而已啊,沒想干嘛。 皇帝捋了捋胡子,詩興大發,來了一首送別詩。 雖然宿誼詩詞造詣為零,但皇帝的聲音聽起來還是很好聽的,周圍也在說皇帝這首詩做得好。 如果不是拍皇帝馬屁的話,應該是……好吧。 本來是挺悲傷的送別畫面,但是來送的人太多太大牌之后,就變得有些哭笑不得了。 不只是宿誼和慕晏哭笑不得,他們的友人也哭笑不得。 來了的時候,發現這里還杵著幾大佬,甚至還有家中長輩大佬,這心情怎一個酸爽了得? 大佬們倒是很鎮定……嗯,臉上帶著戲謔的微笑,就像是故意看得宿誼驚訝的樣子很高興一樣。不過他們每人送了一樣贈別禮物,倒是真的挺盡心的。 這些贈別禮物,基本上是寫滿筆記的書本或者琴譜,或者書畫之類的東西,雖然都是送到慕晏手上的,因為宿誼不收禮嘛,不過慕晏很有自知之明,他可沒資格被這群人,特別是皇帝專門送別。要是出征就算了,他就是外放而已啊,還是重用,不是貶謫。 也就天師離京,才是這些人心中的大事。 看來,天師離開京城,他們心里也很不安啊。 不過聽皇帝說天師吵著要去北疆……嗯,天師還是離京散散心吧。 “我總覺得,這陣仗是不是太大了?”已經出發后,宿誼在馬車里對慕晏說道。 慕晏道:“的確……不過他們是來送康樂的,倒也不是不能想象。只是你沒見那幾個小子的臉色有多難看。他們一定準備好了送別的詩歌,甚至準備給你撫琴高歌送別吧?現在陛下一來,風頭全搶了?!?/br> 宿誼也好笑的點頭。 這群小輩雖然在外面是牛逼哄哄的世家公子,在這群大佬面前,連說話的份都沒有,只能全程站在一旁當布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