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可惜,他娘不在京城。 委屈巴巴的看著好不容易結交到的朋友用懷疑的眼光望著自己,周三山既心虛又憤怒。雖說他那些說辭是略微夸張了一點,可嚴格來說,也稱不上是謊話。 他是曾在孟謹元門下求學,雖說最初是三個堂兄弟一起的,可堅持到最后的不是唯有他一人嗎? 妹夫這事兒也沒錯,反正他也沒說是親妹夫。堂妹夫難道就不算妹夫了?起碼周蕓蕓出嫁前,老周家尚未分家,哪怕后來分家了,一筆還能寫出兩個周字來? 橫豎周蕓蕓就是他妹子??! 終于,在連番擠兌之下,周三山心一橫,帶著新結交的朋友去了孟家。 他沒敢往自家帶,倒不是懼怕劉春花,而是嫌丟人。雖說自家賃的小院子還不錯,家里也有仆婦,可誰叫他有這么個丟人現眼的婆娘呢?萬一叫新結交的朋友瞧見了,往后他還哪有面子出現在人前? 于是,他就帶著一幫人直接就往孟家去了。 慘案就此發生。 那日并非休沐日,孟謹元大清早的就出門往翰林院去了,跟周三山等人完全錯過。 待在后宅的周蕓蕓倒不會直接趕他們走,只叫人去前頭傳話,說自個兒是女流之輩,不方便出面招待,只是已經晉升為管家的劉叔明里暗里的嘲諷了幾句,暗指周三山不會做人,登門拜訪之前連個拜帖都不知曉遞,以為這是鄉下竄門子??? 若說劉管家還僅僅是落了周三山一個不大不小的面子,那么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完全算得上是慘案了。 倆傻鳥被仨活祖宗折騰得灰頭土臉,只沒命的撲騰著翅膀往前頭飛,偏生它倆素日里吃太多也吃太好了,就算再使勁兒,也不過是從第三進飛到了第一進。 只這般,還差點兒沒把它倆給累死。 這不,正打算好生歇口氣,它倆就聽到了某個熟悉的聲音。 準確的說,小三山子壓根就不記得那個跟自己同名的蠢貨了,唯有小八,早在周蕓蕓尚未出嫁之前,它就極是喜歡逗弄周三山,之后更是變本加厲的從逗弄變成了挑釁。每回看到周三山被自己氣得七竅生煙,它就格外的開心。 “周三山你個蠢貨窩囊廢快別給咱們老周家丟人現眼了,趁早歇著吧!蠢成這樣還想考秀才?你連童生都考不上??!老娘怎么有你這么蠢的孫子誒??!” “考不上考不上考不上!孫子孫子孫子!” “周三山你個混蛋!你今個兒休想出我老劉家大門!看老娘不剁了你個王.八羔子!扶著往里捅都進不去的軟貨、軟蛋、廢物!你那兩個蛋比湯圓還軟!我劉春花一輩子都叫你給毀了,今個兒定要剁了你??!” “軟蛋軟蛋軟蛋!剁了你剁了你剁了你!” …… 周三山呆若木雞,雖說有段日子沒見面了,可莫說八哥長得都差不多,單就是一開口那熟悉的感覺熟悉的配方,就能叫他瞬間回憶起不堪的往事。 畢竟,成了精的鳥本來就不多,能叫人開口跪的更稀罕,至于能瞬間在周家阿奶和劉春花語氣切換自如的,估計就此一家了。 都不用回頭看同來的學子面上是何神情,周三山只覺得自己完蛋了。 完了,徹底完了,他這輩子都不用再費心思考走科舉仕途這事兒了,畢竟甭管在哪里考了童生秀才和舉人,最終還是要上京城考進士的。而偏生,他卻在最后一關被堵死了,哪怕他才華橫溢如同文曲星下凡般一路順暢直至高中狀元,有今個兒這一出,他也一樣完了。 他的前程啊,毀了?。。。。。。?! 帶著無盡的凄涼和絕望,周三山都不知道自個兒是怎么回去的,更不知曉那些同行的朋友是何時離開了他的身邊,直到回了自家的小院,他還沒有回過神來,只一副神魂俱裂的模樣,呆滯的走回屋里,立在當中。 且一立就是大半日。 等劉春花回家時,看到的就是一個與往日截然不同的夫君。 “我不進學了,往后再也不進學了,不考科舉也不走仕途了。春花,你看我還能干啥,你說吧,我都聽你的?!?/br> 前程俱毀,他娘又遠在縣城那邊,況且就算能回去,自個兒身無分文,他娘也是如此,兩個窮光蛋湊在一塊兒能有好日子過?還不如扒著自家婆娘,起碼娶妻這么久了,他每日里都是好吃好喝好穿,還有下人伺候。 反正他再也沒有前程可言了,就這么過吧。 劉春花一臉狐疑的上下打量著自家夫君,片刻后就自顧自做事去了,權當夫君又犯了癔癥。 不過還真別說,這回周三山真就是說到做到,從此再也不提進學一事,連往日里最常去的茶樓都不去了,甚至連那一整片區域都不去了。最初他只老老實實的待在家里頭,哪怕后來終于出了門,也只待在商人這一片。 倆傻鳥給他的打擊太大了,真的無異于滅頂之災。 希望全然破滅的結果是,他徹底蔫吧了。 等回頭劉春花終于察覺到不對勁兒,輾轉打聽出結果后,立馬沖到周家阿奶跟前告知此事。 這對比親生的更像親生的阿奶和孫媳婦兒,一臉喜氣的相攜而來,齊齊湊到周三山跟前,跟唱二人轉似的把當時的情形重演了一遍,務必要做到徹底絕了周三山進學的希望。 劉春花琢磨著,雖說本朝對于棄婦、寡婦再嫁秉持著支持的態度,可想也知曉她頭嫁都這么艱難了,二嫁還能容易到哪里去?再說了,周三山雖然窩囊了點兒,可勝在小模樣極好。況且窩囊配強勢,這才能長長久久不鬧騰。 周家阿奶原就是個嘴硬心軟的,只不過因著素日里她的嘴巴不單硬還毒,以至于被人忽略了這一點。 其實,若她真是個心狠手辣的,當初還能留著自家大孫女和大兒媳婦兒?到底是一家子,哪怕是奇蠢如豬的周三山那也是她的親孫子,能好好過日子,她自然是高興的。 這一高興,周家阿奶就決定往后一定要抽空多來看看她這孫子,隔三差五的過來痛罵一通,務必不叫他再興起進學的念頭,頂好把他打擊得自信心全崩,好叫他知曉蠢貨就是蠢貨,想要改命重新投胎還比較容易些。 …… 比起上述兩家的雞飛狗跳,翰林院那叫一個平靜如流水。 別看窮翰林,翰林官這個位置,一般人還真不敢得罪他們。讀書人,尤其是能耐的讀書人,那叫一個油鹽不進。當然,說好聽點兒那是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實還不就是腦子一根筋,認定了個事兒說啥都不好使。 哪怕俸祿真心不高,這身份地位卻是不一般,活兒還輕省。也就是最初那大半年里,一直跟在老翰林身后打下手,熟悉翰林院的情況,之后就松快多了。 □□暖人,一壺清茶一本書。 興許那些個急著往上爬的人會覺得待在翰林院里日子太難捱,可對于孟謹元來說,卻是他這二十年來,難得的輕松時光。 至于升遷,莫說翰林官至少要當三年,哪怕三年之后也未必能夠升遷。孟謹元知曉自個兒的斤兩,從不奢求短時間內晉升,更何況他覺得自己已經完成了最大的心愿,成功通過科舉入仕,還進了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翰林院,成了真正的天子門生。 這些還不夠嗎? 當然,興許再過上個三五年,他的想法又會有所改變,可至少在當下,他覺得翰林院的日子過得既輕松又自在,且滿屋子的經史子集,還有那些完全不曾在市面上流通的古籍孤本,他只沉醉在書海之中,唯一能叫他分神的恐怕也只有家中的嬌妻幼子了。 就是幼子鬧心了點兒。 咳咳,嬌妻偶爾也會跟著鬧出點兒事情來。 翰林院每日里都會提供吃食,不過多半地方還是流行一日兩餐制的,中午那頓也有,卻是茶水和點心。原本,在娶周蕓蕓之前,孟謹元也是這般過日子的。早起開火熬半鍋粥貼上餅子,然后吃一天,橫豎他對吃食也不是很在意,尤其在雙親過世后,想在意也沒法子了。 結果,他娶到了一個對吃食格外有鉆研精神的媳婦兒。 在孟謹元看來,女子喜歡女紅或者廚藝都很正常,畢竟被圈在自家那一畝三分地上,不尋些事兒來日子的確過得無聊。像周蕓蕓還跟他學了認字,雖說看不懂經史子集,可話本子、游記倒是沒什么問題,好賴多了點兒事情做。不過,對于周蕓蕓來說,她最愛的還是廚藝。 愛就愛唄,這是很正當的愛好,還能給自個兒帶來福利,孟謹元相當支持。 支持的后果就是,等周蕓蕓忙于坐月子和帶孩子的那幾個月里,他都只能每日里喝著茶吃著點心,湊合過中午這一頓。對比之前的美好日子,孟謹元頭一次發覺,其實他這人還是很在意吃食的。 當然,孟謹元也可以讓家里的仆婦幫著準備飯菜,可并不是誰都跟周蕓蕓那般,滿腦子稀奇古怪的想法,連會試時加熱飯盒的事兒都想得出來。 孟家的仆婦,廚藝好的是有,可擅長的都是湯湯水水,或者是炒菜。哪怕天氣不冷的時候,那些油汪汪的菜一冷下來,看著就倒胃口,還不如繼續啃糕點呢。 等周蕓蕓察覺到時,已經是仨團子即將滿周歲的時候了。 滿周歲的仨團子早已斷奶,輔食也增加,偶爾還會嘗一嘗大人吃的飯菜。當然,那些所謂大人吃的飯菜也是周蕓蕓特地配出來的營養食譜,且為了哄這些小祖宗好好吃飯,她可算是絞盡了腦汁,費勁了心思。 遙想當年看過的兒童便當盒,什么菜色飯團動物壽司等等,雖說周蕓蕓以前真沒做過這些,不過這些最重要的是創意并非做法。 周蕓蕓一面回憶一面嘗試著,沒幾日就初步見了成效。 既然出了成效,那就不可能單讓仨團子享受,況且他們還太小,也吃不了那許多。 最初也是順手,周蕓蕓做了個便當,在某日清晨塞給了孟謹元,然后在晚間享用了一頓饕餮盛宴。 周蕓蕓是迷茫的,她又沒當過官,咋會知道翰林院不提供熱飯菜呢?茶水和糕點什么的,哪里有正經飯菜來得好吃?哪怕給做碗面條下碗餃子呢,天天叫人啃糕點那叫個什么事兒! 于是,仨團子的營養飯菜成了陪襯,給相公的才是重中之重。 要便于攜帶的,還要營養均衡,美味可口當然是最基本的,外表養眼也是必須的。對了,還不能日復一日的吃相同的便當,不然多沒勁兒呢。好在如今天氣漸熱,倒是沒加熱包的事兒。 只是,便當這玩意兒,偶爾會出點兒小錯。 尤其在仨團子即將滿周歲之后,仨活祖宗起得比雞都早,弄得周蕓蕓每日里得先伺候好了仨小的,才有工夫下廚。即便這樣,等一切準備就緒,外頭的天還沒大亮呢。 虧的這仨一直有睡午覺的習慣,不然周蕓蕓覺得自己就該考慮增肥的事兒了,太折騰人了。 更折騰的人的是,仨活祖宗偶然一次看到了他們爹的便當盒,集體憤怒的抗議也要求同等待遇。這倒不是什么難題,橫豎就個飯盒罷了,唯一的難題是,他們要求完全同等的待遇。 并非指里頭的具體內容,而是單純的指數量。 哪怕吃不完也要?。?! 周蕓蕓愉快的表示,沒問題,反正這仨的食量加一塊兒跟孟謹元也沒差了。 “這是你們仨的,這是你們爹的?!?/br> 某日清晨,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周蕓蕓當著仨祖宗的面分了便當,結果一不小心就出了錯。 明明是跟平日里一樣打開飯盒,且最近連著好幾日都是這般的,別說他了,周遭的同僚都習慣了,順便還會給他一個羨慕嫉妒的眼神。雖說只是吃食而已,可其他人還真沒那么講究,隨便啃兩塊綠豆糕墊墊肚子就成,橫豎翰林院放衙很早,餓不著。 可餓不著不代表就不會好奇,尤其是跟孟謹元關系不錯的秦狀元。 “今個兒是什么?我不搶,給我瞧瞧吧?!?/br> 孟謹元伸手掀開了飯盒蓋子,緊接著整個人都僵在了當場,且差點兒沒忍住做出跟飯盒里的壽司一模一樣的動作來。 飯盒里的壽司…… 雙手捂住臉頰,雙目圓瞪,嘴巴大張,呈現一幅經典至極的吶喊狀。 然而,孟謹元是忍住了,秦狀元卻沒忍住,下意識的作出了跟里頭壽司一樣的吶喊狀。當然,僅僅維持了片刻。 等回過神來之后,秦狀元一臉難以言喻的神情,放下手拍了拍孟謹元的肩膀,半是嘆息半是感概的道:“弟妹是個人才?!?/br> 孟謹元:……這應該只是拿錯了飯盒吧? 到了嘴邊的話,隨著秦狀元快步離開,最終還是沒說出口。孟謹元索性懶得管那貨想什么,只悠哉悠哉的吃起了他今日的午飯。橫豎味道沒差,就算外形略奇葩了點兒,又有什么關系呢? 對了,話說回來,兩個飯盒拿錯了,自家那仨活祖宗一定會鬧騰不休吧? 想到這里,孟謹元吃得更香了。 作者有話要說: 半夜里我家突然斷網了,于是蠢作者詩興大發……咳咳,又多寫了幾千字。 面對汝瓷勤奮的自己,蠢作者覺得自己大概又忘記吃藥了。_(┐「e:)_ ps:下圖是吶喊牌壽司。 ☆、第186章 168.1 第186章 幾天之后就是孟家仨團子滿周歲的好日子了。 依著這里的習俗, 所有滿周歲的幼兒都會準備抓周宴,孟家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