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咋、咋了?” 偏生這一回,周家大伯甚么都沒說,便自顧自的脫衣躺下,權當沒瞧見自家婆娘那驚慌失措的神情。 當然,說真的沒瞧見壓根就不可能,只是很多時候周家大伯懶得過問太多。外來的媳婦兒會有小心思也屬正常,他盤算著,指不定是自家婆娘覺得薯塔的買賣極好,眼紅了,打算接濟或者干脆讓她娘家人也一道兒做這買賣。 可惜,這是白日做夢。 這事兒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次日一早,周家大伯就喚了大山過來仔細叮囑,講明了這買賣是屬于周家的,叫他看著點兒婆娘,萬萬不能透露家里的事情。 大山被自家阿爹唬了好大一跳,回頭還真就將原話帶到了。虧的大山媳婦兒完全不在意,只是格外好奇的問了兩句:“咋突然說這個?我是你婆娘,不替你考慮還能想著誰?……娘家?我都嫁出去了,還管娘家作甚?對了,我去年跟阿娘提過,叫二山娶我娘家妹子,你說阿娘會不會答應?” 瞅著這婆娘就不像是個會惦記娘家的,大山就放心了。至于旁的,因著他也不大清楚,只含糊的應付過去,叫她回頭自個兒問清楚。 而這這個過程中,周蕓蕓全然被蒙在鼓里,傻甜白的跟三囡商量往雞蛋灌餅里摻炸rou條、土豆絲是個啥味兒。 其實,她就是饞雞rou卷了,這個沒啥好創新的,鎮上就有賣雞蛋灌餅,也有rou夾饃,只是沒人跟她似的將雞蛋灌餅跟rou夾饃合并在一起。周家阿奶來瞧了一回,就不感興趣的走人了,倒是三囡極有興致的陪著周蕓蕓研發新菜式,又吃又玩的可開心了。 說話間,就到了秋收。 在前一日,周家阿奶特地去尋了周蕓蕓,說了一個事兒。 有人提出要買周家的薯塔機。 面對家里其他人,周家阿奶興許還會隱瞞一二,可面對周蕓蕓卻是如同竹筒倒豆一般,全說了出來:“好乖乖,其實咱們家這薯塔最近這段日子沒有先前賣的好了,尤其青山鎮,大概是該嘗鮮的都嘗過了,剩下的就算饞,手頭沒錢又有啥用呢?縣城那頭情況略好一些,不過我瞅著也沒多少日子了。最晚月底,估計這買賣就只剩下辛苦錢了?!?/br> 旋風薯塔充其量也就勝在造型新穎上,真要說有多好吃也未必,畢竟原料就是土豆、紅薯一類。就拿烤紅薯來說,好吃是挺好吃的,哪個會每天吃呢?正如周蕓蕓先前預料的那般,新鮮勁兒一過,這買賣鐵定會一落千丈的。 其實周家阿奶也有想過,要不干脆等秋收以后再去賣,到時候人人手頭上都有余錢余糧了,應該還能賺一筆。 不想,周蕓蕓斷然拒絕:“阿奶,就跟早先咱們商量好的那般,一旦有人要買薯塔機,就高價賣出去狠狠撈一筆。咱們做人不能太貪心,再說如今是生意好,等往后生意不好了,難不成還全家一起出動?別介,見好就收罷?!?/br> 還有一句話周蕓蕓沒說出來,那就是真想要賺錢,回頭她再想個點子唄。反正她已經看明白了,就要找那種瞧著新鮮還不容易被仿冒的點心,最好就是她自個兒不用受累的…… 聽周蕓蕓這么一說,原先還略有些猶豫的周家阿奶當即就做出了決定:“嗯,賣!” “真要賣的話,索性跟賣家商量好。比如說,每個鎮上就賣一個,回頭買了咱們機子的人也不能去其他地方做這買賣??h城就倆好了,正好跟先前一樣,城東城西各一個?!?/br> 這話一出,周家阿奶登時跟看稀罕似的盯著周蕓蕓看了好一會兒,看得周蕓蕓一臉的莫名其妙。 “好乖乖,我看那魚祖宗就是能耐!瞧瞧,這才多少日子,你就聰明了不少,這樣的法子也能想出來……嗯,小地方賣一個,大地方賣倆,這樣我還能多添兩成價!” 周蕓蕓一臉糾結的望著周家阿奶,好話是好話,可她聽著怎么就那么不對味兒呢? 甭管周蕓蕓是個甚么心情,反正阿奶的心情好極了。明明秋收就在眼前,她愣是早出晚歸的,完全不理會地里的事情。好在周家大伯還是很靠譜的,領著家里的男男女女下地干活,只留了周蕓蕓和三囡在家。 大伯娘又不樂意了,在她看來,三囡也就罷了,畢竟年歲太小,加上家里的牲口家禽也確實要喂,可周蕓蕓留下作甚?做飯甚么的,三囡也行的,起碼煮飯烙餅是絕對沒問題的,至于味道就不用太期待了。 可惜,這一回大伯娘愣是不敢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只能憋屈的跟著眾人下地收割。 秋收是真的極辛苦,盡管周蕓蕓本人完全沒體會過,可想想就知曉那是啥滋味了。尤其這幾日,也不知曉該說好還是不好,烈日當空照,倒不用怕下雨了,可就這天氣,哪怕啥也不干的待上半日,就能曬脫一層皮,更別提還要彎腰弓背辛苦收割了。 因著趕時間,周蕓蕓和三囡是分開給家里人送吃食的。正好周蕓蕓想要幾條魚,三囡則是順道將大花它們喚回家,所以每回都是周蕓蕓去離家近的那兩畝開春剛買的水田,而三囡則是去村頭的田里。 一個沒忍住,大伯娘就跟在一道兒干活的二伯娘嘀咕起來:“瞧瞧,我就說蕓蕓精明罷?每回都是三囡跑遠路給咱們送飯菜?!?/br> 二伯娘奇怪的瞅了她一眼,格外茫然的道:“這跟精明啥關系?不是她倆自個兒商量的嗎?” “不然呢?她為啥不自個兒給咱們送飯菜?每回都欺負你家三囡人小好騙?!?/br> 聽得這話,二伯娘更奇怪了:“三囡好騙?賊精賊精的丫頭片子,大嫂你說她好騙?我猜是她又敲竹杠了,昨個兒我就看到她拿了一碗香酥小魚干坐門檻上吃?!?/br> 見弟媳這般不開竅,大伯娘好生心累。其實她也明白,以周蕓蕓的性子真干不出欺負三囡的事兒來,況且就算真的欺負了又咋樣?每回都是三囡自個兒要往周蕓蕓跟前湊,就算真被欺負了,那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眼瞅著跟弟媳無法溝通,大伯娘索性閉嘴埋頭干活。 結果,收割外加脫好粒就花了十天工夫。等將水稻都運回周家后,這么一打量,所有人都驚住了。 先前邊收割邊脫粒,再加上全家都在忙碌,實在是沒人會細看收成。哪怕大家都知曉后買的那兩畝水田看著收成就比其他田好,可到底沒有一個直觀的對比,所謂的好,能有多好也說不準。 結果,等所有的稻子都收上來了,堆在周家大院里這么一瞧…… 村里那三畝水田的收成跟后買的兩畝水田瞅著居然沒差多少。再仔細一盤算,應該是村里那三畝水田收成比去年少了兩三成,而后買的那兩畝水田則反而增產了兩成左右。 這下,周家大伯坐不住了,急急的尋到周蕓蕓:“蕓蕓,你先前知不知道稻田養魚會增產那么多?” 說真的,周蕓蕓不知道。 你不能指望一個光看紀錄片的人對細節了解的那么深入,她倒是記得當時那紀錄片說了稻田養魚是雙贏的局面,可具體增產幾成,她真心不清楚。再一個,上輩子的畝產跟這輩子是完全不同的,雜交水稻的威名可不是如今這沒進化的水稻可以比的。 因此,周蕓蕓只老老實實道:“我只是想吃魚,琢磨著水田跟水塘看起來也沒差啊,這才要養魚的。種田的事情我不清楚?!?/br> 虧得原主從未真正下過田,因此周蕓蕓說這話除了會讓大伯娘心里酸一下外,其他人都能坦然接受。 只是,周家大伯在接受的同時又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只道:“明年咱們把所有的水田都養上魚,還要多多的買水田!” “買買,想買啥就買啥!”正說著呢,周家阿奶就從外頭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 瞅了一眼堆成小山般高的稻子,周家阿奶極是淡然的道:“趕緊把稻子曬干了好脫殼,再把我去年攢的陳糧賣了。對了,回頭老大你帶人把后院的糧倉給我修修,之前那豬圈、雞圈還有拆房,全給我拆了重建,我要全蓋成糧倉?!?/br> 不等周家大伯開口,阿奶又道:“先賣陳糧再蓋糧倉,回頭再給我收些糯米回來,還有大米、細白面也要。土豆紅薯就不用再收了,咱們家往后就不賣薯塔了?!?/br> 要說聽了先前那話,周家人只是心疼自己又要干活了,那么聽后后來那話,卻是齊刷刷呆住了。 當然,這里頭并不包括周蕓蕓和三囡,這倆一見到阿奶回來了,就立馬腳底抹油溜出了堂屋,壓根就沒打算理會之后的事情。 沒人會在意倆丫頭溜達到哪里去了,只因都被周家阿奶這話給嚇住了。旋風薯塔的買賣之前做得太好了,哪怕前些日子略有些降溫,可底子還在,再降也有錢賺呢。 周家大伯只結結巴巴的開口:“阿娘,為啥咱們不做那買賣了?” “我把機子賣掉了,高價賣的。正好前陣子大家伙都累壞了,我就琢磨著等秋收以后干脆好生歇歇,就不打算折騰你們了。對了,等忙完地里的事兒,趕緊把二山、二河的親事辦一辦。都是大小伙子了,咱們家也不差錢,沒的還打光棍的?!敝芗野⒛踢@就不是跟人商量,而是簡單粗暴的將決定告知眾人。 雖說這決定來得突然,可既然都成事實了,不這樣還能咋樣? 在短暫的愣神后,周家上下很快就恢復過來了,反正阿奶說啥就是啥罷,先前那么多年都聽她的也都過來了,還是越過越好的那種,那往后也接著聽她唄。 很快,其他人就該干啥干啥去了,畢竟將稻子收上來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曬干、脫殼,哪怕這些都完成了,旱地里還有幾畝小麥等著收呢,沒小半月壓根就沒想閑下來。 這么一想,小輩兒們倒是樂呵起來了,跟年長之人不同,他們雖也勤快卻并未遭受過甚么磨難,自沒有那種緊迫感。一聽說只要秋收完了就能好生歇一歇,各個都樂得跟甚么似的,哪怕接下來的活兒還很繁重,也依然阻擋不了他們瞎樂呵。 說真的,周蕓蕓也很開心。 別看大伯娘總愛嘀咕周蕓蕓不干活,可事實上她還真就沒少干活。 不單要煮全家的飯菜,因著擔心家里人會中暑,她每天都要燒兩大鍋的綠豆湯,清熱解毒止渴消暑,怎么看都比涼白開要好,當然也更麻煩。再有就是撿雞蛋、洗衣裳之類的?;顑旱挂膊恢?,卻是繁瑣得要命。 如今聽說家里人不出去做買賣了,等于就是很多事情都能交出去了,周蕓蕓終于長出了一口氣,再勤快的人也希望能松快松快,整日里繃著一根弦怎會好受?她還不如天天陪著魚祖宗得了。 見周蕓蕓又恢復了往日里在太平缸旁發呆的模樣,周家上下多半都是一笑了之的,然而他們卻忘了一件事兒,周蕓蕓這人閑不得,一閑鐵定要出事。 好在之前旋風薯塔一事造成了太過于深遠的影響,周蕓蕓并不貪財,再說賺來的錢也沒落到她手里,所以她并不曾直觀的感受到好處,反而深刻的記得那十來天胳膊快斷掉的感覺。 真的是印象深刻,終生難以忘懷。 于是,當她再度盤算起好吃好喝的時,就會先思考一個問題,不是能否賺錢,而是能否教會家里人。 難度是必須要有的,不然回頭被人一看就學去了,那還玩甚么?可也不能太過于難的,不然就跟旋風薯塔似的,那純粹就是自個兒給自個兒尋麻煩。頂好是那種有技巧的,不點破學不會,但只要一對一指導就能領悟的?;蛘哌@樣也行,分步驟來,一人學一部分,保準外人抓瞎。 這么一來,可選擇的余地就小多了,不過也并非完全沒有。 周蕓蕓琢磨了兩天,掐著點兒看著所有活兒都干完了,拽著三囡幫她打下手,忙了整整一天,終于趕在晚飯前,給每個人送上了一大海碗份量十足品種俱全的麻辣燙。 ☆、53|52.1 麻辣燙這玩意兒,本身就屬于香飄十里的,是那種聞著味兒就能流口水的,等到真的開動了更是越吃越停不下來。 在此之前,周家人并沒有吃過麻辣燙,不過聞著這味兒,再瞅著里頭切了好多的大里脊rou和肥瘦相間的三線rou,當下連問都不問,忙不得的接過來先開吃了。 當然,麻辣燙里不單只有這些,事實上周蕓蕓把她能尋到的配菜全給添進去了。 rou來自于胖喵所捕獲的獵物,因著最近天氣炎熱,加上家里人也沒心情做熏rou、臘rou,那些rou根本就放不長,周蕓蕓索性將所有rou都切了,管它是野雞還是野兔,先吃再說。 蔬菜也不少,青菜、白菜、空心菜是最基本的,先前周蕓蕓閑得慌還發了不少豆芽,一開始特別小心翼翼,結果阿奶瞧了一眼壓根就沒當一回事兒,再一問,這兒的人們多半也會發豆芽,不稀罕。除此之外,還有之前積攢的各色菌菇,全給切成幾塊丟進去煮。另外,像絲瓜、冬瓜、土豆之類的也沒少。 考慮到自家人的特性,周蕓蕓特地在每個大海碗里都擱上了不少的rou,且故意擺在明面上。果不其然,一瞧這架勢,全家都兩眼放光,就連先前在灶間啃了個烤紅薯的三囡也埋頭狂吃起來。 周家人本就不挑嘴,再加上周蕓蕓特地熬了半天的湯底極為入味,哪怕味道再寡淡的蔬菜,這么過了一遍,那滋味也絕了。 考慮到家里人都是大胃王,周蕓蕓擔心他們吃不飽,又蒸了些餅子,全是貼在湯鍋邊沿的,湯底的味兒全進去了,莫說還有麻辣燙佐味兒,哪怕單吃也是一道美味。 只一會兒工夫,連麻辣燙帶餅子就被一掃而空了。 “吃飽了嗎?沒吃飽再煮點兒?”周蕓蕓吃得比他們都少,她和三囡加一塊兒都不及他們任何一人。她的估算倒是挺準的,在問了這個問題后,所有人都搖著頭表示略有些吃撐。 實在是太好吃了,又辣又麻的,湯里頭rou多油多,哪怕周家先前伙食也不錯,卻完全不能同今個兒相提并論。 怎么說呢?甭管炒菜有多好吃,都抵不上今個兒這餐來得痛快! 見大家都吃飽了,周蕓蕓露出迷之微笑:“吃飽喝足,那咱們就來說正事兒。阿奶你說,這麻辣燙能賺錢不?” 周家阿奶微微一怔:“麻辣燙?賺錢?好乖乖你的意思是將這個賣給旁人?這想法倒是不錯,可這陣勢估計小不了,難不成咱們家還要盤個鋪子做買賣?” 身為莊稼把式,周家阿奶雖時常趁著農閑時往鎮上跑,可到底沒想過要留在鎮上過日子,對她來說楊樹村才是家。以往擺個小攤子倒是無妨,可麻辣燙這玩意兒一看就麻煩得很,賣的話,又要大鍋子又要碗筷的,指不定還要桌椅。就算肯定能賺錢,這陣勢也太大了。 “哪里就用盤鋪子了?回頭支個小攤兒就成了,先前我趕場子時還看到人家賣豆腐腦、小餛鈍呢?!?/br> 周蕓蕓倒是不反對家里盤個鋪子,問題是按著她的計劃,真要盤鋪子一個絕對不夠。她本就是打算依著先前賣旋風薯塔的模式,每個鎮上支一個攤子,縣城則是倆。正好八月初開始,賣到過年都沒問題。 至于具體的售賣模式,周蕓蕓決定照搬上輩子,弄個半人高的大鐵鍋,或者是干脆做成長方形的,里頭隔出兩個九宮格,也就是一鍋能同時煮十八份麻辣燙,當然還要戳幾個小孔方便湯底流通,再弄些竹筐子將各色配菜分裝好。到時候,想吃啥就放啥,保準賺錢。 將自己的想法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講了出來,周蕓蕓一臉的淡定:“咱們家蔬菜、rou都不少,今個兒這配菜還不全,回頭再能出rou丸、魚丸、蟹丸……對了,還可以弄各種豆腐、腐竹、年糕之類的?!?/br> 麻辣燙的配菜并無規定,少則十幾樣,多則幾十樣乃至上百樣。周蕓蕓上輩子就參加過不少的美食街,曾經就見過一個號稱最全麻辣燙的攤子,上頭光是各種丸子就有五十來種,蔬菜全的幾乎能成為教科書,海鮮也極多,全部加一起兩百種都打不住。 因著條件有限,周家是絕無可能做得那么完美的,可這年頭的競爭力也小??! 再有就是周蕓蕓配的湯底,其實真心說不上是啥秘方,擱在前世只要隨便一百度“麻辣燙湯底配方”,絕對能出來好幾十萬條信息。當然,真正家傳的秘方是絕對搜不到的,可尋幾個大眾化的湯底配方卻是容易得很。 還有各色蘸料配方她也記得,不說完全復制,起碼能模仿個七八成相像。 其實說白了,麻辣燙的技術難度非常之低,唯一麻煩的就是湯底和蘸料配方,若能解決這倆麻煩,旁的一切都不成問題。 ……就是會非常的辛苦。 作為周蕓蕓思量需多久才想出來的賺錢好法子,除了好吃和能賺錢,最重要的就是讓周蕓蕓本人解脫。雖說熬湯底底料也極為麻煩,卻只能算是枯燥乏味,稱不上有多辛苦。蘸料也是如此,難的是配方而非制作。 周家阿奶雖不大清楚周蕓蕓那點兒小心思,可放在眼前的賺錢機會放棄了豈不是太可惜?不過,她多少還是有點兒顧慮的。 “那到時候咱們家得準備多少碗筷?還是叫他們自帶?”周家阿奶說著便重重的點了點頭,“叫他們自帶好了,還省得收拾了?!?/br> 周蕓蕓倒是無所謂自家準備還是食客自帶,事實上她更欣賞上輩子那些個一次性餐具,雖然有些不環保,卻勝在方便衛生??上?,這輩子是不可能的,好在這年頭叫食客自帶碗筷的攤位還是很多的,不算稀罕。 幾句話之間,周家阿奶就已經決定接下來就干這筆買賣,麻辣燙甚么的,這名字好極了,簡單明了,叫起來也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