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那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都睜大著黑白分明的眼睛, 他們看著穆濱城,聽著穆濱城的話猶如一道道落雷,在他們的心中炸響。 有人的神色中,已經明顯露出了慌亂。 其中有一個人的臉色簡直是從紅光滿面,轉變到面無血色。因為他這些日子所花的錢,是所有人中,最多的一個,這個人就王虎。 王虎以前看上了鄰村最漂亮的女孩子, 那女孩當時十六歲, 人生的白白凈凈,臉盤子也十分周正。 就托人去說媒,那女孩子的爹, 一聽說是王虎,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只是礙于媒人的面子,于是說,“我家的女兒還小,我還想再多留兩天?!?/br> 王家給媒人的東西本就不多,只拿了一斗玉米給她,就叫她去說媒。媒人本就不太盡心,聽到女方推搪的話,也不想耗費自己的口水。 于是媒人在女方家蹭得一頓飯吃,便就悠悠然的會王家達到,“人家不愿意,你還是死心吧。老太婆我也不會虧待你,村東頭的馬二姑就不錯,我愿意再跑一趟腿,去給你說和,說和?!?/br> 聽到媒人的話,王虎當時就不依,破口大罵道,“你個見錢眼開的老娼婦,你跟本就沒有給我好好說吧。我告訴你,你要是不把鄭阿花給我說來,你信不信我拆了你家的房子?!?/br> 王虎說著,還想要沖上前去打人。索性王虎的老爹在旁邊,連忙將他拉住。那媒人看王虎有人壓制,原本有些躲閃的氣焰,此時就格外的囂張起來,“你個龜孫,你也不撒泡尿照照,就你是個什么慫樣。 人家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是嫁到城里享福,都說得過去,憑什么嫁到你這個一窮二白的家里來受苦受罪?!?/br> 這里的罵戰一起,村里的人就聚過來看熱鬧。 最后事情也沒吵出個結果,如果非說這件事情造成了什么后果的話,就是王虎這輩子如果不是發財,是不可能娶到老婆了。 到不是因為他將媒婆徹底得罪了的原因。實在是他跟媒婆對罵了整整一下午,祖宗十八代,所以能用的臟話都用盡了。 如此這般,王虎的名聲算是打響了。當然不會是什么好名聲,而是有關于他罵人兇悍的名聲。 其實王虎家雖然窮,但在農村,也還勉強敷衍的下去,就不算是最窮。而且王虎這個人生的人高馬大,力氣又好,一副干活的好把式。真要是找門戶相當,條件合適的女孩子,也是很容易就找到的,比如村東頭的馬二姑。 可是王虎罵人兇狠的名聲,在十里八村傳遍了之后,就再也沒人家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嫁給這樣一個會罵人的男人啊,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那是兩年多前的事情了,那時王虎十八歲。 他當時對娶老婆這件事情,還沒有那么急迫的心情。 等到過了兩年,今年已經二十歲出頭的王虎,他對娶老婆的想法,已經跟先前大不相同了。 周遭向他這般年紀的青年人,許多都是孩子的爹了。因為周圍人的影響,王虎娶老婆的念頭已經非常強烈了。 王虎這才想起村東頭的馬二姑,可是人家去年春天就了嫁人,現在孩子都幾個月大了。 所以說王虎的名聲是徹底壞了,雖然不像名聲壞了的女人一樣,活不下去。但是娶不到老婆,也就夠他受的了。 他也曾找了另外的媒人,卻始終沒有人愿意把女兒嫁給他,其中也有人說愿意,不過人家提出,要三兩銀子做彩禮的條件??墒峭趸⒂帜抢锬玫贸鲞@么多錢。 事情一拖再拖,直到二十多天前,所有跟隨穆濱城的人,都發了一筆財。 當時還有一個好消息傳到王虎耳朵里,就是兩年前,他曾經發誓非她不娶的鄭阿花還沒有嫁出去,并且被人退了親。 此時的鄭阿花,已經滿了十八歲,又加上被人推親壞了名聲。因為是女孩子,所以真正是快要活不下去了。 王虎覺得,自己雖然心里曾經動搖過,沒有始終的堅守誓言,在娶不到鄭阿花的情況下,考慮過別的女人??墒菂s決對沒有絲毫嫌棄鄭阿花壞了名聲的事情。 因為王虎本人,就深受了那所謂名聲的苦痛,所以反而覺得自己更加能夠理解鄭阿花的感受了。 于是又讓自己的老娘親自去提親,而且他也跟著自己的老娘去了鄭家。 關于王虎愿意娶鄭阿花這件事,對于鄭家來說,簡直就是救苦救難了。 因為兩年前,張阿花就跟一個在縣城里做伙計的人定量親,可是對方遲遲不愿意迎娶,直到半個月前,人家來退親,張口就說鄭阿花四處招蜂引蝶不干凈,并且將交換的庚帖丟在鄭老頭臉上。 這一招先下手為強,把鄭家打的毫無招架之力,當鄭家還在想方設法,商量該怎么解釋的時候,人家男方娶親的消息就傳來了。 卻原來是那伙計勾搭上了掌柜的女兒,還要來反咬鄭家一口。 如此這般,原本傳言鄭阿花不干凈的留言倒是少了許多,可是說她是沒人要的棄婦的流言,卻猛然間甚囂塵上。 然而王虎不在乎這些,他覺得經過一番波折之后,當他再見到鄭阿花,看到她從門后偷偷往出來,有些瘦削下來的臉,他覺得自己這次的真的非鄭阿花不娶了。 這次不是出于,娶一個漂亮女人,讓別人羨慕的少年心性。 而是不知為何,他看到鄭阿花那雙水靈靈的眼睛,就覺得心生憐惜,如此柔情,恐怕是王虎此時從未感受過的。 當天王虎就要求定親,對此鄭家也是求之不得,如果不是要保留女方最后的一點尊嚴,鄭老頭恨不得說,“你今天就把人領走吧?!?/br> 這次鄭家沒有任何要求,可是王虎卻主動給十兩銀子當作彩禮錢。 王虎說,“阿花嫁給我,您老就放心吧。明年開春,我就修新房子,我絕對不讓她受委屈?!?/br> 此時此刻,嘴里從來沒有好話的王虎,也認真嚴肅的承諾起來。 之后的日子,王虎一直處于一種飄飄然的情緒中。 他要娶老婆了,而且娶的就是鄭阿花。 過年之前,鄭阿花就是他老婆了。 于是這段時間,王虎總是紅光滿面,有時忍不住想到一直回蕩在腦海里的那兩句話之后,他還要不自覺的露出詭異的笑容。 不過跟他相熟的人,比如這一起跟著穆濱城的二十人,都知道王虎要娶親的事情。因為王虎早早就對他們發出了邀請,“臘月二十一,到我家喝喜酒啊?!?/br> 所以每當人們看到王虎嘴角上掛起笑容,人們就會揶揄打趣他道,“又想你媳婦了?!?/br> 這時候王虎倒也不靦腆,大大方方的說,“我就是想媳婦,有本事你也想啊?!?/br> 然而剛剛聽到穆濱城的一席話,就像被人重頭到尾澆了一盆冰水,讓原本還在做著美夢的王虎一下子驚醒了。 他這才意識到,不僅僅是將鄭阿花娶回家,就萬事大吉了,他們倆接下來還要生活。 除去彩禮花掉的十兩銀子,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婚禮。王虎預計,婚禮還得花五兩銀子以上。 要讓所有看過自己和鄭阿花笑話的人閉嘴,所以這個隆重的盛大婚禮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還要修房子。 因為現在這間簡陋的籬笆加土墻的房子,全家已經住了二十多年,還是當初逃難到這里時修的,實在破敗不堪。 要修一座蓋瓦的房子,而不是茅草屋,所需花費,最少也得二十兩銀子。 如此算來,一百兩銀子根本不夠花。 因為他將來還會有孩子。 而且再看看琉夏,王虎也希望自家的媳婦能夠穿的上好衣裳,吃得上好飯。冬天不不挨凍,可以有炭爐子用,夏天不曬太陽,可以在家里做做針線活不用下地種田。 聽了穆濱城的話,在場的所有人都深有感觸,只是在于其感觸的多寡程度不同而已。其中王虎的感受最為深刻,于是多年以后,王虎沒有跟隨穆濱城一起去京城,而是留在洺縣經營這里的產業,成為穆濱城手下,經營能力最強的人。 一個會罵人的人,嘴巴是不會太差的。那些損人的話,換成夸人的話,一樣可以從他嘴里輕易的說出來,因為他沒有常人那樣重的羞恥心。 只是此時的王虎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民,離他在商??v橫的那天,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要走。 現在大字不識的王虎還在聽穆濱城接著說,“先前你們沒有本錢,但是現在大家手里都有了錢。要是我們沒有營生,手里的錢終究是死錢。 我已經向縣令大人買下了原本屬于楊家的茶園,花了兩千兩銀子。我會雇傭你們我為看守茶園,或是運送茶葉到府城售賣,這件事咱們以后再慢慢商議。 現在我要說,我會每月每人發二兩銀子,做的好的話,會有額外獎金。 還有茶葉要人種,茶也要讓人制作,我們這點人是不行的,所以我就想雇傭咱們村子里的人干活。這一點,你們可以回去先找自己相熟的人家。 先要八十人,每人三百文錢一個月?!?/br> 穆濱城雖然打算用控制經濟命脈的方法,以達到控制大青山村的人。但是,任何事情,如果顯得太過輕而易舉,別人就不會覺得珍惜。 所以穆濱城又想到,要給別人一種錯覺,覺得這個工作機會是非常珍貴的,甚至還需要動用一些人際關系作為競爭。 當然,每月能夠賺到三百文錢的活計,對于一年到頭也賺不到一兩銀子的農民來說,本來就是很珍稀的機會。 所以甚至不需要任何的高聲宣揚,這件事情,就以一種極為隱秘的,口耳交接的方式,在整個大青山村傳遍了。 第65章 雇人 今天早晨穆濱城, 正好帶著人到茶園里修剪茶樹去了。 自從楊家倒臺之后, 距離現在已經快半年時間, 這段時間官府雖然一直也在尋找茶園的賣主, 可是楊振興的存在,讓所有對那片茶園感興趣的人, 都因為懼怕報復, 而放棄對那片茶園的購買。 整個蒙山上所有種茶的地方,原本都是屬于楊家的產業, 幾十年經營下來,山上種著數萬棵茶樹,每年光是春茶都能產出上萬斤。 這顯然是一塊肥rou,然而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生物, 沒有人會因為這點子利益,就用自己的性命去做賭注。 因為楊振興土匪盤踞的老巢,可就在蒙山山脈當中。 于是在其他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穆濱城就以最快的速度收購了那片茶山。 這茶山先前荒廢了半年,枝丫無人修剪,已經自由生長的有些雜亂了。 要想明天春天長出新茶來,就需要將那些雜亂的枝丫修剪掉,這是穆濱城招來的茶師告訴穆濱城的事情。 茶師是以前楊家的老雇工, 楊家倒臺了, 整個洺縣除去楊家的這片茶園,就只有一些種著幾畝山茶的小富戶。 所以這幾十個制茶為生的老師傅,頓時就失了生計。 公家來人將茶園沒收了, 對這些茶園的雇工雖然沒有多加為難??蓛H僅是將他們趕出去這一條,就讓很多人失去了活路。 這半年時間,對于這些人來說,簡直就是水深火熱的難熬。若說是立即沒有錢吃飯,倒也不至于,只是那種前途渺茫的膠著心態,才是最折磨人的。 有人熬不住了,于是遠走他鄉,到別處謀生路去了。有人拿出全部積蓄,買了兩畝薄地,打算以后種地為生。 最終被穆濱城的那些手下尋來的人,只有十八人。不過有這十八人,便也就足夠。 根據老師傅們的指點,穆濱城知道,自己之前所謂三兩銀子一個月,這種簡單粗暴的雇傭方式,對于種茶來說,是沒有必要的。 除去這些制茶的師傅,其余的修枝,采摘,拔草的工人,都無需長期雇傭,只需要在有需要的時候零時雇人就可以了。 而且對于大青山村的農民們來說,這種零時雇傭,對于他們來說反而是最有利的。 因為穆濱城后來就發現,在起初的一陣喧鬧的興奮過后。等人們的情緒冷靜下來,真正能夠舍得下自己的莊稼,愿意常年給人做工的人還是不多。 而且就算有人為了巨額金錢的誘惑,情愿做工,可是對于這些世代為農的人來說,心中也總還有些許不忍。 不知其故的人,或許會覺得這些農人的思想有些迂腐。 但是去看看他們對待土地時的那一片真情,只要看了那樣的場景,也許就能稍微有點敬畏之心,有點理解他們的行為。 于是穆濱城就改變了自己雇人的方式,將長期雇傭,改為零時雇人。 不拘男女,十文錢一天。為期五天,為了節省來回的時間,需要住在山上以前留下的舊棚子里,工作內容是修枝和除草。 也許力氣大的男人會不服氣,覺得憑著自己的力氣,為什么跟婦孺拿一樣的工錢。 但是修枝,拔草這樣的活計,實在不需要哪門子的力氣,隨便一個成年人都可以干的好。 而且相比起男人的粗心大意,在采茶這項工作里,女人的仔細上占著很多的便宜。所有但凡是茶場,茶場的活計一般都是雇女工的,只是現在暫時無需采茶,也就沒有那么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