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炭火在榻下放著紅光,他一只手伸出去烤火。鼻端嗅著雪花的冷意和梅花的濃香,他心中不經意地想起公務相關。 他心想:陛下應該快回京了。 他心想:也不曉得她病的怎么樣了。 皇上的傷不曉得怎么樣。 但愿不會有事吧。柔然這一仗打勝了,皇上回來應該會大行慶祝的,朝中興許又會有一番變動了。不過這應該跟他無關,他這三年都要居喪了。三年有點太長了,就算可以請求奪情,至少也要守一年吧??赡芤荒甓疾惶苋雽m做事了。 腦中浮現出她蒼白的病容。 他想起那天的事,越想越覺得自己那會錯亂了,沒有表現好。他現在才慢慢明白過來她當時為何那個反應——她以為他冒犯他了,慌張將他趕了出去。 他感覺有點難堪,他沒有想冒犯她,也許是他不小心,讓她誤會了。他應該向她解釋的,他不是那種會冒犯人的人,更不能冒犯她。只是這話不好意思說。他有點怕她會對他有芥蒂。 他又想起她那天說的問題。 李羨先前無意和他提了幾句朝中的事。 李惠和常太后兄妹的矛盾越來越尖銳了,幾番爭端,這樣下去,恐怕要出事情的。她說的那件事確難,這問題恐怕還是出在皇上身上的,不管是太子的事,還是皇后生育的事……皇上對于馮、常、李這三家是什么意圖,這才是根源,只是他不敢告訴她,怕她心里有想法。不過她那樣聰明的人,就算他不說,她恐怕也是明白的,只是無能為力罷了。 他想替她想出一個主意來,無奈牢網重重,猶如困獸,想不出來。他已經看到接下來時局的兇險了。眼下風急浪險,他有點替她的前途擔憂。 他想的有點多了。 睡不著覺,他下了榻,緩步來到案前,鋪展了筆墨紙張,提筆構思,畫了一幅茶花。工具不全,只有小毫勾勒輪廓,看起來挺怪的,成了白描。 他畫了一夜的畫,越畫越精神,心情好了起來。到天明時,他微微感覺到了困意,擱了筆,回到榻上擁衾而臥。 雪花飄入窗來,濕冷的融化在臉上,他突然想起,平城在下雪,陛下回京的路上也在下雪嗎? 第116章 籌謀 沃野鎮。 白茫茫的雪霾中,馮憑在宮人的攙扶下從車中出來。外面,華服侍臣、宮人已經列了一路,看上去是光鮮亮麗的明景。拓拔叡裹著孤裘,一只雪白的絲綢帕子掩著口,和馮憑并肩而出。 韓林兒,珍珠,都在車外迎著,見著夫妻二人,連忙來扶。從下車到入宮這短短一會工夫,身上已經落滿了白色的雪花。眉毛眼睫都被雪粘住了。 拓拔叡傷未愈,只是不想被人抬著出來,所以堅持著步行。馮憑則顛簸了一路,身體虛弱,形容憔悴,整個人裹在狐裘里,最后幾乎是被韓林兒抱回宮里的。 沃野回平城就是大道了,休息了幾日之后,拓拔叡繼續出發,換乘了更加舒適寬敞的車駕。馮憑整日是躺著,昏昏沉沉,湯與藥不斷。珍珠和韓林兒得知她是小產了,都嚇的心亂跳,話都不敢多說了,小心翼翼在身邊伺候著。馮憑身體病痛,也沒心思同他們說話。 拓拔叡精神好一點,穿著寬松的褻衣坐在榻前,處理一些事物,有時候過來陪陪她。他來的時候,馮憑會打起精神來,同他說話,打發無聊的旅途。 拓拔叡出征前,將朝事交給幾位錄尚書事的大臣共同決策。然而他一離開,朝中的矛盾很快就激化了。五位錄尚書事的大臣,常英權力最大,他仗著是太后之兄,朝中凡有事,不與同僚相商,先去請教太后,要太后的主意,或者私底下同乙渾開小會通氣。那乙渾同太后關系匪淺,通過太后取信皇上,登臺輔之貴,和常英做小團伙。陸麗明哲保身,甘當縮頭烏龜,絕不跟皇帝的舅子老娘去爭風頭。郁久閭氏這些年不太受重用,跟常家李家都不能比,也自覺地不摻和朝廷爭斗,于是只剩下李惠一人,成天和常英乙渾斗的熱火朝天。 太過分了! 常英把所有權力都攥在手里,朝廷大事決策,人事任免,全都憑自己說了算。乙渾跟常英狼狽為jian,李惠想找幫手,但陸麗閭聰都裝傻退縮。這日,李惠因為給英國公李慕謚號和李家兄弟襲爵的事和常英吵的不歡而散之后,他終于忍不住,給拓拔叡寫了一封信,告了常太后一狀。 常英獨斷專權,常太后和大臣、侍衛武官私相授受,yin.亂后宮。反正都是實事,也不是捏造,宮中朝中都看在眼里,只是不敢說出來罷了。李惠感覺無法再忍受常氏這對兄妹了,不得不苦口婆心勸誡拓拔叡:常英太亂來了,太后行為有辱皇室的臉面,皇上太親信常氏了,常氏兄妹越來越無法無天,這樣下去會出事的。如此云云說了一通。 拓拔叡雷霆大怒。 當時烏洛蘭延,馮瑯,李酉等許多大臣都在場,他臉色驟變拍案而起,指了那信說了一句:“簡直放肆!” 烏洛蘭延等人就都默了,誰也不敢出聲。 常太后跟乙渾那點事,還有私底下那些亂七八糟事,拓拔叡早就知道。常英喜歡專權獨斷的事,拓拔叡也一直都知道?;实凵磉呥@些人,如馮瑯烏洛蘭延之流,個個狡猾的人精似的,誰都看的出來皇帝心知肚明,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实勖髦蓝焕頃?,自然有他的用意和目的,大家誰也不去犯他的忌諱,哪壺不開提哪壺。拓拔叡此時的發怒,不是真發怒,而更類似于是一種表態。這其中的意味就深長了。 很快晚上,馮憑也知道這件事了。 拓拔叡之前對常氏兄妹的事一直裝傻,此時突然不裝了,當著大臣的面公然作怒,只有一個意思:他不打算再包容常家了。 馮憑其實明白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拓拔叡這些年扶持常氏,常家在朝廷里得到的利益已經太多了,凡事物極必反,現在常家已經滿溢了。不光朝廷里有人有意見,拓拔叡作為皇帝,也是會有意見的。他不能再捧常家,必須要打壓。 李惠不見得就是什么好東西,但他這封告狀信,絕對是順了君心的。 李氏和常氏的斗爭終于要開始了?看拓拔叡的態度,明顯要支持李惠了。她感覺這一場,常氏要敗了。這是沒有什么懷疑的,拓拔叡的態度已經這樣明顯。常氏要是敗了,馮家該何去何從呢? 同時,她也感覺到,李惠這人不可相與了。李惠……太心急了。太后和常英雖行事有失當處,但也沒犯過大的過錯,李惠這么迫不及待地斗倒她,沒有幫手,甚至不惜親自下場扯了頭發開撕,這吃相未免太急太難看了。他才做了幾年的臺輔?常英做了多久了?她對常英還是了解的,這人雖然有些愛爭權,但能力不差的,大事不會亂。 李惠權欲太重做事太急躁,沉不住氣,這人成不了大器。 他若得勢,容不下馮家。 拓拔叡見人識人比她多的多,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拓拔叡知道李惠是個什么人,還要重用他,只不過因為他是太子的舅舅罷了。一切都是為了拓拔泓。 馮憑試探拓拔叡的態度,說:“常英不至于這樣吧?他做了這么多年的錄尚書事了,不是那么沒分寸的人,興許李惠是誤會了。其實我覺得常英做事穩妥,李惠畢竟資歷短淺,常英難免自作主張一些,也沒要緊的,皇上回頭說說他就是了。至于別的事情,流言蜚語道聽途說,皇上還聽這些緋聞嗎?!?/br> 拓拔叡曉得馮憑和太后是姻親,從來一伙的,她對常太后那些私事比自己清楚的多了,只是關系親近所以替太后說話。拓拔叡曉得她的意圖,說:“朕不是不相信太后和常英,朕自然曉得常英是忠臣,不會背叛朕,朕氣的是他把事做成這樣,落人話柄。狀都告到朕面前來了,你說朕能不生氣嗎?” 馮憑聽他這個話,知道他眼下只是敲打,并不是真的立刻要對常家怎么樣,心里稍稍松了口氣。他把這個話說給自己,大概是知道自己會去和太后通氣。馮憑笑了笑,握著他的手:“回頭讓太后說說他,他會長記性的?!?/br> 拓拔叡嚴肅道:“不能這樣算,朕真得懲戒他一下?!?/br> 馮憑笑道:“皇上要怎么懲戒?要不罰他一年的俸祿,停停他的職,讓他回家思過思過?!彼莱SL頭太盛了,必須要給他降降溫了,否則這事要鬧大。 拓拔叡說:“你說的對,就罰他一年的俸祿,先停了他職?!?/br> 馮憑聽到他這個回答,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她是為了常家好,所以建議先將常英去職,但這樣做畢竟還是太狠了,太后心里會有想法的,不見得真能接受。而且這也只是一時之計,拓拔泓在那里,拓拔叡早晚會清除障礙,替李惠開道的。這是他為了太子必須要做的。 拓拔叡敲打的意圖這樣明顯,太后在皇帝身邊耳目甚眾,于是沒等他回京,就已經知道這件事了……李惠的告狀,拓拔叡的反應,臣子的言語,皇后的建議,拓拔叡對常英的處置。 李延春立在榻前,恭著腰,將得來的消息一一告訴她:“……打算將常英去職?!?/br> 那時日暮已昏,宮人們正依次的往燈碗里添油。太后正用了晚齋,如往常一樣,手支著頭,倚在榻上小憩。她近來的新歡,一個叫孫景的人,跪在她身后,擺了鏡子,用一把羊角梳替她梳理著烏黑如云的長發。 孫景是個琴師,擅長彈奏箜篌,為人相貌美艷,又有好器活,近來得了太后寵愛。拓拔叡不在,他這段日子便住在了太后宮中,日日陪伴侍奉。她這些年得意,拓拔叡順著敬著,那方面越發放縱了,除了乙渾,又有許多情人。拓拔叡知道,但是也不太管她。 “這是皇后建議的?!?/br> 李延春說:“皇上聽說動怒了?!?/br> 常太后閉著眼沒睜,徐徐嗅著那殿中燈油的香氣。很濃郁,世人多喜歡花香,熏香,但她唯獨對燈油的香氣情有獨鐘。小的時候家里窮,吃不起油,聞到油香就特別饞。 她緩緩思索著這件事。 她自然知道馮憑是為了常英,在幫她說話的?;屎笫锹斆鞫慰康娜?,說話做事有分寸,她從不懷疑的。 她恨的是李惠。 李惠竟然向拓拔叡告狀。 她并無意和李惠成仇,先前一直想要拉攏,大家結親,有福同享。然而李惠看不起人,不肯跟常家結親。 不肯跟常家結親,還想撬了常家的位子。 她知道這事難了。憑著李惠和太子拓拔泓的親舅關系,她是不便與李家去相爭的。因為顯然的,她只是拓拔叡的保母,能得到今天的地位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拓拔叡為了太子考慮,自然要扶持李惠。她想要常家保持現在的榮華富貴,唯一的辦法就是親近李家親近太子。 眼下這個可能性已經被摧毀了。盡管她非常不想,可她現在已經面臨著和李家的一戰。憑她的地位,是完全無法與太子的重要性抗衡的,這幾乎是一場必敗之戰。如果她拼死一搏,可能的結局是兩敗俱傷。那是不理智的。 只是眼前她想不出辦法。 第117章 泓兒 在她思索的時候,乙弗渾入宮來求見了,也說起這件事:“太后知道李惠跟皇上告狀的事嗎?” 太后說:“我知道了?!?/br> 乙渾見她語氣平靜,知道這事應該壓下去了,心里遂放心了些。 太后仿佛有心事,明明見到他,卻偏在枕邊若有所思,不說話,也不讓人退下。他原地站了一會,有些尷尬,又轉了眼去看四下,見到孫景,他有些不悅。這個女人可真能耐的,一個男人不夠,又弄一個。他有些醋意,好像自己不夠滿足她似的,天知道他有多賣力。 他看了孫景一眼。那目光凌厲,孫景嚇的心中一跳,連忙放下梳子,站起來,恭著腰悄悄退下去了。其他宮人看到他的目光,也都退下了,同時合上了帷幕。 太后抬眼看了他一眼。 乙渾這人不錯的,長得模樣高大英偉,床上也合她的心意,做事方面沉穩老道,樣樣都堪用。但她不喜這人,覺得此人太jian,野心太重,可以做左膀右臂,不可做知交。所以她時常不愛跟這人親近。 乙渾并不懂太后的心思。 他只以為這女人是天性放浪,所以見異思遷。不過他對自己的魅力有自信,知道自己并不會因此就失了寵,他想方設法,還是要討她的歡心。 對他而言,這也沒什么為難的,太后雖然不年輕了,已經年過四十,中年婦人,但她畢竟曾經是一個美人。盡管現在已經皮膚松弛,長了皺紋,胸部都下垂了,但也并沒有淪落到不堪的地步。她養尊處優,保養的還是很好,身材沒太走形,顏色也白,施上厚厚的脂粉,還是可以讓一大片男子*的。更別說她還有這樣的地位。權力是男人的春.藥,這話是不假的,他看到她的容貌,再想到她的身份,就能情.欲振奮。 別說四十歲了,八十歲他都能雄起。 雖然私底下,他是更喜歡年輕美貌的女子多一些。水晶花朵般的面容和身體是什么男人都愛的。 一度春風過后,乙渾出了宮。常太后召回孫景,繼續陪坐說話。這宮里真是挺無趣的,孫景給她彈一支曲,彈到半途中,發現她竟然打起了盹。李延春上前去問:“太后要休息了嗎?”她又忽然驚醒了,迷迷糊糊驚愕說:“現在還早吧,還沒入夜呢,再彈一支?!睂O景只好繼續,然而她靠在那,很快打盹打的更厲害。最后李延春打發了孫景,抱著她躺到枕上,給她蓋上薄被。 李延春知道,她上了年紀了。 上了年紀的人,夜里困的早。年輕的時候半夜都睡不著,精神炯炯談天說地,上了年紀就不行了,到點就困,早上雞還沒叫就睡不著了。人老不老,面上看不出,作息是騙不了人的。 這樣的變化讓人難受,李延春看著她年輕過來的,又要看著她老了。 拓拔泓今年七歲了。 他是個淘氣的小子,長得像他老子一樣漂亮可愛,性子也跟他老子小的時候一樣,喜歡玩弓刀,喜歡騎木馬。得知拓拔叡要回來了,他天天高興地問太后:“父皇要回來啦?父皇什么時候回來呀?等我長大了要跟父皇一起去出征!” 太后問他說:“出征打仗是好,你書讀的怎么樣???今天練字了沒有?” 拓拔泓得意地大聲說:“我字早就練完了!” 太后檢查他的功課,說:“太后雖然不會寫字,可是太后看得出別人的字寫的好不好,端不端正,你看看你這個字,歪歪扭扭的,就還要多練,不要整天只是舞刀弄棍的了。你最近背的論語呢?背熟了嗎?背給太后聽一聽?!?/br> 太后沒讀過書,論語么也就只耳熟那么幾句,那是聽拓拔叡小時候念多了,但往深了不行了。但她檢查小孩子的功課,也有她的技巧,那背書背的一氣呵成,不打結巴的么,自然就是記的熟練。要是背起來磕磕巴巴,東張西望眼睛亂看,肯定就是沒記熟,她只要看他的反應就知道了。 然而拓拔泓這小子鬼精的很,他有時候背書背不出來,著急了,就順口哇啦哇啦胡說,結果發現太后面露贊賞之色,眼帶笑意,根本就沒聽出來。 自從發現這個竅門,他就耍起了心眼子,每逢背書時,就張了嘴的亂背一氣,反正只要他舌頭不磕巴,太后就聽不出來的。太后說背論語,他就學而時習之的背了出來,背到后來記不起了就亂背。太后點頭贊賞,左右的宮人都埋著頭,感覺滑稽極了,想笑又不敢笑。 大家都知道太后沒讀過書,也都知道小太子機靈,故意糊弄她呢。 也就這天,乙渾偶爾進宮,正見太后考較太子功課,聽了兩句,一時沒鬧明白,疑惑看左右說:“太子背的這是什么呀?” 拓拔泓臉紅起來。 太后是敏感的人,被乙渾這一句提醒,再看到左右忍笑的樣子,頓時就明白了。 太后生氣了。 她出身低微,沒讀過書,入了宮以后當奶媽子,也沒機會讀書,這本來就是她最自卑的地方。后來條件好了她也想過學文化的,只是么,過了年紀就沒那心情了,沒有必要,記憶力下降,也靜不下心來。她認為自己雖然沒讀過書但并不比有文化的人蠢笨,時常以此安慰。宮人們的偷笑讓她感覺很惱怒。 太后生氣了,訓斥了太子拓拔泓一通,說:“你簡直是狡猾慣了,怎么能欺騙太后呢?”罰他去院子里站著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