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總之,過年就是個喜慶事,得有點兒新氣象。 時間進入臘月,大家就要開始置辦年貨了。 豬rou和魚是家家戶戶過春節的必備品。 豬rou是安家自己養的,除了上交國家外,剩下的都會自家留下來吃。這個時候除了少數有條件的人家會養豬,能在春節臨近前宰殺一頭豬準備過年,剩下沒有條件的人家都會省吃儉用攢點錢,臘月里在公社的rou食品店里買幾斤豬rou。 至于魚,則全靠清水湖解決的。每年大隊上都會組織人手去湖里撈魚,然后把魚分給每家每戶。 這個時候因為農村不僅沒有冰箱、也沒有電,除了留點包餃子的生rou外,會過日的主婦們,就會把豬rou和魚腌制起來,除了過年用,平時有點事什么的,不用再買rou了。 腌制臘rou、臘魚是可是手巧的農婦們的拿手好戲,安茹就看過沈翠翠在新鮮的豬rou和魚的表面抹上一層鹽,然后放入空水缸里存放十來天,之后再把rou和魚拿出來在太陽下進行晾曬,當晾曬的rou和魚變成干貨以后就是臘rou、臘魚了。 花生、瓜子是安家村為過春節準備的幾種常見的小吃,這也是安茹為數不多的零食。 花生是生產隊分配的,人們把生花生炒熟后就成了小吃??ê湍瞎鲜谴迕駛冊谧粤舻乩锓N植的農作物,瓜子留下來洗干凈晾曬干,春節前把它們炒熟后就是一種很好的吃食了。 這個時候的安家村很少有人喝瓶裝酒,有那好酒的人,就用自己晾的地瓜干到縣酒廠去換酒,6斤瓜干換1斤酒,換上十來斤就足夠過年用的了。如果換的多了,就會被自家的婆娘逮著一頓好打。 安老爺子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有酒量的,現在雖然年歲漸大,但是酒量也沒放下,再加上身為大隊書記,家里總是來客人,所以每年安茹家都會換足夠多的酒。 1968年的春節,是譚貢這些知青們離家在外的第一次過年,由于有很多人沒有回家,所以安老爺子在會上提醒所有人,要做好幫助知青過好年的工作。 怎么幫知青們過好年呢?本來照著安茹所想,是把知青們分散到社員們的家中,好讓他們體會一下農村的新年。 可是被安老爺子拒絕了,理由是知青們如果在社員們家中過年,看著別人一家人團聚,他們會顯得格外的想家,這樣不好不好! 安茹一聽安老爺子的理由,也對啊,她的想法還是不成熟,有些欠妥。 雖然這一年來知青們飽嘗了農村的艱辛的同時,也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比如:歐夏受傷上醫院,知青們不會做種地,第一次用犁杖,錢虎偷雞等等。但是社員們也認為怎么讓遠離家鄉的知青們過好年是他們的責任。 于是安老爺子起頭,首先給知青們送去了2斤豬rou,隨后大家伙們都有所行動,你就看吧:這家送來了新鮮的雞蛋,那家送來了宰好的雞;這家送來了酸菜,那家送來了粉條;這家送來了蘑菇,那家送來了木耳;還有的家送來了炒好的瓜子等過年的東西。 年前那幾天,安茹也去看了知青點的廚房,她發現知青們的鍋碗瓢盆都放滿了社員們送來的各種各樣過年的東西。 寧喬還特意過來跟安茹道謝:“小茹,真是謝謝你們了,我們這回可是過了個肥年了,比起我家里過年的時候還好呢?!?/br> 是啊,社員們送來的豈止是好吃的,那是充滿了深情厚誼啊。 寧東是個大男孩,他也在一旁說道:“恩恩,一年都沒吃過rou了,這是饞死我了,這回隊里分的rou加上你爺爺給的,能讓大家飽餐一頓呢!” 樂觀開朗的李文月也湊趣的說:“小茹,我們一起準備了紅紙、筆、墨,編,大才子宋維軍寫的春聯,到時候我們挨家挨戶的去貼春聯,你也跟我們一起去吧!” 安茹聽到宋維軍還會寫春聯,驚訝的轉頭望著他,直愣愣的樣子把宋維軍看的都臉紅了。 此時的宋維軍戴著眼鏡,臉頰通紅,結結巴巴的說道:“哪,哪有,我寫的還差的遠呢!” 安茹噗嗤的一聲,捂著嘴笑了,然后不再望著宋維軍,對著一旁看笑話的李文月說道:“好呀,我們一起去!” 由于有了知青們提供的春聯,所以安家村大多數人都沒有自己去買。 貼春聯那天,烏泱泱的來了一大幫人。 知青們全來了不說,還有一些村里年輕的小姑娘小伙子們,當然更多的還是玩鬧著的小孩子們。 知青們貼春聯的時候,主家們都會在他們貼完后,給他們抓一把自家做的吃食,或是瓜子,或是菜干。雖然知青們都是推拒著,但是都敵不過這些熱情的村民們,只好喃喃的接下了。 雖然過程不如人意,但是結果是好的。春聯一個不剩的都貼完了,心滿意足,湊完熱鬧的安茹也在安謹的帶領下回了自己的家。 到了二十八就得過油了,過油主要是炸雜面的小丸子、帶rou餡的大丸子和酥rou。因為炸東西很費油,所以每年安奶奶只會同意炸1小盆的丸子。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安文就會在廚房聞著rou香味,流口水。安小嬸會一邊的嫌棄的叫罵著,另一邊心疼的給他一塊小丸子,然后揮揮手,趕緊讓他走,得逞了的安文才會心滿意足的撒歡跑去玩。 到了年三十,就要正式開始過年了,安茹早晨起來就被沈翠翠指使著去和安謹掃院子,安茹把院子掃的干干凈凈后,就回屋里換上了新衣服。 這個時候沈翠翠和趙小花妯娌倆就開始切菜,剁餃子餡,把餃子餡調好。 同時蒸大花卷子,包黏豆包,豆餡是用紅小豆、豇豆、綠豆、紅棗做的,蒸的這些除了自家人平時吃的,剩下的則是招待客人和走親戚用的。 今年安家村分的小麥比較少,算上自留地的一口人也就是二三十斤,過年也不舍得凈吃白的,所以過年的時候大多數會添上一半的黑面,活好面后,一切準備就緒。 吃完午飯大伯母和大哥安國也來了,由于大伯安慶宇常年不歸家,所以過年的時候唐靜秋母子就會來安茹家一起過年,這回人終于到期了,大家就開始動手包餃子。 太陽還沒落山時,安茹就聽見稀稀拉拉的鞭炮聲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 開始吃晚飯了,鍋里要放上東西,除夕不能空鍋,這意味著來年不愁吃喝、生活幸福。 吃完餃子后,安茹和家人在一起的守歲。 這時農村沒有電,更沒有電視,只有少數有條件的人家才能聽聽有線廣播里的節目。 孩子們吃完晚飯后就會到街上玩一會、放幾個鞭炮,就回家睡覺了。 安茹從來不去,主要是天太冷、凍得很。 知青點這邊,女知青們吃著各種好吃的零食,男孩子也有幾個人在一塊喝酒的,但不多。大家伙一邊嗑瓜子兒,一邊打撲克、下象棋、聊大天兒,好不熱鬧,幾乎不睡覺都是過通宵的。 大年初一當然是過年的重頭戲,有一種說法叫“過年起得早、來年過得好”,所以安茹會在沈翠翠的要求下起個大早,一般的就是五點鐘左右全家人都起來了。 之后安茹就會在安慶昌、沈翠翠的帶領下給安爺爺和安奶奶拜年。 拜年的時候也是小孩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安謹這時候往往就會很積極。因為大人們這時候就會給小孩子們紅包,多的5角,少的1角,這可是零花錢,可以買鞭炮、糖塊和棒冰。 到了□□點鐘,拜年活動基本結束,娛樂活動開始了。 安家村過年娛樂主要是聽戲,那時大點的村子都有戲班,“四清”之前主要唱老戲,如《游西湖》、《五鳳嶺》、《桃花庵》、《陳三兩爬堂》,“四清”之后改演新戲,像《審椅子》、《兩壟地》、《三世仇》、《白毛女》等。 小孩子們年齡尚小,根本不知道唱的什么,純粹是湊個熱鬧局。所以聽戲的主要是大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特別喜歡聽,有的還會高聲唱個幾句。 ☆、第25章 工農兵大學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很快到了1970年。 這一天公社傳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公社有1個名額可以讓人上大學,每個大隊各推薦一個名額,然后由公社擇優選擇。 聽到這個消息的知青們無不震驚,心跳較快。這些知青們剛開始是懷著建設國家的心來到廣大的農村,但是在這里生活幾年后,都被農村繁重的農活壓垮了那還稚嫩的身軀,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全都是希望回到城里去,做夢都想。 當然這時的上大學就是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相結合的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 這也就是所謂的工農兵大學。 在領袖的主張下,開始恢復開辦的大專院校,學制縮短成2-3年,并從工農兵中選拔、推薦學生。 在會上安老爺子說完這個消息,底下的人議論紛紛。 “安書記,推薦的人選有什么要求嗎?”安強在下面最先提問道。 “推薦的學員必須是那些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年齡在20歲左右的年輕人。領導人特別要求要推舉有相當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干部。還有在單位表現特別突出的人,當地“革命委員會”推薦政治審查合格后,即可成為工農兵大學生?!卑怖蠣斪勇犅劙矎姷囊苫?,立馬解釋道。 “安書記,知青們也可以推薦嗎?”一旁的王大姐自從誤會譚貢偷雞后,內心就對譚貢有些愧疚,所以這兩年對他很照顧,聽聞這個消息后,自然就想到了身為知青的譚貢。 “可以?!卑怖蠣斪酉仁怯行┿读算?,然后就開口道。 “安書記,你的意思的說咱們大隊有一個名額嗎?” “是的,就只有一個,那么人選你們有什么提議嗎?”安老爺子嚴肅的說道。 “唔,我提議宋維軍,他這兩年干活很積極,政治思想也好,去年還在評上了先進知青?!卑矎妼τ谧约菏窒碌乃尉S軍印象很好,尤其是安強喜歡聽故事,宋維軍投其所好,會講一些《三國演義》的故事。雖然三國演義在這時候還屬于封、資、修,但是抵不住它有魅力啊。所以民不舉,官不究,在安強的保護下,宋維軍很是過了一陣子的好日子。 “恩”安老爺子點了點頭,對于安強提議的這個人選表示沒問題。 “我說說,我提議安國,安國這孩子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貧農身份,高中文化,父親在部隊是連長,四年來在運輸隊工作做得也不錯,我看安國就應該是最好的人選?!惫芪瘯囊幻蓡T看了看所有人,對著安老爺子說道。 雖然聽到人選有自己的孫子,但是安老爺子也不感到意外,畢竟安國身份上沒問題。他本人的條件又很優秀,“恩,安國也可以?!庇惺掳怖蠣斪用嫔喜宦┥裆?,內心很驕傲的說著。 其他人一聽到安國的名字,就立馬轉頭望向安老爺子,內心卻為那個拍安書記馬屁的人撇撇嘴,怎么讓這小子搶了先呢。 “安書記,我認為李文月這姑娘不錯,她為人熱情,很開朗,平時也喜歡幫助咱們社員?!闭f這話的陳會計,2年前她在李文月的幫助下,學會了新的記賬方法,于是她從繁雜瑣碎的工作中徹底解脫的出來,自此以后陳會計就對李文月很是感激,平時有什么好事也不會忘了她。 “可以”安老爺子也對這個叫做李文月的姑娘印象不錯。 ... “安書記,我提議譚貢,這小伙子雖然出身成分不好,但是本人的政治思想絕對沒問題?!蓖醮蠼憧创蠹叶颊f完了自己心中的人選,卻沒有譚貢,思考了一會兒,也像安老爺子提議道。 安老爺子聽到譚貢的名字,也對他感到有些可惜,譚貢人品絕對沒的說,就是出身是硬傷啊,“我怕他政審不合格?!卑怖蠣斪訐u了搖頭,嘆息一聲。 王大姐聽到安老爺子這話之后,心里有些失望,臉色不太好看。 安老爺子看著王大姐落寞的神情,轉移了話題。 于是在聽完所有小隊推薦的人選后,轉頭對其他人說道,“行了,還有沒有人提議了?!?/br> “沒有”“沒有了”“沒”所有人都搖搖頭說道。 “恩,現在人選一共有6個,都是大家提議的,那么按照老規矩,投票吧?!卑怖蠣斪用鎸ΜF在的情況雖然有些為自家的孫子擔心,但是他也不是那種以權謀私的人,于是就讓大家投票,少數服從多數。 聽完安老爺子的話,大家都沒有意外,畢竟以前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都是這么過來的。 于是再紙條上寫完心中的名字,開始記票,最后是安國票數最多。 事情已經定了下來,大家雖然多多少少有些遺憾,但是更多的卻是要恭喜安老爺子,畢竟大學很多年沒招生了,這回卻是推薦的,不用考鐵定就是大學生了。 在周圍人的恭賀下,安老爺子內心欣喜不已,面樓笑容的同時,也謙虛的回應著,和眾人告別后,這才走去了安國家。 “咦,”到了安國家門口,安老爺子就看見安茹也在,于是驚訝的問道:“小茹,你怎么也在這里?” 唐靜秋看著自家的公公來了,連忙起身相迎。 “爸爸,您怎么這時候來了?!币话銇碚f安老爺子是個男人,兒子也常年不在家中,為了避嫌,他一般也不好上兒媳婦的家里來。所以安老爺子這回來,唐靜秋就知道一定是有什么事,她看著安老爺子的面色,就知道不是什么壞事,放下心后,就開口招呼道。 “今天大隊上開會,已經確定了推薦上大學的人選,就是安國?!卑怖蠣斪游⑿χf道。 “真的嗎?”唐靜秋有些不可置信,雖然她自從聽到能上大學的消息后,也對兒子安國抱有期望,但是沒想到自家的兒子真的有了機會。 “對,安國這孩子真是優秀,推薦他的人數最多?!卑怖蠣斪有σ庥恼f著。 “爺爺,那就是說大哥能去上大學了嗎?”安茹對于這個時候的工農兵大學生很好奇,也對于推薦的制度抱有懷疑的態度,會不會有人以權謀私呢,畢竟這是上大學??!有時候一些人為了前程可是會做一些不好的行為,遇到那些嫉妒心重、心胸狹窄的小人,為了打壓別人可是什么都能干的出來呢! “呵呵,”安老爺子聽見向來聰慧過人的孫女問出這話,也不禁感到好笑?!安皇沁@樣的,我給你們解釋一下這個推薦的程序?!?/br> 安老爺子好笑的搖搖頭,接著說道:“推薦工農兵上大學有著嚴格的工作程序。招生時先由各級由地方、院校、部隊的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成立專門構成的專班,然后層層下發招生文件,規定招生院校及名額、招生對象及條件、招生工作要求、領導責任、違規處分等?!?/br> 安茹眼巴巴的望著安老爺子,看著他停頓了一會兒,就連忙催促他繼續。 唐靜秋雖然有些心急,但是也不敢向安茹一般對著安老爺子造次,于是只好按耐住心中焦急的要宣泄而出的情緒,專注的看著安老爺子。 安老爺子于是也不賣關子了,接著說道:“招生條件具體明確,主要是:工作三年或在實踐中鍛煉三年以上,高中文化或同等學力(初中畢業通過實踐鍛煉和自學達到高中文化),被推薦人政治面貌要好、一貫表現也得良好(有劣跡者一票否決),家世得清白,身體健康(體檢不合格者淘汰),年齡在25歲以下,有業余愛好或者特長?!?/br> 唐靜秋聽完安老爺子的解釋,一條一條的和安國對比,安老爺子說一條,她就在旁邊點下頭,等安老爺子說完,唐靜秋的臉上都樂開了花。 “之后實施推薦時,先由公社召開全社大、小隊干部會議,傳達招生文件和部署推薦工作,我前段時間開會就是討論的這件事,由于今年的第一次招生,公社領導對于推薦的事很重視,命令我們務必做好工作,沒有人選就不推薦,堅決不能推薦一些品行不良的人給公社抹黑?!卑怖蠣斦f道這里,臉色滿是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