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就連安茹自己也是很好奇的。 現在的安爸和安小叔兩個人不工作的時候就在房間里學習,那架勢都快入魔了。 現在的安茹是沒有辦法體會到他們想要跳出農門的心情的。 安茹上輩子也只是在剩飯的時候,被老人們說一句“要節約糧食”。 沒有種過地的人,是感受不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們的辛苦的。 他們的手是粗糙的、皮膚是黑黝黝的、背是陀地... 安小叔就是不想當土地的奴隸,一輩子做一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老農民。 辛苦一年到頭來還是落得個“農夫猶餓死”的下場。 為了以后的日子,過得再也不緊吧,他想像自己的大哥安慶宇一樣跳出農門。 終于到了給學校建房子的時候,大隊里決定建一座有7間屋子大的土胚房。 為了盡快建成房子,安爺爺分出一部分人去砍木頭,打桌椅、做門窗、吊大梁都是需要木頭的。 伐完木材后還需要交給大隊里請來的木匠劉來處理。 木匠劉是安家村十分有名的木匠。 他肩背一個工具兜子,里面裝的是刨子、墨斗、鋸子等,腰里別一個旱煙袋,兜里揣的旱煙口袋,頭上戴的是一個藍色的確良的帽子,腳上穿的是自己媳婦做的黑布鞋,身后跟著自己手底下的幾個徒弟。 干活的時候,耳朵上別一個用來劃線的鉛筆,肩上搭一個用來擦汗的破毛巾。 這個時候的木匠是非常受人歡迎的一種職業,可以說是“香餑餑”了。 之所以受人們的歡迎,就是因為那時蓋房子做門窗,孩子結婚做家具都是需要木匠來做的。 需要的人家只要準備好木料,一般是楊樹松樹之類的便宜木料請木匠來自己家打,這時候的人沒有去買家具的,何況賣家具的也沒有幾份,農民也買不起,因此木匠的市場空間特別大。 木匠們干的是苦力活,掙的是辛苦錢,付出的辛苦自是不必說的。 還好村子后面是大別山,山里好幾十年的老木頭不好多動,但是十幾年的正好用來建房子。 大隊里另一部分人負責拉泥土,夯實做土胚。 安茹有幸親眼見到了六十年代建房的情景。 先是打地基,用泥土和草料拌在一起做土胚,制作土坯的過程叫“脫坯”。 坯模子,就是這時候農村專門用來蓋房子制作土坯時使用的工具。 坯模子是一個木質的模具,模具內的空間長度約為4050公分,寬為2030公分,高度為10公分左右。 像現在使用燒制的磚頭一樣,不過土坯要比磚頭個頭大得多,重得多。 然后就是上房梁,用茅草蓋房頂。 之后就是制作門窗,糊窗戶紙。 木匠劉制作的桌子板凳放在教室內,黑板也安置上了。 為了避免冬天寒冷,凍到小孩子,還在每個教室內安裝好了火爐子。 最后還給學校用柵欄圍了起來。 經過了1個多月的密集勞動,大家一起齊心協力的把學校建好了。 房子建好那天早上,安家村還辦了個儀式。 這天一早空氣里彌漫著一股清淡芳香的氣味,日光灑在樹枝上,泛起淡淡的光芒。 公社領導和附近大隊的黨支部書記都來了,領導們都發表了講話,安爺爺也上去了。 老頭子很是激動,臉漲紅著,似乎千言萬語都卡在喉嚨眼里,不知如何說起。 “我想辦這個小學很久了,光是往縣里就不知道跑了多少回了。從前咱們大隊沒有小學,得去20里外的h縣上學,遠不說,花的錢還多。娃娃們沒得學上,從根子里不認字”安爺爺有些哽咽。 “這些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辦學校這回事領導們也很支持,就是苦于沒有錢啊。在這里我要由衷的感謝組織上的關心和愛護,這回咱們大隊終于有學校了!” 安茹聽了也很是震撼,小孩連學都沒有的上,全都是文盲。上輩子的她不知道有多幸福,都念到了碩士了! 最后一個上去說話的據介紹是學校的校長,叫做李明樓。 李明樓是一個長相儒雅的中年男人,原來是在縣里的小學教書的,被調到了這里當校長,自然比不得在縣里工作舒服。 當時聽說調到這里行政級別升一級,工資也跟著上漲,李明樓也就同意了。 原來周明樓家里是在h縣,老婆是個護士,還有一個在工廠當工人的女兒,就是底下幾個兒子逐漸要娶媳婦了,開銷有些大。 這不,為了多那么幾塊錢的工資,這才不辭辛勞的來到安家村,當了這么個小學校長。 畢竟來回好幾十里路呢!安茹想想只能靠一雙腳走還是蠻辛苦的。 這時候特別富裕的人家才能用上自行車,但是更多的人出行只能靠自己的雙腳。 安小嬸聽說周校長一家子都是吃商品糧的,臉上滿是羨慕的神色! 這個時候的城市戶口,有各種糧食、副食品供應,如果還有份像樣的工作,比如教師、工人啦,那就是吃喝不愁啦。 比起農民來說不知道好上多少,也怨不得周圍人都是一臉艷羨的神色,連艷麗的沈翠翠也不例外! 到了晌午,家里留了領導們吃飯,安奶奶特意把過年留的臘rou給做了,安爺爺還貢獻出自己珍藏的米酒。 這頓飯可是出現了少見的葷腥,要不是安家村背靠著大別山,村里偶爾打到些獵物,自己家還吃不上呢。 安茹也饞得很,借機像安奶奶撒嬌賣乖,吃到了一片rou,這真是三月不知rou味,甚是想念??! ☆、第7章 安爸爸的落選 過了幾天李明樓李校長到了安家村找安爺爺商量學校的事兒。 “老嫂子,你家安書記在嗎?”李校長問在院子中的安奶奶。 “李校長來了,快進屋,老安在家呢,就在后院,你先坐,我去給你叫人?!卑材棠套詮耐饶_好了,便自覺休息夠了,總是閑不住的來回跑。 “翠翠、翠翠,李校長來了,你快點給沏壺茶?!卑材棠谈呗暫爸约旱膬合眿D。 “哎,李叔這邊坐,我去燒點水?!鄙虼浯溥B忙把在屋子里玩耍的安茹抱走,免得她打擾大人們談事情,隨后就轉到廚房忙活去了。 “李老弟是貴客臨門啊,今天來是有什么事嗎?”安爺爺進屋之后握住李校長的手說著。 沈翠翠把燒好的水沏上茶葉,用待客的碗端到李校長面前,也不多待就轉身出去了。 屋里只剩下兩個男人,相互客套完,很快就說到了正事。 “安書記,當初咱們估計上學的娃娃不會太多,所以建學校的時候只修建了7間房?,F在第一點最為主要的就是,要招學生統計人數。并且把他們分配到不同的年紀去,每個學生的學費都是0.5元錢,等下周確定好學生人數后,我們才好決定招多少名教師?!?/br> “對對,確實是這個理兒!”安老爺子臉上露出舒緩的笑容,不住地點頭道。 “再有就是,安書記,由于縣里的師資也很緊缺,所以領導們決定這一次小學的老師就在附近幾個大隊中選取?!?/br> “哦,那是怎么個章程??!”安爺爺連忙問道,事關于小學教師,由不得安爺爺不緊張。 這邊被沈翠翠抱出去的安茹,看到李校長來了,知道這是要商量學校的事。所以趁著所有人的不注意悄悄躲到窗子下面,準備偷聽。 安茹也是很關心安爸爸和安小叔能不能有機會當上老師的。 只聽里面的李校長繼續說道:“領導們準備2周后在小學里辦一場考試,合格的人就錄取?,F在要通知一下各個大隊,這件事就勞煩安書記跑一趟了!” “都考什么東西?” “主要就是語文,數學,最好還是會音樂畫圖的人?!?/br> “恩什么時候開學呢?” “就定在秋收之后,哪天的話,到時候在通知吧!” “恩,這些我都記下了。放心吧,李校長,這些事老頭子我一定會辦的妥妥的?!?/br> 外邊的安茹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消息,一溜煙就跑回自己的屋子,叫到:“爸爸、爸爸,李校長來了?!?/br> 屋內的安爸爸正拿著書本寫寫畫畫,頭也不抬的說道:“知道了,我在屋內也聽到李校長的說話聲了?!?/br> 安茹拉著安慶昌的袖子,焦急的說道:“爸爸,要當老師,2周后得在學??荚嚺??!?/br> “你聽到了?”安慶昌忙不迭的轉過頭來,對著安茹說。 “恩恩,我正好在窗子下面玩?!?/br> “乖女兒,爸爸知道了,你繼續出去玩吧!”安慶昌捏了捏安茹的小臉蛋兒,又在安茹的躲避中,揉了揉她有些干黃的頭發。 這邊父女倆親親密密的互動,另一邊李校長說完了事情,推辭了安爺爺的挽留,回去了。 安爺爺心里存著招生的事,準備一會就去通知各個大隊這個好消息。 時間如流水般匆匆而過,一周很快就過去了。 這些天安爺爺的忙碌成果很快就出來了。學生共有60多個,其中有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安排在一年級和二年級,只有很少的孩子安排在高年級。 安茹知道學??側藬岛蠛荏@訝,60個孩子真是少啊,這放在后世也就是一個班的學生數量。 不過安茹也知道,如今有很多的人家舍不得那0.5元錢,還有就是一些家庭重男輕女、認為女孩子遲早是別人家的人,就不浪費那個錢了。 所以這時候一家子也只會有一兩個男孩子去上學,更多的人就是一輩子做一個文盲罷了! 哥哥安謹沒有安茹這么多的煩惱,現在他最為關心的就是mama答應給他做書包啦。 整個安家只有沈翠翠有一臺織布機,這是她的嫁妝,從娘家帶來的,如今也已經有七八個年頭啦。 在那個年代的沈翠翠因為有這么一份嫁妝和織布的手藝,引得無數人上門說親,這不,最后花落安書記的兒子家了。 而且沈翠翠認為書包小,用的布料也少,再說了沈翠翠的溺愛孩子的,尤其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她更愿意看到孩子因為愿望被滿足時開心的樣子。 既然她有這個能力,那為什么不做呢? 軍綠色的斜挎包,里面裝著書本和鉛筆,這就是大哥安國上學時的裝備,如今他也終于有了。 安謹背著自己的小書包,想象著在眾位小伙伴艷羨的眼神中坐在教室中讀書,感覺幸福地都快要飛起來了。 可惜的是現在學校還沒開學,炫耀欲頗強的安謹跑到安茹身邊,快速的說道:“meimei,你看看我的小書包了,好不好看!” 安茹暗中翻了個白眼,書包有什么了不起的,上輩子jiejie多得是。你那個書包上輩子白送給jiejie都不要,真是太土了。 事實的真相當然不能說的,為了不打擊這個小不點,安茹還是像個小孩子一般道:“太好了,哦哦,哥哥有書包嘍?!?/br> 安謹滿足了自己的*之后,想到meimei還不能上學,于是安慰她道:“meimei乖啊,等你以后上學了,也能有自己的小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