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節
謝奕的眼尾處還有零星的殘淚,說完后,抓住陳蕓掐自己臉的那只手,往懷里一帶,在陳蕓柳眉豎起,即將再次揍他時,突然翻身壓在了陳蕓的身上,長長的睫毛垂下來投下扇形的陰影,用一種極其認真的目光看著陳云。 “可不都是你的錯,都怪你太美,像仙女一樣,我這等凡夫俗子完全無法抵抗,看到你的臉就迷了心智,聞到你身上的香氣就控制不住自己,聽到你的聲音就再也不想從床上下來?!?/br> 說完后,謝奕低頭就纏綿的吻上了陳蕓粉潤的紅唇,里里外外溫柔的舔舐著侵襲著,昂首時,勃頸上有青色的動脈閃出來,陳蕓一只手扶在他的肩膀上,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推開。 被親了一會兒后,謝奕的手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解開了陳蕓的衣襟,在兜衣底下撫弄著,他自己的衣襟也已經大開,緊貼著陳蕓的身體。 陳蕓的鼻腔間彌漫著年輕男性情動時,所散發出的極濃的青草香氣,只看到一顆黑色的頭埋首在自己的胸前忙著。 二十歲的男人,身上既保留著少年的清爽,身形骨架依然有點偏瘦,但是眼中又有成年男子面對喜歡的女子時,旺盛又炙熱的□□。 這個時候的謝奕還是挺性感的,陳蕓昏昏沉沉的想著,算了,都送到嘴邊的rou了,還是先吃下再說吧。 她這邊默認了謝奕的美男計有用,謝奕也偷偷松了口氣,繼續賣力的動作起來,芙蓉帳里一片□□無邊,耶,今天晚上終于能成功混過去了。 第二日一早,謝奕繼續去府衙辦公,陳蕓懶洋洋的起來吃早飯,周嬤嬤帶著已經喂過早飯的小初進來。 這孩子還是認生,乖乖的讓站就站讓坐就坐,看著怯怯的,依然一句話也不開口說。 “奶奶,您和二爺這事兒弄得太草率了,二爺隨隨便便就在外面抱個孩子回來,您又就這么認下來了,偏巧孩子年紀小,外面人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二爺偷偷和人在外面生的,說什么的都會有,對您和對二爺的名聲都不好……再說了,您認個養女這么大的事兒,總要和京都里的老爺,還有老夫人他們說一聲吧?!?/br> 周嬤嬤讓容和領著小初在一邊玩,為陳蕓端上一碗八寶茶,有點不贊同的看著她道。 陳蕓先是突然反應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周嬤嬤和容和她們已經改變了稱呼,原先都是和未出閣時一樣,喊她姑娘的,現在她和謝奕感情好了,又自動叫回奶奶了。 下人們的風向都是跟著主人走的,最是靈敏,陳蕓喝著手里的八寶茶,倒是突然有點明悟了,原來她和謝奕的事情,還真的不止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而是從上而下牽連著不少人在意。 至于小初,陳蕓望著在遠處看著容和給她做荷包的小人兒,搖頭笑笑。 “小初的事情沒有那么復雜,只是看著孩子這樣小,身世又可憐,雖然是二爺買回來的,但是這么點的孩子又能干什么,就是養著玩吧,也權當解悶兒。二爺估計也是這個意思,不會大肆擺酒的,也不打算記入族譜,將來孩子長大了,我們給她貼一副嫁妝的事?!?/br> 雖然古代一般都是養兒防老的“養子”居多,但是陳蕓他倆卻要弄個養女,是有點奇怪,只是她昨天看著謝奕僵硬的抱著小初回來的樣子,覺得又好笑又可愛,便默認了這個孩子。 小初雖然出身悲苦,但是既然有一番因緣,就是和他們夫妻二人也是有緣分的,合該小初成為他們的孩子,也算是行善積德做好事了。反正他們家也不缺孩子的吃穿用度,多少個養女也養的起。 “既然您認下這孩子了,也就這樣吧?!?/br> 周嬤嬤最初不太贊同,是覺得他們認下小初做養女有點太隨意了些,他們夫妻都年輕,孩子年紀又小,很容易讓外人起誤會,不過總歸一個女孩而已,問起來解釋兩句也就是了,小初的身世也不必藏著掖著。 他們這樣的人家,對于親生骨血自然是極為看重的,哪怕是庶出子女,待遇也得過一般小門戶的嫡出孩子了,但是非親生的養女,怎么對待也就全看個人的心意了。 再怎么樣也不是親生的孩子,將來婚嫁,外面的人也自有一桿秤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周嬤嬤覺得小初的來歷有點不太上得了臺面,他們這樣的人家,二爺在外面買了個女孩回家養,這算什么事兒。 “聽說民間有說法,好多夫妻多年未孕,保養個小女孩回來養,不久就能懷孕。怎么說您和二爺認養了這孩子也是福報,不久您也就有喜訊了呢?!?/br> 周嬤嬤轉念一想,陳蕓嫁人也兩年了,還沒有孩子,保養個小女孩回來,說不定助孕呢,也就不去在意小初的出身了,養著就養著吧。 陳蕓笑了起來,算是服了周嬤嬤,竟然這么快就能想的這么曲折又偏遠。 目前陳蕓和謝奕還沒有孩子,陳蕓倒是不急,她和謝奕感情這才升溫幾天呢,而且二人世界都沒過兩天,也不想太快有孩子。 謝奕和陳蕓在滁州的生活也慢慢進入正軌,到了十二月,天氣冷起來,寒風呼呼的刮著,還有鵝毛般的雪花紛紛揚揚的落下。 謝奕沒辦法,還是找人重新把府衙的屋頂鋪上一層新瓦,好歹下雪不往屋里飄了,只是室內依舊是冷的出奇,冷風刮骨一般透過窗欞往里刮,在書案前坐上一會兒,整個人的手腳都會凍的麻木。 一個月內,謝奕凍的受了風寒三次,差不多天天都是頭痛咳嗽發燒流鼻涕的重復著,陳蕓也被他弄得很崩潰,晚上聽著謝奕的咳嗽聲,搓鼻涕的聲音,要不是病號太可憐,一度非常想把他丟出去。 沒辦法,只能自己出馬,陳蕓每隔一個時辰讓人去府衙,給謝奕等人送一次guntang的羊rou湯。 另外她派人去謝奕的府衙,修修整整,不吝惜錢財,屋里一個火爐不夠暖就升起三個火爐,半個屋子都是火爐,把透風的門窗都堵嚴了。 不知道是謝奕終于習慣了還是三個火爐管用了,總知道了年前的時候,他總算不是天天頂著紅通通的鼻子,夜里咳嗽個不住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府里的煤炭用度大增,加上供應謝奕府衙的煤炭,一個月能燃千斤,而川府少林,煤炭就比京都貴些,且還是黑炭居多,無煙的白炭以及銀霜炭更是少有,有價而無市。 古代的交通運輸也比較落后,運輸成本高昂,縱然去別處大量采買供給府中,但是花銷亦是甚大,就是陳蕓家底豐厚,臨走時又從謝府的賬上支了萬兩的“安家費”,也很快有點捉襟見肋了。 于是,深夜里,謝奕和陳蕓夫妻二人,都表情持重的在炕桌前相對而坐,陳蕓手里拿著這兩個月的賬冊,兩人一起發愁賺錢的問題。 謝奕的俸祿相當有限,本地其他官員,例如主薄黃仁俊,還有其他的下屬,都一家老小住在一起,吃住方面相當普通,也能勉強夠用。 但是謝奕家大業大,帶的下人以及侍衛們也都多,一直維持在一個固定的生活準備上,他又不想法設法從百姓以及富賈那里榨錢,這樣一來別人做官能賺錢,謝奕真的就是反而往里貼銀子。 光每日供給謝奕以及坐班的屬下的羊rou湯,都不止一個月的月銀了。 “不然把不必要的侍衛和伺候的人都送回去吧,咱們這邊精簡下人手?!?/br> 開源節流,如今開源做不到,謝奕就只能想到節流了。 “恩,可以?!?/br> 陳蕓點點頭,其實她也發現了,畢竟謝奕出京是外放做官,出來磨礪自己的,生活上就應該和當地的其他官員看齊,然而他官職不大,但是生活起居的排場依然還是和以往在家中差不多,這樣也不合適。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陳蕓隨著謝奕一起來川府,也收到過當地官員太太的請帖,出去拜訪過其他的官太太,另有官員太太來他們家中做客。 但是包括宋大人的夫人在內,都對陳蕓客氣有余,親近不足,始終隔著一層什么一樣。 他們住著當地高墻大院,雖然是富賈貢獻安排的,但是奴仆成群,家里富貴錦繡,一看就是富貴春深的日常生活做派。 縱然大家都知道謝奕和陳蕓出身好,所以壓根不缺錢,謝奕也沒有貪污受賄過,并且還挺勤于政事,但是給人的觀感就是不太好,看起來他們夫妻二人,生活作風都不踏實,沒有真正的試圖融入當地,像一般官員那樣清廉儉樸的過日子。 經過陳蕓一番提醒,謝奕也才猛然間感覺出來,可不就是這么一回事兒嘛,他一個知州,連郡守都對他客客氣氣的,本身就不太對的。 “那咱們要不要換個房子?總是住在人家府上也不太好,到時候沒有那么多下人了,咱們也買個不大的宅子搬過去吧?!?/br> 在人手方面,夫妻二人達成共識后,謝奕繼續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