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但是寧淵早已娶妻生子,孩子都和鶯鶯那么大了,根本不可能再娶鶯鶯。 寧淵沒有死心,和鶯鶯私下里互許終生,偷偷在樹林里,書房里,各種驚險刺激的地方顛鸞倒鳳,翻云覆雨。 而待鶯鶯及笄后,寧淵為了長久的和鶯鶯在一起,就為自家兒子聘了她為妻,待二人成婚后,寧淵就打發兒子出門游學,從而和鶯鶯親密共處,夜半時分在柴房里,井臺前,這樣那樣,風流快活。 寧淵的妻子天天虐待鶯鶯,對寧淵也很刻薄,讓這兩人更加惺惺相惜起來,待兒子游學后帶回來后,又帶回來一個秦樓楚館的歌姬為妾,小妾日日欺負鶯鶯,丈夫又偏愛小妾,鶯鶯幾次被小妾設計遇險,都是寧淵所救,兩人共患難,情深日重。 鶯鶯美麗善良,伺候刻薄又無情的婆婆,對丈夫日關心照顧,對小妾寬容忍讓,這么好的女人,唯一的問題,就是和公公有不倫之戀。 成親七年,鶯鶯無出,婆婆和丈夫要休了鶯鶯,緊要關頭,鶯鶯懷了一個孩子,但是孩子卻是寧淵的。她日日彷徨糾結,有一天去了寺廟,在寺廟的林中睡著了。 鶯鶯做了一夢,夢里有個光頭的和尚,來點化她,說她腹中的情孽之子,是厲鬼轉世,克父克母,若是生下來,總有一天會給全家帶來血光之災,又道她孽情纏身,終身坎坷。 鶯鶯不信,這個孩子是她盼了很久才懷上的,和尚輕輕在她面前一揮,鶯鶯離魂跟著神仙一起看了孩子日后出聲長大的情況,果真最后全家人都因為孩子叛國,被押到法場砍頭。 這個夢醒后,鶯鶯又俱又怕,想了又想,這個孩子到底是她千難萬苦求來的,要打掉孩子,不如她們母子作伴,最終心存死志,在寺院里找了一棵樹吊死了。 而后來寧淵知道鶯鶯死后,也隨之很快的病逝了。 更在吊死之前,神仙借著鶯鶯之口告誡大家,只有正氣坦蕩才能人生事業光明,而陰私鬼祟,不容于世的偷情,必然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這場公公和兒媳的愛恨情仇,戛然而止,因為場面黃暴,戲本子賣的的供不應求,一時京都紙貴,而排演的戲,更是場場爆滿,被眾人帶著既鄙視又獵奇的心思,引為談資。 本來這出戲本質上因為內容三觀不正狗血獵奇,是上不了臺面的,但是偏偏之前謝家的大兒媳也是在寺廟里上吊的,加上謝老爺之前得罪的官場同僚不懷好意的引導,很快這把火就燒到了謝老爺的頭上。 謝老爺老臉黑紅黑紅的,所有的臉面都丟了個徹底,差點氣的吐血,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內心有鬼,旁人說的這些閑話聯想在他身上,在他心里更是入木三分,激的謝老爺很快就讓底下的人把這個戲班子查封了,只是戲本子已經流傳出去,火勢燒得面積太大,無法控制。 對于這出莫名其妙,映射自己的戲,謝老爺查來查去,戲班子并沒有什么異常之處,寫戲的人早已經找不到了,能查到的蛛絲馬跡,唯有最先預定戲班場次的人,是南派的呂次輔親戚開的酒樓。 加上這陣子南派的人沒少在京都里攪風攪雨,更謝老爺更是暗恨不已,只差不明著公報私仇,暗底下對付起南派的人更不手軟。 這之后沒多久,陳蕓就聽說了劉氏和謝大郎兩個病號路都無法自己走,就被謝老爺強硬的送回旬州老家“修養”,只能深深一嘆。 “作孽??!” 有這樣的親爹,謝奕也覺得倆面無光,他的胳膊傷口好的差不多了,但是已經造成的損傷徹底無法治愈。 這段時間,他繼續保持高頻率的機會,被陛下傳召入宮,一起或研讀經史,或暢談國家大事,面上看來榮寵依然,給其他觀望局勢的人,難免有點傾向性的指引。 小皇帝劉瑞面上依然十分信任倚重謝首輔,在謝家深陷丑聞時,依然堅持著站在謝首輔這一邊,表現的十分明確,甚至幫助他彈壓了一部分朝上的反對意見,這讓朝中關于謝首輔的爭議逐漸由熾熱轉冷,謝首輔由此也更增了幾分底氣。 但是縱然如此,謝首輔的黑料也還是被深深的記下了,也再不能如當初那樣,深受黨內同僚的敬重,在朝上氣勢十足了。 很快的,謝家的話題新鮮度也過去了,又過了一段時日,在北方的寒風蕭瑟中,傳來了北疆的好消息,大秦三萬大軍,大勝了貴霜,將他們趕到邊境以北十里開外的地方。 這對于一年來有些低迷的大秦來說,無異于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不僅百姓們歡騰激動,朝廷官員們以及皇帝也是面帶喜色,皇帝更是親口下旨重賞打了勝仗的將士們。 消息傳回謝府,陳蕓也激動的撫掌而笑,侄子這么有本事,勝仗回歸,她也跟著與有榮焉。 而且予溪大勝而歸,不僅平平安安的回來了,更是被封為正七品的把總,作為武將來說,起步算是比慢慢熬資歷的文官要快很多了,進入了一個很高的起點,做武將的第一步走得十分成功。 半個月后,予溪等人班師回京都,陳蕓也帶著謝奕一起迫不及待的回了娘家。 陳蕓自是和蔣氏等人一處,蔣氏這陣子一直提心吊膽的,特別是劉氏投繯自縊的事出了以后,若不是陳蕓已經及時的傳回了消息,她都心驚rou跳的想要從謝家把女兒領回來了。 “你最近依然要小心啊?!?/br> 蔣氏摟著女兒,憂心忡忡的看著她,有個喪心病狂又道德淪喪的公公,蔣氏作為知情人士,實在憤慨又忍不住擔心,深怕謝老爺再做什么要害陳蕓。 “沒關系啦,我很小心的,身邊的人也盡夠?!?/br> 陳蕓寬解著母親,事實上也是,她身邊既有外祖父送來的侍衛,又有jiejie送給他的人,還有侯府里的人,想做什么都有人支持,完全能應付的了突發狀況。 而謝奕在外院,則跟著岳父老侯爺以及大舅哥等人,參加男人們的酒宴。 此次予深勝仗而歸,受封了把總,對陳家來說是大喜事,邀請了眾多賓客前來,其中最受矚目的人,是這次在北疆行伍中立下功勞最多,被封為司隸校尉的沈穆清。 傳聞沈穆清是江湖人士,本是閑風朗月一般的俠士,聽聞邊境戰事起,就有心報國,在北疆從最普通的兵卒做起,不僅有勇有謀,還能身先士卒,因而光芒四射,一路高升,最后被陛下授予司隸校尉的位置。 這段日子沈穆清已經被傳入宮中好幾次,賞黃金百兩,看起來深為陛下所喜,雖然四品官員職位不算高,但是架不住人家年輕有為,以后肯定是前途光明。 而沈穆清雖然在京都目前炙手可熱,但是他沒有親友,也不喜愛交際,很多人有心結交一番也不得其道。 因而此次看到沈穆清竟然出現在陳家的家宴上,看起來還和陳予深私交頗好,席間有心人就要掂量一二了,沈穆清尚未娶妻,是不是陳家有心要拉攏這位新貴呢。 也有很多人便借著酒席上認識的機會,和沈校尉套起了近乎,反正多認識幾個人,也不是壞處不是。 沈穆清一直沉默寡言,不善言辭的樣子,在席間不如陳予深那般如魚得水,但是架不住面目清俊,氣質如蒼松郁竹般凜冽,還帶著戰場上遺留下的一絲殺伐之氣,鎮在觥籌交錯的席間,仿佛自帶氣場,倒是讓人不敢小覷。 席間還有歌舞助興,美人們錦衣華裳,在地上放了十二個小巧的鼓,人就站在鼓上翩然起舞,腳步猜出鼓點的旋律,鏗鏘有力,余音不絕,舞姿輕盈美好,衣裳緊貼著全身上下的曲線,引得不少人都看呆了過去。 “沈校尉乃熱血男兒,身居江湖之上依然胸懷國家,前線御敵有功,這等為人謝某甚為佩服,敬你一杯!” 謝奕沒有被這出新穎特別的鼓點舞吸引,而是認真看著沈穆清,敬上一杯酒。 他的座位離沈穆清很近,席上沈穆清略微冷淡,但是謝奕看著他的相貌,覺得有種相當親近的感覺,加上敬佩他這樣一腔熱血的人物,也便有心結交一二。 而且沈穆清身上的氣質,也讓謝奕有點羨慕,他隱約覺得,可能沈穆清這樣氣概慷慨的人物,才是陳蕓喜歡的那一類吧。 “不敢當?!?/br> 沈穆清倒不似對其他不熟悉的人那般充滿距離感,不僅接下了那杯酒,還真的也有俯就之意,他一雙眉目清俊的眼睛,帶著莫名的光芒,望著謝奕時,一雙烏黑的瞳子清凌凌的。 “沈大哥和我姑父倒是投緣?!?/br> 予深敬完一圈酒,回來后,就看到了沈穆清和謝奕推杯換盞,已經互相稱兄道弟了,有點戲謔的說道。 “是啊,所謂白首如新,傾蓋如故,我現在才能真的體會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