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說到高興處,陳蕓樂滋滋的和蔣氏分享這個好消息。 華亭鄉君是當今天子的姑母,瀏陽公主的女兒,在京都未出閣的貴女圈子里算是比較出挑的了,素以精通琴棋書畫被稱道,和陳蕓一直不對付。 蔣氏微微愣了一下,這個之前年初她入宮時,陳蓉曾經和她隱隱提過,但是她已經給阻止了。 畢竟他們侯府本身就是勛貴世家,加上又是天子外家,門庭已經足夠顯赫,陳蕓是侯府嫡女,去哪里都不會被小看,毋需再在出身上增添砝碼了。 況且鄉君是有封地和爵祿的正式封號,一般公主之女或者宗室女通過請封才有的封號,天子年少登基,根基本就不穩。陳蕓一個閨閣少女,無功無祿的,這么大大咧咧的封了太后之妹,落在有心人眼里,可能就招來非議了。 “那你……” 蔣氏嘴唇蠕動了幾次,似乎想說點什么,但是看到兩個兒媳都是面色不好看,又把話咽回了肚子。 罷了,蔣氏嘆了口氣,他們夫妻中年得女,陳蕓又是早產兒,小時候瘦瘦弱弱的,難免多疼愛了幾分,性子也養的不太讓人。 她和侯爺二人年紀也都大了,等他們老兩口走了,做嫂子的對陳蕓肯定就差了一層,不如對自己的女兒那樣妥帖疼愛。 有個鄉君的身份也好,大女兒總是心疼meimei的,考慮的周全,就算到時候娘家出不上力,小女兒也好多個依仗。 看著蔣氏聽到這個消息并不是很高興的樣子,陳蕓也跟著把笑容收起來,“怎么了嗎?這個鄉君有什么不妥嗎?” 此時她歪著頭,美目圓睜,粉唇微嘟,看起來十分嬌俏可愛的樣子,被蔣氏寵愛的拍了拍腦袋,“沒什么,娘娘疼你,娘親還能有什么不高興的?!?/br> 是啊,封了鄉君總是很大的體面,陳蓉這個做jiejie的,一向疼愛meimei,既然說要給她封號,肯定就把一切都打算好了。蔣氏想著大女兒一直是個有成算的,自己也沒必要太cao心,就把心放寬了。 “娘娘在宮里也難,以后你乖一點,少讓娘娘cao點心就夠了。其他的,娘娘給了,你就開開心心的接著吧?!?/br> 蔣氏拉著陳蕓的手,知道這孩子平時也是懂禮有分寸的,心更軟了幾分,就慈愛的囑咐道。 “恩恩,我知道?!?/br> 陳蕓知道蔣氏的意思,連忙點頭讓娘親放心。 jiejie主動給的,她高興接著,但是自己心里要有數,不該要的,就不能讓jiejie為難。 “娘娘就是疼愛妹子,不過要我說呢,也是咱們二娘伶俐,招人喜歡。跟她一比呀,這幾個蠢笨的侄女,真是遭人嫌,怨不得不入娘娘的法眼?!?/br> 魯氏接管侯府中饋也有年頭了,自認并不是小氣的人,對姨娘,對庶女,都是再慈和大度不過的了。 就是這小姑子,在家里備受侯爺和老夫人寵愛,行事驕縱,她不也照樣捧著嘛。府里有什么好的東西,第一個就想到二娘,自己的親生女兒都要退后。 但是唯獨宮里娘娘這樣偏心,只認meimei,把嫡親的侄女都偏在一旁,讓她心里十分氣苦。 娘娘這樣明擺著偏心,偏偏老夫人從來不在娘娘面前提醒一句,還有二娘,也是只顧著自己在娘娘面前邀寵,沒想過提攜下自己的侄女。 如此種種,這樣想著,讓魯氏心中如何不生怨氣,不免言談中露出幾分刻薄。 就是姜氏,想到二娘要封鄉君,自己的四姑娘璟姐兒卻什么好處撈不到,也是心里二十萬分的埋怨。 “蕓娘是娘娘一手帶大的,難免的多關注些,琪姐兒幾個都是好孩子,娘娘怎么會嫌棄。哪一次娘娘給蕓娘東西,漏下過琪姐兒她們?!?/br> 蔣氏打著圓場,心里理解魯氏的不平,但是鄉君畢竟只能封一人。兒媳所想,她都明白。 只是平日里大女兒一個人在深宮也不容易,見著蕓娘心里也能松快松快,哪能再把侄女也送過去給她增添負擔。 況且說真的,基本上除了沒有主動召見過幾個侄女,陳蓉該給的賞賜和體面也從來沒有落下過,只是不如待陳蕓更精心親厚而已。人人都是有私心有偏愛的,難道怪得了大女兒嗎? 不過幾個孫女兒她也是喜歡的,為了讓兒媳和孫女心中高興一點,蔣氏隨后更是叫身邊的陪嫁祝嬤嬤開箱籠,拿來自己的體己。 “蕓娘過些日子就要出門子了,你們姑侄幾個相處的時日也不多了,都是從小一起長起來的,可該多一起親熱親熱。我這里有幾樣以前從將軍府陪嫁過來的頭面珠釵,都過來一人過來挑兩樣,拿著一起玩兒吧?!?/br> 蔣氏出手大方,妝匣一打開,這些金玉珠寶就瑩瑩生光,將整個屋子都照亮了,看起來頗為貴重燦爛。 琪姐兒幾個都讓陳蕓先選,按照輩分和年紀陳蕓都居長,于是陳蕓也不客氣了,選了一副紅寶石頭面,華盛上綴著的水滴狀紅寶石墜子,足有鵪鶉蛋那么大,厚重又溫潤。 余下的琪姐兒幾個一人分得兩樣頭面或者貴重的珠釵,璇姐兒作為庶女,平素不如二姑娘和四姑娘那樣有親娘補貼,日常穿戴都是按照月例發的來,所以此次得了這等難得的貴重首飾卻是最高興的一個。 琪姐兒心氣最高,雖然得了一整套像鴿子蛋那么大又瑩潤的珍珠頭面,心里還是不滿意。 她知道,陳蕓在宮里得的好東西肯定更多,私下里祖母貼補她的更是不知凡幾,眼下她們掌心里漏出這么一點就想打發她們,打發叫花子都沒這么容易的。 魯氏雖說不滿蔣氏大事化小賞點東西就想遮過去的態度,盡管難得些,誰也不缺這點子東西,只是到底是做媳婦的,又不能公開指摘宮里的娘娘偏心眼,那是活膩了,只能咽下這口氣。 隨后陳蕓又叫鄭嬤嬤進來,和蔣氏等人介紹了一回,因著鄭嬤嬤是宮里出來的,為著天家威嚴,都對她挺客氣。 蔣氏更是特意吩咐陳蕓好生安排鄭嬤嬤的起居,一應份例都和陳蕓院里的管事周嬤嬤一樣,還給她撥了一個伶俐的小丫頭伺候。 想著既然是大女兒從宮里特意挑來給陳蕓的陪嫁,必然是有不凡之處的,到底是大女兒最細心,把什么都考慮到了,蔣氏感嘆了一回,又把陳蕓鄭重的托付給鄭嬤嬤。 “以后蕓娘就交給嬤嬤多費心了,這孩子被我寵壞了,日后出了門子到夫家,有什么不足之處,還望嬤嬤多替她周全?!?/br> 鄭嬤嬤倒也沒有托大,禮數周全態度謙遜的回了禮,一身氣度確實不比尋常。 她本來無兒無女,知道自己既是從宮里出來了,那么今后就要一直跟在陳家二娘身邊了,以主子的身家榮辱為依托。 如今見著老夫人這樣客氣信任,心里也十分熨帖,更燃起十幾分的熱情準備隨時大展身手。 看著鄭嬤嬤,姜氏原本還算淡然,也眼熱起來。 像鄭嬤嬤這樣能干又出身宮廷的嬤嬤,可不是誰都能有幸給女兒找到一個放在身邊幫襯的。 想想大姑子,果然是只想著meimei,這樣有能耐的嬤嬤怎么不想著也都快到年紀要嫁人的侄女。而且姜氏幾乎敢確定,以后璟姐兒定親時,太后肯定想不起要給她也賞一個嬤嬤陪嫁。 等與眾人見過面后,鄭嬤嬤退下,陳蕓又纏著蔣氏說了一會兒子話,在榮喜堂一起用過飯,才和嫂子還有侄女們一起出來。 從宮中帶回來的東西,單子已經送到了魯氏手中,一部分入了侯府的庫房,另一部分叫管事挨個送到各人的屋里。 “姑姑,這次在宮里住了這么久,娘娘都給了你什么好東西???做了什么新樣子的裙子,我能去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