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
…… 一群大佬紛紛表示愿意投降,這是華夏統一在望了? “百里者,半九十?!焙`珊警告群臣,革(命)還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不再殺個幾十萬人,天下怎么可能只有朕的聲音?!?/br> 嚴復陶成章一起點頭,微微有些恍惚,忽然之間,華夏就再次一統了,華夏人民終于有了崛起的機會。 “崛起?早著呢!”胡靈珊鄙視。 “農業,水利,工業,教育,道路,一大堆的問題,哪一個不搞個幾十年,才能有點樣子,朕可是已經沒錢了?!焙`珊嘆息。 這回是真窮了。 賑災和撫恤銀子,就夠她喝一壺的了。 沒了戰爭,大力發展了民生,解決百姓的吃飯穿衣問題,華夏就崛起了? 胡靈珊瞅瞅歡欣鼓舞的手下們,默默搖頭。 那些被溺死的女嬰,那些被隨意賣了幾十文錢的女孩,那些被嫁給智障,換來兄長的媳婦的女子,那些以為男子才是家中的至尊,以為生了兒子才是完成人生使命的女子,一定不會認為華夏已經崛起。 那些以為士農工商,認識字的就是讀書人就是上等人,商人就是賤民,那些以為孔孟無敵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那些以為西學就是奇yin巧技,有辱圣人,那些以為墨子老莊都該束之高閣,不該與孔圣人并列的,一定不會認為華夏已經崛起了。 那些認為華夏人就是野蠻人,華夏人與狗不得入內,華夏人就是黑而瘦,華夏人根本無法建造工廠,華夏人根本不能成為合格的工人,華夏人就是低等種族的歐美人,一定不會認為華夏已經崛起了。 幾千年的華夏,換了多少王朝?多少人稱孤道寡? 胡靈珊的華國,不過是華夏歷史上又一個封建的落后的王朝而已。 這個華夏,和1890年胡靈珊張開眼睛,第一次打量這個世界的時候一樣,依然是那么的丑陋。 唯一的區別,是胡靈珊終于可以大聲的說出她的想法,按照她的想法,要求這個世界作出改變。 “朕來了這個世界,朕要改變這個世界?!?/br> 胡靈珊在心里,緩緩的對自己道。 正文 101.鮮血才是崛起的唯一道路 重慶。 有人站在高臺上,大聲的演講著,很多人無聊的圍著看, 雙手自然的籠在袖子里。 “那娃子在說啥子?”有個中年人低聲的向附近的人問著,臺上那年青人說的話,他有聽沒有懂。 被問的瓜皮帽好心的道:“那人說,江南出了個女皇帝, 現在整個大清都是她的了……” 中年人大驚:“啥子!大清變了天了?” 瓜皮帽鄙視的看了一眼中年人, 瞧中年人的衣著, 就是從鄉下小地方出來的, 怪不得像個白癡似的。 “老兄,大清亡了好幾年了!” 中年人臉都白了:“兄弟,你可別瞎說,要掉腦袋的?!?/br> 瓜皮帽笑了:“老兄, 你看看我?!闭f著, 摘下帽子,轉過身, 露出剪掉了辮子后, 前半截依然光禿禿的丑陋腦袋。 “要是大清沒亡, 我敢剪掉辮子?” 中年人的心撲通撲通的跳, 又仔細的看看四周,果然很多人都剪掉了辮子,但是也有人依然留著油光發亮的辮子。 “大清真的亡了?”中年人顫聲問道。 瓜皮帽很有種成為知識淵博之人的驕傲感,用力的點頭:“真的亡了?!?/br> “怪不得前段日子到處都在征兵征糧,原來是要打仗??!”中年人恍然大悟,戲文里看得多了,大漢亡了,什么劉備曹cao,什么春夏秋冬,都要搶皇帝做,這大清的天下,只怕又要亂上幾年,到處都是死人了。 “胡說什么呢,都已經說了,現在江南已經出了新皇帝,統一了天下了?!惫掀っ绷R了一句,這些鄉巴佬就是麻煩,什么都不知道,就喜歡瞎想。 中年人反應過來:“對嘍,出了個女皇帝,女皇帝好啊,天下太平咯?!?/br> 瓜皮帽反倒驚訝了:“女皇帝好在哪里?” 這幾句話聲音太大,很多人都看了過來。 華夏不知道有多少人認為,誰當皇帝無所謂,但是出個女皇帝,就渾身不舒服。 中年人發現四周的人都在看著他,有些得意,有些緊張,結結巴巴的道:“女皇帝,就不會搶民女進宮啊?!?/br> 附近幾個年輕的女學生聽了,鄙夷的轉頭,被皇帝搶進宮里,這叫選秀女,是一種榮耀,進了宮和四爺八爺十四爺卿卿我我,求都求不來的艷遇,也就這個土包子會以為是種災難。 但周圍的一些中年人老年人,卻忍不住點了點頭。 “看來,選個女皇帝,還是有點好處的?!庇袀€老頭長嘆一聲。 身邊的一個女學生忍不住道:“爺爺,你怎么也信這種話?!?/br> 老頭看看孫女,苦笑:“你太小,不知道家里長輩出過的事?!?/br> 老頭的姑姑,就是被選秀女了。 “然后呢,是不是進了宮,是做了小主子,還是做了答應?”孫女興致勃勃的問,從毫無信息看,多半是在洗衣局做答應了。 老頭搖頭:“普通人家子女,怎么可能進宮?!?/br> 孫女倒也知道一些社會常識,嘆息道:“主要是不漂亮,不然,那些官員巴結還來不及呢?!?/br> 老頭冷笑:“不,姑姑就是因為太漂亮了?!?/br> 孫女不信,漂亮還會選不上,那些官老爺就不想自己和未來的貴妃皇后搭上一點關系。 老頭呵呵的笑:“爺爺要是現在把你許配給了張胖子,你會報答爺爺?” 孫女努力搖頭,嫁給張胖子,那就是把她往火坑里推,還報答個p。 那些官老爺的心思也是一樣,不管秀女長得漂亮不漂亮,只要有那么一點對官老爺有不滿的,都不會送上去。 難道還等著秀女在皇帝枕邊吹風,砍掉自己的腦袋嗎? “那太姑婆呢?”孫女問。 “自然是生死不知了?!崩项^冷冷的道。 這生死不知4字,細思恐極。 那邊的鄉下中年人,依舊在纏著瓜皮帽:“那娃子再說啥子?” 瓜皮帽簡單的道:“他說,有皇帝是錯的,鼓勵大家推翻皇帝,實現共和?!?/br> 鄉下中年人有點明白了:“那娃自己想做皇帝啊?!?/br> “他是想推翻皇帝,實現共和,共和,就是沒有皇帝,只有總統?!惫掀っ钡?。 “什么嘛,不就是換了個名字嘛,還不是一樣。這天下,怎么可能沒有皇帝,沒有皇帝,這不又是三國了,要死多少人啊?!敝心耆说?。 瓜皮帽懶得再說,這些鄉下人說不清楚。 “老兄,還是別聽了,這娃子想造反,朝廷一定會抓了他滅九族的?!编l下中年人非常忠厚的勸告瓜皮帽。 瓜皮帽又好氣又好笑:“走吧,我請你喝一壺?!?/br> 鄉下中年人點點頭,依然說著:“不管是男皇帝,還是女皇帝,出了皇帝就是好……有皇帝啊,天下就太平了,不會打仗了……沒皇帝,大家才要打起來,搶著做皇帝,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你說,新皇帝會不會減免3年錢糧啊……” 重慶府衙內,幾個官員無精打采的低聲聊著天。 “呸!修整道路,要求到有多少里地,寬多少,長多少,用什么材料,只準用多少銀子,我們還有什么賺頭?”有人大罵。 桌上扔著電報發來的最新政令,密密麻麻的好幾張紙,詳細寫著需要干什么事情,需要多久完成,允許花多少銀子,要做到什么程度。 這已經不是朝廷政令的風格了,更像是商號的掌柜,命令手下做事,限定了結果,限定了花銷。 這種商人治國的思路,根本是亂來嘛。 但這就是華國的治國策略。 任何事情,都按照商人的辦事方式,用數據說話,用數據衡量,目標是具體的,可以考核的,可以達到的,有明確的時間限制的。 大清那種“大力推動農業發展,落實農業為本的思想”的政策,在華國根本不存在。 “真是不明白啊,朝廷在千里之外,怎么就能詳細的命令我們修那條路呢?”華國朝廷的命令中,甚至詳細到了那條路要修多少里。這是要對天下有多么的了解啊。 “我們當中,一定有華國的探子?!庇腥藬蒯斀罔F的道,不然,不可能知道的這么清楚。 有聰明人大笑:“你想多了?!焙伪卦诠俑才盘阶?,只要找個重慶土生土長的人,立馬就能說出重慶的一二三四五,然后在宏觀上規劃,又有何難。 其余人默然,是這個道理。 “修路是小事,左右不過是沒得撈銀子罷了,但是,開墾荒田,興建水利,修建學校,控制物價,哪一條是容易辦到的,哪一條不是牽涉到了各個鄉紳富豪?”有人無奈的道,小小一個命令,要牽動多少利益,得罪多少人,鬧出多少事。 “等新任知府一到,我們就得下臺了,何必去得罪人呢?!庇腥藝@息,好不容易當了幾年官,還沒撈夠,就要被趕下臺了。 “要不,我們最后撈一票?”有人心動,看看時日,從東南出發,千里迢迢的趕到重慶,沒有幾個月,那是不可能的,再說,怎么也要先收拾湖廣的殘破吧,能在一年后到這里,已經是飛毛腿了。 其余人猶豫不決。 聰明人冷笑:“你們不要腦袋,我還要呢,恕不奉陪?!?/br> 一群白癡,不看看華國拿下福建,拿下安徽山東后的舉動,敢在最后撈一票的,個個被揪出來砍死全家了。 有人不服:“天下那么大,老子卷了一筆后就溜,到哪里去找老子?!?/br> 溜,找不到?說夢話呢! 天下雖大,找個窮人自然是找不到,在一堆窮得吃野菜的黑黑瘦瘦的人里面,找個陌生的外地人,還是紅光滿面白白胖胖富得冒油的那種,又有何難。 就算你老兄湊巧長得像宋小寶,除非你一輩子老老實實的種田吃腌菜,否則立馬就被人揪出來。 眾人嘆氣,那就只有老老實實等下臺了。 聰明人繼續笑:“這倒是不一定?!?/br> 現在出了新疆西藏蒙古,其余省份都先后投降了華國,可謂是到處都缺官,到處都缺人,只要他們幾個老老實實的辦好華國電報交代的政令,說不定他們就能繼續當官,為害鄉里,不不不,繼續為人民服務。 “但是,聽說華國貪污被抓住,會砍頭的?!庇腥藫鷳n的道,千里做官只為財,沒得貪污,還當什么官。 聰明人冷笑:“何必貪污,我們是官,隨便給子女搞個生意做,保管賺的盆滿缽滿?!?/br> 華國不允許官員經商嗎?皇帝家就是做生意的,老華家商號的產品,全華夏都能看到,怎么可能禁止手下經商。 眾人微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