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說實話,哪怕直到今天,我也不能接受讓英格蘭人來統治法蘭西。但是,只有四分之一法蘭西血統的英格蘭人,卻比百分百的前王太子做的更好?!?/br> “恕我直言,前王太子夏爾也只有二分之一的法蘭西血統?!毕臓柕哪赣H是別國的公主,奧古斯特終于忍不住開口,“統治一個國家,取決于的應該是對方的政治手腕和愛民如子的心,不是對方的身體里留著哪個家族的血。 “那您更愛英格蘭,還是法蘭西?” 奧古斯特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后,道:“我從小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問我,你更愛你的爸爸,還是你mama。你如今的問題和這個同出一轍,所以我會用我小時候就會的標準答案回答你,我愛像愛英格蘭一樣的愛著法蘭西,也會像愛法蘭西一樣的愛著英格蘭?!?/br> 黑暗的監獄里,被陽光照進了一片金色的光明。 光明下,比那更耀眼的是年輕的法蘭西國王。就像是神話故事中的大天使長,與光同塵,日月同輝,代表著善良與正義,受萬能的主的旨意,來到人間與惡魔斗爭,他是朋友,是家人,是保護者。一個笑容,便是春暖花開。 第124章 后世歐洲史學的幾大派系里的學者, 一直對奧古斯特一世這位榮光王存在爭議, 爭議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有關于后來被翻案的圣女貞德。 貞德曾以上帝和圣徒的名義,帶領法蘭西人民在希農北部舉起反旗,差點讓一個解決了黑死病、大力促進文藝復興發展、帶領法蘭西的榮光照耀到歐洲每一寸土地的偉大國王就這樣與法蘭西失之交臂。 當然,眾所周知的,最終貞德的起義還是失敗了。 奧古斯特一世統治下的法庭, 在經過長達一年之久的爭論后, 最終還是以“女巫惑眾”為由燒死了貞德, 為穩定當時法蘭西和英格蘭劍拔弩張的民族矛盾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決定處死貞德那一天, 奧古斯特一世終于出現在了審判廳上。 從始至終, 衣著華貴的奧古斯特一世都端坐于最中間、最高的位置上,雙手交叉,一言不發。直至最后,當時審判結果已經出來之后, 奧古斯特一世才終于出聲,問了貞德一個意味不明的問題:“你是否覺得你真的受到了上帝的恩典?” 有一些歷史學家曾陰謀論的表示, 這個問題是一個來自國王的陷進。因為中世紀的教會曾明確規定過, 沒有人可以肯定自己受到過上帝的恩典。換言之就是,如果貞德給出肯定的回答, 那她就證明了自己是女巫異端,可如果貞德否定,她就是承認了如今法庭上對她判決的罪名成立。(改編自度娘) 距當時的公證人記錄,在國王這么問之后,整個審判庭就像是被誰憑空抽走了聲音, 不管是說英語的還是說法語的,都選擇了默契的閉嘴,屏息凝神等待著貞德的答復。 貞德驕傲的站在中央,就像是她一如既往會做的那樣,不肯底下半分頭顱。 勇敢的少女與年輕的國王的眼神在空氣中膠著,平靜的對視了大概有好幾分鐘那么久,直至最后的最后,一身囚服卻站的如一個斗士的貞德這才平靜的回答:“如果我沒有得到,那么我希望上帝能夠賜予我;如果我已經得到,我希望上帝仍然會賜予我?!?/br> 全場在這個回答之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再說出一個單詞。 在一個對于史學界來說肯定稱之為“重大發現”的事件還沒有出現之前,當時的學者堅稱奧古斯特一世也被說的呆若木雞,不知道該如何繼續為難貞德。 但是在“重大發現”出來之后,大家又開始轉變口風,覺得奧古斯特一世鼓起了掌,在寂靜的大廳中,國王站了起來,做了這樣一個讓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舉動。只有奧古斯特一世兀自堅持,表達著自己的感情,欽佩于貞德的勇敢,欣賞著貞德的智慧,以及用實際行動把貞德最完美的一面展現在世人眼前。 但真實的歷史上,奧古斯特既沒有傻乎乎的被為難住,也沒有蛇精病的當堂鼓掌。 他只是微微垂頭,藏下了那個與貞德心照不宣的笑容。他確實是在故意給貞德一個表現的機會,一如在差不多的時間,他所不知道的祖母伊莎貝拉說過的:“這個國家需要信仰?!?/br> 貞德的話就是留給民眾最后能夠證明上帝真實存在的希望。 后世的發展也一如奧古斯特所希望的,不管歷史上到底是如何記載他當時和貞德的互動,他都成功的保下了貞德的圣女之名。 這便是史學界為此爭執的,覺得奧古斯特一世這個國王多半有?。核环矫嫦铝顭懒朔纯顾呢懙?,一面又不顧勸阻贍養了貞德的家人,并在晚年之后,幾乎可以說是憑借一己之力、頂著巨大的壓力完成了為貞德翻案的壯舉,重新成就了圣女貞德之名,還曾不只一次在的公開場合表達出對貞德的追憶。 不少現代的影視作品對此大書特書,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國王和圣女的愛恨情仇。 因為歷史上并沒有明確的解釋過,奧古斯特一世為什么會這么前后矛盾。于是不管是文學工作者,還是歷史學家,都腦洞大開的覺得,這種事情只能用愛情來解釋了。一個正值青春年少,一個意氣風發,相愛相殺的禁忌愛,哦,這聽起來就浪漫極了。 更有人言之鑿鑿的稱,在同期出生的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靈感就源自與此。 雖然很荒謬吧,但確實是迎合了不少市場口味。 直至教皇利奧十世的親自撰寫的一本有關于他在外流亡十數年的回憶錄《我的摯愛》,被教廷的相關人員不慎泄露了一些相關內容,這才讓真正的歷史還原在了世人的眼前,真相大白,還了奧古斯特和貞德一個清白,也還了莎士比亞一個清白。 千年的謎題終于得以破案。 ——從一開始貞德就沒有死。那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奧古斯特一世和利奧十世設法保住了貞德的性命。 當教廷有關于女巫審判的錯誤被開始修正后,奧古斯特一世就一直在致力于為那些被審判的“女巫”正名。 在利奧十世的回憶錄有這樣一句:“我親愛的奧爾不是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女巫,他只是堅信不管是什么都會有好壞之分。而大多數被燒死的女性,都是可愛又可憐的人。這種博愛的想法是我始終不能夠理解的,我始終覺得奧爾比我更像是一個圣人,無可救藥?!?/br> 在那之后拍攝的電影里,受到利奧十世的回憶錄的影響,總有人天馬行空的相信,拯救貞德這件事,一定是經歷了十分曲折又驚心動魄的營救過程的。奧古斯特和利奧十世遭遇過這樣那樣的危險,又一次次憑借智慧見招拆招的解圍,甚至偶爾還有拉斐爾躺槍,被當成是必須打倒的反派之一,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比唐僧西天取經還難的完成了任務。 但事實上,那個過程其實一點都不難,也沒什么差點被發現的心驚膽戰,因為從始至終他們都有當世最厲害的陰謀家保駕護航??上?,現代人對此并不關心,他們只想要他們期待的故事。 教廷也沒有對此發表任何意見,因為他們只顧得上慶幸教皇回憶錄《我的摯愛》里的內容并沒有全部流傳出去。好比他們的教皇在那本比磚頭還要厚的回憶錄里,用了多大的篇幅和溢美之詞來贊揚了他人生中一段最難忘記的同性之戀。與之對比,教皇大力推崇的、完全不符合教義的奢靡生活都顯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了。 利奧十世,一個在當上教皇的第一天,就給親友寫信直白表示“現在我可以開始享受了”的神奇教皇。 他的前任和繼任者肯定都很想打死他。 咳,回到現實,在利奧十世還只是喬樞機,奧古斯特一世也僅僅是法蘭西國王的時候,他們才一起經歷完了貞德事件不久,如今正在享受那種不需要說“我早就告訴你了”但卻已經足夠讓所有人覺得羞愧的日子。 因為就像奧古斯特之前質問過的,如果貞德被燒死了,但是黑死病還是沒有消失,那么這個鍋誰來背? 教廷給出了答案——魔女狩獵(女巫審判)。 不是說是魔女狩獵是錯的,而是魔女被狩獵的還不夠。從黑貓到紅頭發,一個都不放過。是的,這個神奇的中世紀開始覺得紅頭發、白皮膚的女性是最有可能的女巫形象。 奧古斯特簡直要給這些人的想象力跪下了。 在奧古斯特看來最愚蠢的是,他們連貓都不放過。 在給家人的信中,奧古斯特一次又一次的寫過——【在鼠疫最嚴重的時候,他們開始說黑貓是女巫的化身、女巫的寵物、不詳的預兆?說貓的鼻子會傳播黑死病的病毒?這是嫌自己活的太舒坦了嗎?】奧古斯特覺得他有可能找到了黑死病之所以會在歐洲那么猖獗的原因之一。 黑貓招誰惹誰了? 拉斐爾揉著太陽xue,也對此頭疼萬分:“我已經下令加強宣傳工作了,務必會讓民眾相信,黑死病主要是來自老鼠,而不是貓。沒有了貓,黑死病只會更加猖獗?!?/br> “有用嗎?”奧古斯特憂心忡忡。 “希望有?!崩碃枌Υ艘矝]有多大的把握,實在是教廷的威信太深,蜉蝣如何撼樹?除非他們能夠拿出明確的例子讓人們相信,癥結確實是在老鼠身上。 然后,伊麗莎白小姐就給了奧古斯特驚喜。 這位小姐在陪著太王太后親自前往了疫情爆發的第一線后,真的做了很多讓人們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今,這位身先士卒的“公主”差不多已經算是全歐洲聞名了,大家都知道英格蘭有這樣很一位公主和太王太后,不懼怕死亡的威脅,誓于難民在一起,明確的表達出了國家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健康人士的堅定立場。 比起只會一味的燒燒燒的教廷,伊麗莎白小姐的這種懷柔政策,無疑安撫了不少的民心。當然,非議也不是沒有,有些人并不能理解伊麗莎白小姐到底在做什么。 “她在鼓舞士氣?!?/br> 至少就法蘭西這邊來看,有不少人都很羨慕英格蘭能有這么一位勇敢的公主。 “而且,她在疫情最嚴重的郡救了不少健康的人,避免他們因為一網打盡的殘酷手段真的被傳染上黑死病。最主要的是,”奧古斯特高興的揚了揚手中的羊皮紙,“伊麗莎白說她無意中救下了幾個自稱是明朝商人的東方人,他們有些人懂草藥,已經救了不少人?!?/br> 拉斐爾去東方尋找辦法的商船已經派了出去,本以為真的需要等到十數年,如今卻發現也許上帝真的在幫他們。 “真是太好了!” 借此為契機,打開了正確的防疫宣傳方式,在不斷減少的數字面前,人們自然是更加相信現實。是老鼠,不是貓。 拉斐爾面對這種大好局面卻皺起了眉,他覺得這事不會如此順利。倒不是質疑伊麗莎白有問題,從她有勇氣離開倫敦的那一刻起,拉斐爾除了覺得這個女人也是個傻的以外,倒也不會再覺得她居心叵測。 只是…… 伊麗莎白的人氣如今已經儼然要超過宗教裁判所了,最主要的是,伊麗莎白信仰的是新教,本就流行新教的英格蘭如今都快成為教廷眼中比女巫更應該早些除之后快的存在。在疫病到底是由貓還是老鼠傳播這件事情的爭議上,伊麗莎白算是徹底讓宗教裁判所丟了面子和里子,不肯承認錯誤的他們不可能會就此罷休。 “希望不會出什么事才好?!崩碃柸缡钦f。 作者有話要說: 貞德在法庭上的回答這個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問問題的人肯定不是奧古斯特23333 以及,黑貓是女巫的化身這個其實由來已久,不過在黑死病大肆傳播的時候,黑貓也確實是背了鍋。甚至有一些被燒死的“女巫”僅僅是因為她們的寵物是一只貓。最可怕的記載發生在瑞士,有上百個孩子被吊死,只是因為他們之前摸過貓。 所以說,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第125章 墨菲定律再一次發揮了作用——當一個很糟糕的猜測誕生后, 它偏偏就會有很大的幾率成為現實。 沒過多久, 伊麗莎白小姐那邊果然出了事。 羅馬教廷派出了宗教裁判所的核心人物前往了英格蘭,可以說是精英盡出,都是些最狂熱又以喜歡酷刑折磨出名的兇徒,聯合當地裁判所的修士,一起對幾個東方人突然發難。 最開始, 這種發難自然是沒那么顯眼的, 套著“溫情”的外衣。只是有質疑聲傳出, 說幾個東方人拿出來的東方草藥是撒旦的飲料。還沒等伊麗莎白小姐這邊想辦法自證, 說清楚草藥, 就有人把幾個喝了藥但因為病實在是太重本身就救不活的人死了的事情推到了中藥頭上,聲稱要這些人東方人負責。 后來事情越鬧越大,有人告發說這些東方人并不信仰天主教,也不信新教。他們相信東方的神仙。 宗教裁判所才終于站了出來, 打著公平庭審的名義。實則就差指責那些東方人的鼻子說他們是騙子、是異端,必須要被燒死了。 為此, 被神奇的東方藥水救了的人, 和狂熱教徒發生了不只一次的沖突。 奧古斯特還沒有從祖母和堂妹瞞著他前往了疫病最嚴重地方而他因為身在法蘭西一無所知的陰影里走出來,就聽到了這樣的內幕。 “不行, 讓她們回來!必須讓她們回來!” 奧古斯特之前因為太王太后等人的發現本身還有些猶豫,如今卻變得格外堅定了,他寧可慢慢等十幾年后才有可能帶回來東方消息的商船,也不愿意讓他的家人出現危險。在那些狂信徒面前,根本沒有理智可言, 更不用說這事背后肯定有宗教裁判所的人在煽風點火。 正常人就不該去和瘋子爭執。 奧古斯特勸說太王太后先回倫敦避險信還沒有寫完,就出現了流血沖突。借由東方人的信任危機,一直在大力推崇他們的太王太后和伊麗莎白小姐終于站到了風口浪尖,毫無疑問的,她們才是宗教裁判所想要打擊的真正目標。 “不?!崩碃枀s閉上眼,深吸一口氣,這才對奧古斯特道,“教廷真正的目標是新教?!?/br> 一環扣一環,如今的戰神教皇也不是吃素的,他是絕對不會允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讓英格蘭這樣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國家脫離羅馬教廷的統治的。為了打擊正在逐漸壯大的新教,天主教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幸好,太王太后和伊麗莎白小姐也不傻,她們不會坐以待斃,故意留下讓人傷害。 宗教裁判所搬出了圣經里的話,說“魔鬼最擅長的就是偽裝成天使,來到人間蠱惑民眾”,有自發的民眾開始對幾個東方人進行逮捕,在真的要圖窮匕見要燒死他們的時候,太王太后和伊麗莎白小姐等人的臨時住所早已經人去樓空。 當聽到真的要燒人的時候,奧古斯特干脆氣到想要直接和教廷宣戰了:“尤利烏斯二世是不是瘋了?!如果我的家人有任何一丁點的事情,我發誓,我一定……” 后面的話奧古斯特沒有說出來,因為他被拉斐爾捂住了。 “威廉已經帶領嘉德騎士團趕往英格蘭了?!崩碃柡秃谔佑肋h是快人一步的類型,不管是陰謀還是陽謀,眼下最重要的都是大兵壓境,給教廷施壓。 “我能為此做什么?”奧古斯特繼續做些什么來平靜自己的內心,他想變成一個有用的人。 “不如從寫信開始?!崩碃栕匀灰呀浵牒昧税母咚賣r的任務。 奧古斯特親筆寫了好幾封信,充滿官方性質的那種,寫完封漆后,就派遣貴族出身的使者親自送往了法蘭西常駐各國的大使手上,再由這些大使覲見各國的國王,親自遞信進行交涉。 給英格蘭那邊寫信,自然是為了說明一下出兵的理由不是要和自己的堂弟兵戎相見,只是想要保護家人;羅馬教廷那邊就是強烈又嚴厲的譴責了,對方要繞圈子,奧古斯特偏偏不和他們繞,直接逼問宗教裁判所這么氣勢洶洶的是要對他們法蘭西遠嫁多年的公主做什么?! 不管太王太后“法蘭西的母狼”的名聲有多大,至少在本質上她始終是法蘭西的公主。 宗教裁判所想用幾個東方人當幌子,奧古斯特沒有理由為幾個東方人站出來,但他卻有足夠的立場為他的祖母站出來。 驚擾公主,意欲何為?! 其他被送到信的國家,則都是法蘭西名為“盟友”實為小弟的國家。法蘭西在歐洲無疑是強大的,哪怕改朝換代依舊是強大的,奧古斯特準備“邀請”大家來為他的祖母“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