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那不是一本多么有趣的書,反而充滿了中世紀貴族荒唐的想法和對rou欲的追求。 但奧古斯特還是在書旁邊的人為注釋里,找到了他想要的一句話——什么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宴會呢?往往是在我們遭遇了某種痛苦后參加的第一個滿足精神的宴會。(改編自《查理曼大帝的桌布(英)》) 好比戰后狂歡。 戰后的那場宴會未必是最好的,但卻是活下來的士兵們這輩子都會銘記在腦海里的,宴會上的香檳,美女,甚至是一首快節奏的舞曲,都會一直在他們腦海里回蕩,經久不能遺忘。 奧古斯特沒辦法讓布里斯托爾的貴族在一夕之間都遭一回罪。 但是教會可以。 這是《密中之密》的內容提醒奧古斯特的。 中世紀的噩夢之一——齋戒。這不是伊斯蘭教的專利,基督教在中世紀時期的齋戒日,在某些時段,和宴會一樣頻繁。這是現代人所無法理解的,畢竟現代的信教徒連大齋都僅僅是個人的選擇,并且大部分人都肯定不會去這么做。 可中世紀的齋戒卻是個永恒的主題,沒完沒了,誰也躲不過。 為此,在很多中世紀的作品里,都有特別嚴肅的從各種思想角度來辯論什么是rou,而什么是非rou的內容。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大家也是拼了。 剛巧,離對于基督教來說很重要的大齋期就要到了。 大齋期又名四月齋,從圣灰星期三到復活節的這四十天內,為了紀念主耶穌在荒野中度過的時光,教徒們要開始嚴格的禁食。這是基督教禮法中最長的齋戒期,暴食被視為一種原罪。 奧古斯特覺得這簡直是對吃貨最大的惡意。 也因此,造就了很多中世紀貴族更加扭曲的三觀。他們在齋戒和宴會的狂歡中來回折騰,暴飲暴食,幾乎人人都有胃病?!睹苤兄堋返淖髡呔徒榻B了一種讓人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緩解胃病痛苦的辦法——將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性,赤裸的抱在懷里,以溫暖胃部。 看到這里的時候,奧古斯特差點想撕了書。 不論如何吧,如果奧古斯特能在四月齋之后,舉辦一場讓人人能夠滿足飽腹之欲,又不至于胃疼的宴會,那他一定會被很多人銘記。 并且在未來只要一過四月齋,就會有人說,我曾在格洛斯特公爵的宴會上度過了最美好的解禁第一餐。 奧古斯特將這個想法說了出來,并得到了朱莉和喬神父的一致認同。 兩人自說自話,終于重新一拍即合。 “我們宴會的主題也有了——耶穌受難日?!睆男【褪熳x《圣經》的喬神父,在找一個特別神圣的狂歡借口方面,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賦。耶穌受難日是四月齋結束的標志,喬神父覺得他們完全可以借此辦個慈善晚會。這是多么深刻的主題??! “再沒有人會比常年需要保持苗條的淑女,更能了解在饑餓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家最想吃什么了。保證養胃又好吃?!敝炖虻暮蒙聿囊膊皇菓{空就能有的,她為此的付出一點不比常年在工作上投入的辛苦少。朱莉拍了拍掌,“而且這樣一來,宴會競爭也可以同時存在。我們只需要對比一下在狂歡節時最成功的宴會,然后超越它就好?!?/br> 狂歡節是在即將開始四月齋之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別稱“肥美的星期二”,與“圣灰星期三”做對比。 在狂歡節這一天,人們就會盡可能的吃掉在齋戒期所禁止吃的且無法存放六個星期之久的食物。英格蘭的貴族們對此尤為的熱衷,假面舞會、游戲、斗雞,他們能玩出不只是狂吃這一種花樣。幾乎人人都在期待著每年一次的狂歡節,那是他們爛醉、一夜情最好的擋箭牌。 “今年城里最大的狂歡節由誰來舉辦?”朱莉問。 “領銜主教?!眾W古斯特已經收到了邀請函。作為高級神職人員,在私宅舉辦這種宴會,也就是中世紀才會有的奇景了。 “哦?!眴躺窀负椭炖蛞黄鸢l出了一聲意味深長的感嘆。 這可真是冤家路窄啊。她們互相看到彼此的眼中有著這樣一句話,她們都已經從拉斐爾口中知道了領銜主教作過的死,最后兩人達成了一致——弄死他! 奧古斯特點點頭,同意了這個計劃。 在解決了朱莉和喬神父后,拉斐爾終于重新出現在了奧古斯特眼前。 奧古斯特把他覺得自己這輩子很幸運的巧合都說了一遍,并自言自語道:“換號改命,所言非虛啊所言非虛?!?/br> “當然,你是被幸運女神所眷顧的?!崩碃柤由盍诵θ?,順著奧古斯特說了下去,“這是對你上輩子遭受那么多苦難最大的補償?!?/br> “那你呢?”奧古斯特覺得命運也欠拉斐爾一個補償。 拉斐爾直視著奧古斯特道:“我已經得到了啊?!?/br> …… 狂歡節又名懺悔節,英格蘭叫煎餅星期二,內容大致是酒神節 美食 滑稽表演,人人臉上都充滿了最后一餐的肆意狂歡。這其實是對中世紀過于嚴苛的體制的一種非暴力抗議。教會并不提倡,卻也默許并寬恕了這種行為。因為教會覺得,人們在限定的時間內的一些極端行為,會讓他們在接下來的四月齋期間變得更加順從。 這種論調是否有什么科學依據不得而知,但至少人人都是喜歡狂歡節的,就像是大部分貴族對齋戒期的厭惡一樣多。 奧古斯特最近就看了不少從前幾個世紀傳下來的嘲諷齋戒期的貴族文章,當然,都是匿名的,他們想反抗,又不敢暴露自己。只能寫文章和編民謠進行冷嘲熱諷,奧古斯特看的不亦樂乎,英格蘭人的冷幽默就體現在他們的這種毒舌上。 不過,狂歡節也有失控的時候。這便是對付領銜主教的一個漏洞。 一伙兒年輕人在喝醉了之后做了一些大家每年都會做,但今年顯得尤為過激的行為——他們攻擊了妓院和戲院。 這兩處地方是每年在四月齋時都必須關閉的場所,所以總有人借著狂歡的名義,對這兩個地方做些過分的事情,以滿足內心深處那種卑劣的直男癌心理。 今年尤為的過火,他們攻進了一所十分高檔的妓院,并…… 抓到了不少赤身裸體正在與妓女甚至是妓男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身與身的溝通的教士。 那時已經是午夜過去了,也就是說,其實狂歡節該結束了,大家該帶著宿醉,頭疼的開始禁止rou食和性愛的齋戒期了。不過就一般的潛規則來說,大家都是默認狂歡一夜,從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開始的。 可這畢竟是潛規則嘛,如果一定要追究,那么這些教士就是公然違反齋戒了。 第38章 “這些教士逛妓院和領銜主教有什么聯系?” 喬神父在計劃開始前曾經問過這樣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從小萬事不愁、也不準備愁的享樂主義, 他其實沒什么斗爭經驗,要不然出身美弟奇的他也不至于會被波吉亞的教皇壓制到需要逃往別國避難。 “你不是想不到,只是懶得想?!眾W古斯特一句中的。 “bingo~(≧▽≦)/~”喬神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反正只要我張張嘴, 就能知道答案了, 我為什么還要浪費自己的大腦去想呢?你還真了解我呢~” 奧古斯特當然了解喬神父了, 因為……這輩子的他也是這么想的啊。只要確定對方不會害他, 他就不會太愿意動腦筋去想那些容易讓他頭疼的問題。一如拉斐爾說的, 他公爵的新號是對上輩子的補償,他是來享受生活的,并不想讓自己活的太累。 當個無憂無慮的小孩子多好啊,開心就笑, 難過就哭,不那么堅強也可以。 不過, 奧古斯特自認為他比喬神父還是要強上一點的, 他想盡可能延長他的童年,卻不代表著他想長大了之后繼續當個巨嬰。他也在努力學習, 努力在成長,雖然,咳,慢了點。 “逛妓院的教士只需要一句話,就能讓領銜主教也被釘上恥辱柱?!眾W古斯特解答了喬神父的問題。 “什么話?” 很簡單——我爸是李剛。 咳, 不是,是“我的老師是領銜主教”。后面還搭配了些紈绔子弟遇事時總會當眾喊出來的名句,什么“你知道我是誰嗎?”、“等老子日后弄死你”、“我記住了你”之類大同小異的叫囂句子。一個大寫的作死與坑爹,保證能把民憤越煽越高。 至于這些話說出來之后,到底是加速了領銜主教的死亡,還是不了了之,這就要看領銜主教危機公關處理能力,以及領銜主教的敵人夠不夠給力了。 cao作得當,上面就會迫于壓力開始對領銜主教徹查。而像領銜主教那樣的教士,想也知道的,他不可能清白無瑕,以前逍遙,只是大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沒人查。如今嘛,找到證據了,等待領銜主教的就是萬劫不復了。 更狠一點,領銜主教還會被當做教會的典型,讓大眾相信,教會還是好的,壞的只是極個別欺騙神的人,對于這種人我們一定會嚴懲不貸。 領銜主教的敵人有這么大能量嗎? 拉斐爾笑而不語。 質量不夠,數量湊。領銜主教的性格早就已經讓他四面樹敵,有來自宗教內部的,也有來自不滿于他往日作風的貴族和富商的。 宗教代表著了神,貴族有權,富商有錢,三者一結合,領銜主教這要是這樣都能逃脫罪責,那就該輪到拉斐爾重視他了。不過,這是不可能的。 拉斐爾只把計劃書和罪證派人往這些敵人的書桌上一放,一切就已經輕松解決了。 收到“厚禮”的敵人對自己被當做劍使了的這件事其實也是心知肚明,但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去做了,因為仇恨,因為有所求。名利場上的交易說到底不外乎就是一句箴言——利益至上,你損害了我的利益,我肯定要弄死;弄死你我能得到更大的利益,那我必須還是弄死你啊。有的是人愿意與虎謀皮,只要你能給到讓對方心動的籌碼。 領銜主教的弟子當晚被抓,第二天就見了報。 這速度,說沒有幕后之人在推動,都不可能。 效仿倫敦周報,布里斯托爾當地其實也有自己的官辦報紙,只不過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發行的速度也很隨性,什么時候發生大事了,什么時候印。有時候天天都有,有時候一兩個月都不見能出一張??偠灾?,這種報紙其實只是權貴扼住輿論喉舌的玩具而已。 布里斯托爾的報紙和現代的新聞業肯定不能比,但中世紀沒見過信息爆炸的人還是很吃這一套的。 不到幾天的時間,連隔壁郡都知道了發生在布里斯托爾教區內的“天大”丑聞。 一開始領銜主教還沒把報紙上的事情當做一會兒,只想著按照老一套來就好,只要錢送到位,就沒事。 誰承想,這次的事就跟滾雪球似的,越鬧越大,人人都在關注,拔出蘿卜帶出泥,連之前拿了錢的人都開始裝聾作啞、唯恐避之不及。 于是,沒有打輿論戰經驗的領銜主教開始進一步的作死,先是和身邊的人發牢sao、抱怨,再是不以為意的繼續作惡,然后是威脅、恐嚇,甚至是嫖妓。但不管領銜主教做了什么,第二天一準見報。 當領銜主教終于反應過來,他應該安靜如雞,等大眾忘了再處理的時候,已經晚了。根本沒有人會再給他機會,他曾經說過的每一句話都被人拿著放大鏡翻來覆去的批評。 不用懷疑,這樣的環環相扣、步步緊逼,自然都是出自拉斐爾的授意。 連報紙上請人連夜刻出來又拓印下來的現場畫,都是拉斐爾給報紙牽線搭橋找的專業畫師畫的。價格公道,畫技嫻熟。 在中世紀末期、文藝復興還沒有開始的時候,繪畫家還不能被稱之為藝術家,他們更多的是一種匠人,從事著機械的繪畫工作,好比給各地不同的教堂畫相似的《圣經》故事,也好比給貴族們畫人物畫像。不能武斷的說這些創作就沒有藝術神韻,其中也不乏臥虎藏龍著被歷史遺忘的滄海明珠。但這里要表達的重點是,中世紀的繪畫匠人們在復刻和速寫方面很有心得。 雖然拉斐爾受限于中世紀落后的技術,沒辦法弄出來奧古斯特曾經告訴過他的照片,但他卻另辟蹊徑養了一批手速極快的畫手,完成了中世紀報紙上的第一次圖文并茂。 用奧古斯特喜歡的說法來說就是,有圖有真相。 畫師將領銜主教的貪婪和教士叫囂著自己是領銜主教的弟子并拘捕時的樣子畫的惟妙惟肖,甚至還配了一段文字——你們這些愚民不配懲罰我,唯有宗教裁判所才可以! 然后就是英格蘭小報記者打從根上的冷幽默吐槽了:這位高高在上的教士和領銜主教,當然是更愿意接受宗教裁判所的審判了,就好像誰不知道領銜主教正是布里斯托爾教區宗教裁判所的負責人一樣。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弟子有多恨領銜主教呢?!眾W古斯特看著一夕之間就傳遍大街小巷的報紙,很是感慨。 拉斐爾反問他:“你怎么知道他們沒有呢?” “欸???”奧古斯特一愣,水藍色的眼睛里有著明晃晃的錯愕。 拉斐爾的計劃自然不可能依靠什么巧合,哪個步驟都不可能,這么說吧,從過激的狂歡節余興節目開始,就全都是拉斐爾的計劃了。 連領銜主教在狂歡節宴會上親口答應讓一些年輕修士去外面放松一下,都在拉斐爾的算計里,他甚至準備好了位高權重、一不小心聽到這句話的證人,好幾位。這些貴族如今還沒有接受報紙的采訪,但相信離他們主動開口已經不遠了。 墻倒眾人推,貴族閑的蛋疼,終日琢磨著該如何增加存在感,如今出了這么大的事情,他們當然不可能放過參與討論的權利。 說回領銜主教的弟子。 “他為領銜主教做了不少事,這都是他罪有應得。但壞人也是人,有他們在意且不允許踐踏的底線?!崩碃栐O法找到了領銜主教和弟子之間最大的矛盾點。 弟子a有個十分疼愛的親meimei,被弟子bjian殺了,弟子a一直在尋找兇手,最大的懷疑目標就是有戀童癖并曾經誘拐過他meimei的弟子b,但苦于找不到證據,拉斐爾為對方送上了證據和調查結果,是領銜主教替弟子b掃的尾,依賴于領銜主教的弟子a當然找不到證據。領銜主教沒辦法只因為弟子a就弄死弟子b,所以選擇了庇護弟子b,息事寧人。 弟子a看到這樣心寒的事情,自然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他要給他的meimei報仇,不只是弟子b,連成為讓他meimei無法升入天堂元兇的領銜主教也被加到了他的復仇名單上。 “準備這些要花多長時間?”奧古斯特忍不住問。 “還好,沒多久?!崩碃柌簧踉谝獾?,他不是在裝樣子,是真的覺得比起理查二世整出來的那些狗皮倒灶的麻煩,領銜主教的事情真的只能算是一般難度,“我說過的吧?從去年來布里斯托爾之后,我就聽了不少有關于領銜主教的事情?!?/br> 半年的等待與收網,對于拉斐爾來說真的已經是很容易的事情了,他甚至都不需要親自出面,能忙到哪里去呢? 未免奧古斯特圣母心作祟,拉斐爾還道:“我沒有冤枉領銜主教,每一條罪名都是真實存在的,我頂多是把他做過什么暴露到了全國的人面前而已。沒有半點添油加醋的成分,領銜主教也該為他曾經做過什么付出代價了?!?/br> “?。?!”這個世界上還會有比這更完美的? 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