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娘,我對做鞋這塊兒有天賦呢!我在家已經做好了幾雙了,是給我公婆小姑子的,我的也有,我做起來真的很輕松,這才來找你要裱呢!” 唐糖聽她說給自己也做了鞋,真是又感動又羞愧,她自己開始都沒想起來要給娘家人做,首先想到的是婆家,這都做好了才想起來給他們做,還要回來拿材料,覺得這個女兒唐家真是白養了。 “都做完了才想起來家里,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br> 唐軍在旁邊扒著飯碗卻沒吃下飯,聽到這里又插了句嘴。 唐糖:“……”臭小子真是不可愛,雖然事情的確是這樣的,那你也不能直接說出來??! “閉嘴,吃你的飯吧!再說你姐可不給你做了?!?/br> “正好我今年糊的多,我這就給你拿去?!?/br> 唐母說著就往里屋去,出來的時候手里拿了兩塊桌子那么大的裱,笑瞇瞇的,看起來很高興。 “這裱太大不好拿,等會兒讓你弟弟幫你拿著?!?/br> 唐軍撇撇嘴,沒說話,顯然是同意了。 唐父唐母都要上工,就是唐軍也得趕緊上學去了,唐糖也不多坐,催促唐軍趕緊吃飯。 唐軍三兩口把飯扒進嘴巴里,就起身拿了裱出去了。唐糖和唐父唐母告別,說是做好了鞋子再來給他們送。 一路上唐軍也不給她個好臉,話都不和她說,唐糖知道了這小子的傲嬌屬性,覺得逗著挺好玩的,就找他搭話,卻總是兩句話被噎的心口疼。 很快就到了朱家,唐軍把東西放下扭頭走了。唐糖沖他的背影撇撇嘴,卻正好被他回頭看見了…… 等唐糖做好了唐家三口的鞋子,棉花又沒有了。她本來還打算給大哥唐振國也做一雙然后寄到部隊去呢! 正在她發愁的時候,這天朱母就帶了一大包棉花回來,說是隊里棉花發了,今年不用做新棉衣,可以多紡點線,織布了,說不定還能再加幾床被單呢!唐糖聽了,瞬間眼睛就亮了。 紡線她知道,粗的棉線,還有細的紗線,正好等給唐振國做好鞋子,她就可以織毛衣了。 之前在縣里逛百貨大樓的時候,她就看見有毛線賣,可是買毛線需要工業券,工業券基本上是只發給有工作的城里人的,還都限量,級別低的,有時候一個月的工業券都只夠買塊肥皂的,于是她只能望洋興嘆,現在有棉線也行??! 后世很多毛衣不都說是純棉的嗎?純棉的毛衣還不像羊毛和化纖的那樣會起球,她小時候跟mama學過打毛衣,雖然只會織平針,但平針織出來也很好看的。 “媽,你要紡線??!能不能分我點?我想試著織件毛衣,可以的話到時候給你和爹還有明芳都織一件?!碧铺切⌒囊硪淼膯?,要知道,現在農村一年四季的布可都在這些棉花里了,他們可沒有布票。 “織毛衣不是得用毛線嗎?我見過,之前唐二家的媳婦兒就織了件,聽說得要什么工業券,她還是拿了不少糧食棉花送了她城里的大伯家,才換來的呢!”朱母有些奇怪,要是自己紡的線都能織那稀罕玩意兒,唐二家的媳婦兒至于費那么大力氣嗎? “怎么不行?不都是線嗎?頂多也就是不如毛線保暖罷了,實在不行,就等天暖和了再穿?!?/br> 唐糖不以為意,只要是線,怎么就不能織毛衣了。 朱母聽了,也覺得就是這么個理,反正今年大豐收,棉花發的多,況且實在不行,也還能拆了重新織布的,于是便同意了。 唐糖沒見過紡花車,自然不會用,于是吃過飯后,把紡花車搬到了堂屋,朱母就開始紡線,順便也準備教教唐糖。 這架紡花車的造型像是公園的摩天輪,一個約50厘米高的木頭支架上,橫著一根木軸。軸上有兩排木棍,軸的一側有一個搖把。 朱母先把成卷的棉花,撕成橢圓形的棉片,七八寸長,厚薄均勻,用一根筷子順向放在棉片上,用手從里往外一卷,就成了手指粗細的棉卷,然后十個一把,用棉卷扎好。 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紡線了,朱母先在紡車葫蘆上的紡花車釘子上,裹上從谷子秸稈上剝下來的一截空心的硬桿,右手輕輕轉動紡車輪,右手同時捏著一根棉巻兒頭,纏在紡花車釘子尖上,順勢輕輕拉伸,便拉出細細的棉線,棉線拉到一揚手長時,即反向轉動紡花車輪子,左手把棉線一提,往里一送,右手立即正向轉動車輪,棉線便就勢纏繞在紡花車釘子谷草桿子上,反復如此,很快就纏成滿滿的棉線轱轆,朱母告訴唐糖,這叫線穗。 期間朱母還說,紡線需要長時間實踐,方可熟能成巧,不可能隨手拈來。初學乍練時,不是拉不出線,或拉出了粗細不均,如長蟲吞□□一般,疙疙瘩瘩,拿去織布,織不出平整好布來。 紡線時,左手棉花胎兒拉伸的速度,要與右手轉動紡花車輪速度,配合得高度默契,達到最佳境界,才能紡出好棉線,粗細均勻,松緊適中,織出的棉布,布面光澤,細膩平整,為上等家織布;紡花車輪轉速越快,棉線拉伸必須同步加快,產量就會越高。熟練者,比初學者,不知要快多少倍。 紡成線后,還不能織布,發細而易斷,還要把兩個線轱轆合股重紡,然后繞在一個一尺半左右高的工字型線拐子上,成為環形一綹綹棉線,把環形成綹棉線,套在一個周長與線綹近似的小繞線輪子上,把棉線倒繞在方形四個腿、寬六七寸一尺高的線軸上,才算完成紡線的全部程序。 聽了朱母說的那么多紡線技巧,再看她已經把線穗摘下來,重新開始下一個了,唐糖有些驚嘆,果然,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唐糖看了這么一會兒,再加上朱母的講解,表示自己已經學會了,要自己上手試一下,被朱母拒絕了,說她從沒用過這紡車,還是別糟踐東西了,反正她晚上也沒事,就自己干了,今天多紡點兒,明天就能試著織毛衣了。 唐糖聽了,也只得無奈放棄,不過說到織毛衣,她倒是才想起來,現在線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沒有針呢!之前她倒是在賣毛線的地方見過那種鋼針,雖然沒有問怎么賣的,但想想毛線需要的工業券就知道,她肯定買不起。 不過后世倒是有棒針的存在,她可以讓唐爸給做幾根,他是木匠,做起來應該沒有難度,想到就干,跟朱母說了聲,她就提了做好的鞋子又往娘家去了。 到了唐家,他們也都吃過了飯,唐媽也在紡花,唐爸就在旁邊打磨一個新做好的凳子腿,原身的記憶告訴她,這是準備做好了桌子板凳到過年前好賣呢!于是她就她有些不好意思,這是真給人當親爸了???人家這正忙正事呢! 唐爸唐媽見了她,尤其是她手里的棉鞋,都是很是高興,閨女長大了知道孝敬他們了。 而且她整天的不出門,白天唐爸又要外出做工,已經好幾天沒見面了。 唐糖只得把事情的經過說給他們聽了,又表示想讓唐爸給做幾副木針,粗細都要一副,然后還說如果可行的話,就給他們也都一人織一件。 他們聽了自然是高興異常,閨女開竅了,想著給他們做東西,他們自然是驕傲又心疼。尤其是唐媽,本來唐糖能夠叫她一聲媽,她就跟高興了,現在既給她做鞋子有給織毛衣的,可不是讓她高興的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織什么呢!你看著給自己織一件,還有你公婆和愛黨的呢!都嫁人了,還想著娘家算什么樣子?再說你還有著身子,還是多歇著吧!” 雖然高興,但唐爸到底還是馬上反應過來,立馬不高興了,這還懷著孕呢!整天瞎折騰,可不能累著了。 唐媽聽了,也立馬附和,表示她們不缺衣服,讓她還是先緊著自己,別累著眼睛了。 唐糖看著這樣的父母,真是感動異常,之前她的爸媽,也是這樣的,一切為了孩子,原主那樣不知足,只能說,真是太不懂事了。以后她一定會好好報答他們,對他們好的。 和他們說過了這個事情,唐爸就表示他今天晚上就能給做好,讓她明天再來拿,然后就讓她趁著天還沒黑,趕緊回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紡紗車那段摘抄自百度,不知道算不算是抄襲,有知道的小天使提醒一下*^o^* ☆、數學系 第二天早上起來,家里已經沒人了,鍋里留了雞蛋和飯菜,堂屋的桌子上,簸籮里已經放好了兩個普通毛線那么粗的線穗,還有八根木針,唐糖想,那應該是唐媽怕她早上出門凍著了,一早就送過來的。 高興的吃完了早飯,唐糖就開始動手織毛衣。 先織自己的,照著自己的身材比了比,不過她現在懷孕了,如果穿到三月份的話,那就還有兩三個月,到時候肚子就五六個月了,即使本身不胖,加個肚子,太瘦了也不穿不上去,所以也不能織的特別合身,反正毛衣不嫌大,她就起針多了點,準備織的寬松一點。 唐糖之前只學過平針的插肩毛衣,于是決定就還這樣織,反正這樣的款式是經典,沒有花樣也沒什么,簡單大方。 忙碌的時間總是很快,一直到朱母回來,她才發現已經到中午了,她一個線穗都快用完了,不過毛衣才剛剛織了前片的大約十公分。 “已經織了這么多?你不是起來就一直在織吧?怎么也不站起來轉轉,一直窩著等會兒該難受了?!?/br> “我知道了娘,剛剛是忘了時間?!碧铺怯行┎缓靡馑?,她知道自己現在是特殊情況,還是多聽老人的話比較好。 于是唐糖就站起來,讓朱母燒火,自己開始做飯。 朱母一邊燒火,才想起來剛剛看到的唐糖織的和唐二家媳婦織的似乎不怎么一樣? “唐糖??!這毛衣你不會織可以去問一下唐二媳婦的,你們倆年紀也差不多,有話說,別總一個人待著,要悶出病來了?!?/br> “娘,我準備織成前片和后片,織好后,再像做衣服一樣縫起來?!?/br> “至于唐二家的,我覺得她太浮夸了,老是在別人面前炫耀,不想聽她說話?!?/br> 朱母倒是沒想那么多,她跟唐二家的不是一輩人,平時見面也不多,只是覺得是個爽利人,而且“浮夸”?讀書人就是會整詞兒,大家不都這樣嗎?不過既然媳婦兒不喜歡,那就算了。 吃過了飯,朱母出門了,唐糖就再次開始織她的毛衣,等到了晚上朱母再次回來的時候,兩個線穗已經全部織玩了,前片已經織了一大半,快要減針了。 吃了晚飯,朱母就又開始紡花,這兩天村里人晚上也大多都在干這事,伴著紡花車咯吱的聲音,唐糖進入了夢鄉。 充實的日子總是很快,除了做飯打掃衛生,順便時不時的接待下焦急等待通知的劉娟,唐糖一直在不停的織毛衣,轉眼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 已經到了一月底,農歷臘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了,通知書依然沒有下達,很多人都已經絕望了,劉娟也已經在家準備過年的事情,不來找她了。 只有唐糖依然每天在織著毛衣,一個星期前,她已經把自己和朱父朱母還有朱明芳的毛衣都織出來了,雖然不若真正的毛衣那么柔軟,但也還是很漂亮的,朱母還高興的買了丹青染料,把她和朱父的染成了黑色和藍色的,朱明芳的染成了墨綠色,只有唐糖依然保留了毛衣原本的棉花白色。 前天,她又把唐爸的那件織好了,送過去后,知道她已經把婆家全部的人都給織了一件,(其實他不知道,她閨女對于全家人的定義中,并沒有沒見過面的便宜老公朱愛黨……)唐爸嘴上說著她長大了,但也別累著了,說他有衣服穿呢!不過隔天,唐糖就聽說,他把那白色的毛衣連染色都沒有,就套在了棉襖里邊,棉襖沒扣扣子,敞著前胸去溜達了圈,唐糖聽了,又是好笑,又是心酸,這大概是唐爸感情最外放的時候了吧! 感慨過之后,繼續干活,她現在在織屬于唐媽的那件,那天她見了唐爸的毛衣,雖然什么都沒說,卻露出羨慕渴望的眼神,唐糖就表示她現在沒什么事,唐媽的已經開始織了,這是等不及先給唐爸的送來,她的沒兩天也能織好,然后還有大哥小弟的呢!正好過年了他們我都在家。 唐媽聽了,激動的聲音都有些顫抖,她這么多年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趕緊回屋里把還沒開始織布的三十來個線穗都給了她,說是等她再多紡些再給她送去。 唐糖推辭不得,無奈只得帶了回朱家,給了朱母,不過她看的出來,朱母雖然嘴上說著親家母太客氣了,但對于她帶回來的線穗,還是很滿意的,也是,這年頭,家里一切穿用的布料,可都得靠它呢!唐糖這才理解了唐爸唐媽為什么非要她帶線穗回來。 估計就算她們不給,朱母也不會說什么,畢竟她現在懷著身孕呢!但到底心里會不舒服的。唐糖也直到現在,也才終于明白,對待婆婆,其實真的不能太隨便。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已經年底了,所有人都放假了,唐家大哥唐振國也在這天從部隊回來了,看著朱父朱母,包括朱明芳都一臉的憂心忡忡,唐糖終于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原來朱愛黨還沒回來??!她都差點兒把這人給忘了。 不過她記得小說中他是和唐家大哥一塊兒回來的??!順便在回來的路上偶遇了唐紅,唐振國這個還算不小的boss見他倆眉來眼去的,還把朱愛黨給揍了一頓呢?。ú贿^這純粹是唐振國找事兒,因為朱愛黨結了婚就把他meimei給扔在了家里好幾個月沒消息……妹控的世界你不會懂的,即使是主角光環,也沒法阻擋他們沖向反派的道路。)現在怎么他還沒有回來?白天大哥還來找過她??!唐糖也蒙圈了,果然不能對劇情報有希望吧! 唐糖去問唐振國,順便把一直沒有寄出去的毛衣和棉鞋給他。 唐振國激動的說著妹子長大了,但問到朱愛黨,卻只是說在做任務,這是軍事機密,他不知道。朱家又焦急的等了幾天,還是沒有任何消息,對于這個沒有兒子的新年,朱父朱母過的是沒滋沒味,不過很快,他們就轉移了注意力,因為唐糖的通知書到了。 錄取的學校雖然也在省城,不過意外的是,并不是她報考的醫學院,而是省城大學,專業是數學系,這讓唐糖有一瞬間的蒙圈,怎么回事兒,這是老天注定不讓她當白衣天使? 上輩子,姑且稱之為上輩子吧!她就一直想要報考醫學院,但她有個表姐就考的醫學院,還是臨床醫學,畢業后那是各種苦逼,整天累成狗。 于是爸媽就堅決不同意,正好爸爸同事家的一女孩,比她大一屆,學的是應用數學,當時把她們專業說的是天花亂墜,說她們專業有多么多么好,就業面有多廣,就業前景有多好,爸媽聽了她的話,是二話不說就要唐糖也報數學系,唐糖于是一臉茫然的報了數學系,誰知道最后才知道,尼瑪那位爸爸同事家的jiejie,就沖著教師職業去的,但是唐糖一點也不想當老師???不過后來她得到的唯一好處估計也就是保研了,但卻倒霉的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現在難道是想讓她再來一遍嗎?唐糖頓時有種天塌下來的感覺…… 作者有話要說: 有小天使要求加更,雖然我知道這是你們愛我的表現,但就現在一天收藏三四個的節奏,我怕都完結了也漲不了多少個,所以只能這么吊著你們了。haha~ ☆、大學報道 在唐糖收到通知書的隨后兩天,劉娟唐家寶和唐大柱也都收到了通知,唐小武沒有被錄取,不過他年紀還小,半年后還能繼續。 唐大柱被錄取的是市里的師范中專,物理專業,唐家寶和劉娟都報的省城的學校,一個大專一個本科,劉娟由于和唐糖經常一塊兒,所以考了省城師范的本科專業,唐家寶雖然是???,但兩人在一個學校,一個語文專業,一個政治專業,唐糖有種她們村要開學校的感覺。 自從唐糖接到通知書開始,村里就有種喜洋洋的氣氛,等到另外三人也確定都考上了,村里更是一下子就沸騰了。 要知道,這會兒誰考上了大學,那肯定是十里八香都知道的事情,但他們整個鄉鎮到現在,也才只有鎮上的一個人被傳考上了中專,其他村里可是一個都沒有,這他們村里一下子出來了三個大學生,還有一個中專生,這能不讓他們激動嗎?若是以后人們再提起他們唐家村,可就要在前面加上一個狀元村了。于是村長和支書大手一揮,決定一定要慶祝慶祝。 既然是慶祝,自然就少不了擺宴,不過這年代,誰家也沒那個財力,結果自然是大隊拿糧食出來。 湊著過年的油水還沒有消化完,村里人也都這家幾個雞蛋,那家一塊rou的送,于是村里大擺了一場,所有人都上了桌。還有不少臨村的孩子也都聞訊趕來了,各個吃的滿嘴油光。 村里的孩子雖然很不滿這些外村的孩子來蹭飯吃,但對著他們,卻都一臉的驕傲,仿佛考上大學的是他們自己一樣,外村的那些孩子自然不服氣,各個都摩拳擦掌,發誓以后'一定也要考上大學,給村里人爭光,于是后來這個鎮出了不少走出農門的孩子,被人稱為狀元鎮,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唐糖雖然感覺村里人太夸張,但也沒說什么,沒看劉娟不僅沒說什么,還特別驕傲的來跟她說這事兒了嗎?再說這些都是大人的事,她有爹娘有公婆,還是交給他們cao心吧! 于是這場宴席結束了很久,還是被人津津樂道,和朱父朱母說起來,還直嘆他們家愛黨有福氣,跑了個芝麻,撿回來個西瓜,不過也有人聽說唐紅在縣里混的很不錯,賺大錢了,就背地里說這朱家不知道燒了什么高鄉,這媳婦兒各個都能耐。 朱父朱母高興,每天也不再憂愁朱愛黨不沒回家過年的事情了,畢竟有任務嘛!他們也能理解,只是因為第一次沒在家過年,這才有些想不開?,F在有了高興的事情,自然就放下了。 不過沒高興兩天,他們又開始愁上了,這兒子整天不在家,媳婦兒又優秀,這以后見多了城里人,和兒子過不下去可怎么辦?雖然相處了這么久,他們也知道唐糖是個安分的孩子,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孩子長的好,到了大學,優秀的男孩子也多,被拐跑了怎么辦?可是他們就是發愁,也不能不讓人去上學??!要不然不說唐家不愿意,就是整個村子都不可能愿意的。 唐糖并不知道朱父朱母的憂慮,她現在正努力在開學前把所有人的毛衣織完,終于可以走出這個村子,走出劇情的漩渦,到省里讀書去了,她不知道有多高興。 然而此時興高采烈的唐糖不知道,就在不遠的縣城里,唐紅有多么的驚訝和慌亂。 她自從回來后,就開始在鎮上開小飾品店,成本只是供銷社剩下的一些布頭,等賺夠了本錢,就又轉戰縣里,希望一步步壯大,最后以家鄉為起點,最后再到省力發展,就可以和朱愛黨共進退了。 而且直到現在,她也確實走的很順利,已經在縣里買了棟二層小樓,一樓開店二樓住人。順利的話,等到年底改革開放的通知下達,她就可以到省里去找朱愛黨懺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