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也是后來,她才清楚這其中的陰差陽錯,當初求娶她的不是蕭瑾,而是他的小叔叔,誠王蕭誠。而蕭瑾求娶的則是她的堂姐,李元。 蕭誠比李萱要大10歲,李萱的記憶中,他一直都是個溫柔的大哥哥,很照顧她。每當她被其他閨秀排擠,被家中姐妹壓得抬不起頭,被父母逼得喘不過來氣時,蕭誠都會過來安慰她,拍拍她的腦袋喚她小可憐。 他一直很疼愛她,用玩笑的口吻說,他們同病相憐。那會李萱不懂這些,不懂他的處境,不懂他的壓力,還以為他在笑話自己。生悶氣,好久都不理他,還是他親手給她做了風箏,又哄了許久,李萱才勉強跟他說話。 李萱一直以為這疼愛是長兄對待幼妹的疼愛,卻沒想過,他曾經求娶過她。 他們相差了十歲,他求娶她時,她才十五,剛剛及笄,還只是個小女孩。每天最開心的事,不過是能少讀一個時辰的書,多喝了一碗燕窩粥,或者不被那些清高才女們排擠,單純得像是一碗清水。 真是不明白,蕭誠到底看上她什么了,難道是因為她可憐? 蕭誠求娶她,蕭瑾求娶李元,這本該是一樁美事,眾人各得其所,得償所愿??上?,偏偏順帝心虛,他和云貴妃兩口子商量來,商量去,覺得這兩門親事影響太不好。 但凡是長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李家這兩位小娘子,李元要好于李萱,且好得不是一星半點,沒到天差地別的程度,可也差不離了。 滿朝文武都瞪眼睛看著呢,他們哪里好意思,把好的留給自己兒子,而讓蕭誠娶差的。 芒刺在背啊,朝臣肯定會議論他的,說不定史官也會添上一筆,說他偏心。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還是換換吧,好的給蕭誠,差的給蕭瑾。 于是乎,李萱就這樣嫁給了蕭瑾! 李萱一家子馬不停蹄地往京師趕路,而京師忠德府眾人也正準備迎接他們。 常年不住的院子要修葺,還要分配下人服侍,打點服裝吃食,好多事。 書房內,老國公正在和世子說話。 吏部的調令已經下來了,正在老國公手里,上面清清楚楚寫著:宗正寺少卿從四品上。 老國公想起老兒子李崇福,文不成武不就,做事也不勤懇,偏偏狗屎運倒好,生了個好兒子,得太子看中,一直帶在身邊。 這次,他能調任回京,估計也是沾了兒子的光,才能得太子美言。 “六郎是太子伴讀,自幼陪伴太子,情份非常?!笔雷永畛绲麻_口道。 太子對六郎的看中,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見。 想起李承玨,老國公目光柔和了些,不過仍板著臉:“這孩子糊涂!”他孝順父親,希望父親回京,那是好事??商邮侵髯?,只能敬,為其做事效勞,豈可借著太子對他情誼徇私? 世子勸了一句:“六郎還小?!?/br> 聞言,老國公皺了皺眉:“這孩子少年得意,被捧得太高了,驕傲肆意,自視甚高,我擔心……”剩下的他沒說,只是看了世子一眼。 被捧得越高,摔得就越重。 世子明白老國公的意思,忙道:“父親放心,我會慢慢教他?!?/br> “嗯?!崩蠂c點頭:“辛苦你了!” —— 演武場,六郎李承玨正在射箭,三箭齊發,發發正中靶心。 長隨一邊遞箭過去,一邊興奮道:“都中靶心?!?/br> 另外一個長隨正在給李承玨遞水,聞言,瞥了遞箭長隨一眼:“呵,那是當然,也不看看少君的師父是誰?!?/br> 遞箭長隨聽了,忙道:“可不是,名師出高徒,少君可是和太子殿下同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咱們少君勤奮又聰慧,這箭當然準頭極好?!?/br> 見兩人恭維起來沒完,李承玨不耐煩地皺眉:“行了?!边@些話他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這世上,恭維討好他的人多了,他還不至于被兩個奴才捧得心花怒放。 主子生氣,兩位長隨趕緊噤聲。 被擾了興致,李承玨也沒什么心思射箭,直接把弓往長隨手中一扔,拿起軟帕擦了擦汗,就下了演武場。 這幾天,他一直沉著眉,心情并不太好。 人人皆道父親調任回京,是太子對他的看中,太子對他情誼深,才會愛屋及烏,提拔他父親。 然,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深處他并不想讓父親回京。 父親無才無能,母親又是平民出身,他只希望他們能離他遠點,不求能為他增添臂助,只求不給他惹禍。 但,事關孝道,此事他不能說,更是半點口風都不能露。 第15章 兄妹 青油馬車從側門駛進了忠德公府,進了府,先由婆子引著,到李崇福馮氏曾經居住的院子,得梳洗一番,再去拜見祖父祖母。 李承玨早已在小院等候多時。 李萱很想念這個哥哥,前世時,她和這位哥哥算不得親近,畢竟從小沒在一塊長大。他自幼由祖父祖母帶著,養了一副老成持重的性子,待她關切有余,親近不足。 常年一身青色長衫,小小年紀就沉眉斂目,活像個三四十歲的老頭。 說話的語氣刻板又啰嗦,總是指著她寫的文章嘆氣,教訓她不用心,但是卻會耐心地指點,在旁邊一筆一劃寫下注釋,用心講給她聽。 他們兄妹之間,感情雖是淡薄了一些,但責任還在,李承玨待她不親,教她時卻很用心。 想到這處,李萱渴望見到哥哥的心更迫切了,她一馬當先,飛身一躍—— 李承玨等在院門口許久,心里頗不耐煩,他自幼受寵,因為太子殿下看中的緣故,別說是在這忠德公府,放眼整個京師,都是人人爭相追捧的驕子。 這會,為了全孝道,頂著大太陽站在門口等了一上午,內心早已經煩躁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