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于知樂走到臺前, 在嚴安身邊站定。    臺下的拍手觀眾,很配合地給出雷鳴般的掌聲,也有高舉熒光棒,宣傳牌的,那些閃閃發光的應援牌里,她看到了嚴安的名字, 也有《焉知》這首歌。    側面的男主持笑著和她打招呼:“知樂小姐, 你好?!?/br>    于知樂看向他,頷首道:“你好?!?/br>    男主持煞有介事地點頭,望向臺下:“我終于知道嚴老師為什么對于知樂小姐念念不忘了,我要是有過這么漂亮的女同學,應該也會想要……嗯,我不會寫歌, 可能會給她寫本日記吧,哈哈?!?/br>    女主持剜他一眼:“怎么會是同學,我還有故事的女同學呢。知樂是嚴老師的學生吧?”    嚴安認可。    “跟他學過什么?”    于知樂回:“吉他?!?/br>    “是今天帶來的那把?”    “對?!?/br>    女主持見他們倆保持距離,生硬地站著,揚了揚一邊手:“你們倆就這么站著?不抱一下?”    嚴安聞言, 側眸瞥了于知樂一眼, 仿佛在詢問她意見。    女人倒是不假思索,旋即小幅度敞開兩臂。    嚴安詫異少傾,擁抱了她,一個短促的擁抱,也引起了臺下成片尖叫。    接下來就是兩位主持人的唱和,針對目標也多為嚴安。    于知樂只有寥寥數語,但主旨始終圍繞在于知樂的單曲上。    女主持:“聽說《焉知》這首歌的詞曲都是嚴老師親自創作?”    嚴安:“對,是這樣?!?/br>    男主持拿起面前一塊板子,瞄了瞄:“我看過歌詞,非常美,也很有畫面感,眼前能自動浮現一個漂亮生動的女子形象,是否也代表了嚴老師對知樂的一些印象呢?”    嚴安甚是隨和:“當然,畢竟是寫給她的?!?/br>    女主持:“嚴老師這么說不怕女粉絲傷心么?”    嚴安只是笑,并不回話,似在默許。    男主持催促:“再聊就要說到節目結束了,不如我們先聽歌,相信下面觀眾也非常感興趣了?!?/br>    女主持望向一直緘默的于知樂,示意她可以唱歌。    通明的棚里瞬間暗下去,按照臺本要求,于知樂懷擁吉他,坐上高腳凳,非常盡職地唱完了整首歌。    水藍色的光漫遍全場,一襲白衫的于知樂,如海底魚人,擁有皎潔的肌膚和鱗尾,淋著月光,低吟夜唱。    嚴安立于臺邊,一眨不眨地凝望著舞臺中央的女人,眼底沁滿柔情和驕傲。    一曲結束,掌聲雷動。    嚴安上前迎她,于知樂依舊微微笑著。    兩人一道坐回皮質沙發,開始接下來的正式互動談話流程。    主持開始曖昧不清地問話,刻意制造噱頭。    字里行間都在造話題,帶節奏。    中途嚴安還被要求哼了一小段曾經那首《歸處》,兩人當日關系,顯而易見。    這足以在節目播出后,引起軒然大波。    于知樂坐在一旁,話的確少,偶有問題,依樣畫瓢,簡單附應。    直到女主持八卦地問于知樂,“知道嚴老師為你寫了《焉知》后,知樂有沒有一些回到當初的感覺呢,從徒弟到師妹,兩個人會不會覺得距離更近了一些?”    于知樂并不知道這里的臺本,她只是稍稍低了低頭,而后掀眼,莞爾否認:“沒有?!?/br>    主持面色微變。    但于知樂仍是平和模樣,往下回應:“事實上,我一開始并不知道這首歌是嚴老師為我寫的。直到剛剛在后臺,我才得知一切,想必這一定是老師給我的驚喜吧?!?/br>    這一回,連嚴安都驚訝地望了回去。    女人并未受影響,唇畔弧度未變:“所以上臺前,我即興創作了一首歌,想用來感謝我曾經的師長,嚴先生?!?/br>    臺上眾人面色驚疑,攝像師回頭,沖導演使眼色。    這樣出其不意的變動,并未讓身經百戰的導演感到不妥,相反燃生興趣,想接著往下看。    他抬了抬右手,示意各方繼續,稍安勿躁。    女主持飛快跟上:“知樂是清唱嗎?”    于知樂瞥了眼靠在沙發旁的吉他:“我可以邊彈邊唱嗎?”    男主持抬手:“當然可以?!?/br>    于知樂走回去,取了自己那把吉他,她翹腿放琴,回首看身邊的嚴安一眼,“班門弄斧,你們隨意聽聽就好?!?/br>    兩位主持都笑了,直道:“怎么能隨便呢,我們偏要認真聽?!?/br>    嚴安也未料見,但他還是為于知樂搬來立麥,壓到適合她的高度。    于知樂道了聲謝,動指撥弦。    令眾人意外的是,她啟唇的第一句,還是與《焉知》當中一模一樣的詞曲:    “焉知你白天黑夜春夏秋冬……”    但下一刻,弦音陡轉,換為另一個調子,和與上一句對稱卻相異的歌詞:    “焉知我日落日升潮退潮涌……”    在場所有人,都有些詫異,但還是選擇繼續聆聽。    女人仿佛度入無人之境,目空一切地彈唱著:    “    焉知你曾幾何時靦腆懵懂,    焉知我今非昔比芳華正濃;    焉知你眼如繁星都住其中,    焉知我胸懷大海遼闊有容;    焉知你淡妝濃抹別樣嬌紅,    焉知我不枯還榮立如青松;    焉知你風姿綽綽猶驚鴻玲瓏,    焉知我漫道蕭蕭盼葳蕤崢嶸;    焉知你手舞足蹈能拉扯彩虹,    焉知我緘口少言在悄燃火種;    焉知你笑淚如清水一泓叫人想擁,    焉知我愛恨似細沙一捧揚手皆空;    ……    ……”    直到此刻,大家才徹悟過來,與其說是即興創作,倒不如說是刻意改編。    反客為主砸場子,把嚴安原本的作詞,一句句懟了回去。    可又不盡然是改編,因為屬于女人自創的那些句子,都比原先的更為遼闊大氣,干凈豁達。    那些調子,又能與原曲的旋律巧妙融合,毫不突兀。    高下立判。    嚴安如坐針氈,勉力維持著笑容。    此刻,于知的彈唱已來到副歌部分。    這一段,完全被她改了,與《焉知》迥異:    “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子非我,焉知我有天空,    廣袤蒼穹,不甘平庸,掙破牢籠,我已乘風。    啊……乘風……    數九寒冬,笑望相送,    春光融融,醉臥花叢。    子非我,焉知我之樂,    子非魚,焉知魚有天空,    北冥有魚,化而為鳥,其名為鵬,破浪乘風——    啊……乘風……我已乘風……”    于知樂閉上了眼,動情地輕哼著。    她聲音清淡綿長,悠遠縹緲,也格外迷人。恰似微風,也如白浪,鷗雀振翅長嘯,海天湛藍一色。    現場鴉雀無聲。    導演一直聽到她唱完,才回頭問身旁抱臂而立的陶經紀人:“你們真沒商量好???”    陶寧望向臺上,鮮見地笑出了聲:“沒有?!?/br>    ——    回到公司后,得知此事的林有珩,沒有計較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