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姜緯不是他母親,沒有做過對不起姜筠的事情,她跟在姜筠身邊十六年,便是不能對這府中每個人的性子都了解透徹,大概的品行也還是知道的。 前世的姜筠不愛說話,便是連姜箏和她說話都不多,更不要說姜緯這樣的男孩了。 姜緯捧著本書,打著討教的旗號,一到屋里便把那本書往小幾上隨便一擱,猛然間想起這是在姜筠的屋子里,姜筠最討厭別人將書本子亂放了,不整齊,不好看,又把那小幾上的白瓷碟子往一旁推,將那本書板板正正的放到小幾一角。 姜筠瞥了那書一眼,嗤了一聲,道:“你不是來討教問題的嗎?” 姜緯本就是尋個借口罷了,這會被她戳破了也不尷尬,像模像樣的翻起那本書,指著一處道:“此處不解?!?/br> 姜筠湊過去看他指的一處竟是易經中的話。 姜筠看了眼姜緯那突然認真了的側臉,一時之間也不知他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只笑道:“易經最是晦澀難懂,我也只知其一卻不能參透其中之意,不好與你多講,改日你去問問夫子,免得我給你解錯了?!?/br> 姜緯笑了笑,道:“原來三姐也不懂,難怪我研讀了幾日都沒弄懂什么意思?!?/br> 他手指翻過書頁接著道:“既然三姐都看不懂,想來我也不會弄懂了,那便不看了,浪費時間?!?/br> 姜筠在他頭上敲了一下,道:“哪有你這樣的態度對待學習的,旁人不懂,你便不學了嗎?” 姜緯抬頭看著她,神色間有些委屈,姜筠愣了一下,隨手捏起一塊糕點問姜緯吃不吃,姜緯接過去塞到嘴里,嚼咽之后道:“這滿府上下,還是三姐這里的糕點最好吃?!?/br> 他又伸著頭,帶有點討好的意味道:“三姐真的沒看懂那話的意思嗎?” 姜筠冷哼一聲道:“便是看懂了又有什么意思,你若是覺得我這性子不好,便不往這里來?!?/br> 姜緯低著頭訕訕道:“三姐誤會了,弟弟沒有那意思,不過是瞧著我母親和四姐不如三姐通透,說也說不通罷了?!?/br> 姜筠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道:“所以你便來勸我,想著我能去你母親那里示弱,難怪人都說人善被人欺了,便是我厭你母親已久,你母親不也是憎我如rou中刺嗎?” 姜緯不妨他有這么大的反應,他知道自己的母親和胞姐為人太過小氣,母親與三姐不合,這也是他一早便知道的,甚至于三姐最早的時候對他也是排斥的。 姜緯抿著唇道:“三姐冰清玉粹,弟弟一直敬仰三姐?!?/br> 姜筠摩擦著杯蓋沿口,笑意盈盈道:“你也不必在這里吹捧我,我也不是那圣人,四弟啊,原是我小瞧了你,今日一看,你的才學也不在二哥之下嘛?” 姜緯干咳兩聲,自己為自己解圍道:“童言無忌,三姐莫要怪罪?!?/br> 若是一般人,此刻定是坐不下去了,可姜緯臉皮厚,坐著不走,硬是要蹭姜筠的火鍋吃,姜筠故作生氣道:“再說些話氣我,便叫你喝辣椒水?!?/br> 姜緯捂著胸口道:“三姐怎能如此待弟弟呢,我不喝?!?/br> 姜筠哼哼道:“這可由不得你,上了這店,不割些斤兩下來,可是走不掉的?!?/br> 姜緯嘆氣道:“原來是我為魚rou了?!?/br> 他年紀小,聲音充滿朝氣,姜筠逼著他發出被辣椒水辣壞了嗓子的聲音,姜緯先是不愿,而后壓著嗓子發出沙啞的聲音。 屋子里頓時哄堂大笑,姜緯也跟著笑了笑,守在外頭的丫鬟進來通報說是夫人身邊的人過來尋四公子了。 姜筠勾著唇對著他笑,姜緯站起身拱手道:“看來今兒這頓飯是注定蹭不到三姐的了?!?/br> 他面上有些尷尬,他才剛勸三姐不要排斥他娘,這會他娘就派人找了過來,他也不止一次聽他娘和四姐說不許他和三姐親近,他著實不理解他娘的想法,三姐又沒招惹她。 姜筠歪著身子對他擺手。 翌日姜筠和程琳約好了出去玩,經過書坊的時候見到外頭拴著七皇子的馬,姜筠扭頭對程琳道:“真是奇了怪了,七皇子的馬居然在書坊外頭?!?/br> 程文越對于讀書向來是能偷懶就偷懶,這些年腦子里那點知識都是姜紇看著硬塞進去的,這會在書坊外頭瞧見了他的馬,姜筠和程琳都是稀奇。 程琳道:“說不準這馬是旁人的,只是和七皇子那匹很像罷了?!?/br> 說是這么說,可那匹馬見著熟人了,都開始梗著脖子對著她倆打招呼了。 姜筠笑道:“瞧你說它不是七皇子的馬,它生氣了吧?!?/br> 程琳撣了撣衣袖,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進去瞧瞧七皇子是挑什么書的?!?/br> 兩人對視著眨了眨眼,畢竟七皇子主動到書坊里頭這事可比天落紅雨要稀罕多了。 程琳對著外頭吩咐了一聲,丫鬟從后面的馬車下來,春玲扶著程琳踩著凳子下去,姜筠跟在后頭,把手搭在平翠的胳膊上。 兩個人進了書坊,便有管事的過來向她們行禮問她們要看什么書。 平翠回道:“不需領著了,我們小姐自己瞧瞧就行了?!?/br> 那管事的也不是多事之人,聽了她們要自己瞧瞧,便躬身行禮,退到了后頭。 這書坊中間擺的都是書架子,里面有專供看書的地方,姜筠和程琳順著書架走了一圈沒瞧見七皇子的人影。 程琳道:“該不會七皇子只是將馬拴在了外頭,人到別處逛去了吧,我瞧那對面就是酒樓,說不得人在里面?!?/br> 姜筠正要說話,便聽里頭傳來一句聲音:“公子,這些都是適合小姑娘看的書?!?/br> 兩人齊齊轉身,后面擺著一道屏風,聲音便是從那里傳出來的。 兩個人走到屏風邊,便見坐在桌子前的七皇子殿下手里捏著一本書,面露嫌棄之意,語氣有些不好道:“你們找的這是什么書來糊弄人?” 那小管事連忙陪笑道:“公子,這些都是十來歲的小姑娘喜歡看的書,我們書坊里就這些書賣的最好了?!?/br> 程文越猛拍了把桌子道:“你們懂個什么,我那妹子可是才女,怎能同一般十來歲的小姑娘比,你們拿的這是什么書,都帶著畫的?!?/br> 程文越看著那書面上一頁紙畫了一張圖,寫了一段畫就來氣,幸好他細心,若是阿籮在他書房里瞧見了這些書,只怕要笑話他了。 那小管事垂著頭,態度和順道:“公子稍等片刻,咱們再去給公子挑些別的來?!?/br> 心想這公子的妹子也不知是什么才女,他到這里就說挑十歲左右小姑娘愛看的書,十歲左右的小姑娘可不就愛看這些帶著圖畫的書嗎?他們又不知他妹子是才女,不過這公子還算好伺候的,雖然發了火,卻沒動手打人。 程文越擺了擺手道:“快去快去?!?/br> 他郁悶的喝了杯茶,忽然瞥見姜筠和程琳站在屏風處笑著看他。 他放下了杯盞,站起身道:“你們倆什么時候來的,怎么也不出聲,快過來坐?!?/br> 姜筠走過去道:“七皇子這是要挑書送給阿籮嗎?” 她在屏風旁把程文越和小管事的話聽的真切,七皇子相熟的十來歲的小姑娘,且能讓七皇子如此用心思的,可就阮家阿籮了。 七皇子拿起小管事派人搬過來的書遞給姜筠和程琳道:“是啊,你們來瞧瞧,這小管事尋的這是什么書,這哄三歲孩子的吧?!?/br> 七皇子對那帶著圖畫的書非常嫌棄,姜筠看了眼那書,就是本成語書,一個成語的意思還要畫圖解釋一遍,這些成語只怕小阮籮早就運用自如了,也難怪連七皇子都要嫌棄了。 不一會小管事便帶著人抱著重新挑選的書過來了,七皇子瞥了眼坐在身旁的姜筠和程琳,想到阿筠和阿琳在書院里可都是夫子夸獎的好學生,阿籮也經常在他面前提起的敬佩的對象,便對著兩人笑了起來。 “兩位meimei,能不能替我挑些書呢,你們平日都看些什么?” 姜筠道:“除了這些帶圖畫的書,基本都看的,夫子會為我們選書的,除了夫子選的,平日里都是瞧著哪本有興趣就看哪本的?!?/br> 那小管事一看買書的公子向姜筠和程琳詢問意見,連忙向姜筠和程琳介紹。 姜筠和程琳是這書坊里的???,經常到這里看書買書,小管事知道她們一個是衛國公府的三小姐,一個是惠郡王府的小郡主。 “郡主,姜三小姐,這些書你們平日里也都看的?!?/br> 程文越以為他說的是那些帶插畫的書,道:“你可別糊弄人,我這兩個妹子可都是有見識的人?!?/br> 小管事忙道:“小的哪敢糊弄公子和小姐呢,這些真是姜三小姐和郡主翻過的書?!?/br> 那小管事以為這公子是嫌棄他們的書不好,連忙從書的內容到質量夸了一通。 程文越在這方面不精,扭頭看姜筠,姜筠對著小管事道:“別挑了,把里面那幾排的書都拿上一本?!?/br> 她又問程文越:“不嫌多吧?!?/br> 程文越豪氣的揮揮手:“不多不多,都買了也不多?!?/br> 那小管事一聽接了個大單子,咧著嘴笑道:“好嘞,公子您稍等,小的這就去給您記單子?!?/br> 而后便歡天喜地的跑了出去。 ☆、67.第 67 章 程文越要請姜筠和程琳吃飯謝謝她們替自己選書,姜筠擺手拒絕了,程文越買好了書也準備著去把阮籮帶宣王府里去哄哄她呢,便站起來道:“我就不打擾兩位meimei了,得先回去了?!?/br> 姜筠看著程文越的背影消失不見,回頭便見程琳手撐著腦袋,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小管事過來詢問她們要不要看書,兩個人本就是出來閑逛的,既進了這書閣,便各自從書架上挑了本書坐在屏風后面的案桌前看書。 這里供人看書的地方都以書架隔開,正面擺著屏風,遮擋外面的視線,后面有一扇窗戶,打開窗戶便能看到外面的風景。 姜筠叫人把窗戶打開,竹簾拉下,外頭連著的是這書坊的院子,也有讀書人坐在院子里的假山旁看書。 書坊里很安靜,基本上看書的人都是輕拿輕放,盡量不發出聲音,約莫快到午時的時候,姜筠有些犯困,放下書,轉了轉脖子,接過平翠遞過來的杯盞抿了口茶。 程琳也放下手中的書,抿了口茶,道:“快到午膳的點了,咱們走吧?!?/br> 姜筠也正要喚她,點了點頭,起身的時候叫平翠把放到一旁的兩本書買了。 身后跟著個小管事送她們出來,姜筠跨過門檻,陽光灑在臉上,暖洋洋的。 姜筠露出了一抹愜意的微笑,瞧著對面的酒樓生意還不錯,她沒去過那個酒樓吃飯,轉頭道:“恰好這對面就是酒樓,咱們就去那里吃午飯吧?!?/br> 程琳將肩上的披風攏了攏,笑著點頭。 一輛馬車從街道一側飛奔過來,車簾子被風吹的揚起,姜筠恰好抬頭見馬車里坐著一個錦衣男子懷里還摟著一個女子,馬車走的太快,姜筠有些沒瞧清楚。 程琳見她怔怔的站在那里,側頭拽了拽她的衣袖,問她怎么了。 剛過去的馬車已經停了下來,就停在了不遠處的醫館前,馬車里傳來一聲女子的嬌喝:“怎么停車的,驚著了夫人?!?/br> 那馬夫連連賠罪,程琳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只見一個丫鬟扶著一個年輕女子下了馬車,那女子身上裹著厚厚的披風,頭上戴著帽子,看不清楚臉長什么樣子。 那女子走路半個身子都歪在了丫鬟的身上,看起來是生病了。 姜筠目送了那女子進去,沒多會馬車上接著走下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郎,他面色焦急,一下馬車便快步往醫館里走。 程琳微皺著眉頭,看著姜筠道:“這些個男子,瞧著不錯的,沒想到行事如此荒唐?!?/br> 那從馬車上走下的少年,正是同姜籬定了親的,工部尚書府的二公子趙彥。 趙尚書為官清正廉明,家中規矩極好,趙彥是趙尚書的嫡孫,自幼也十分聰慧,讀書用功,都道人品才學是一等一,是個謙謙公子,如今瞧著倒是還有些隱情了。 姜筠和程琳坐在二樓靠窗的位置,視線恰好能瞧到剛剛那醫館的位置。 程琳脫了身上的披風,道:“剛剛那女子,只怕是趙彥養的外室了?!?/br> 趙府的規矩便是家里的公子未成婚前身邊不許有小妾通房,趙大人對待家中小輩極為嚴苛,趙府里莫說是未成親的公子了,便是成了親的身旁也極少有通房小妾的,趙大人自己就只有一個發妻。 這也是當初姜籬同趙府定了婚事時,何氏為何會如此開心,不僅僅是趙府門第高,更重要的是家里的規矩好,基本上不會有小妾通房一類的煩心事。 看剛才趙彥那焦急的模樣,若說同那女子沒有關系,姜筠一點都不相信,更何況她還親眼瞧見了馬車里趙彥把那女子摟在懷里。 姜筠翻著案桌上的杯盞道:“都說趙府規矩好,趙府的公子個個是高風亮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