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林榭:“……” 這個措辭如此熟悉,讓他不由回想了剛才彭初苒被那個織布大姐支配的恐懼。 林榭:“慢點慢點慢點慢點我沒看懂?!?/br> 大叔:“你可真笨!” 剛才還唱得歡快,現在就嫌棄我笨了。林榭無奈地看了他一眼。 大叔:“來來來你再看一遍?!闭f歸說,埋怨歸埋怨,大叔還是盡職盡責地拆了這幾步回去,再給林榭重復。 …… 等林榭塞進去葫蘆編完了之后,已經過去大半個小時了。 他挑的還是一個小葫蘆,只有大叔那個一半大。 大叔:“這么簡單,你都花了這么久?!?/br> 林榭:“……我第一次編這個!” 大叔:“我小時候你編得比你快,你看你這個還歪了,賣不出去的這種?!?/br> 林榭從他手里奪回來,藏在背后:“我編的!我買了,我帶走!” 大叔嘿嘿笑著:“你編的,你拿走不要錢?!?/br> 林榭哼哼:“我不,我還要一個你編的,給你錢?!?/br> 大叔:“你是客人,我喜歡你,送你了?!?/br> 林榭看著他燦爛的笑容,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那我給你唱歌?!?/br> 大叔:“好??!” XY的歌不適合這里,林榭想了想,選了《希冀》這首老歌。它曾經風靡大江南北,年長一輩少有沒聽過這歌的。就算大叔沒聽過,聽這歌也會比較有共鳴。 而且,這是葉泠喜歡的歌曲之一。 林榭比較熟。 彈著大叔的吉他,林榭在他門前的空地上邊彈邊唱,大叔跟著他一起哼哼。 跟拍老師在一邊記錄著這個場景,都市里來的年輕人,和偏僻村莊里少數民族的長輩,用一首老歌,音樂交流,聯系起了彼此。 一首歌唱完,林榭把吉他還給大叔,還不忘拎著那兩個說好了給自己的葫蘆。 林榭:“好啦,我得走了?!?/br> 大叔擺擺手:“慢著慢著?!?/br> 他又噠噠噠地往家里走,林榭站在原地一頭霧水。 大叔可能就是進了個門,一只腳還在外面呢,拿了東西就轉身邁了出來。 大叔:“給你這個?!?/br> 他遞過來了一張卡片。 林榭接過后翻看:“這什么?誒,竹篾文化?” 正面是一個竹篾編織的背簍,背面是四個字“竹篾文化”,下面還有一行小字——拉祜族傳統文化之一,竹篾編織。 林榭:“……” 這卡片是什么東西? 他抬起頭問:“導演組讓你給我的嗎?” 大叔:“學了之后,就給?!?/br> 林榭:“……” 還真是探索傳統技藝??? 那初苒姐學了織布,也能拿到卡片了? 他正這么想著,就見彭初苒從旁邊的一條小路上過來了。 彭初苒出現在路口了之后,就瞧見林榭站在不遠處,她揮手大喊:“亭亭!” 林榭聽到聲音后轉身:“姐!” 彭初苒捏著手里的卡片:“我多了一張卡!” 林榭也拿著卡跟她揮手:“我也多了一張!” 葉泠在不遠處聽見了這邊兩人的對話,他快走幾步過來,在另一個路口出現。 林榭瞧見葉泠的身影,眼睛一亮:“葉老師!” 葉泠挑眉,叫彭初苒就是“姐”,喊我還是“葉老師”?我比彭老師年紀可還小呢。 葉泠想了一下,干脆也站在那里,揚了揚手里的卡,學著兩人的對話:“我多了兩張卡!” 林榭:??? 臥槽,不愧是我愛豆! 果然厲害! 卡片 幾人對了自己的經歷,得出了“學一門手藝不論好壞都可以得到”這個結論。 彭初苒:“這有什么用呢?” 葉泠翻看著手里的兩張卡片,背面都是該技藝的名字,然后是一行小字“拉祜族傳統文化之一”,設計上比較樸素,花紋簡單,淺藍色的底。 葉泠突然想到了什么,把林榭手里的卡片要了過來。 比對之后發現,確實,每張卡片的花紋也是不一樣的。 林榭:“怎么了?” 葉泠:“花紋可能也有講究,是拉祜族的圖騰嗎?” 他沉思了下,說道:“彭姐,能看一下你的卡嗎?” 彭初苒爽快應下。 四張卡放在一起,每一個上面的花紋形狀都不一樣,彭初苒那張卡更像是衣服上的花邊紋路。 葉泠:“彭姐的卡是怎么得來的?跟衣服有關嗎?” 彭初苒詫異:“誒,你怎么知道的?” 葉泠:“剛才見了不少人表演,衣服邊上的紋路跟這個差不多?!?/br> 彭初苒:“我剛學了他們的織布,但是沒織花紋啊?!?/br> 林榭不等他詢問,便舉手回答:“我跟一個大叔學編織竹篾了?!?/br> 說到這里,他把手里拎著的兩個葫蘆拎起來:“看!” 彭初苒:“喲喲喲,亭亭手真巧,做了兩個呢?!?/br> 葉泠卻是看了他一眼,道:“小的是你做的?” 大的那個編織緊密、規整,小的時不時就歪七扭八,一看就是老手帶著新手做的。 林榭嘿嘿一笑:“大的是大叔做的,小的才是我的?!?/br> 彭初苒很捧場:“一會兒工夫能做出來這個樣子,也很厲害了。亭亭天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