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慢慢地太陽升上來了,云朵就像上了顏色了似的,滿是紅艷。 整個京城在太陽光的沐浴下醒了過來,一座座的高門大宅或是門庭小院里冒出縷縷炊煙。 清靜風煙的街道上開始出現個別的行人,慢慢的隨著太陽越升越高,人也越來越多。 有的在行走, 有的在高聲吆喝販賣東西, 有的則是出門吃早飯。 總之人聲鼎沸, 熱鬧非凡。 一座莊嚴華麗的府邸里,綠葉做襯,百花爭相怒放,丫鬟小廝們正各司其職的干活兒。 但有的丫鬟們卻在忙里偷閑,竊竊私語, 邊說邊笑,不知幾人說到哪處, 竟羞的滿臉通紅。 “你們知道嗎?今天王爺出門時一臉的滿足呢” “肯定是昨晚吃飽了” “對呀,這王妃好不容易來了, 而且還是個大美人兒, 王爺怎么能不.....” “聽巡邏的侍衛說,昨晚王爺王妃鬧到今晨才睡的” “哦哦,難怪王妃現在這個點了還起不來” 而此時被議論的女主,正躺在床上睡得像頭小豬,不知夢到什么, 嘴角處還有可疑的液體。 她翻了個身,夢里不知道在干什么,手胡亂的抓來抓去。 手臂感受到床鋪的另一邊傳來的冷意,她揉了揉眼睛,睜開了睡眼惺忪的雙眸。 在床上發了會兒楞,她便自顧自的穿起了衣服。 屋外的丫鬟清兒聽見屋子里有動靜,暗想王妃怕是醒了,她敲了敲房門,低聲道: “王妃,您醒了嗎?” “嗯,進來吧” 曉曉應答了聲,便讓人進來了,如今自己已是王妃,很多規矩她也不懂,有個人伺候引導自己也是好的。 她可沒有那種穿越女主的光環,覺得整個世界都圍著她轉,特立獨行能得到別人欣賞,一曲歌舞名動世間。 還是得腳踏實地的來,不管在哪個時代,規矩都是不容易被矩矱的,別想妄圖去挑戰,畢竟她還有一個男人,她不想給男人丟臉。 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 清兒一進來就伺候王妃洗漱,梳頭等等,忙得團團轉,畢竟這里只有她一個丫鬟,所有事情都要她親力親為。 曉曉坐在梳妝臺前,看著鏡子里清兒正認真的給她梳頭,問道:“王爺呢?” “回王妃,王爺去早朝了” “哦,知道了” 金鑾殿里此時一片壓抑,沒有一個官員敢大聲說話,只有站在最前面的厲王,敢于直視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他身后珠簾里的劉太后。 飛檐上的兩條龍,金鱗金甲,活靈活現,似欲騰空飛去。 龍椅后面水晶珠簾逶迤傾瀉,簾后,劉太后一臉陰沉。 這男人,已經被自己內定為妹夫的人,現在居然公然在金鑾殿上求封一個村姑為厲王妃。 厲王妃何等尊貴,那可是一品親王妃。 除了皇上外,就屬厲王身份最為高貴,身為厲王的正妻,那是何等的尊榮。 以前厲王雖厲害,但他們最后還是贏了他。 消失沉寂了兩年,暗中培養勢力,此次回歸,他的手段及身后的勢力簡直可以和他們分庭抗禮。 經過和父親商量,此子要么斬草除根,要么就拉攏成為自己人,不然后患無窮。 想輕易干掉他實在太難,就算付出了大代價還不一定能殺得了他。 最終父親決定讓小妹嫁給他,從而起到拉攏作用。 本來一切都算好的,李厲對小妹傾兒也算有情,而傾兒對他也滿意。 但人算不如天算,哪想半路居然一個村姑擋路了。 “一個村姑罷了,給她個侍妾之位就已經是天大的榮耀了。 好大的口氣,居然還想要厲王妃之位,真是笑話?!眲⑻笤谥楹熀罄湫Τ雎?。 “臣已說過,她是臣的救命恩人。 俗語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 想必母儀天下的劉太后,比臣更懂這話里的意思?!?/br> 劉太后一頓,隨即笑了笑,繼續道: “厲王說的也沒錯,救命之恩確實該報。 可你應知道,皇家人身份之尊貴,豈是一個村姑能隨意踐踏的。 縱看古今皇子選妃,哪個不是在世家貴女中層層選拔,挑選出最優秀的女子。 為的是什么? 為的就是皇室正妻的尊貴。 為的是能有廣闊的胸襟和管理后宅的能力。 為的是能讓下一代得到更好的血脈傳承。 只有擁有高貴血脈的人,生下來的后代才是高貴的。 像村姑那樣低賤的血脈,怎么能有資格生下皇室的骨血” 劉太后一席話說完,劉太師一派的官員連忙跪下,激動的高聲道:“太后英明,太后圣明” 李厲回頭見自己一派的人雖然沒有跪下,但那眼里深處也有一抹情緒,那是贊同劉太后話語的情緒。 “太后此言差矣。 敢問太后,村姑就不是大庸朝的子民? 村姑就和我們不一樣,難道是不是娘生爹養? 何為貴賤? 村姑是一個種田種地的,可是我們吃著低賤之人種的飯菜,難道就不低賤了? 太后曾是先帝面前最為得寵的貴妃,應當聽過先帝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吧? ‘愛民如子,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何為愛民如子,就是把大庸朝的所有子民當做自己的兒子、女兒,何來的貴賤呢? 太后母儀天下,想必是最應該懂這個道理的呀? 村姑聽起來確實是渺小,可在場的各位想想,國家有難需要我們去邊疆廝殺時,她們是不是在用她們種出來的糧食,做我們的堅強后盾。 這兩年本王生活在趙家村,看到村姑農婦們在農忙時節既要下地干活,還要帶孩子,更要張羅一家人的吃食住行。 這樣的女人難道不偉大嗎? 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什么高低貴賤,說白了,不就是比人運氣好,會投胎了點嗎? 人,最重要的是品格,只有品格高尚,有誠信,一言九鼎才能稱為君子。 如果一個人連品德都沒有,那活著還有意義嗎? 本王在最艱難的時候是她不離不棄,難道本王好了之后就拋棄糟糠嗎 這樣的厲王在你們這些官員心中會是什么樣? 在大庸朝的子民心中什么樣? 別國會怎么看咱們大庸朝? 古話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所以,還請皇上,太后成全” 厲王話一出,金鑾殿的官員們都驚的說不出話來,每人都陷入了沉思。 小小的一見封妃事件居然上升到這種高度,但都不得不承認厲王說的很對。 雖然厲王話里有點拽拽的模樣,有點針對太后,但他們都無視了,因為厲王本身就是權勢的代表。 說白了,身在高位的是太后,但真正掌權的還不是劉太師,現在劉太師都沒辦法反駁,又何況是太后呢。 最后,厲王拿著封妃的圣旨和鳳冠霞帔出了宮,一路上嚴肅非常,但身為厲王貼身侍衛的阿三阿四還是能感覺到,王爺內心的喜悅。 頤和宮中,劉太后屏退宮人,對著坐在下手位的劉太師不悅道: “父親,這個李厲是越來越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今天居然敢公然頂撞哀家,而且你居然還悶不吭聲的” 劉太師道: “厲王現在勢力極為雄厚,老夫都摸不清他的底。 而且他在殿上講的一番話可謂是言辭犀利,你沒見他講完全場皆驚嗎? 他想要的目的那么明顯,老夫說再多也改變不了,也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和他撕破臉?!?/br> “父親,那可是厲王妃,小妹如果嫁過去還被一個村姑踩在腳下,想想就氣不過”劉太后惡狠狠道。 “你小妹的手段你還不清楚,到時候不聲不響做掉那村姑,厲王妃的位置不就是她的嗎?何必大動肝火”劉太師道。 他在心里搖搖頭,雖然大女兒現在貴為太后,身份尊崇,母儀天下,但心性還是欠缺,不加以調*教難成氣候啊。 李厲下馬車府就見一道鵝黃色的嬌美身影站在王府大門前翹首以盼著,身后跟著丫鬟清兒。 看見他一下車,絕美的小臉上頓時笑開顏,樂顛顛的向他小跑了過來,途中好像意識到什么不對,又改為走了過來。 “王爺,回來啦” 嬌軟的聲音里透露著強烈的喜意,像一陣暖暖的風吹進了他的心房,讓他瞬間渾身輕松,整個人連一絲疲倦都沒有了。 “嗯,王妃久等了”李厲摸了摸女人的小腦袋,輕聲道。 “不久,咱們進府,我可做了一桌好菜,就等你回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