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節
每一次接觸,蘇晗總能給他帶來一樣的情緒。嬌俏動人的,精致清純的,憨態可掬的。和家人相處的蘇晗,笑容清脆悅耳發自內心的干凈,溫暖清澈,笑容感染力十足,連帶著閔暨也跟著笑起來。 衛津一直隱藏在暗處,他和青書一人負責內屋,一人負責外院,覺得這件事有必要讓蘇晗知道。 次日一早,衛津攔住了青書,把昨晚有人站在墻頭窺視蘇晗的事一說,青書臉色當場就黑了。 “現在怎么辦?”衛津問。 “先等等,我去問問小姐?!?/br> 青書進屋把衛津的話一字不落的轉述一遍。 蘇晗冷著臉,“可看清了是誰?” 青書搖頭,“隔得遠不敢湊近,穿著夜行衣很難分辨出來,人數不多,三五個左右?!?/br> 蘇晗略思索半天,來了什么也不干,也分不清是敵是友,“暫時不必驚擾,再看看,要加強下府院看守,千萬不能叫人鉆了空子?!?/br> 青書點點頭,轉身告訴了衛津。 又過了一會,靜書進門伺候,“小姐,睿王妃來了?!?/br> 蘇晗挑唇,一定是為了戚蓉而來,筆尖下的字跡沒有一點影響,秀氣大方。 睿王妃來了一個時辰后,宜人過來一趟。 蘇晗放下筆尖,“王妃怎么說?” “王妃說流言四起,不利兩府,不為正妻,一個貴妾的身份足矣??h主名聲已損只能嫁給公子,流言是從蘇府傳出,無論如何,蘇府要占一大半責任?!?/br> 宜人簡單明了的說出睿王妃來意,蘇晗皺了皺眉,陷入沉思,忽然勾起了唇。 “你回去告訴母親,就說蘇府答應了,不過還是不能委屈縣主了,要聘縣主為蘇府少奶奶?!?/br> “小姐?”宜人不解。 “照我說的做,回頭再跟你解釋?!?/br> “是?!币巳丝傆X得蘇晗的心是七竅玲瓏做的,心思不是一般人能猜測的。 凌氏十分信任蘇晗,略一思考就明白了蘇晗的用意。 “小姐?”不止是宜人,靜書青書也都糊涂了,敬淑縣主做妾,夫人都不愿意,怎么還能做妻呢? 蘇晗淺笑,“王妃親自登門應該早就知道大哥的婚事,母親根本插不了手,掌握在皇上手里。讓戚蓉做妾,表面上是挽回顏面放低了姿態,卻會讓世人以為蘇家恃寵而驕,讓皇上更加忌憚蘇家,其他人就更不敢和蘇家親近了?!?/br> “那為什么王妃還要來呢?睿王不是想拉攏老爺少爺嗎?這么做不是把蘇家得罪了嗎?”靜書疑惑。 “王妃這次來就是要和蘇府撕破臉皮的,也不會讓戚蓉嫁進府來?!碧K晗頓了頓,又說,“只有談崩了,睿王才能從流言中洗脫出來,不被皇上懷疑,讓皇上知道睿王府和蘇家是兩家,戚蓉一個小姑娘情竇初開沒教好。至于私下的事誰又能說得清呢,重要的是堵住了悠悠之口?!?/br> “那萬一王妃答應了呢?”青書插了一句。 蘇晗搖頭,“王妃若答應了,落在外人眼里,睿王府就有點咄咄逼人仗勢欺人的意味,人言可畏,說不清楚下一刻會發生什么?!?/br> “何況今日是王妃主動登門,蘇府是迫于無奈才答應,無形之中把睿王府推向了危險,睿王不會這么傻。若之前沒鬧這一出還有幾分可能,再說真成了,睿王手里的兵權怕是要保不住,皇上又怎么能允許兵權集中在一家手里?!?/br> 蘇晗也是后來琢磨明白,前世大哥削職,外祖兵權沒收,對皇上威脅不大,所以才會睜只眼閉只眼的容忍蘇霆娶了戚蓉。 但此時此刻卻不一樣了,蘇家重權在握,本就惹人忌憚,所以蘇晗猜,睿王絕對不會為了得到有幾分可能的兵權而放棄握在手里的。 果不其然,如蘇晗所料,凌氏義正嚴辭的要為這件流言蜚語負責,堅決要聘娶縣主為妻,不給蘇霆留下一任何抹黑罵名的機會,被王妃拒絕了。 蘇家明面上是被動,可實際卻是主動,明晃晃的告訴睿王府,這黑鍋,蘇家不會背。 睿王妃驚訝,她故意放低了姿態,算準了蘇家避嫌不會納戚蓉一個縣主為妾。沒想到凌三夫人居然主動要娶戚蓉為妻。 要不是今兒一早,睿王被皇上有意無意的提點,隱隱有些動作,睿王妃真差點答應了。 因為一旦聯姻,蘇家就算是貼上了睿王府的標簽了。 更說明流言并非蘇家傳出,很有可能是睿王府故意的,為的就是把蘇家逼到風口浪尖,綁在一條船上,一旦聯姻,睿王府不怕反,怕就怕蘇霆的心不在睿王這邊,才最麻煩。 睿王不敢賭! 怪就怪戚蓉不長腦子,一下子把局勢弄亂了。 睿王妃本來也沒打算談妥,只是來做做樣子,就是要告訴外界,是戚蓉擅自作主睿王府沒教養好,否則今日兩家已經成了親家,把睿王摘了出去,與前朝無關。 最主要的是告訴景隆帝知道就行了,她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只不過,灰頭土臉的回去,睿王妃平生第一次被逼的下不來臺,又氣又惱。 蘇晗卻是佩服幕后推手,短時間就想出了這樣的對策。睿王妃親自上門被拒,為的就是迷惑皇上,蘇家支撐的不是睿王。一旦其他二王有所動作,這頂帽子就扣在了誰的頭上,這水攪的越來越混了。 睿王卻又不敢得罪死蘇家,真怕蘇家反水支持其他二王,留有余地,適當的敲打卻是十分必要的。 否則也就不會承認是戚蓉沒教好,戚蓉代表的就是睿王府的臉面,還真是豁得出去,自己伸手打自己的臉。 只是,睿王看不清一點,若蘇家但凡有一點心思,事情就不會做那么絕。 睿王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 “小姐心思非常人所能及,奴婢愚昧?!币巳梭@嘆。 凌氏欣慰,“這孩子從八歲那年起就沒讓我cao過心,懂事又貼心,怎么不叫人偏疼!” 這話,宜人是贊同的。 晚間,蘇三爺歸來,臉色有些沉重。 “今日睿王向皇上解釋近日流言,皇上勒令睿王回府整改,禁朝十日,睿王這次怕是要惱上蘇家了?!?/br> 凌氏不以為然,“自分家起睿王就該看清了?!?/br> 蘇三爺沉默了,這話說得不錯,可惜蘇家手握兵權,哪個不眼紅。圣上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朝堂兩位王爺斗個你死我活,大臣私下紛紛站隊,唯有蘇家保持中立,這次和睿王府鬧僵,萬一…… “沒有萬一,睿王若真有那個本事也不至于到今天還是個皇長子!” 凌氏自信滿滿,她覺得就算支持了睿王登位。就憑他那小心眼,也絕容不下蘇家,與其如此的還不如放手一搏。 “還有一件事,皇后怕是要撐不過去了,昨日起就開始吐血,只怕…?!?/br> 蘇三爺頓了頓,沒有繼續往下說。 凌氏一點也不關心,自從戚扇賜婚她就猜到了,只是沒想到會這么快。 “若真如此,霆哥兒怕是要啟程回西北了?!?/br> 蘇三爺猜不透皇上更猜不透凌氏。 次日早朝,邊關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大殿。 西南有流匪作祟,大肆燒殺掠奪,殘害百姓,人心惶惶,已經有一大批災民往臨城趕來,邊界秦國更是虎視眈眈大肆征兵,西南統帥一個月前突然病逝唯有副帥支撐,三軍不可一日無帥。 這也就是景隆帝召回蘇霆的其中原因之一。 景隆帝當即下詔,“著封蘇霆為一品護國將軍,接令三軍平定西南,明日午時即刻趕往,不得有誤?!?/br> 一品護國將軍? 景隆帝一石激起千層浪,蘇霆才十八歲,不是副將是主將,可見皇帝有多么信任蘇家。 那可是三十萬大軍啊,群臣不淡定了,原本蘇霆手握十萬大軍就已經讓人不爽了。 “皇上,蘇少將年紀輕輕恐怕經驗不足,資歷尚淺,初次就接管三軍,怕是難以令人心服口服,請皇上三思啊?!?/br> “是啊,皇上,蘇少將以往都是跟在凌將軍身邊,凌將軍經驗豐富能指點一二,若蘇少將單獨征戰只怕少年意氣風發,慣會紙上談兵,三思啊皇上?!?/br> “沈侯爺說的對,臣也以為蘇少將雖有將相之才,年紀尚淺,并非最佳人選?!?/br> “怎么會!蘇少將乃是一代梟雄,戰無不勝,平定西北……” 景隆帝瞇著眼,高位上每一個人的表情都看得很清楚。 蘇霆身姿站的筆直,劍眉微斂,如一株懸崖峭壁上的一支青竹,冷冽孤寂,不為所動,好似大家討論的都不是他,榮辱不驚。 景隆帝微微嘆息,略顯疲憊的閉了閉眼,而后猛烈睜開,沉聲道,“既然你們都反對,不知可有推薦人選?” 連郡王第一個站出來,“微臣以為大殿下睿智多才,若論身份是東楚皇子,部下更是人才濟濟,最合適不過?!?/br> 睿王站在最前端連郡王的諷刺令他皺緊了眉,瞥了眼伯安侯。 伯安侯立即上前,“臣以為鎮南王寶刀未老經驗豐富,年輕時曾為東楚立下汗馬功勞,軍威不減,才是這次最合適的人選?!?/br> “老臣不才,若東楚需要老臣,皇上,臣愿意誓死效忠東楚?!?/br> 鎮南王出列順勢接下話茬,伯安侯嗤笑,都一大把年紀了,上了戰場非死即傷,還逞什么能。 這倒是奇怪了,兩王互薦對方,這可是三十萬大權啊。 朝堂上如炸開了鍋,吵吵鬧鬧更個菜市場似的,那些大臣吵得不可開交。 砰! 一聲巨響,景隆帝陰沉著臉,頓時屋子里靜了下來,面面相覷,景隆帝睨了眼睿王,“睿王,若戰敗,當如何?” 睿王說不動心是假的,只是有些猶豫,一旦離開京都若發生些什么,不可估計到時候就是追悔莫及。但面對三十萬大權,睿王又有些動搖。 思量片刻,睿王站了出來,“兒臣乃東楚子民,若有需要兒臣的地方必定肝腦涂地,萬死不辭,只是兒臣沒上過戰場經驗不足,絕不敢拿一城百姓乃至三軍做賭注,兒臣倒是覺得閔尚書足智多謀,英勇無畏,可做副將?!?/br> 意思就是說,睿王不去,推薦閔暨做副將。輸了和他沒什么關系,贏了,閔暨至少也能得到部分兵權,更給了機會讓他和蘇霆接觸,蘇霆若不識趣,那就休怪他無情,算是默認了蘇霆為主將。 景隆帝瞇眼轉而看向鎮南王,“三王叔,若戰敗你當如何?” 鎮南王心一緊,景隆帝年輕時候也上過戰場奮勇殺敵,再加上多年來的龍威,頃刻之間毫不掩藏,氣勢奪人,真叫人捉摸不透。 這是要他立軍令狀呢,勝敗乃兵家常事誰也說不準,鎮南王喉嚨一緊,猶豫了片刻。 “老臣……” 景隆帝看向蘇霆,“蘇愛卿又當如何?” 蘇霆抬眸,掀起衣擺單膝下跪拱手朗聲道,“若敗,臣無顏面圣,必提頭來見!” 蘇三爺驚了下,不可置信的看向蘇霆,見他眼神堅決義無反顧,既擔憂又欣慰驕傲。 忽然連郡王站了出來,“皇上,臣愿意毛遂自薦,協助蘇少將一舉拿下西南,安定邊城!” “臣也愿意?!遍h暨也站了出來。 景隆帝瞇了瞇眼,大殿之上又寂靜了幾秒,揣揣不安相互屏息凝神,靜靜聽著。 許久,景隆帝大笑,“好!既然你們都有此心為東楚效勞,朕豈有不允之理,蘇霆為主,郡王和閔尚書大人為左右副將,蘇府尹暫代吏部尚書一職,戰場一切均聽從蘇將軍,若有違抗軍令者,可先斬后奏!” “是!臣領命!”蘇霆冷聲接令,接過景隆帝親自賜下的兵符,金燦燦的十分亮眼,站在景隆帝右下首頗有股睥睨天下的氣勢,震懾四座。 蘇三爺沒想到吏部尚書一職會落在自己頭上,驚愣了片刻。蘇大爺神色忽然變的晦暗不明,像個透明隱藏在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