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天亮,南江市,陸適跟著捐助物資車出發,路途遠,他先開,開累了再換高南。 高南坐在副駕駛上吃早飯,說:“你聯絡那個sr了沒有?” “聯絡了?!标戇m道。 高南:“他們現在在什么地方?” 陸適:“萬通鎮張家村一帶?!?/br> 高南皺眉:“物資不送那里,到時候就我們一輛車過去?” 陸適:“啊,有什么問題?” 高南:“刮風下雨發洪水,你說有什么問題?” 陸適:“嘖,是不是男人,有點兒膽行不行?!?/br> 陸適打開收音機聽廣播,抗洪救災最新的消息從主持人嘴里出來,武警官兵如何如何,消防官兵如何如何,省市縣領導如何如何,災民如何如何,沒聽到sr。 下高速后,換高南開車,下午才到達慶州市,城市滿目瘡痍,積水未退,電路工人在搶修,垃圾碎石隨處可見。 陸適看著窗外,抿唇不語。 一行人先行找飯店吃飯,沒工夫挑剔,隨便找了一家營業中的小餐館。 陸適點了幾道菜,催著讓他們上,菜一端來,立刻舉筷,對大伙兒說:“吃快點,早趕早好?!?/br> 大家應聲,抓緊時間吃飯。 陸適埋頭吃,飯店角落擺著的電視機正在播報抗洪新聞,主持人淌著水傳來最新消息:“因為電力通訊中斷,受災情況不明,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周某某申請直升機偵查,現在……” 飯店里的客人一半在閑聊,一半在關心抗洪情況。 不遠處有一桌客人穿著消防制服,正在講話,聊著救災情況。 “城區還好,村鎮現在缺水缺食,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把人都救出來?!?/br> “我這幾天已經救了七個了?!?/br> 過了會兒,新聞畫面切換,記者正在轉播搶險第一線的感人畫面。那桌消防官兵不知想到什么,說: “生死關頭這種感人的故事,我倒寧愿少聽幾個?!?/br> “唔唔,還記不記得第一天的時候,那邊河道發大水,一對情侶被困在那個草灘上?!?/br> “記得,怎么不記得,那對才真叫感人?!?/br> 有人沒參與當時的救援,好奇問道:“什么狀況,什么感人?” 邊上的人解釋:“就一對情侶,當時被沖到了河道中央的一個草灘,我們趕到的時候,他們已經被困了一天,我們射了拋投器過去,男的讓女的先來,女的獲救之后輪到他,結果那男的——” 另一人接話:“結果那男的,一直在摸地上,摸半天,我們還奇怪他怎么不抓繩子,后來才知道,那男的瞎了,就那天瞎的,女的一直不知道,當時隔著河水,哭得稀里嘩啦?!?/br> 眾人一陣唏噓。 陸適旁聽了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他卻半點沒被感動,停了會兒,又抓緊扒飯,扒完最后一口,碗一撂,招呼:“趕緊的,上路!” 第35章 洪水救援(二) 冒著小雨繼續上路,前方物資車,后面跟著路虎。 道路擁堵,時速慢,路邊時不時能看見堆積起來的碎石木頭和淤泥,經過已經打通的塌陷地段,車子小心地開過,高南把著方向盤說:“幸好路障清得差不多了,要不然等上一天也說不定?!?/br> 陸適手枕在后腦勺,靠著座椅,要睡不睡,耷拉著眼皮,視線隨意地往窗外地面掃了掃,并未過多留心。 許久,一行人終于抵達。 救災物資車的車廂上寫著餐飲集團的名字,幾部車一停,后車門打開,里面堆滿礦泉水和食物,還有帳篷等災區急需的物資。媒體記者立刻過來拍攝采訪,集團公關部負責人如常應對。 陸氏餐飲集團大名鼎鼎,創始人白手起家,經歷可謂傳奇,可惜盛年時意外過世。如今的董事長陸老先生是其親弟,將這份傳奇延續下來,但去年年初就有傳聞,陸老先生身體狀況欠佳,集團暫由其子主事。 采訪記者也有聽聞,免不了問上幾句,公關部負責人“心系災區”,與同事們抓緊時間卸貨,并未就其他話題多談,這小菜鳥記者全然不知后面那輛路虎車里坐得是誰。 陸適跟員工們和當地領導見上了面,領導一番真誠感謝,陸適說上幾句場面話。 “災難面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我們只是盡一份小力,真正了不起的,還是堅守在崗位上的各位,還有那些在一線救援的戰士們!” 領導直點頭,用力握緊陸適的手。 陸適不準備久呆,交代幾句,就要離開,當地領導一聽他要去張家村,立刻指了一隊鎮村干部組織起來的救援隊給他。也是巧,萬通鎮張家村一帶受災最為嚴重,這支隊伍正要出發趕往那里。 陸適和高南自然跟他們同行。 一路艱辛,鄉鎮道路被洪水毀得面目全非,顛顛簸簸的好不容易到了張家村附近的臨時安置點,一打聽,sr的營地卻空無一人,大家都在現場救援。 陸適走出來,點上一支煙,隨意地打量四周。 這處臨時安置點搭得都是帳篷,許多還是塑料布臨時組裝起來的,男女老幼有的走來走去,有的就坐在帳篷里,兩眼無神地望著外面,不知道在看什么。 有小孩子在吃面包,一身泥巴,頭發成了坨,瞪著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瞧著陸適,見陸適看來,又猛地轉身往帳篷跑,濺起一坑一坑的泥水。 高南走過來問:“怎么樣?” 陸適:“什么怎么樣?” “先找個地方坐坐吧,別站外面淋雨?!?/br> “剛才那隊人呢?” “嗯?”高南指給他,“那邊呢,好像正準備出發?!?/br> 陸適用力吸兩口煙,隨手將煙扔水坑,邁步朝那頭走去。 鎮村干部救援小隊準備和記者一同去村子里,穿上救生衣,一切準備就緒,見到陸適,他們熱情地招呼:“陸先生!” 陸適腳步微頓了一下,才繼續朝他們走,“這是要趕去救援?” “是啊,受困村民太多,斷水斷電好幾天,也不知道那些還沒被救出來的村民現在什么情況?!?/br> 陸適點頭,猶豫了一會,問:“我能不能也跟著去?” 眾人一愣,面面相覷,“這個……” 陸適指了指記者,“我跟這位記者同志一樣,就想了解一下受災情況,后續的救援物資也能接上力?!?/br> 想了想,陸適又道:“我受過基本的救援訓練,有一定經驗,不會妨礙救援,當然,要是真的不方便,那就算了,不能耽誤正事?!?/br> 鎮村干部救援小隊只是臨時組建,救援經驗說不上豐富,這次帶上記者,主要任務是將災情反饋出去。略一思索,干部們點頭應允。 沖鋒舟已經準備好,眾人坐上去,另有人在后面推著沖鋒舟,到了深水區,能發動沖鋒舟時,對方才坐上來。前面的沖鋒舟上另有四名消防官兵。 沖鋒舟在洪水中行駛,陸適眺望遠方,入目一片汪洋,水勢湍急,零星能看見幾個房頂的輪廓。 記者已經在工作,詢問此次救援情況,干部們同他一問一答間,前方的消防官兵已經發現了一名站在屋頂揮手的被困者。 “救命——救命——” “去哪里,快點!” 記者攝像頭立刻對準眼前的畫面。 “我們可以看到現場的畫面,這邊的洪水已經沒過了二樓,水流特別湍急,一位村民正在屋頂上向我們求救……” 消防官兵將沖鋒舟開到近前,觀察完眼前的情況,和村干部們一起采用疊羅漢的方式,由一名消防官兵爬上去救援。 陸適和記者坐在原位,看著他們一個一個踩著肩膀疊上去,片刻功夫,消防官兵把人救了下來,大家坐回沖鋒舟。 記者:“……成功救出一名村民,不知道他被困了多久。您現在感覺怎么樣,能說話嗎?” 記者趁機采訪,沖鋒舟繼續前行。 陸適四處打量,不知水域究竟多大,周圍竟然只有他們這兩艘船。 陸續又救出兩人,前行中終于遇見了一支救援隊伍,陸適定睛一看,立刻站了起來。 一旁的記者敏銳地將鏡頭對準前方。 前方的民居門口站著一個年輕村民,洪水沒過他的胸口,對面的救援隊拉起繩索,一人下到水里,小心翼翼往前走。 水流洶涌,他走起來踉踉蹌蹌,對面的隊友們大聲地指揮,讓他小心。 行程過半時,水勢猛地一陣翻滾,整根繩子被水打得傾斜,那人握著繩索的手不覺被沖散了力道,眨眼功夫,他被卷進了浪頭。 “平安——”陸適不自覺地大喊一聲。 繩索那頭的詞典和邁邁幾人大力呼喊:“快抓住繩子,快!” 消防官兵前去支援。 詞典等不及,已經下到水里,奮力向他沖去,“穩??!抓住樹!” 平安根本立不穩,也游不起來,他借力朝大樹那邊移動,一把抓緊,那頭詞典已經趕到,拉住他。繩索跟著轉移位置,兩人穩了穩,艱難地淌著水,重新抓住了繩索,再一次朝村民挪去。 費了近一小時,終于將村民救上了沖鋒舟。 陸適往底下一坐,舒了口氣,也沒問他們鐘屏在哪兒,連句寒暄都沒有,彼此對望一眼,點頭招呼,兩隊人馬爭分奪秒,繼續在洪水中前行。 小雨中,汪洋漫無邊際,渾濁的洪水沖來各種垃圾,許久后,消防官兵發現新情況,“那里有人!” 眾人望過去,只見一處農民房大門的房梁上掛著一個老人。 洪水離房梁只差幾厘米,老人仰面抓著房梁,水位已經漫過他的耳朵,他連呼救聲都發布出來。 沖鋒舟迅速靠近,消防官兵把住老人的身體,將他小心地扶住搬挪。陸適站了起來,往對面一垮,同他們一起搬運老人。 老人穿著破舊的白背心,四角褲,皮膚黝黑褶皺,骨瘦如柴,此刻四肢蜷起,兩手還保持抓舉的姿勢,僵硬地無法掰直。 他發出細小的哭聲,被眾人搬上沖鋒舟,以仰面、四肢向上蜷曲的姿態躺下。 陸適放開他,往一邊站,騰出空間來,一名消防官兵把老人抱在懷里,老人流著淚反復說了幾句話,說得是方言,只有鎮村干部聽得懂。 鎮村干部翻譯:“他說他被困了幾天,昨天水沖上了房頂,他抓著橫梁才沒被沖走?!鳖D了頓,“抓了一天一夜,他七十三了?!?/br> 災難面前,人的求生意志令人驚嘆。 陸適看過數不清的災難片,沒有哪部影片能如此刻讓他身臨其境。洶涌的洪水,被淹沒的村落,這里就是一座孤島,荒涼又絕望。 耳邊消防員的安慰聲傳入他耳中,他垂眸,默默地看了片刻,馬達發動,推水前行。 鐘屏跟何隊長幾人一組,乘坐沖鋒舟在洪水中救援。 遠處發現兩名被困群眾,沖鋒舟立刻前行,滔滔的洪水奔騰涌來,一個瞬間,沖鋒舟被沖得偏離了方向,漩渦險些就要將舟卷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