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嗯?!?/br> 《燃燈者》,講的是點燈傳藝的故事,年輕的趙越勝,在迷茫之際受老師周輔成諸多教導,最后也繼承了周先生的精神,走在了燃燈守夜的路上。 四月的風略過樹梢,吹向湖面。 陳知遇看著蘇南,目光灼灼。 哪怕他如困獸,每行一步都如蛛絲結網,仍然自私地希望: “我掛在院長名下,有一個協帶博士生的名額……蘇南,來崇大讀博?!?/br> ——把你放在我一直能看見的地方。 · · · 【說明】 前面考慮不周,有點倉促,算來算去年齡上勉強能圓得通,但是為了更科學一點,把楊洛的年齡設定和陳老師讀書時間稍微改了一下,分別都在第9章和本章。 給大家概括一下: 1、陳老師16歲上的大學,20歲本科畢業時gap了一年,然后21歲跨專業去學了傳播,24歲傳播學碩士畢業。 2、楊洛比陳老師大3歲,18歲讀本科,去世時在讀研一,23歲。 第15章 (15)初夏 那種無法跋涉的寒冷,總讓深情的人錯足。 ——簡媜《水問》 蘇南一愣神,“您……您不是說過,我對學問毫無敬畏之心?!?/br> 陳知遇輕哼一聲,“不是跟你道過歉了?” 蘇南自知可能辯不過他,沉默下去。 陳知遇避重就輕:“考慮看看吧,你也不是那么不適合做學問,起碼有一股子驢勁兒?!?/br> “可我很笨,我以前看一本書,書里說有一種學者,如果一把鑰匙掉在地上,他會把整片地打上格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去找。雖然最后能找到,可這辦法也沒效率了……做思想史研究的,需要的是您這樣銳利的思維?!?/br> “就這?”陳知遇語氣有些淡,“那你可說服不了我,崇大圖書館一屋子故紙堆,等你去打格子?!?/br> 蘇南仍是沉默。 她想靠近,又知這一種情緒有去無回。 在他身邊,再待上三年兩年,又能怎樣呢? 現實引力太重,由不得她做夢。 陳知遇目光落在她臉上,“來崇大,我會幫你?!?/br> 他神情嚴肅,好像這一次的“安排”再不是興之所至,而是深思熟慮過的。 鮮少聽他拿這種語氣說話,恍惚之間,幾乎全面淪陷。 到底心里還有道理性的聲音嘶聲吶喊,到最后,她也沒把話說得絕對,只說:“我……我能考慮看看嗎?” 陳知遇盯著她——她不知道什么在地上扯了根草,指上繞了又松,纏成了一個打不開的結?!敖o我個期限?!?/br> 過了片刻,她把那根草繃斷了,抬起頭來,“……您這學期結課的時候,成嗎?” 調研結束,蘇南回到旦城,繼續哼哧哼哧給陳知遇打雜——她如今在他跟前待的時間,都比在自己真正直系導師林涵待的多。 這一點連林涵都發現了,五月底師門聚會,專把這一點拿出來說叨。 聚會是在林涵旦城市中心的家里,老房子,面積不大,裝了十來人,更顯得擁擠。這房子是林涵父母留下的,林涵住習慣了,雖然在郊區買了新房,但仍在這邊住的時間更多。 陽臺上種了許多的花草,綠意森森,仿佛連周遭氣溫都跟著涼了幾分。幾盆杜鵑正在開花,灼灼烈烈。研一到研三,大家全堵在陽臺門口嘖嘖贊嘆,“涵姐,您家陽臺都趕上一個小花園了?!?/br> 林涵笑說,“都不是我打理的……” “我們知道,姜醫生嘛!您又喂狗糧?!?/br> 林涵與旦城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姜醫生的故事,細論起來也是段佳話。林涵碩博都是在國外讀的,受西方思想影響深,本打定了主意獨身,去年年初去旦城醫院做手術,意外結識也有獨身想法的姜醫生。兩人“老房子著火”——當然這話是他們在私底下調侃的——一發不可收拾,一鼓作氣就把婚給定了,現在同居,婚期待定。然后林涵就時不時在群里秀一把恩愛,秀得高端大氣渾然天成又猝不及防,讓一眾的“單身狗”生無所戀。 “你們別都圍在陽臺了,過來試試姜醫生烤的蛋糕……” “咦——” “過分!” 姜醫生全程在廚房里忙碌,快到飯點時,才探出頭來喊林涵過去幫忙。十幾道菜,浩浩蕩蕩鋪了滿桌。林涵開了兩支紅酒,給大家斟上。 受林涵性格的影響,師門的學生也都沒大沒小,從不拘束。話題天馬行空,生猛不忌。 但這回因研三和研二學生論文答辯結束,氣氛意外有幾分傷感。 林涵一一詢問各人近況,到蘇南時,笑一笑說:“蘇南,陳老師很看中你啊,說你這個助教當得好,前連天還跟我嘚瑟,要把你攛掇去崇城大學讀博。怎么,你是準備讀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