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戲骨、攻略黑化男神[直播]、狼人免進、重生之出嫁太難、涅槃(重生)、誰說離婚不能愛、落雪滿南山、撩與被撩的關系、權臣生存手冊[古穿今]、冥媒正娶
孩子們倒沒覺出李茹的露怯,都紛紛點頭表示長了知識。 “那蝗蟲啊,還能吃呢!” “???” 孩子們都驚呼起來,“那丑蟲子還能吃!二梅嬸不是騙俺們的吧?” “能吃,這小的沒rou,當然沒法吃了,等長大了,那蝗蟲就有了rou,在火上烤了也很香……不過有的人不能吃蝗蟲,那就可以先吃一條腿試試,吃了沒事就能吃,要是反胃惡心就不行了……” 孩子們一驚一乍,聽得很是入迷。 平時不見二梅嬸到大槐樹下,今兒說起話來,比說故事還好聽哩! 忽然不遠處傳來一聲咳嗽,明顯是個成年男人的! 正說話的李茹和一群孩兒們都嚇了一跳,齊刷刷的順著聲音看過去。 第16章 不信 河灘的矮樹叢里走出個中年漢子,黑瘦臉膛,中等身材,穿著件白粗布單褂黑粗布褲,腰間系著條褪了色的紅腰帶,地道的本地村民打扮,長相也很平常,不丑不俊,兩眼狹長,打眼看上去,就是哪個村上的漢子,出來砍柴或是放牛。 漢子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沖著一群孩兒們點頭,又看著只有李茹這么一個大人,就對李茹打著招呼,“大嫂,洗衣裳呢?” 這人說的是沁城話,可沁城多山,地形多變化,有的時候村和村的口音都不一樣,比如說,最挨近河東那邊的東平村人,有好些詞都是河東腔,因此不用看人,一張嘴,大家就知道是東平村的來了。 從這人的口音上,就能聽出來,他少說也是幾十里地外頭的。 “嗯?!?/br> 李茹虛應了一聲,警戒地看著這漢子。 又用眼角余光觀察著身邊的孩兒們,近十來個孩子,似乎也都沒有認識這漢子的。 這漢子背著個麻袋,麻袋里頭看著似乎有個十來斤的東西,有點像是走親戚的。 女孩們都往李茹的背后退了幾步,男孩們卻膽大,都盯著漢子看。 個頭最高的大柱還壯著膽問了一句。 “這位大叔,你是哪個村的?要去哪兒?” 那漢子倒很和氣,瞇著眼笑了笑,“我是大南莊的,去河東文縣走親戚回來,你們是哪個村的?” 大南莊這個地方顯然離得谷堆村太遠,九個孩兒聽了都摸不著頭腦,倒是李茹知道大南莊。 大南莊是沁城郊區的,在現代的時候,沁城城區一再擴大,大南莊就快挨到邊了,那是個大村,發展的也快,光大工廠就開了兩個……不過那是現代,百年前是什么樣李茹就不清楚了。 李茹心中一動就忍不住發問。 “大南莊?那不是離城里近?” 雖然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現在蝗災還沒發生,糧食還沒到特別短缺的時候,土匪們應該不至于為了幾個小村子的存糧還派個先鋒來,再說這人給李茹的感覺倒不像土匪。 “是來,離縣城有個十五里地?!?/br> 漢子站住了腳,臉上帶笑著回答。 “你們村旱么?” “比這邊還旱!” 漢子說著,臉色就有些沉重。 “都是平地,沒山沒樹,全靠井水,今年一顆糧食都沒啦!” 李茹和幾個孩子都是一臉驚訝。 “那你們村都吃甚?” “進城做短工,去親戚家借糧,地里刨野菜,賣房賣地賣孩兒……” 漢子說得平淡,可平淡里頭透著化不開的苦汁子。 孩兒們都互相看看,說不出話來。 家里大人都說外頭的人日子過得還不勝咱,他們還不信,沒想到都是真的! “能進城做活兒也行啊?!?/br> 李茹干巴巴地勸了一句,沒想到漢子更是苦笑一聲,“都是進城賣苦力的,哪里賣得上價,掙的餓不死就罷了,離得城近有甚好處來,征民夫交糧稅哪能跑得了,還不如你們山里頭,那幫刮皮不常來?!?/br> 這李茹倒是知道,不是有句話說,苛政猛于虎么! 當初幾個村的老祖先為甚選了這么個交通不遍的大山溝,多半也是為了少受些官府酷吏的盤剝唄。 “才我路過聽了一耳朵,大嫂剛才說,那蝗蟲能吃?還能用火燎?大嫂能不能跟我說說?我才從河東過來,聽說河東有些地方鬧開蝗災了,備不齊甚時候就飛到了咱河西呢?!?/br> 這話一出,李茹就多看了他幾眼。 這倒是個明白人! 甭管他是不是他說的身份,路過這處河坡是為了啥,只要能讓這治蝗,吃蝗的辦法盡可能地傳開,能讓沁城在大災禍里多活下些人口,李茹自然是樂意的,要不,她一個現代人穿越回自家老祖宗身上是為了啥?總不能就是為了體驗一遍末日般的災難? 李茹并不藏著掖著,把自己知道的那些都說了一遍。 漢子聽得很認真,李茹還感覺到他似乎偷偷地多打量了自己幾眼,大概是沒想到一個山溝里的中年婦女,居然還知道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