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于氏有了身孕便每日阿膠紅棗地補著,rou蛋從沒斷過,日常細米白面地養著,人富態起來,如今用大紅的綢緞做了抹額勒住鬢發,耳邊兩個金耳墜子晃來晃去,上身穿了件與寧二郎衣袍一樣料子的襖子,下面系著大紅撒金裙,行動間手腕上時不時露出一對闊闊的金鐲子,與寧梁站在一處一看就是恩愛夫妻。 至于寧婉兒,與于氏正穿得相反,紅襖青裙,卻在腰間系著一條彩色的絲絳,既喜慶又靈動。這半年來她身量長了許多,細挑挑的,眉眼已經漸漸長開,比她的兩個jiejie還俊,因此倒不是衣裳襯她,反是她襯得這衣裳更好看了。 大家贊不絕口,就聽得村口隱隱傳來了喜慶的喇叭嗩吶聲,然后便有小孩子們奔走相告,“劉貨郎家來迎親了!” 劉貨郎家做了這么多年生意,十里八鄉的人都認得,因此十分體面,一大早便派了一大隊人吹打著熱熱鬧鬧地到了三家村。劉貨郎穿了一身嶄新大紅的喜服,走在最前面,見人就發糖果,又給小孩子們用紅繩系著的銅錢,喧喧鬧鬧地走到了寧家的門前。 寧家聽了消息早將院門關上了,這也是三家村這邊婚嫁的習俗,想娶走這家的女兒,總要先求小舅子小姨子開門的。而這時候一定要為難娶親的人,讓他們知道自家的女兒不好娶。 劉貨郎自然懂得,一面敲門一面拿系著紅繩的銅錢塞給守著門的人,原來寧家的院門是用木頭柵的,一條條的木頭中間留了許多空隙,很容易把錢塞過來,又躬身點頭懇求道:“小舅子,小姨子,請你們開門!” 寧家大房眼下沒有兒子,大伯家的寧大河便過來幫忙,他和寧婉管著開門的事,哪里就這樣輕易讓劉貨郎進來,將錢接了過來,卻還笑著不許,“我們舍不得二姐嫁出去!” 劉貨郎便再拿銅錢,再懇求,“女兒大了總要嫁人的,我將來一定對你們的jiejie好,請你們開門吧!” 寧大河做勢要去開門,卻拿手扶著門拴笑道:“姐夫,這門栓好沉啊,我抬不起來呀!” 劉貨郎就又抓了一把銅錢塞給他,“現在有力氣了嗎?” 寧大河收在懷里,很是滿意,就瞧著寧婉,寧婉卻沒有找理由要錢,只問:“姐夫,你將來會不會一直對我二姐好?” 劉貨郎先前忙著應付寧大河,現在趕緊答應,“那當然,我們是結發夫妻嘛!” 寧婉看著劉貨郎喜氣洋洋的臉,倒相信他如今是真心對寧清的,甚至在之后很久一段時間之內都是真心的。但是,后來他還是變了。不過,誰知道將來他還會不會?她問過了,已經盡了她的力,因此便示意寧大河將門打開,放了迎親的人進來。 隨著劉貨郎一同進來的男方的一位長輩便將一個籃子送到了寧梁和于氏手中,籃子里裝著四棵大蔥,兩斤粉條,兩包白糖,還有用紅布包著的七根相連的豬肋骨。 這些東西都是有著特別的意義的,蔥意味著將來兩個人的孩子聰明;而粉條和白糖則表示他們的親事又長久又甜蜜;至于那塊豬肋骨叫離娘rou。 三家村及附近的地方,一般男家在娶親前要殺上一頭豬,一來是分出一塊作送離娘rou,二來是請客時用。離娘rou送到新嫁娘家,娘家要把rou再分成兩塊,一大一小,小的送還給夫家帶回去,大塊的娘家人留下。 現在寧大河便幫忙將那rou拿到灶間,分出三條肋骨,重新用紅布包了放在籃子里,等一會兒迎親的人走時給他們帶回去。 這邊劉貨郎進了寧家,先給爹娘行了大禮,又進門向坐在炕邊的寧清拱身一禮,雖說夫妻相齊,但其實女子還是從屬于男子的,唯有在這時能受丈夫這一禮,更顯出未嫁女子的尊貴來。 此時寧清早換上了一身大紅撒金的綢緞嫁衣,頭上蒙著大紅撒金的蓋頭,渾身上下只一雙白嫩的手交疊著放在身前,手腕上各一對亮閃閃的銀鐲。裙下微微露出一點大紅綢緞鞋。 受了劉貨郎一禮之后,寧清便由小姐妹們扶了起來,到了東屋給爹娘跪行了大禮,寧梁和于氏免不了含淚囑咐兩句,“以后要孝敬公婆,勤儉度日?!睆拇酥笏汶x開寧家,成了劉家的媳婦了。 眾人扶持著寧清走到寧家的屋門前,這時卻不能再向前走了,而是由寧大河將她背了起來,原來新人離開娘家是不能踩著地的,要一直到夫家才能下來。因此寧大河便將寧清背到了劉貨郎帶來的驢背上。 雖然按道理成親要坐轎子,但是在三家村卻沒有,甚至馬驛鎮也沒有轎子,大家通常都是用驢子迎親,劉家自然不例外。 眼下迎親的驢子兩個大耳朵上都掛了紅花,驢背上搭了一塊大紅的坐褥,就連牽驢的繩子都是用紅布條編的。一身紅通通金燦燦的寧清坐上去,便由著劉貨郎牽著驢接走了。 按規矩,寧家人是不能送到院門外的,因此一家三口人便站在院內看著迎親的隊伍慢慢走遠了。娘最先忍不住,落下了淚,“清兒也嫁出去了?!眳s將寧婉的手緊緊地握住。 第46章 真心 寧清離了家門,大姑和寧婉便將于氏扶回了房,大家坐在炕上說話。大姑就說娘,“嫁女兒是喜事,哭什么?再說又不是以后見不到了?!眳s又罵寧清,“沒良心的小丫頭,要上蓋頭了還笑呢,連幾滴淚都是硬擠出來的!” 女兒出嫁時都要哭嫁的,表明對娘家的不舍,可是寧清卻一直笑著,她果真十分滿意這門親事,因此就是哭也只是勉強裝出來的。寧婉自然注意到了,不想大姑也看在眼里。 于氏聽了便替女兒解釋道:“清兒還是舍不得家里的,只是她對這門親十分喜歡?!?/br> 大姑便道:“她懂什么,只當到了婆家以后就能過上好日子,孰不知唯有娘家的人才是真心疼她的!” “她和劉貨郎倒是能說到一處去,而那劉貨郎也是個能干的,兩人的日子自然能過好?!?/br> “我當然也盼著她能過好,只是既然如此,你又哭什么!”她是沒嫁過女兒的,并不十分理解。 娘便擦了淚笑了,“我雖然知道,可是心里還是酸?!?/br> 大姑就向寧婉說:“這些日子你多陪陪你娘,清兒乍一走,她心里總要不舒服?!?/br> 寧婉答應著,沒一會兒便到灶間做飯,大姑、姑父還有大姐夫住得遠,還要早些走呢,因此午飯便要開始做了。 按規矩這頓飯里是要將劉家送來的離娘rou做了吃的,寧婉看那肋排很是細嫩,想了想到菜園子里摘了許多架豆并許多菜肴。才從園子里轉出來,大姑便在屋子里叫她,“婉兒,把菜籃子提過來我們一起擇?!?/br> 寧婉便進了屋子,取了大盆,和大姑、娘一起坐下擇菜,又在一處說說笑笑的。三個人擇菜快得很,只一會兒便全弄好了,寧婉攔住大姑和娘,“你們都在屋子里吧,我自己能做?!庇窒虼蠊檬沽藗€眼色,請她幫忙勸娘。 娘待自己姐妹三人都是一樣的,大姐成親后就傷心了許久,現在寧清出嫁,她亦是十分傷懷,可現在她懷著身孕,總要注意的。大姑雖是平輩,但是年紀要大上一些,因此她說話娘一向很信,因此趁著大姑還在,要她多開解開解娘。 寧婉到了廚房,該做什么早想好了,因此不慌不忙先燒了水,又舀了一盆面,一面將開水淋上去,一面拿筷子用力攪拌,將面燙成一片片雪花模樣,攤開涼著,又將洗好的架豆放進鍋里焯好撈出控水,轉身將那肋排用刀先分開,再剁成小小的一塊塊,每塊上面都有骨頭有rou,再用調料腌上。 大姑勸了弟媳婦一會兒,還是不放心灶間,“婉兒才多大?雖然能干,但這么多人的飯菜,總忙不過來,我去看看?!闭f著出了屋門,見盆里面腌著的小排骨塊,便道:“這骨頭切得太小了,燉起來便不夠香?!?/br> 寧婉就笑,“我想著包餃子的?!?/br> 大姑沒聽過,“用排骨能包餃子?” “當然能了,”寧婉便笑著說:“我瞧著這肋排細嫩,因此正合適包了餃子,再加上架豆,味道特別好呢?!?/br> 大姑便有了興致,“我看看怎么做排骨餃子?!?/br> 過了一會兒,娘也出來了,倚著門笑道:“自從他們爺倆兒去了幾次縣城,總弄回來些新玩意,這個我也沒聽過呢?!?/br> 這時寧婉已經將晾涼些的面用冷水和好,原來這是燙面的法子,最適合包蒸餃,吃起來特別柔軟,皮也不易破。 但眼下還不急著包排骨餃子,排骨要等著入味,面要醒一會兒好更加容易搟皮包餃子。寧婉便將其余的菜一一做了起來,蒸咸rou、燒茄條、雞蛋炒角瓜、rou絲炒貓爪兒菜、滑溜鮮蘑菇,又拍了黃瓜、拌了陳醋菠菜……都是鄉下的土物,做起來簡單,可也都是好吃的。 待所有的菜都擺了上去,這時她才將焯過控了水的架豆切成小丁,與腌過的排骨拌在一處,然后揉面下劑子趕皮包餃子。每個餃子里都要放上一塊排骨,再加點架豆丁,比平時的餃子要大一些,因此包起來便快,只一會兒功夫便包好一屜,放在鍋里蒸上,這邊又包了一屜。 排骨架豆餡的餃子蒸的時間也要長一些,但還沒等熟透,香味就先飄了出來,送到桌上大家一嘗,外面的面十分軟,里面的嫩排骨剛剛熟了,香味完全包在其中,本來就與排骨最適合在一處燉的架豆末中滲入了排骨的rou汁,滋味絕佳,大家便將兩屜餃子全吃光了,又都贊嘆從沒吃過這樣香的餃子。 看看時間過了正午,大姑就說:“我們得回了,等中秋時再來吧?!?/br> 爹娘雖然不舍,但是也知道此時不放他們走,到了梨樹村時便要太晚了,因此也不能再留,便將準備好的兩包干蘑菇兩包干貓爪兒菜拿了出來,“都是山里的土物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