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明明盧家老宅就是一處十分尋常的房舍,據說當年盧指揮僉事從軍前日子過得很是窮困潦倒,自是不可能將房子建得多好。后來雖然翻修過,但也不過爾爾,與趙家在鄉下的院子相比還要差上一籌呢。 但是吳夫人就是寧愿住在盧家的老宅里,不肯去安平衛的指揮僉事府,當然也不肯去別處。當然除了這個怪癖,還有一些關于吳夫人的流言,也不是很好聽,只是卻沒有人知道是真是假。 家村的人是不知道吳夫人的,因此他們只當吳夫人看不起三家村而不愿意進屋坐一會兒,因此便都露出復雜的神色來。 不過寧婉經歷了那個長長的夢之后,她早聽過、見過許多的事情了,對于吳夫人不同尋常的舉止并不吃驚,也無心去打探。她先朝娘悄悄使了個眼色,就向吳夫人笑道:“既然夫人有急事,我送夫人出村?!?/br> 于氏便也不再留客,扶著寧清一同送盧氏母子出了院門,站在門前看著他們走了。 寧婉則送了吳夫人和盧二少爺到了村口,停住了腳步,點頭笑道:“你們慢走?!?/br> 盧鐵石一路無語,現在將騾子韁繩放了一放,落在吳夫人身后幾步向寧婉低聲道:“你別介意?!?/br> 寧婉明白他是在說自己的母親,吳夫人是有些失禮了,但是自己卻知道她一貫如此的,便搖頭一笑,“沒關系的?!?/br> 正要回去,卻發現自己還提著裝了一半槐花的籃子,原來到了家里忘記放下了,便將籃子拿下來遞給盧鐵石做回禮,“送你吧,回去放在饅頭里非常好吃?!?/br> 盧鐵石便也笑了,寧婉果真沒有生氣,“你叫寧婉,我記得了,”接了籃子過來,“謝謝!” 寧婉送了人回家,半村的人都在自家中,早已經將吳夫人送的東西合部打開,正嘖嘖地驚嘆著。原來一個包袱里是用八匹綢緞,五顏六色,溢光流彩,許多人要拿手去摸,寧清正攔在前面,“大家看看就算了,這綢緞細致著呢,你們手太粗的容易把絲線都弄毛了!” 又有人圍著看另一個包袱里的八盒子點心,粟子糕、豌豆黃、桂花餅、糯米團子,還有各種印了花的精致小點……正是虎臺縣里最有名的飄香居點心。 三家村里的人即使吃過飄香居點心的,也最多嘗見一樣兩樣而已,現在見了這么多精巧的小點心,都愛得不得了,紛紛驚嘆,“這是怎么做出來的?聞著又這樣香?” 于氏守著這些點心,卻也沒有發話請大家嘗,畢竟第一次見這樣好的東西,超出了她的見識,她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而丈夫還沒回來,寧婉也不在,沒有人幫她拿定主意。 第28章 盡力 寧婉只用眼睛一掃,便將所有的東西盡收眼底,心里便也有數了,吳夫人不懂人情世故,但感謝自己的心果然十分誠懇,綢緞是上等綢緞,點心是虎臺縣最好的飄香居的,又用最貴的盒子,再想到自己收起來的小包袱,這份謝禮應該用了百兩銀子上下吧。 也許大家都以為堂堂的盧指揮僉事原配夫人,花一百兩銀子不算什么,但是寧婉卻知道吳夫人是沒有錢的。盧家所有的家產錢財都掌握在周夫人的手中,盧夫人只不過每月拿著二十兩月例銀子過活而已。 若是在三家村的村民來看,每月二十兩銀子,三家村的人家一輩子也未必能攢得到這么一筆巨款,還不是綽綽有余?但其實并非如此。 三家村的生活清貧自不待言,但花銷亦十分地少,除了婚喪嫁娶的大事,一年到頭吃的糧食、果蔬都是自家產的,只買些針頭線腦的,過年扯幾尺布做衣服而已。 但是吳夫人卻不同,她雖然在老宅里不出門與人應酬,但柴米油鹽樣樣都要買,兒子習武讀書更要用銀錢,她又有病,看病買藥也是一大筆,雖然生活比三家村人好些,但花銷亦大,剩不下多少錢。 總之,吳夫人辦的謝禮應該是盡了力的。 當然,吳夫人固然盡力,但寧婉收下這禮也心安理得,她救了瘸子將軍,保住了他的腿,不管怎么算也當得起一百兩銀子。 而且家里也確實需要錢,就在這一霎間,她已經想好了每一樣東西的用處。 因此,寧婉上前將兩盒子點心拿起來遞給娘,卻將其余的收了起來。于氏便明白了,笑著讓大家,“大家都嘗嘗吧,畢竟是從虎臺縣帶來的?!?/br> 村里人都盼著這時候呢,每人都上前取了一塊,又有的家沒人來的,于氏便也替他們拿了出來,讓人帶過去,不肯忘記村里的每一家,這在三家村便是極得體的舉止了,大家得了點心便也知趣地慢慢散去了。 就在人差不多散盡的時候,三老太太帶著拴兒走了進來,一臉的笑意,“哎呦,我聽說婉兒救了貴人,那家送來了厚禮?” 于氏下意識地站了起來,然后重新坐下了,就是軟弱如她,在知道三房騙了自家,又欠了幾石糧食不還之后,也能挺起腰桿子面對原來她最懼怕的三嬸娘了。 二人抬不過一個理字,先前怕三嬸娘是因為她對丈夫有恩,現在恩早沒有了,反倒成了怨恨,于氏便瞧不起她了,因此坐得直直的,微笑著說:“三嬸娘坐吧,其實也夠不上救人,不過是幫了點小忙,但貴人卻極在意禮數一定來感謝。至于送來的東西,自然是好的?!闭f著拿起一塊點心遞給拴兒,“吃吧?!?/br> 拴兒也與三嬸娘一樣,與先前不同了,進門沒有像以往一樣公然大吵大鬧,估計是被大人教導過?,F在接了點心,兩口塞進了嘴里,卻被這從沒吃過的美味吸引住了,又恢復了原來的討厭模樣,轉眼撲向點心盒子,“我還要吃!” 寧婉自拴兒來了,心里早生了警惕,不知為何,在她心中總覺得就是拴兒將父親典來的女人撞倒了小產的,眼下見他向于氏一撲立即一把揪了衣領抓回來,推向三老太太,厲聲喝道:“我娘正養著胎呢,若是拴兒敢沖撞她,我就拿刀到你們三房討個公道去!” 拴兒被她一推到了三老太太的身前,正遠離了那盒子點心,本想立即就大哭起來,卻又被寧婉的兇相嚇得忘記了哭,只呆呆地仰頭看著她。 三老太太也被一臉怒火的寧婉嚇了一跳,剛想罵人又止住了,便撇嘴道:“不過有身子罷了,誰沒生過呢,至于這么金貴?” 寧清卻忙著先將那些綢緞搬到了炕里面,這時也站在寧婉身邊向三老太太問道:“你們什么時候還我家三石糧食?”兩個女兒將于氏護在后面,一同對著三老太太,氣勢也不小。 三老太太再沒想到大房會變得如此厲害,眼珠一轉,掉下淚來,“你們家連親戚長輩都不認了?怎么就這樣冷血?” 寧婉就冷笑道:“你再大點聲哭,我把村子里的人都喊回來,當著大家的面把話說明白,看看誰連親戚都不認了,又十分冷血!” 三老太太哪里有臉把過去的事情說出來,立即收了淚拉起拴兒走了。寧清便在后面啐了一口道:“不還我們家糧食就不要再來大房!” 寧婉見三老太太頭也沒回地走了,也冷哼了一聲,“看來又能消停一陣子了?!?/br> 正說著,寧梁自地里回來了,“聽說家里來了人?怎么又走了?” 大家便七嘴八舌地將事情經過說了,于氏就若笑著嘆道:“可能見了我們家的房子太舊太破了,不愿意進門吧?!笨腿说搅思议T不進,她做為女主人,心里并不大好受。 寧婉就笑著勸娘,“我看那位夫人倒不是那樣的人,恐怕也是有苦衷的。更何況他們若是留下了,我們家也張羅不出什么好飯菜,他們走了反倒是兩便?!?/br> 寧清眼下卻處處幫著寧婉了,也道:“不吃就不吃吧,我們家還省了好些白面、雞蛋呢?!?/br> 寧梁看了那綢緞和點心,也是嘆,“這要花多少銀子!”又道:“不管怎么樣,沒留著客人吃一頓飯總是失禮的?!?/br> 寧婉就笑道:“我把剛采的槐花給他們做回禮了?!?/br> “送槐花?”于氏就笑,“你怎么想出來的呢?那不過是到處都有東西?!?/br> “可是也許他們那里就沒有呢?!睂幫裣肓艘幌?,好像虎臺縣郊真沒有槐樹。不過,她也不能確定盧二少爺會不會將那些槐花帶回家里做了饅頭吃,他看起來真不是能把槐花做了饅頭吃的人,也許走出三家村后他就把籃子扔掉了呢。 但是那已經不關自己的事了。 盧氏母子到了三家村便立即離開,就有如一道旋風一般,轉眼便過去了。 可是寧家人又不免議論了半晌,洗凈了手才將那綢緞打開細細看過,再開了一匣子點心每樣都嘗了嘗,再三慨嘆,“真都是好東西!” 于氏便要將點心收起來,“這么好看的窩窩,我都舍不得吃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