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我才是真千金 第154節
司墨璃的腦中有片刻的眩暈。 以往的一幕幕場景浮現在眼前,像走馬燈似的飛快拉過后退。 記憶深處那個早已模糊的女子,似乎還笑盈盈地望著他,總是在沒人看到的地方悄悄抱抱尚且年幼的他,眷念地摸摸他的頭,喚著他的小名,鼓勵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樣的溫柔似水的女人,卻又同時背負著巨大的秘密,在后宮里,注定是活不長的。 他聽到自己的聲音在殿內響起:“為什么是孟妃?” 皇帝的眼中也表露出痛楚之意,喃喃道:“是啊,朕也查了很久,萬萬沒想到,這個人會是她?!?/br> 司墨璃的母妃,也是孟家的嫡女。 而十二皇子的母妃孟如琴,算得上她的表妹。 當年,因為孟如琴與司墨璃的母妃孟妃同為孟家女,皇帝還是太子時便對她多有照顧,后來登基以后,更是直接將她提為四妃之一。 難怪了,原本孟妃在后宮的權勢獨樹一幟,可是某日以后,仿佛突然失了盛寵,孟家也連連出事,不過半年的時間,孟家敗落,孟妃在后宮中便再無了存在感。 那時候,司墨璃還在邊關的軍中歷練,剛打了幾場勝仗,聲名逐漸傳揚開來。 等他回京的時候,聽聞這些,也并未理會。 畢竟孟家送了這么多女子進宮,見到誰勢起,便全心支持她。至于沒有了利用價值,又或者是死在后宮的人,孟家從未關注。 司墨璃看著皇帝,突然覺得很嘲諷:“你口口聲聲最愛母妃,卻沒有保護好她。既然查到了兇手,卻又讓兇手活在這個世上,甚至,你們還生下一個孩子?!?/br> 皇帝的面容有片刻的扭曲,良久,他才艱難開口:“墨璃,我知道你恨朕?!?/br>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你母妃死的時候,正是奪嫡的關鍵時期,朕的確是有心無力,沒有護住她。等朕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帝,這個位置卻并不穩,總有人虎視眈眈,更有世家暗中奪權?!?/br> 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時光,皇帝的眼中有淚光閃爍。 誰人又知道他的心酸和壓力呢? 頓了頓,他緩和了呼吸,才又接著道:“等朕終于掌握了實權,肅清朝野,朕便想著要找出兇手,為你母妃報仇雪恨。她生前是疼愛孟如琴的,她多傻啊,還讓朕幫著照顧她?!?/br> “朕就知道你會問朕,為什么不直接殺了她?!被实劾淅湫α诵Γ骸澳?,或許你不懂,當一個追求權勢的人,從高處跌落是多么的痛苦。她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煎熬,那種悔恨,遠遠比讓她直接死去更加折磨?!?/br> 司墨璃握緊的拳頭松了松,沉默著沒有接話。 皇帝說得沒錯,曾經孟如琴距離皇后不過一步之遙,又誕下了龍子,卻在頃刻間統統幻滅,成了后宮中透明的邊緣人物。 她為了權勢謀算了一m.l.z.l.輩子,最終什么也沒有得到。 想必這么多年,皇帝一定也沒有讓她好過,最多堪堪地活著罷了。 這樣,也好。 兩人對視著,司墨璃又問:“那十二皇子呢?” 皇帝的眼皮顫了顫,眼中仿佛燃燒起一絲暗紅色的幽火:“朕查到真相的時候,孟妃剛剛生子,那畢竟也是朕的孩子。況且,正是因為這個孩子活了下來,孟如琴還有最后一絲希望,才不會尋死,這么多一直撐著,或許還盼著十二皇子能夠挽救她吧?!?/br> 司墨璃冷冷看著他,心里的舊傷仿佛被重新撕開,血淋淋的泛起陣陣疼痛。 這一切都是如此的荒誕可笑。 “你是故意的,對吧?故意讓本王這么多年都查不到真相?” 在情緒失控的邊緣,司墨璃卻慢慢冷靜了下來。 按理來說,他早就會查到孟如琴是害死母妃的兇手,那么也不會有想要扶持十二皇子的想法。 皇帝被說破心思,卻是一臉贊揚地看著司墨璃:“你說的沒錯,墨璃。你真的很聰明,任何的時候,你都能冷靜分析到事情的關鍵處,只有這樣的你,才配接手這江山?!?/br> 他的眼中盡是偏執的神色:“當朕發現你不想稱帝的時候,朕真的很失望。為什么你就是不能體諒朕的苦心呢?朕都是為了你好??!" 司墨璃只覺得四肢百骸都陣陣發冷。 皇帝故意現在才揭露真相,就是想要斷了他的后路。 他忍不住質問:“你真是瘋了!如果本王執意不稱帝,你就不怕最終鬧得個皇權傾倒嗎?” 皇帝坦然地搖了搖頭,臉上的笑意也深了:“墨璃,朕知道的,你不是這樣的人,你不會放任朝野混亂,更不會眼睜睜看著國土不穩,百姓不安。朕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一個皇帝?!?/br> 他剛說一半,又劇烈咳嗽起來:“朕時日無多,你是知道的。好了墨璃,那個不爭氣的逆子,就交給你來處理吧,朕累了?!?/br> 皇帝倚靠在椅子上,開始閉目養神。 其實他已經得了絕癥,就算司明宣不下毒藥,他也快死了。 所以,他更急著讓司墨璃盡快接手皇權。 而吃了司明宣的慢性毒藥,不過就是死得更早一些,但,有了這毒藥,便是扼住了司明宣的咽喉。 司墨璃看著皇帝,心中升騰起一股無力感,轉身走了出去。 無論如何,他也要先解決掉司明宣。 至于別的,他心中很亂,只能暫且擱置。 司墨璃一走,良久,皇帝緩緩睜開眼,叫來了暗衛:“去將沈傾云帶來吧,朕有話與她說?!?/br> 第288章 六皇子倒臺 暗衛很快到了沈國公府,根據皇帝的吩咐,他并沒有強闖,而是揣著一道圣旨前去拜訪。 寒霜寒清能夠察覺出來人的不善,都十分警惕地盯著他。 不過暗衛并不在意,他面無表情地說:“沈小姐,陛下決定見你一面,勞請沈小姐一人隨屬下走一趟,并且不要告訴任何人?!?/br> 聞言,寒霜和寒清眼神銳利,直接擋在沈傾云的身前。 如果這暗衛要強行帶走沈傾云,他們就跟他拼了! 沈傾云示意兩人不要沖動,然后接過了圣旨,淡淡問道:“這個任何人就是璃王爺吧,若是我不愿跟你走呢?” 暗衛微微低下頭,姿態雖不強勢,但聲音卻冷了幾分:“那還請沈小姐看過圣旨后再決定,皇上吩咐了,若是沈小姐不愿意隨屬下走,那屬下便帶著圣旨回宮,派大總管公公前來宣旨?!?/br> 沈傾云心中一沉,握著圣旨的手不自覺收緊。 這是在威脅她。 派暗衛來,一切尚有余地,若是派公公宣召,那定然鬧得人盡皆知。想必上面的旨意一旦公布,于她而言絕無好事。 沈傾云維持住面上的鎮定,緩緩打開圣旨,等到看清了圣旨上的內容,她的眼底不再平靜,而是翻涌著憎惡。 她慢慢抬眸,眼中已經如一汪深潭,看不清神色:“知道了,我隨你走。不過如果我不能很快平安的回來,想必也瞞不住王爺?!?/br> 暗衛行了一禮:“沈小姐放心,皇上吩咐過,只要小姐配合,屬下會負責很快送小姐回來,不會耽擱小姐太久的時間?!?/br> 寒霜皺起眉頭,忍不住拉住了沈傾云的袖子,有些焦急地說道:“小姐,此人不可信啊。跟他走太不安全了?!?/br> 沈傾云搖搖頭,拍了拍她的手臂,還是隨著那暗衛上了一輛不起眼的馬車。 那圣旨上赫然寫著,要冊封沈傾云為云妃,即日入宮侍奉。一旦皇帝某日駕崩,則一同陪葬。 她只能聽從安排,進宮一趟。 與此同時的皇宮一角,司墨璃已經和司明宣迎面撞上。 看到璃王,司明宣的表情先是一僵,隨即神色變得極為難看,不是說璃王陪皇帝用膳了嗎,怎么還會出現在這里。 不過想到璃王一向冷情,恐怕根本沒有和皇帝一起吃飯,也就釋然了。 他內心雖然有些不安,但是臉上逐漸有些壓抑不住的得意之色:“皇叔,真巧啊,不過現在有緊急的情況,改日我們叔侄一定好好坐在一起聊聊?!?/br> 說著,他便準備越過司墨璃離開。 司墨璃伸手將他攔下:“本王是特意前來找你的,皇上被御醫診斷出了中毒,根據下毒之人的供述,背后指使這一切的,正是你六皇子司明宣。所以,不用進宮了,直接隨我走一趟大理寺吧?!?/br> 聽到這話,司明宣卻是絲毫也沒有慌亂。 “皇叔,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我正是得到了父皇病危的消息才進宮的,還請讓開?!?/br> 見到司墨璃神色不變,他嘲諷一笑:“怎么,皇叔這是非要把罪名扣到我的頭上嗎?皇叔這樣攔著我,不讓我去探望父皇,這...很難讓人不懷疑皇叔的居心啊,難道皇叔是在害怕什么嗎?” 說完,他緊緊盯著司墨璃的臉,想要看到司墨璃緊張慌亂的樣子。 但司墨璃只是冷冷瞧著他,仿佛是在看一塊案板上的豬rou。 司明宣本能地有些想要退縮,但是隨即心中燃燒起更大的憤怒。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父皇看不上他,璃王也看不上他,如今自己即將成為最后的贏家,憑什么還要接著忍! 他比了一個手勢。 司明宣身后跟著的一眾侍衛立馬上前一步,侍衛首領將手放在腰間的佩劍上,不到最后,他并不想直接和璃王硬碰硬,因此他先行警告了一句:“王爺,還情讓開?!?/br> 就算司墨璃查到證據又如何呢? 朝野之上的人手早已疏通了,只要皇帝一死,京都必然恐慌混亂,他是順理成章的繼承人,會被擁護為帝。 到時候,他有的是機會懲治璃王。 甚至于,皇帝的死也可以想辦法推到他的身上。 因此,入宮之時,司明宣已經吩咐了下去,若是真遇到璃王阻攔,不必手下留情,直接將他當場伏誅。 見此,司墨璃直接抬頭劈向侍衛首領,并在頃刻之間拔出他的劍,一劍抹了他的喉嚨。 侍衛首領驚恐地瞪大著眼,慌亂地捂著脖子,血從他的指縫間噴出,喉嚨發出溺水般的咕嚕聲,隨即便目露不甘地倒在了地上。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以至于身后眾人見狀都后退了幾步,不安地盯著璃王。 “你!”司明宣半邊的臉都噴濺上了血,他愣了一瞬間,想要反擊,直接被迎面一掌打暈了。 兩個頭領,片刻間就一死一傷,后面跟著的人完全不敢再抵抗。 這時,一小隊人才匆匆趕來,看到眼前的場景,顧不上驚訝,趕緊將尸體清理后,把司明宣和一眾人全部帶走了。 這事的動靜很小,外面的人根本察覺不到異常,還在謀算著下一步。 但短短半日,司墨璃便順藤摸瓜,將司明宣在朝野上的安排人員名單拿到了手,隨即直接派出禁衛軍,將重點圈出的人員府邸控制了起來。 這些人原本是勝券在握,如今事情急轉突變,根本反應不及時,更無法互相投遞消息。 在司墨璃的安排下,大量的證據被查抄,不少官員都直接被當場捉拿,關押入獄。 林雪盈還在悠閑地描繪著額間的花鈿,下一秒便見到丫鬟慌慌張張跑進來:“皇子妃,不好了,外面闖進來好多侍衛,說...說是來徹查六殿下謀害皇上一案?!?/br> “你說什么!”林雪盈尖叫出聲,手上的妝筆掉到腿上,淺紫色的裙擺隨即染上一抹淡紅。 她跑出房門,見到外面穿著銀白色盔甲的侍衛們,腿一軟,堪堪扶住了門框。 “皇子妃!皇子妃你沒事吧!”丫鬟急忙支撐住她的手臂,聲音已經帶上了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