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張天嬌立刻喜上眉梢:“真的?可以嗎?” 趙曉明其實說出這話就后悔了,雖然她曾經和張天嬌同床共枕了那么久,但也不代表她不希望有一個獨立空間的呀! 幸好張天亮及時地瞪她一眼:“這是學校,你以為什么人都能來住的??!” “不行的嗎?”張天嬌失望地噘著嘴。 不過沒過多久她就忘記了這事,興致勃勃地拿著剪刀剪著《大眾電影》上的明星畫片,把里面她喜歡的電影明星一個一個摳出來。 “曉明姐,你最喜歡誰???我喜歡吳海燕,她在電影《海霞》中扮演的民兵排長李海霞可厲害了,還有張金玲也長得可好看了,你覺得呢?” 因為太久沒有聽到任何娛樂信息了,趙曉明對這本電影雜志也產生了一點興趣,隨手拿起張天嬌剪下的明星畫片翻了翻,沒想到還真的被她看見一個略略眼熟的:“咦,這不是那個誰嗎?” 張天嬌興奮地說:“陳沖啊,我最喜歡她演的小花了?!?/br> “那你到底最喜歡誰???” “嘻嘻,誰都喜歡?!?/br> “看起來你還看過不少電影???” “當然啦,縣城的電影隊每個月都會來公社放電影的??!” “那我怎么從來沒看過???” “這不是過年嘛,可能電影隊也有什么任務,顧不上咱們這兒吧,不過肯定很快就會有了,到時候我找你一起去看??!” 張天嬌細心地把她剪下來的明星畫片一張一張地貼在床頭,趙曉明則去把她那些日常用品給整理好,難怪張天嬌會羨慕妒忌,實在是張天亮給她準備的東西比他自己家里的都好多了。 房間的桌子上擺著大紅色的塑料圓鏡和粉紅色的塑料梳子,外間的三角柜上,分門別類地擺放著搪瓷飯盆、茶缸,印著紅雙喜的搪瓷臉盆,雪亮的錫皮水桶,甚至還有一個竹殼暖水壺! 還有一層專門放調味料的,還用原來趙曉明帶來的那些密封罐,分別裝了油、鹽、糖等。 另一邊的長條桌子上,擺了一列的缸缸罐罐,趙曉明依次打開看了一下,白米、白面、玉米面、黃豆、小米,簡直可以開一個雜糧鋪子了,而桌子底下有兩個小竹筐,其中一個裝的是紅薯和小芋頭,另一個零零散散地放了些可以存放時間比較長的蔬菜,兩只茄子、一把豆角,幾個土豆等等。 另外屋角架了一根短短的竹竿,竹竿上用細麻繩懸掛了一條臘rou、一只臘野雞。 趙曉明不由得感嘆,張天亮這人雖然比較大男人主義,但細心起來還真是可怕。 最后張天亮還把她拉到門口,告訴她橫在屋檐下的那根竹竿是給她晾衣服用的,另外遞給她一根怪模怪樣的細竹竿,大概有她一個人那么高,竹竿的一頭綁了個雙開叉的樹枝:“這是衣叉,還有那邊,衣架我也幫你做了幾個?!?/br> 木頭削制的半弧形,中間穿一根鐵絲,鐵絲上頭彎成一個鉤,剛好可以掛在屋檐下竹竿上。 趙曉明眼圈突然就有點紅了:“謝謝你啊,幫了我這么多?!?/br> 張天亮難得地有點不好意思:“客氣什么,你一個女的單身出門在外,我們遇上了不幫誰幫??!” 一切都準備好,也就到了要開學的時間了,三江鄉小學沒有校長,隸屬金山縣小學管理,趙曉明和孫友梅被叫到金山小學開了一次會。 一起去開會的還有其他好幾個鄉的代課老師,會上金山小學的校長對他們做了一番思想動員,說了一些鼓勵他們要不畏條件艱苦,努力做好第一線的教學工作之類的話,然后說每個學校的情況都不一樣,這里就不統一安排了,由每個學校的代課老師自己商量著去辦,課程設置安排也由她們自己決定,如果有什么困難,可以提出來,學校會酌情安排解決。 開完會,這些新晉小學代課老師們自發集中在一起討論了一下,主要交流了一下工資收入問題,這才發現原來他們的收入竟然不是統一安排,而是由各個公社自主發放的,有的鄉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一個月有十塊錢的工資,而有些窮的鄉,一個月能有五六塊就不錯了。 趙曉明她們還算好的,一個月有八塊五。 這時有人悄悄問了一句:“你們知道這里的公辦教師多少錢工資一個月嗎?” 有人小聲地回答:“我聽說三十多塊?” “不能吧,這么多,都趕上當干部的了?!?/br> “當老師也跟當干部差不多!” 對于公辦教師的工資,大家都十分羨慕,但卻幾乎沒什么人妒忌的,畢竟人家是公家人嘛,對于這幫剛剛脫離土地的年輕老師來說,能不用再土里刨食,而是拿工資的人,在他們的人生中就已經是一個質的飛躍了。 也許在他們工作了幾年,見到種種的不公平現象之后,確實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但絕不是現在,現在的他們,對自己的這份職業充滿了使命感和責任感,滿身都是沖勁。 就連趙曉明也一樣,對這份即將開始的工作又是期盼又是緊張,就要為人師表了呢,究竟能不能做一個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好老師呢? 趙曉明和孫友梅回去之后,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好好商量了一下,這個教學工作要怎么開展。 首先是每人各自的教學任務,因為有六個年級的學生,總共只有兩個老師,所以每個人都要身兼數職,兩人討論決定,趙曉明負責一到六年級的語文、音樂和美術,孫友梅負責數學課、體育課和思想品德課。 至于課本,上面說了,只有語文和數學有課本,其他沒有課本,隨便教,也不用考試。 原本孫友梅是打算不設置音樂和美術課的,反正考試不用考,農村孩子們學了這個也用不上嘛,可趙曉明堅持認為藝術教育對孩子未來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她還大方地攬下了所有的美術和音樂課程,孫友梅也就隨她去了。 學校里只有三間課室,趙曉明有點頭疼,就算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也有六個班啊,怎么分呢? 這對孫友梅來說就不算個事,按照以往的慣例,每兩個年級一個班,做老師的先給這邊上完再給那邊上就可以了。 趙曉明覺得很神奇:“這樣的話不會互相影響嗎?” 孫友梅不以為意:“我們從小上學都是這樣的?!?/br> 好吧,條件所限,也只能這樣了。 接下來是課程安排,這可就是一個復雜的工程了,兩個老師要兼顧三間教室六個年級的課程,要安排得合理、不會造成混亂,還真是不容易。 兩人整整討論了一天,才把這個初步的課程安排確定下來,決定先試行幾天,有問題再進行調整。 第29章 報名 接下來就到了報名的日子了。 趙曉明和孫友梅早早開了校門,一人搬一張桌子出來坐在小cao場上,手里拿著紙和筆,等待小學生們前來報名。 各隊的生產隊長早已經把三江鄉小學招生的消息在各自的村里公布了,原本在縣城小學上學的大多數都愿意回來讀,而一些因為路遠沒去縣城上學的,家里有點余錢之后也愿意把孩子送過來,因此這一大早的,來報名的人還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