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還記得小時候,家里窮,往往那雙相貌已經模糊了的父母要咬好長時間的牙才能狠心割一小條rou。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會出現全家人圍坐一起其樂融融的場面:rou拿回家,勞苦功高的父親一點,全家的寶貝蛋弟弟一點,母親、她,還有那幾個骨瘦如柴的小meimei,則只有眼巴巴看著,嘬著筷子尖嘗味道的份兒…… 大年夜總是熱鬧的,但凡手里有點余錢,小孩子們總會被打扮的干干凈凈漂漂亮亮,手里攥著幾塊糖果,拎著三兩只焰火,呼朋引伴的跑遍全村。 可楊柳,在跟著師父之前,卻從來不知道甜是個什么滋味。至于那些煙火鞭炮,也只有等人家放完了,她帶著meimei們偷偷摸摸的跑過去,小心翼翼的撿拾其中因為捆綁的不結實而沒被點燃的。 然而就算是這樣,撿回來的爆竹也需要先上繳,再由父親分派,而其中絕大多數的情況便會是,爆竹最終全部到了弟弟手中…… 于她而言,糖果、鞭炮,甚至更奢侈的點心盒子,都只存在于道聽途說和不斷的想象中…… 也許是童年種下的執念,長大之后,楊柳每逢過節都會無比堅定的準備大量點心盒子,干濕中外,或精致或樸素,哪怕就是自己不吃,她也想要看到吃的人臉上露出幸福和滿足。 她深刻的厭惡,甚至是憎恨著一無所有的新年! 薩其馬、老婆餅、小麻花、棗花酥、麻醬燒餅、蜜三刀、豆沙酥餅和麻團,如果她來的再早一點,就該提前去收取一些干凈的花瓣,或者進一步將它們加工成黏稠香醇的花瓣醬膏,做些個玫瑰酥餅、桃花酥餅、桂花酥餅等等花瓣點心,既好吃又好看。 她四點多就起床了,點了燈,在漆黑一片的大背景下挽著袖子忙碌。 外面一片靜悄悄,沒有一點人聲響動,薄薄的一層玻璃,將屋里屋外分割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先煮紅豆,等豆子差不多爆裂開來,倒掉水,重新加入冷水再煮,而倒水的過程中,豆皮也就去了個七七/八八。 在紅豆慢慢由生轉熟的過程中,把紅棗洗凈,趁著濕潤去核,將干凈的棗rou放入籠屜蒸熟。蒸棗泥是很快的,起鍋之后,根據棗子含水分的多少適當添加溫水,放到鍋子里加糖,慢慢攪拌、翻炒,分幾次先后放入植物油,最終變成黏度和甜度都合適的棗泥備用。 等棗泥做好,紅豆也就差不多了,把豆子撈出,用力擠壓出多余的水分,之后用粗紗布過濾幾遍,真正做到細膩無匹。 前陣子楊柳遇上一批好鴨蛋,本著好東西可遇而不求的金科玉律,她毫不猶豫的將剩下的小一簍盡數包圓,拿回家查了下,足有一百八十多個,然后足足腌了三壇,昨兒就出油了,都煮熟了放到冰箱,什么時候吃什么時候切。 她想了下,去剝了八十顆黃燦燦紅艷艷,全身冒油的整蛋黃出來,準備一會兒再烤一點大團圓的豆沙蛋黃酥球。 要說烤箱這東西,還真是個好幫手,比她以前用慣了的土烤爐方便了不少,只要不是需要煙熏等特殊手法的,真是省了大力氣。只要放進去就不用管了,溫度、時間,都是恒定自動的,然后你就能去專心做別的事,到時候聽見“?!币宦暣囗?,成了! 華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曾經出現過的美食不計其數,已經失傳了的暫且不提,光流傳至今的就足夠令人拍案叫絕,每一次做甜食,楊柳都能感受到由衷的幸福。 薩琪瑪做起來特別好玩,有點像小孩子捏泥巴的時候搓出來的長條,它的那個糖漿特別有講究,要用麥芽糖。糖漿熬到能用筷子扯出絲線就差不多,然后把條兒放進去裹糖,順便撒一點葡萄干。 稍微放涼之后,放到涂了油的大平盤里壓實,然后切成小塊就可以了。 棗花糕用酥皮捏成花朵的形狀,每一瓣中間都夾著厚重的棗泥餡料,分量十足的同時卻又因為造型的緣故極盡靈巧。 麻將燒餅每揉制一次就抹一層芝麻醬,這個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既要將醬均勻的攤開到每一個角落,又要保證里面的餡兒不漏出來…… 忙活到八點半,秋維維就過來了,一進門就被“漫山遍野”的勝利果實震撼,一度出現了失語現象。 “你來啦,”楊柳從廚房里探出腦袋來,“正好,幫我折二十個盒子吧?!?/br> 上個月她從網上訂購了幾百個紙盒,方的扁的長的圓的,造型簡單外形古樸,都是預備以后送人的。 加上臨時決定的豆沙蛋黃酥球,一共九種點心,正方形的盒子里放四種,圓形的盒子里放五種,每一種都放五個,一份兩盒。 楊柳細細的列了名單,又找秋維維反復確認,確保無一遺漏,包括以前合作過的導演和編劇,最近認識卻相當投緣的周南、陳蔚然、呂瑩等人,根據親疏遠近分送不同數量。 同住望燕臺市的,秋維維直接開車拉著楊柳親自送上門,住得遠的,就都選擇當天到的航空快遞,力求不出差錯。 秋維維自己拿了個最大頭,想吃多少隨便拿,美得合不攏嘴,勤勞的小蜜蜂似的,拐彎的時候都漂移! 最后壓軸送給江景桐,楊柳親自拎到辦公室去,他當場就很給面子的打開,然后給予高度贊揚,“喲,你還會做點心呢,這么多種?” 楊柳對自己的廚藝那是無比自信的,當即指著講起來,“這幾種就不說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這個里面是豆沙的,這里面是芝麻醬的夾層,下面那個盒子里圓球的那個,是蛋黃豆沙的。除了蜜三刀之外,都不太甜,你應該也能吃得慣?!?/br> 頓了下,她又笑著說,“雖然越早吃口味越好,不過多少都能放幾天,要是你哪天懶得出去吃飯,早晚飯用這些都能打發了?!?/br> 江景桐點頭,小心的蓋上盒子,“會的不少,以后開個點心鋪子都夠了?!?/br> 東西雖小,但重在心意,最關鍵的是,他從楊柳眼中看不到絲毫算計,有的只是分享美食的快樂,甚至還有些關心? 無論如何,他還挺享受這種感覺。 經過前幾天吃飯那件事,兩人的關系又增進不少,單獨相處起來也很融洽了,多多少少有了那么點兒朋友的意思。 十多分鐘后出來,秋維維看她的眼神帶著戲謔,“呦,和好了?聊了挺久啊?!?/br> 楊柳讓她說的莫名不好意思,“什么和不和好的,要過年了,總得寒暄幾句吧?難不成你還讓我開門之后丟炸藥包似的扔下就跑?!” 東西發出去之后,廣大人民群眾反響普遍比較熱烈,周南當晚就打過電話來了,“嘿還真有你的啊,了不得,就那個豆沙蛋黃酥,比我們家妞妞拳頭都大,她一個人雙手抱著,愣是把一個給啃完了!完了之后還要,把我跟你嫂子給逗得!” 周南的閨女妞妞也快兩歲了,小姑娘胃口很好,別人家的小朋友還在被家長端著飯碗圍追堵截的時候,她就能乖乖埋頭吃飯了,特別招人喜歡,圈兒內有名的萌寶。 兩人簡單的聊了幾句,周南一句話進入正題,“我這個時候給你打電話呢,其實是有點正事兒商量,前兒我突然得了個點子,準備籌備拍一部電影,想請你跟我一起搭戲?!?/br> 楊柳一聽,先是榮幸,后是緊張,“我能行嗎?要不您先說說看?” 周南就笑,隔著電話都能聽見他拍大腿的聲音了,“你準行,除了你就沒更合適的人了!劇本雖然沒全寫完,不過大體的故事梗概和前幾場都出來了,等會兒我給你發個郵件,你先看一下,一準兒行!” 中間他似乎抽空喝了口水,又繼續道,“你不是三月份要跟老馮合作么?最晚最晚七月底也就完工了,咱就八月開工,絕對不耽誤!” 這劇本還沒寫出來呢,他就已經劃算到那兒了,考慮的確實夠長遠的。 講真的,給到七月底也是很寬松了,這些個期限都是算的主演進度,再加上一點可能出現的后期補拍情況,中間很多水分。而楊柳畢竟只是個女二號的三號演員,戲份并不特別多,真要抓緊湊一點的話,頂多仨月就夠了,估摸著五月底六月初就能個人殺青。 周南這么熱情主動,說的還那樣肯定,楊柳也被他帶起了幾分好奇,接到文件就打開看起來。 一看,她就笑了,周南還真沒說假話,這角色確實適合自己! 故事梗概如下: 男女主角是父女關系,他們家往上數三代都是知名廚師,算是烹飪世家,年輕的女兒也從很小的時候就展露出杰出的天賦,一切看似都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