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節
王浩,太原王氏人,他跟王氏是族姐弟,沒見過面的那種姐弟。 趙含章平定匈奴之后,他就背上包裹屁顛屁顛跑來了洛陽,終于在今年年初趕到,他沒有去找素未謀面的族jiejie,也沒有和趙含章這個便宜外甥女表達身份,而是直接找到太學,以一篇文章敲開了趙程的門。 然后,他以史家之觀點得到了趙程的舉薦,順利見到了趙含章,并成功說服趙含章恢復隸秘書這個修史部門。 趙含章將本朝的隸秘書改為秘書省,設置秘書監和著作郎等官職,專門修史,記史。 一直到王浩入職,登記其祖籍來歷時,趙含章才知道這個生機勃勃,文采斐然的年輕人是她那不知隔了多少房的便宜舅舅。 他沒用家世邀權,趙含章自也不會用親情綁架他美化自己,于是倆人心照不宣,沒有戳穿這層關系,就讓他在宮中做著作郎。 第1169章 提醒 王浩每天能記錄下很多東西,還能看到幸存的前朝及本朝前些年的一些史記和史跡,倘佯在各種官方和私下的記載中高興不已。 他覺得他今天又要記下一件大事了,開心! 宋錦悄悄的退下,趙含章跨出門檻,低頭看著跪在殿門前的李天和。 四人中,李天和官職最高,權勢也最大,是趙長輿留給她的部曲之一,他比曾越還更早的出現在她的視線中,幾個什長中,他是比較聰明機靈的一個,學字最快,算術也最快,所以她早早將他外放出去,就是認為他可以獨當一面。 可惜了,一放出去才知,他有小智而無大慧。 趙含章站在四人身前定定地看著他們,四人都低著頭趴伏著不敢抬頭,但他們都能感覺到投注到身上的視線,一時汗毛直立。 過了許久,趙含章才用失望不已的語氣問道:“知道錯在何處了嗎?” 李天和的額頭緊緊貼著地面,悶聲道:“知道,我等不該欺辱沈郎中和余博士?!?/br> “抬起頭來?!?/br> 李天和四人抬頭,這才發現趙含章坐到了門檻上,目光清冽冷淡的看著他們。 四人心中一突,又低下頭去。 趙含章掃過他們的眼睛,似乎看到了他們內心深處,她搖了搖頭道:“你們還不知道啊~” 四人皮一緊,都沒說話。 趙含章幽幽一嘆,問道:“我為何讓盧御史離開,卻讓你們帶傷來見我?” 因為阻攔沈如輝和余崈時他們更出力?而且他們是武人,打完五杖還能走,盧御史卻只能被抬出去? 四人小心翼翼的掃了趙含章一眼,沒敢回話。 趙含章冷笑一聲道:“你們與我同在戰場上拼殺出來,乃袍澤,感情不比一般,盧御史只是我的御史,他犯錯,換了就是,天下英才眾多,我誰都用得?!?/br> “而你們,因有私情在,所以我才愿意抽出時間來教訓你們,”趙含章道:“你們想我顧念舊情,徇私放過你們嗎?” 李天和四人連忙道:“不敢?!?/br> “是不敢,而不是不想,”趙含章冷冷一笑,“那我現在就告訴你們,我不會徇私,趙瑚為我趙家軍提供眾多糧草,功勞甚大,又是我親眷,他犯錯我尚且不曾容情?!?/br> “我若對你們徇私,那被你們傷害的人,他們的冤情又能與誰訴呢?你們與我有私交,所以能跪在這里,他們卻連跪在這里的機會都沒有?!壁w含章滿眼失望的道:“算起來,你們在軍中讀書最少的也有四年了吧?” 最晚參加趙家軍的齊后應了一聲,“是,末將是保衛豫州那一年在路上被征召入軍的,至今四年有余了?!?/br> 趙含章:“入伍一月的新兵都能將趙家軍軍規背下來,趙家軍是為百姓而戰,為天下太平而戰,統共就六十八條軍規,你們在軍中讀書四年,竟還比不上他們!” “且不說沈如輝和余崈于國有功,他們就算是平民百姓,爾等也不該如此欺辱霸凌他們,李天和,你們記住,官,不僅要有能力,還要有品德!” 李天和等人一臉羞愧的低下頭去。 趙含章說這么多也夠了,揮手道:“退下吧?!?/br> 四人應下,叩了一個頭后起身退下。 屁股上有傷,四人兩步一個臺階的挪下去,到了最底下才看到曾越抱著胳膊站在臺階邊。 李天和臉色變了變,偏過頭去沒說話。 當年部曲十什,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六什長曾越,覺得他話不多,但蔫壞蔫壞的,又心機深沉,不然,秋武之后,輪也該輪到他這個五什長做趙含章的親侍,為何最后越過他選了曾越? 當年他們十一個人,除了已經戰死的四個什長,活下來的人中就曾越和趙駒權勢地位最高。 對趙駒他們無話可說,畢竟,他本就高他們一頭,是他們的隊主,可曾越憑什么? 先郎主在時,他可不被看好。 李天和伸手扶住腰,一瘸一拐的越過他往前走。 曾越放下手臂跟在他旁邊,齊后三人沒料到這些事還叫曾越看去了,臉色通紅,低著頭默默地跟著。 曾越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開口道:“女郎最厭惡仗勢欺人,尤其是仗著她的勢力?!?/br> 李天和冷笑,“你若不仗勢,今日能當禁軍統領?” 曾越懶得分辯,道:“看來你還是不知錯,李天和,情分是會被消磨的,北地九州,你出的力,連趙瑚都比不上,女郎尚且不慣著這位七太爺,你覺得她還會容忍你幾次?” 李天和臉色變了又變,沒說話。 曾越見他臉色灰白,到底是從小一起長大,訓練的同袍,他不由嘆了一口氣,道:“李天和,女郎和茍晞、石勒等人不同,和以往流傳中的將軍都不同,她讓軍中所有將士都學認字,學數,你知道為什么嗎?” 李天和面無表情:“因為女郎仁慈?!?/br> 曾越:“我一開始也是這么想的,但我后來知道了,女郎這樣做不僅是為了仁慈,更多的是想要一支完全屬于她,卻又不一樣的趙家軍?!?/br> “讓士兵們識字,會數,還會看地圖,分辨方向,甚至是會教他們兵法,是為了提高戰力,從趙家軍出去的老兵,一人便可再組一什,再到一隊,然后把這些人都拉回趙家軍中壯大隊伍;” “而教導他們規矩律法,愛護百姓是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秋毫無犯,堅定的執行軍規是為了讓他們絕對的服從命令?!痹降溃骸傲钜怀?,如臂指使,這才是趙家軍可以一直戰勝的原因?!?/br> 曾越:“趙家軍駐守洛陽的東西兩營,東營副將楊銳,西營副將盧紹皆是豫州保衛戰之后才來投奔女郎的,因為他們才華橫溢,故一入伍就被提拔為隊主,當時你與他們身份相當,平起平坐,為何幾年下來,他們越過你成了女郎身邊的副將,而你,只是在兵部任一參將?” “是女郎沒有提拔你嗎?是女郎沒有給你機會嗎?”曾越搖頭,“都不是,李天和,你的機會其實是我們幾人之中最好的,比我、季平和秋武,元立都要好?!?/br> 李天和冷笑,一臉的不相信,“你們都做過女郎的親衛,感情自不一般,現在反過來說我的機會最好?” 第1170章 腦子進水 曾越停下腳步,沉聲道:“女郎將你外放到泌陽縣,給了你極大的自由,她讓你勸服山匪,收攏流民,教他們讀書,為女郎所用?!?/br> “雖然是一縣的駐軍隊主,但以當時的情況,你手下一千人,完全可以為女郎征召出五千,甚至上萬的軍隊來,”曾越道:“你只要能做到,將軍之權唾手可得?!?/br> “女郎選季平為親衛,是因為他是趙將軍舉薦,又忠誠,故順勢而為,選秋武和我是因為我們二人聽話,忠誠,惟命是從?!?/br> 李天和:“難道這些品質我沒有嗎?” 曾越搖頭道:“你還是沒懂,你自然都有,你還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機靈,所以女郎才將你外放,明明你的機會比我們更多的?!?/br> “要說境遇,你能比元立更差嗎?”曾越道:“因女郎不喜元立的狠辣,一開始沒少壓他,但你看,他現在獨掌暗部,是女郎最信任的人之一?!?/br> 曾越看了看李天和,又看看他身后的武官,嘆息一聲道:“我提醒你這些,不是因為我喜歡你,而是因為我們從小一起長大,曾同生共死,我自希望你好。女郎對你也是,但你要想一想,這當中的舊情足夠你消磨多少次?” “父母對子女的愛尚且會因子女不孝而消散,君臣之情,故舊之情,難道會比父母之情還深重嗎?” 李天和聞言臉色變了幾變,他身后的三個武官也臉色蒼白起來。 曾越:“女郎常與身邊人說,國家是靠道德法度來治理,而不是靠感情。我言盡于此,你們保重吧?!?/br> 說完,他又看了一眼李天和的屁股,覺得他挪出宮門問題不大,于是不再管他,轉身就回去。 趙含章心情已經平復,只是依舊不是很開心,她掃了一眼曾越,問道:“做完知心大哥哥了?” 曾越嚇了一跳,連忙跪下請罪。 趙含章揮了揮手道:“我不在意這個,他若能聽勸改好,我自是高興的?!?/br> “你們都是跟著我一路從洛陽到西平,又從西平一路打出來的,你們能過得好,我只會高興,”趙含章嘆息道:“但,公是公,私是私,若我帶頭徇私,我們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安穩局面便會崩塌,我們身后站著這么多人,這個結果我等都承受不起?!?/br> 趙含章一早就知道,人一旦有功勞,得了權勢就容易驕縱。這是人的本性,但可以克服。 每日三省吾身,她總要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初心。 為防止她的趙家軍也如此,在組建之初,她就大量吸納讀書識字的人,讓他們教導手下的士兵們認字,在認字的過程中將一些做人,當兵的道理傳輸給他們。 剛開始進軍隊的讀書人心中不服,他們是為求取功名而來,想要的是跟著趙含章大殺四方,而不是打完仗還得給一群賤民當識字先生。 但趙含章態度強硬,誰若不從軍法處置,誰要是做得不好,業績不佳就降職。 他們因為識字,進軍隊后就會被快速選為什長、隊主等職,但若做不好,他們會直接被擼掉官職,從什長、隊主成為一個大頭兵。 汲淵一開始都不理解趙含章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大部分士兵只要有武力,會聽命令配合就可以,并不需要認字識數。 但趙家軍幾次出征,他們令行禁止,對百姓秋毫無犯,哪怕是餓死也不會搶奪百姓食物,凡趙家軍打下的地方,都不需要他們怎么費力,只要插上軍旗就可以接管地方。 凡從趙家軍中出去的命令都能夠在地方平民百姓聚集的地方暢通,即便有些豪富之家不甘愿,想要阻攔政令通行,依附他們的平民百姓,他們的佃農,下人,甚至是部曲都會離他們而去,選擇聽趙家軍的軍令。 汲淵這才明白,趙含章讓全軍學認字,識數,告訴他們是為和平,為天下百姓而戰有多重要,那是在往他們心里放了一束火苗。 隨著他們的學習,以及趙含章的以身作則,這束火苗成了一團火,再經由他們散向他們能到達的地方。 所以趙家軍才能所向披靡,所以凡趙家軍打下的地方才沒有再叛亂。 而楊銳,盧紹等先前不服氣的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努力的將此推廣。 而明明是一早跟著趙含章的李天和,卻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 其實曾越和秋武一開始也不懂,但他們勝在聽話,凡趙含章下的命令,他們都用力的去完成,盡可能做得更好。 做得多了,看到了結果,加之跟在趙含章身邊聽她和汲淵等人議事,一來二去才看明白一點。 他們此時才驚覺,趙含章其實一開始在李天和身上寄于很大的希望,就如同趙駒一般,他也是一早被放出去的,可惜,李天和沒有做到趙含章希望他做的。 他在泌陽縣雖然也剿匪練兵,卻沒有大的成效,讓他給軍隊找教書先生,他卻一連擠兌走了好幾個先生,最后還是趙含章從西平趙家軍中另外派了一個識字的副隊主過去,他帶的那支軍隊才開始系統的學習。 便是如此,他帶的那一支軍隊戰斗意志還是比別人的弱一些。 去年大捷,趙含章和汲淵等人商量給大家授官,曾越就站在旁邊,提到李天和時,趙含章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曾越的感受就更深了。 他早就想和李天和談一談了,但倆人雖然都在洛陽,但李天和時不時就要領命出去剿匪和收攏流民,曾越則要跟在趙含章身邊保護她,所以總是碰不上面,沒想到他還沒提醒對方,他就犯錯了 趙含章多愛余博士和沈郎中啊,不對,應該說,工部里的那些人她大多都愛,尤其是有工技的,她尤其愛。 她不止一次的當眾說過,“冬官利在民生,而科技的發展,利在千秋?!?/br> 冬官即工部。 又因傅庭涵是尚書令兼工部尚書,因此本在歷代不太受重視的工部越來越受重視,連汲淵和明預都不敢輕視工部里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