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節
“問一問七叔祖愿不愿意把人讓給我,也問一問那繡娘愿不愿意跟著我,若愿意,我出高金聘她;要是奴籍,我替她贖身?!?/br> 王氏不解,“你對穿衣又沒有高要求,家里的繡娘就夠你用了,何必去和七叔祖搶人呢?” 趙含章:“我要開繡坊,要在繡坊中辟一個地方專門教繡娘們繡藝?!?/br> 王氏:“這是看家的本事,最多傳給弟子,怎會似你想的這般大喇喇的傳給所有人?” 趙含章:“我給她官當,這樣她也不愿意嗎?” 王氏震驚,“繡娘也能當官?” 趙含章:“不僅繡娘可以當官,織娘和木匠這些都可以,我打算在工部下設立百工所,收納天下大匠,專門做相關行業的研究以及教學?!?/br> 趙含章抖了抖袖子,將它抓在手上笑道:“這樣的繡娘正是百工所需要的?!?/br> “而且,在繡坊中教學,我也不需要她把所有看家的本事教授給她們,傳承衣缽的本事自然要看他們心中所愿,自己選傳承的人?!?/br> 她只為百工所收納人材,今后怎么做,自是看他們意愿,她能給他們提供的就是各種教學條件和傳承的支撐。 王氏若有所思,“那你這繡坊是為朝廷開的?” 趙含章點頭,“自然是為朝廷開的,我現在用的是朝廷的資源呀?!?/br> 說白了,這些是國有的,因為招聘人才的成本、土地、作坊建設的材料等都是走國庫的賬,自然,它們賺的錢也屬于國庫。 王氏就道:“那你說我也開一個繡坊怎么樣?” 趙含章挑眉,笑問:“阿娘怎么想起開繡坊?” “我不止想開繡坊,我還想開織坊呢,”王氏道:“什么賺錢我想開什么?!?/br> 她嘆息道:“家里現在沒錢,你和二郎要花用什么都需要省了又省,我能給你們的也有限,我看七叔祖也不怎么管事,不也能賺很多錢嗎?我也想多賺一些,將來你們姐弟要是用錢,我也能補貼一些?!?/br> 趙含章一聽,當即鼓勵道:“阿娘你去做吧,先開織坊,我跟您說,最近這兩年,做糧食和布匹生意是最不會虧錢的,您只管放心大膽的去做?!?/br> “繡坊先放一放,您等我去趟水,成了您再進?!?/br> 王氏得了趙含章的鼓勵,當即增添了幾分信心,連連點頭。 她打開青姑捧著的盒子,和趙含章道:“這是阿娘給你打的鳳冠?!?/br> 等趙含章試完鳳冠,確定好需要改的東西以后,她才換下衣服和王氏道:“阿娘,弘農公主和駙馬到洛陽城外了,明天就進城?!?/br> 王氏心頭一緊,有些緊張,“那,那我要去迎接嗎?” 趙含章笑道:“不必,我和庭涵去接就好,不過我和他婚期將近,他父母回來了,只怕就不能住在我們家里了?!?/br> 王氏想了想后點頭,“也好,本來你們也要分開準備婚事了的?!?/br> 傅家的宅子被燒了,朝廷另外給傅庭涵準備了一棟宅子,還是趙含章選的呢,就在趙宅不遠處。 傅家的后門出來往北走兩百多米就是趙宅的正門,她要是不想走門,出門后可以直接翻墻進傅家。 咳咳,反正就是離得很近。 不過傅庭涵身邊的人少,加上布置一個家花銷很大,他就一直沒動。 這次成親,他們也只收拾了兩個院子,一個是正院,一個是距離正院有些遠,寬敞又明亮的大院子,給弘農公主和傅宣準備的。 其余地方,都只是象征性的掛上紅燈籠,院子的門都鎖著。 王氏都計劃好了,成親滿一個月后他們兩個還是要回趙宅住,那邊要什么沒什么,廚房里廚具都不齊全,怎么能住那邊呢? 但現在弘農公主和傅宣回來了,她覺得讓女兒女婿回家住的打算要落空了。 王氏有一點點失落,但她沒有表現出來。 嗯,她自以為沒表現出來,可趙含章是什么人啊,她能看不出王氏的變化嗎? 她和王氏笑道:“阿娘,我們成親以后還要經?;刳w宅住的,您可不要嫌我們煩?!?/br> 王氏精神一振,連忙道:“怎么會呢,這兒就是你的家,你的院子和主院都給你留著,你們想住多久就住多久?!?/br> 趙含章住在自己的院子里,主院則是拿來處理各種事情,汲淵等人來回稟事情也多在主院見她。 可以說,趙宅是第二朝廷的縮影,許多朝政都是在這里解決的。 成婚以后趙含章也不打算更改,所以她和傅庭涵大部分時間還是會住在這邊。 至于弘農公主和傅宣會怎么想,趙含章暫時不考慮。 傅庭涵沒有實際見過弘農公主和傅宣,只在記憶里有他們模糊的樣子,更不想與他們一起生活,所以對此沒有異議。 他和王氏相處得和睦,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王氏的寬容。 可能是因為有趙含章和趙二郎這兩個前車之鑒上,王氏很少管孩子。 她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對孩子們,三五天見不到人她都不生氣,也不會干涉他們做事。 早餐分開吃,午餐在外面吃,晚餐偶爾才能湊到一桌一起吃,在她面前,趙含章就是規矩,于是等于沒有規矩,傅庭涵和這位丈母娘相處得很和睦。 但從記憶里看弘農公主和原身的相處,他覺得他很難和弘農公主這樣自在的相處。 所以和趙含章站在城門口接人時,傅庭涵內心是很忐忑的。 第1065章 父母 李驤和李班也很忐忑,所以一整個晚上都沒怎么睡,倆人一大早起來眼圈都有點黑,再一看對面一臉肅穆的弘農公主和一臉輕松的傅宣,倆人默默對視一眼后就把臉扭開了。 驛站距離城門不是很遠,他們隊伍雖長,但行路一個時辰也到了。 他們辰時出發,巳時不到便看到洛陽城門了。 大清早的洛陽城門很忙碌,排隊進城的人分成兩排,一排是不帶貨物,簡裝進城的隊伍,還有一排則是帶了貨物的商隊,排隊排出百米外。 李驤和李班愣愣地看著,蜀地因為小戰不斷,少有如此熱鬧的時候。 他們從前一直以自己是成國人而自豪,因為知道蜀地雖然還未統一,卻也比外面的世界要好很多。 如果說蜀地的百姓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蜀地之外的百姓就是在煉獄之中。 他們想要蜀地百姓擺脫水深火熱,也自覺有了些許成效,所以對比晉室的君臣,他們是自豪的。 可現在看著城墻破破爛爛,卻生機勃勃的洛陽城,目光從那些笑臉上劃過,李驤和李班對從前的認知產生了懷疑。 不是說,外面人命如草芥,晉室不當人,放任匈奴和羯胡屠殺搶掠漢人百姓嗎? 不是說外面赤野千里,糧荒如荒漠嗎? 怎么看都不太像??? “殿下,晉庭的大將軍親自來迎接使團?!?/br> 李班回神,朝前看去。 前面已經由衛兵隔開一條路來,路的盡頭站著一隊人馬,當中單手叉腰的是一個面帶淺笑的文雅女子。 李班都不知道自己為何會覺得她文雅,因為她的動作并不文雅,哪有女子單手叉腰這樣站著的? 但他就是覺得她混身上下都散發著文雅的氣息。 李班就喜歡文雅人,于是也露出笑容,離得老遠就下馬,領著李驤疾步上前拜見。 而在他們身后的馬車里,弘農公主也撩開了簾子,正怔怔的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洛陽城。 李班下馬的動靜驚到了她,她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往前看去,也一眼看到了趙含章。 她便見趙含章笑著放下叉著腰的手,上前兩步迎上李班,在他行禮時伸手虛扶住他,而后立即退后一步,鄭重的作揖回禮。 弘農公主愣愣地看著,果然,李班見她如此禮待他,熱淚盈眶的與他敘起話來,一旁的李驤臉色也好看了許多。 她見過很多把持朝臣的權臣,八王之亂,她親身經歷了六王,之后東海王打進洛陽時,她已避到長安,暫時牽扯不上她。 可她也聽說過他囂張跋扈的事跡,沒有哪一個權臣會像趙含章一樣謙遜知禮。 如果有,恐怕這天下早就不是晉室的天下了。 所以…… 弘農公主定定地看著趙含章。 趙含章似乎察覺到了她目光,往這邊看了一眼,目光溫和而寬容,對上她的目光,燦然一笑,然后和李班說了什么,轉身拉起一個青年就往她這里來。 弘農公主注視著趙含章一步步走近,這才將目光落在她拉著的青年身上。 看到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弘農公主微微一愣,這是……長容? 趙含章拉著傅庭涵走到馬車邊,沖車上笑著行禮,“弘農公主,駙馬,臣和庭涵前來迎接?!?/br> 弘農公主身邊的女使任慧連忙撩開簾子,沖趙含章笑了笑后看向車內。 弘農公主這才扶著任慧的手低頭走出馬車,她抬眼居高臨下的看著趙含章和傅庭涵。 她的兒子臉繃得很緊,不知是還在和他們慪氣,或是緊張,倒是趙含章笑吟吟的,并不為她的沉默而慌張,還親自上前伸出手來,想要扶她的另一邊。 任慧提起一顆心,生怕弘農公主拒絕她會鬧得不好看,誰知弘農公主很自然的把手搭在了她的手上,扶著走下馬車。 她道:“駙馬在后車?!?/br> 傅宣并不是矯情的人,聽到趙含章他們的聲音,他就從回籠覺中醒過來了,自己撩開簾子走下馬車。 突然看到長成青年的兒子,傅宣也愣了一下,算起來,他們有五年沒見了。 五年的變化竟然這么大嗎? 趙含章上前見禮,還拉了傅庭涵一下。 傅庭涵跟在她身側一起行禮,不像是趙含章見他的家長,倒像是他見趙含章的家長。 國事和私事,自然還是國事重要,趙含章分得清輕重,所以她要先和李班李驤會晤。 但她也擔心傅庭涵,所以問他:“你要不要和我走?” 等她處理完了國事再帶他回來見弘農公主和傅宣。 她也看出來了,傅庭涵面對他們夫婦二人很不自在,而弘農公主和傅宣之間的氣氛也有些奇怪。 傅庭涵看了眼父母,搖頭,“不用,我送他們回傅宅?!?/br> 趙含章看他,“你一個人可以?” 傅庭涵點頭,“放心,我不至于連獨自面對的勇氣都沒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