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節
他就只能坐在衙中等。 等到午時,衙役和官差們接二連三的從外面回來,不過他們沒有進大堂,而是直奔食堂。 趙正和趙二郎一起從外面回來,倆人也沒往大堂看一眼,一邊說話一邊往縣衙側院的食堂方向去。 坐在大堂里的趙瑚剛想叫住他們,倆人已經只剩下背影了,而背影也很快消失。 趙瑚沉默了一下,干脆起身過去找。 他踏進側院時愣了一下,不大的院子里蹲滿了人。 他飽讀詩書,文雅清逸的小孫子此時正跟大房那個粗鄙又憨直的二郎蹲在地上啃饅頭。 趙二郎自己狼吞虎咽不說,還催促趙正,“快點吃,拿錢都不積極,萬一姐夫誤會這錢對我們不重要,下次不給了怎么辦?” 趙正依舊文雅的吃著,不過速度也快起來,“下次他還有?” 趙二郎對傅庭涵很有信心,“我姐夫很利害的,我阿姐有許多難題都是姐夫處理的,現在我阿姐缺錢,我覺得姐夫肯定也會想辦法解決的,待他賺了錢,我再去求他要一些,縣衙就不缺支出了?!?/br> 趙正雖然對此持懷疑態度,但想到現在趙二郎就從傅庭涵手中摳出錢來,推斷一下,將來也不是不可能。 趙正于是吃得更快了,只吃了一個饅頭就起身,“走吧?!?/br> 趙二郎塞滿了嘴,含糊道:“你不吃了?” 趙正道:“取錢回來再吃也是可以的?!?/br> 結果一抬頭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目瞪口呆看著他們的祖父。 趙正微訝,上前問道:“祖父怎么來此?” 趙瑚眼眶一紅,嘴巴幾次開合,終于找到柔和的聲音問道:“怎么如此用飯?太過無禮了?!?/br> 趙正:“太忙了,沒空……” “我們沒有案桌和席子,”一旁勉強咽下饅頭的趙二郎跟著解釋了一下,“等我們縣衙有錢了就添置桌椅,到時便不會失禮了?!?/br> “偌大一個縣衙,竟然連一套案桌席子都沒有?”趙瑚轉了一圈,發現還真沒有,他看著趙正,更心疼了。 趙正提起心,生怕他下一句就是,孫子,你別干了,跟祖父回家!然后就要下人把他打暈扛回去。 出乎他意料的,趙瑚沒讓他回家,而是回頭和隨從道:“回去,將家中的桌案席子都搬來?!?/br> 又道:“還有家中存的rou,蛋,多取一些來?!?/br> 趙瑚嫌棄的瞥了一眼他們碗里的菜,“竟然吃咸菜,沒有rou,難道連菜蔬也沒有嗎?” 趙正:“祖父,現在菜蔬比rou還貴了?!?/br> 天冷了,除了窖存的大白菜外,所有菜蔬都比rou還貴了。 趙瑚頓了一下,嘀咕道:“這也沒有,那也沒有……” 不過到底沒說讓趙正不干了的話。 雖然他真的很嫌棄縣衙,可……誰讓這是孫子的前程呢? 他要往上,就必須做這個縣丞,孰輕孰重,趙瑚還是分得清的。 趙二郎可沒有那份細心,體諒趙瑚的怒氣,他湊上去好奇的問,“七叔祖,你來縣衙,那是不是把我姐夫的錢給他了?” 趙瑚沒好氣的道:“給了!” 趙二郎眼睛一亮,問道:“給了多少?” 這種商業機密,趙瑚自然不會往外說,但看著眼睛亮晶晶的趙二郎,再看一眼窮酸的縣衙,他心中一動,道:“八十九萬錢?!?/br> 趙二郎驚嘆,“我姐夫好有錢?!?/br> 趙瑚點頭,所以你不多要點兒嗎? 趙二郎還真想多要點兒,于是他認真的問趙瑚,“七叔祖,你送來的東西不要錢吧?縣衙沒錢?!?/br> 趙瑚覺得他的心眼子全長在他這兒了,沒好氣的道:“不要,白送你的?!?/br> 趙二郎就高興了,拉上趙正就走,“走,去和姐夫要錢?!?/br> 趙瑚的心勉強平衡了,他怕趙二郎不能領悟自己的意思,還在后面點撥道:“你多要一點,你是小舅子,他不敢得罪你?!?/br> “你不要,最后那些錢也是被你jiejie拿去?!?/br> 誰拿不是拿? 趙二郎拿了還能建設洛陽縣衙,他孫子日子也能過得好一些。 趙二郎認為七叔祖說得對,于是屁顛屁顛的趕回宅子,直接略過抬手和他打招呼的王氏,跑到傅庭涵身邊就道:“姐夫,你有好多錢,給我四十萬吧?!?/br> 咚咚的敲桌子聲音響起,趙含章等他看過來才道:“只有二十萬?!?/br> 怕他不能理解,趙含章還多解釋了一句,“剩下的他出借給國庫了,錢我都讓人搬走了?!?/br> 趙二郎嘴巴張了張,難以置信,“阿姐,你為何要這么多錢?前段時間縣衙收的錢你也拿走了?!?/br> 趙含章嘆氣道:“買種子呀傻瓜,知道什么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嗎?”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過完年,種子就得發下去,此時距離過年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我不得提前準備糧種嗎?” 趙含章道:“買種子要錢,打農具也要錢,知道明年的主題是什么嗎?” “農業大生產,作為朝廷和衙門,我們要做的就是給農民們提供糧種和工具,減去一些賦稅,鼓勵他們耕種,所以,準備的糧種一定要質量好,且量大!” 今年下半年戰事才結束,大量的流民和災民被收攏安頓,他們會渡過一個饑寒的年,過年的物資都是朝廷賑濟的,怎么可能會有種子和農具? 這些都需要朝廷幫扶,想想這需要多少錢吧。 可以說,目前趙含章扒拉進國庫的錢,除了給災民們過冬的賑濟物資和一部分給朝廷官員們的束脩外,其余都拿去買種子了,她最近正準備召見各大糧商的東家,勸說他們賒一點糧種給朝廷,以及來年能夠容許百姓從店鋪中賒一部分種子…… 她的各大鐵礦還在開采,武器坊現在都不做武器了,而是全力制作農具。 別說傅庭涵拿來的這六十九萬錢,就是再來十個六十九萬,她也能一天給它花光了。 國家的開銷就是這么大! “大將軍,沈如輝和曹平到了?!壁w含章抬頭看了一眼進來稟報的趙雅,點點頭道:“請他們書房等候吧?!?/br> 這才和趙二郎道:“還有,我要建碼頭了,需要的錢更多?!?/br> 第1043章 點兵點將 趙二郎最后還是抬著二十萬錢離開了,他被他姐說服了,現在日子苦一些,是為了打基礎,將來日子會越來越好過的。 趙二郎就帶著他姐給他描繪的大餅高興回縣衙了,還和一路沉默的趙正道:“等碼頭建好,我要去青州練兵,阿姐說,到時候要練海軍,知道海軍嗎?就是在海里作戰的大軍,專門打海盜的?!?/br> 趙正頷首:“聽聞海外有仙山,山中有銀礦和金礦,不知真假?!?/br> 他道:“要是真的,的確可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br> 趙二郎:“那也得有種子播種,阿姐說了,光有金銀銅錢還不行,還得有什么生產力,須得種出糧食來,不然國庫再有錢,世間無糧,又上哪兒買去呢?” 趙正:“故要勸課農桑!” 他精神一振,沉聲道:“我們回去就準備起來,讓大家現在做好準備,明年開春多耕種,多收獲?!?/br> 趙二郎狠狠地點頭。 趙含章進到書房,對等在書房里的沈如輝和曹平點了點頭,讓趙云欣將圖紙拿出來,“這是青州和光州的海岸情況,請兩位來是想談一談在兩州建碼頭一事?!?/br> 沈如輝的第一想法是,“大將軍要從海上南下攻打揚州?” 趙含章一頓,抬頭看他。 沈如輝一驚,低下頭去:“您,您就當什么都沒聽到,我什么都沒說?!?/br> 曹平在一旁用力縮小自己的存在,心臟怦怦跳。 傅庭涵道:“建碼頭是為了出海?!?/br> 他道:“海的對岸有一片陸地,上有大量的金礦和銀礦,可以暫緩國庫壓力?!?/br> 沈如輝和曹平根本不相信,然而不敢說出口,只能在心里吐槽,你怎么不說海的那邊有仙山呢? 中國地大物博,什么沒有? 如果在中國都很難找到,又怎能期盼海外的蠻夷之地會有那等寶物呢? 一定還是為了南下進攻揚州吧? 沈如輝和曹平都自以為明白了,低下頭去看傅庭涵畫回來的圖紙,認真的思索起來,如果從海上出兵,那船的吃重必定不小,畢竟,除了士兵和糧草外,他們還得攜帶攻城器械,這些都重得很,那碼頭的選擇就要慎之又慎了。 沈如輝很快便在圖紙上畫了三個地方,“只從數據和圖紙來看,這三處最合適,但具體能不能建,怎么建,還得實地看過?!?/br> 曹平看向那三處,心算了一下數據后道:“不錯,這三處的數據最好,但不知實地如何?!?/br> 趙含章沉吟,“需要實地勘測?” 要建這么大的碼頭,設計師肯定要現場看過才敢開建的,誰敢僅憑這點圖紙和數據就動手? 趙含章就看了傅庭涵一眼,問沈如輝,“沈司農,聽說是你改進了犁耙和大豆的種植方法?” 沈如輝愣了一下后道:“只是在傅尚書給的手書中略作改進而已,首功當是傅尚書的?!?/br> 趙含章點了點頭,問道:“那對于小麥的耕種和增產,還有水稻的播種增產,你可有新的見解?” 沈如輝心提起,猶豫了好一會兒還是小聲道:“我,我近來在研究怎么堆肥,小麥吃肥,每年回青之后都要施肥,但因為農人家中養的牲畜少,故堆的肥都不夠用?!?/br> 見曹平臉色奇異,沈如輝連忙道:“下官曾就此事請教過傅尚書,傅尚書真是博古通今,他說落葉殘枝都可做肥,不過是因為不夠腐爛而已,而天氣熱,溫度高的南方東西腐爛得快,天冷,溫度低的北方則東西腐爛得慢,所以這些落葉殘枝變成肥的關鍵就是溫度?!?/br> 所以不要用這么奇怪的目光看他,他不是有特殊癖好,傅庭涵也懂這些東西好不好? 若論變態,那也得是傅庭涵在他之前。 趙含章卻是目光炯炯的看著他,“所以沈司農研究出來了嗎?” 沈如輝小聲道:“只是初見成效,不敢說就研究出來了,我覺得還得再看看?!?/br> 畢竟他燒出來的肥只用在了幾塊菜地上,未曾在田中試驗,不知肥效如何,不過私底下沈如輝是很有信心的。 他頓了頓后道:“至于水稻的播種,前年和去年我在幾塊田里試過,待秧苗過三寸時再插秧,收獲時可比兩寸左右時下秧高寸許,所收稻穗也較長,且更抗旱,一畝所得大概多出一斗到三斗?!?/br> 別看一畝只多出一斗左右,這可是平均畝產,要是有十畝水稻,那就是多出一百斗……即一石。 一石糧夠一人吃百天了,省省,不餓死的情況可以吃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