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節
管家一臉茫然,“將軍,兩位將軍自然是在各自的軍中領兵?!?/br> 茍晞飲酒過后更加的喜怒無常,聞言大怒,“我能不知他們在軍中嗎?我是問他們在軍中都干了什么,最近可有與什么人見面,明預呢,讓明預來見我!” 喊完茍晞才反應過來,明預跑了! 管家跪在地上,死死地低著頭,不敢再開口。 茍晞眼睛瞪大,喘著粗氣,半晌才氣惱的一腳踢飛了桌子,臉色陰沉道:“劉會呢,召他來見我?!?/br> 劉會是茍晞門下的一個中郎將,是他的心腹之一。 管家低著頭應下,躬身退了出去,連忙去叫劉會。 于是沒多久,趙含章給皇帝的折子就被抄錄一份送到了茍晞手中。 茍晞緊緊盯著折子上的內容,心緒起伏不定,以他的見識來看,他知道趙含章說的不錯,也是最有利大晉的一條路。 但……茍晞頭疼,他放下稿子,揮了揮手道:“去熱一壺酒來?!?/br> “是?!?/br> 茍晞一邊喝酒,一邊重新看稿子,但要完成此舉,勢必要經營許多年,還要吃苦耐勞,所有物資都要傾向軍隊。 茍晞皺眉,“匈奴騎兵之利,若想克之,需十倍步兵與之,而我們也不能沒有騎兵,一支合格的騎兵,一人至少得兩匹馬,這是輕騎,重騎,得三匹,這需要多少錢糧來養?” 要是一年前,茍晞或許有這個心志,但現在,他沒有了。 劉會也微微抬眸看向茍晞手中的酒壺,心中嘆息,這要是一年前,大將軍看到這封折子,一定會拍案叫絕,說不定還會和趙含章合作。 但現在,他只是皺著眉頭擔心錢糧。 劉會微微彎腰,恭敬的問道:“所以將軍以為?” 茍晞道:“此法不行?!?/br> 第673章 我要去洛陽 “不僅錢糧,我與趙含章之間也全無信任,我焉敢將后背予她,她又敢交付我信任嗎?” 這才是最客觀的原因。 一年的時間里,茍晞和趙含章之間信任全失,如今能維持表面的平和不過是因為大勢所趨; 想要他們合作收復失土,想也不可能。 趙含章這折子也就能騙騙皇帝那樣的人了。 但和皇帝一樣有此想法的人卻是不少,他們認同了趙含章折子上的論天下大勢,自然也認同了她的收復失土的想法。 逃亡南方的士族在看到流傳出來的折子時,便有不少人決定北歸。 祖逖和王玄便是其中之二。 祖逖是去年洛陽糧荒時逃出來的,當時與他一起逃出來的足有百家。 洛陽糧食日漸減少,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往外逃,祖逖曾托人幾次和皇帝進言,希望他能夠遷都。 洛陽如此,已經是守不住了。 但皇帝被東海王裹挾,朝中諸臣大半因為利益不愿遷都,而祖逖已經能看見洛陽會陷于戰禍,自然不愿再多留。 他就只能和鄰里鄉朋一起外逃,出京時,又在路上碰到了一些逃亡的百姓,大家便結伴而行。 他廢了很大的力氣,才帶著家小逃到了泗口,今日看到趙含章的折子,他心情澎湃,當即決定去洛陽投奔趙含章。 祖約對此很不能理解,“阿兄,我們好不容易才從洛陽逃到這里來,一路上遇盜賊險阻,才剛到泗口,為何又要回去?” 祖逖道:“我們逃是因為看不到前路,洛陽沒有活路,所以只能外逃求存,但現在洛陽又有了活路?!?/br> 他道:“晉絕對不能失中原,否則匈奴鐵騎長驅而下,江北再難保住?!?/br> 祖逖將從書商手里買到的小冊子拿出來道:“這是豫州趙含章進言陛下的奏章,這里面論盡了天下大勢?!?/br> “現在來看,趙漢的確威勢洶洶,我等難以掠其鋒芒,但書上也說了,趙漢乃匈奴、羯胡和漢人混雜,其中匈奴和羯胡占了多數,他們多以放牧為主?!?/br> “農耕對放牧,我們的騎兵是差,但守城之戰,我們不懼,只要糧草足夠,我們完全可以將失土一點一點再搶回來?!弊驽涯抗忾W亮,“何況,趙漢也不是鐵桶一塊,劉淵想要以漢治國,但他手下各部族首領和將軍卻不認同,他有六子,其中四子劉聰軍功卓著,聰明才智遠在長子之上,他卻久不立太子,你且等著,只待劉淵一病,趙漢便可圖謀?!?/br> 祖約:“可趙漢的大將軍們都不是吃素的,我們幾次交戰都被壓著打……” “哼,我們是被壓著打,但他們也沒討到好,他們有大將軍,難道我們沒有嗎?”祖逖道:“茍道將連敗汲桑、呂朗、劉根、公師藩和石勒等人,雖然他這一年來時有荒唐之舉,但武功在那,晾也差不到哪里去;趙含章也連敗石勒、劉景、王彌和劉聰等人,她手下又有北宮純那樣的猛將,只要兩邊一心,完全可以將失土收回?!?/br> 祖逖越說越興奮,道:“若能搶回并州和冀州,那大晉之后外患暫消,百姓便可安居樂業,不受戰禍之苦?!?/br> 所以祖逖要去洛陽投奔趙含章,助她收復并州。 祖約憂慮道:“阿兄莫不是忘了,昨日瑯琊王才派了人送來書信,想要求您出任徐州刺史,您已經接了書信,這突然要離開……” 祖逖垂眸沉思片刻后道:“瑯琊王禮賢下士,我是接了書信,但沒有答應他,你待我寫信回絕了他?!?/br> 祖約很不能理解,“兄長做徐州刺史也能助陛下收復失土,為何一定要去洛陽呢?那趙含章也不過是豫州刺史罷了?!?/br> 祖逖聞言苦笑道:“刺史和刺史也是不一樣的,她雖然只占了豫州刺史之名,但現下還占著洛陽一帶,直面匈奴,且她可與陛下直接通話,為當今天下第三人?!?/br> “豫州占著地利,又統郡國十個,幾乎占了中原的三分之二,而徐州只轄郡國七個,瑯琊王說要請我做徐州刺史,但實際上掌權的還是他,”祖逖道:“我這個徐州刺史不過從旁協助,就算我有心北伐收復失土,他不同意,我便一點辦法也沒有?!?/br> “瑯琊王怎么會不同意呢?”這可是他們司馬家的江山,有人愿意為他們打回來他還不愿意??? 祖逖卻是面色嚴肅道:“上次與他一談,瑯琊王只有守這一方土地的想法,并無上進之意?!?/br> 只不過,不知這是他真實的想法,還是假的。 祖逖垂眸掩飾眼中的思量。 若是沒有趙含章和茍晞,祖逖或許就應了司馬睿的招攬,當下也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洛陽守不住,鄆城也未必能守住,一旦陛下…… 司馬睿雄踞徐州,又悄悄往青州滲透了一些,倒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可有趙含章和茍晞這倆人在皇帝左右,司馬睿就不夠看了,這也是祖逖隔了兩天也沒應下司馬睿招攬的原因。 祖逖主意已定,和弟弟道:“我意已決,待我寫信去回絕瑯琊王便走,你帶著家人留在泗口?!?/br> 祖約瞪大眼,“我們不與兄長同行嗎?” 祖逖搖頭,“洛陽并不安全,趙含章既然有北伐之意,興兵在所難免,你們就留在此處,何況,此去洛陽,路上也不會太平?!?/br> 因為亂世,盜賊橫行,他們南渡時就感受到了,再往回走,難道要再經歷一次盜賊打劫嗎? 雖然祖逖不怕,但傷亡在所難免。 他不愿族人再有所損傷。 祖約心中害怕,他不太有主意,一直依附于兄長,這會兒祖逖要丟下他,還要他照顧家人,他瞬間懵了。 祖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走以后,瑯琊王若招攬你,你只管應下,最好不做主官,任副職?!?/br> 祖約想哭,“阿兄,此事重大,要不您再和嫂子商量商量?!?/br> 許氏認真地聽完丈夫的解釋,立即道:“你去吧,我會照顧好家里的?!?/br> 祖逖欣慰的看著妻子,伸手握住她的手道:“家中便辛苦你了?!?/br> 祖約:…… 距離泗口不是很遠,剛和朋友們從匪窩里逃出來的王玄也機緣巧合的看到了這一本裝訂的小冊子,他仔細看了又看,握緊了拳頭,當即決定,“我要回洛陽!” 他的朋友們驚嚇不已,“眉子,不是說不回了嗎,我們這一路都遭遇九次賊匪了,兩次落入匪窩,下次可就沒這么幸運了?!?/br> “是啊,這次差點便死于賊匪之手,要不是你機警,說了要投效他們,你又長得俊俏,我等差一點點就要死了?!?/br> 第674章 衛玠 他的朋友們擠在他身旁,嘆息道:“下次再遇賊匪,他們若沒有好眼光,不看你的臉,那我們必死無疑?!?/br> 王玄臉都黑了,道:“我父親死了,我得回去為他收殮,何況我姐妹還不知下落,我得回洛陽?!?/br> “現在又加了一條,”他揚了揚手中的冊子道:“我要去投奔趙含章,為父報仇,收復失土?!?/br> “不論是為公為私,我都要回洛陽?!?/br> 朋友們見他主意已定,便嘆息著沒再勸了。 王玄也知道路上危險,所以他沒有要求他的朋友們跟他一起走,他道:“這里距離瑯琊不是很遠了,你們不如去瑯琊投奔瑯琊王?!?/br> 他道:“中原已無安定之日,倒是徐州之上有青州阻擋,暫且無礙,只是路上賊寇也不少,你們小心?!?/br> 剩余三人大驚,“你要一人去洛陽?” 王玄指著一旁癱倒在地的下人道:“我還有一個長隨,夠了?!?/br> 夠個屁呀,他們之前加上護衛和下人足有三十多個,到現在就活下來十二個,這樣還是幾次從賊匪手里死里逃生出來的。 真讓他們兩個就這么走了,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悄無聲息的死在賊匪手中了。 他幾個朋友遲疑了一下,當即有人道:“我與你同行吧?!?/br> 王玄看得出他沒有必去洛陽的理由,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大聲笑道:“罷了,你就別跟著我奔波了,真要同行,我還得照顧你呢?!?/br> 王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自己走,快馬加鞭,速度還快些?!?/br> 裴陽遲疑的問道:“你哪來的馬?” 其余倆人也一起扭頭看著王玄,對呀,你哪來的馬? 不斷的被搶,遭遇賊寇,他們又剛從匪窩里跑出來,別說馬,他們身上連吃飯的錢都沒了。 王玄也僵硬住,但他很快樂觀起來,揮手道:“不打緊,待我找到人家,與他們寫一篇賦?!?/br> 三人想到王玄的字,精神一振,都樂觀起來。 王玄乃他們這一輩的翹楚,賦寫得不錯,字更不錯,他的字雖比不上其父,但也相差不遠。 只要能找到當地士紳,寫下一幅字,題上名,盤纏就有了,說不定還能有馬有車呢。 于是大家紛紛拽著起身,高興的呼喚道:“走走,快快前行,莫要耽誤了時間,天黑就不好找人了?!?/br> 大家簇擁著王玄去找日子看起來過得不錯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