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節
而進入西平,震驚成了震撼。 只見目之所及的田野,絕大多數都是綠油油的一片,高高低低長著小麥、粟、豆和高粱。 這時候,田里也站了人,正拿著木桶往里挑肥撒肥,看到有軍隊經過,他們不似洛陽的百姓那樣慌張驚恐,而是扭頭看了一眼,待看到他們隊伍中的旗幟,更是露出笑容。 還有半大孩子從田里沖到路旁,光腳踩著草地跟著他們的車隊跑,嘴里唱著歌謠,“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涼州鴟苕,寇賊消。鴟苕翩翩,怖殺人?!?/br> 趙奕正好奇,又聽孩子們嘻嘻哈哈地唱道:“西平鐵騎,橫行天下。西平威鳳,寇賊消。威鳳煌煌,怖殺人!” 趙奕臉色微變,不由地看向耿榮,“這唱的是三meimei?” 耿榮點頭,“是女郎和西平趙家軍?!?/br> “直接將三meimei比作鳳凰,若傳出去,豈不惹人非議?” 耿榮不在意的道:“這是民間孩童唱著玩兒的,誰會當真?何況,就是傳出去了又如何,如今我們女郎還需害怕誰?” 西平是最安全的地方,既然趙淞和趙氏讓此童謠在西平流傳,那就說明這事利大于弊。 這種事哪兒需要到他們擔憂? 趙奕無言以對。 孩子們簇擁著車隊一路唱著回西平城,等靠近縣城了,見他們不去縣城,而是要轉彎去趙氏鄔堡,膽子大的孩子就大聲問道:“你們是趙家人嗎?” 趙奕騎在馬上居高臨下的看了眼跟著他們不愿散去的孩子,點了點頭,“是?!?/br> 孩子們哇的一聲,興奮起來,嘰嘰喳喳的問道:“公子也姓趙嗎?” 得到肯定答復后就問道:“那公子可是跟著女郎做事?” “公子可需要隨從嗎,我可以給你當隨從?!?/br> “我也可,我不要錢?!?/br> “我也不要,只要以后能見到女郎就行?!?/br> 女郎,幾乎已經快成了趙含章在西平的代名詞。 耿榮見他們越說越興奮,都快要扒拉馬車了,便連忙揮手驅趕他們,“去去去,好好回學堂里念書去,做什么隨從,要想見女郎,好好學本事,待女郎回西平,自能見到?!?/br> “我們笨,識字艱難,實在是讀不下去,倒是做隨從還可能?!?/br> 這世上,有聰明的人,也有愚笨的人,而這個時代的文字實在是太難認了,一般聰明的人都需要很艱難的學習。 而一般不聰明的人,就很難學得下去,學堂便會建議他們只學一些常規用字,然后著重去學手藝。 比如種地。 沒錯,種地也是一項手藝,于是孩子們的家長便在他們上這堂課時把孩子領回家,揮著鞭子讓他們在自家地里學習,所有的問題他們都可以回答。 和以前他們稀里糊涂跟著長輩種地,一直到成年,長輩離去才慢慢掌握種地的精髓不一樣,如今西平十歲左右的孩子都能背得出來二十四節氣,并對著農時背出種地需要做的事。 有很多的東西,連他們的父母都不知道呢,可算讓他們長了見識。 話題拉回來,被耿榮拒絕的孩子們停下腳步,只能在原地用力蹦著和趙奕揮手,“公子,你若要隨從,一定記得要來選我呀,我很便宜的,也學了很多東西了?!?/br> 耿榮和趙奕道:“奕公子不要往心里去,您要選隨從,可以去學堂里選,不過得準備多一些錢?!?/br> “為什么?” “因為要從學堂里要人,須得把他們這些年的束脩花銷全都結算才行,”耿榮道:“這是去年女郎出的新規,就是為了讓學堂里的學生有更多更好的出路,而且學堂出來的人絕對不能簽死契為奴,只能簽雇人的活契?!?/br> 雖然到洛陽后耿榮和趙奕沒有交集,但他卻隱約聽到一些傳聞,何況他是西平人,父親曾是西平縣主簿,對于趙氏嫡支兩房的爭斗,他也是聽說過一些的。 他怕趙奕惹出禍端來,到時候給女郎添麻煩就不好了,因此叮囑道:“在豫州,女郎的命令便是律法,凡是在此范圍內,所有人都要聽從女郎命令,就連塢堡里的五太爺和七太爺也不能例外?!?/br> 趙奕脊背一僵,他知道趙含章今非昔比,卻不知她在豫州的影響力竟如此大。 連五叔祖都要聽從于她,難怪祖父會一退再退,甚至絕口不再提族長繼位之事。 趙奕還在想,他們一行人進入塢堡。 趙奕看著繁華的塢堡,一時有些恍惚。 他都多久沒看到如此繁華的景象了? 塢堡內的道路不是很寬,只能容三輛馬車并駕,所以路上只有兩條車道,剩下的位置是給馬和行人通過。 和坊市分開的洛陽不同,在這里,前為商鋪,后為居所,趙奕回過三次塢堡,在他記憶里,雖然房子的前面可以做商鋪,但真正用上的人家不多。 塢堡里的人還是多以耕種為生。 但現在,道路兩邊前面的門都打開了,里面琳瑯滿目,什么商品都有,買東西的客人也很多。 騎馬經過,他還能聽到里面的人在大聲地討價還價,有些人的口音一聽就不是豫州的。 耿榮將他們送到老宅便離開。 趙長輿在的時候,他們這一房就沒分家,一直叫著大房二房,但其實他們的老宅也沒分開。 第574章 沒長大 老宅雖沒分,但里面的院落卻是各住各的,留在老宅的下人早早把那一邊的院落收拾出來,還遵照趙含章的吩咐在另一邊開了門,以方便他們出入。 王氏人在陳縣,雖然她很想回西平看二房的笑話,但一聽說趙濟夫妻沒回來,她的興致就消了一半。 她是討厭二房的人,也極不喜歡二房的幾個孩子,但還不至于明著欺負幾個孩子,她更想欺負的是趙濟和吳氏。 可惜他們沒回來。 為此王氏還抱怨了一通,“他們要是回來,我才好報仇呢?!?/br> 青姑卻看得明白,一邊給她揉肩膀一邊低聲道:“不回來才好呢,夫人以為那鄆城是好去的,我聽外頭的人說,二太爺帶大老爺他們去鄆城是去做人質的,這一去,怕是回不來了?!?/br> 王氏嚇了一跳,“真的假的?” “是前院的人說的,我估摸著應該是真的?!?/br> 王氏就捂住了小心臟,片刻后咬牙切齒起來,“可惡,這是死了都要讓我們三娘欠他們人情呢?!?/br> 青姑就往外看了看,然后低聲在王氏耳邊輕語。 王氏瞪大了眼睛,興奮起來,“真的?他真的說了,以后這族長的位置要交給我們二郎?” 青姑糾正,“是二郎的孩子?!?/br> 她小聲道:“這事兒是銘老爺那邊透過來的,還是機密,不過族里幾位長輩都商議過了,都贊同此事呢?!?/br> 青姑輕輕地按壓她的肩膀,嘴巴湊近她的耳朵道:“夫人,銘老爺素來嘴嚴,為什么特特把這事漏給我們知道呢?” 王夫人:“為什么?” “自然是為了讓我們不節外生枝,二房現在就回來幾個孩子,我們沒必要回去和他們爭長短,”她道:“您是長輩,他們是晚輩,不管做什么,他們都得受著,但那畢竟在塢堡里,前后左右都是族人,他們嘴雜心思多,要是誤會夫人欺負他們就不好了?!?/br> 王氏應下,只是心中還有些氣憤,“從前他們可沒少欺負三娘和二郎?!?/br> 她道:“二郎是個傻的,被人欺負了只會嚎哭,三娘又慣會忍,有時候被欺負了,我們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私底下受了多少委屈,哼,便宜他們了?!?/br> 青姑就揉著她的手臂笑道:“是,便宜他們了,這也是夫人和女郎大度,這世上如夫人這樣善良又胸懷寬廣的人可不多了?!?/br> 王氏被她哄得開心了,很快就把趙奕兄妹四個拋到了腦后,她問道:“三娘有沒有說什么時候回來啊,或是我去洛陽也好啊?!?/br> 許久不見兩個孩子,她想他們了。 青姑哄道:“現在洛陽亂著呢,沿途有許多盜匪,等女郎把洛陽治理好了,她就是不回來,也會接夫人去洛陽的?!?/br> 王氏就嘆息一聲,“我是想著她快要出孝了,和庭涵的婚事也該準備準備了,而且族里既然決定要把族長之位還回來,那我們也得給二郎說親,讓他盡早生個孩子吧?” 王氏說到這里興奮起來,“得找個好生養的,最好年紀大一些的,這樣可以一舉得男?!?/br> 她道:“趙濟真的那什么,那我們二郎就能接手上蔡伯之位了?!?/br> 青姑:“……族里屬意的是二郎的孩子,不是二郎?!?/br> “族長可以讓二郎的兒子當,但爵位交給一個孩子有什么用,還是應該給二郎,反正那爵位也不用做事,二郎當得?!?/br> 青姑哭笑不得,“夫人,現在女郎都是汝南郡國公了,二郎是不是上蔡伯還有什么要緊?” 但爵位和族長的位置一直是王氏的心病,以前是沒可能,現在有可能了,她說什么也得給兒子爭取一番。 最主要的是,“什么都給二郎的兒子,萬一那孩子心大,長大以后欺負二郎,不聽二郎的話怎么辦?” “那是他父親,孫公子怎會不聽公子的話呢?” 王氏小聲道:“郎君在時就常與公爹意見相悖,這有什么不可能的?” 青姑不得已道:“夫人,這公子夫人還不知是誰呢,更不要說孫公子了,您還是先讓八字有一撇再說吧?!?/br> 王氏就思考起來。 于是趙含章在收到趙和婉順利出嫁的信件時,還收到了王氏催婚的信,不過這次她催的不是她和傅庭涵,而是趙二郎。 趙含章為此將信翻來覆去看了兩遍,這才抬頭看向趙二郎。 趙二郎正老實坐著等吃的,見jiejie看過來,他立即問道:“阿姐,是不是要去廚房催一催?我去吧?!?/br> 說罷就跳起來往外跑,自顧自的跑去廚房催飯去了。 趙含章面不改色的把信收起來,就這樣還說媳婦呢,說個大頭鬼啊。 傅庭涵看向她,“怎么了,信上說什么?” 趙含章:“我娘催我給二郎說親,或是問一問我對未來弟媳的要求,二郎對未來媳婦的要求,她在豫州挑選也行?!?/br> 傅庭涵:“……二郎就要說親了嗎?” “看他剛剛那樣子,還是別去禍害人家小姑娘了,”趙含章頓了頓后道:“慢慢選吧,總要給他挑個合適的?!?/br> 不然以趙二郎這樣的情況,不僅會委屈了人小姑娘,他也會受委屈。 傅庭涵點了點頭,道:“去北地的人既然到了,那我打算讓他們過兩天出發?!?/br> 和這次信件一起到的,是學堂里為趙含章和傅庭涵培養出來的人,以及從西平挑選出來的忠心士兵。 他們將會和高誨一起去往北地。 趙含章點了點頭,“你找個時間再見一次高誨吧,這第一站就去上黨吧?!?/br> 傅庭涵一聽就問:“劉聰和石勒決出勝負了?” “剛到的消息,算不上決出勝負,”趙含章道:“他們都沒有完全出手,石勒畢竟還是劉淵臣子,不敢對劉聰太過分,劉聰也怕逼反石勒,所以這段時間他們都在互相扯皮和試探,小打小鬧幾場罷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