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節
趙含章道:“請陛下早做決斷?!?/br> 趙含章沒有越過他直接拿主意,而是讓他拿主意,這卻是他沒想到的。 皇帝頓了一下后道:“好,讓他們出去滅火?!?/br> 于是,除了工部內外的這些人外,宮里的其他侍衛和宮女內侍都被調出去滅火,之所以不讓工部這里的人外出,是為以防王彌身死的消息泄漏。 現在傳話下令都是趙含章的人在跑腿。 眾臣見狀,哪怕心中忐忑不安,也不敢明著說出來,畢竟剛才的一幕太過兇殘,她主動請王彌為盟友,結果就一句話的功夫就劃了人脖子。 大家安靜地在工部里等待消息。 宮門打開,侍衛和宮女內侍們拎著木桶,木盆等盛了水送出去,曾越就混在人群中,提著一個袋子出宮,找到馬,帶著一隊護衛就追去西城。 傅庭涵問工部的官員,“這里可有京城的圖紙?” 工部的官員看了一眼趙含章,見她挑眉,立即低下頭去道:“有?!?/br> “我要京城的圖紙,包含房屋布局的圖紙?!?/br> 那可是機密,非一般人能看的。 但在趙含章的注視下,工部官員還是乖乖去取了。 也是巧了,這圖紙除了京兆府外,也就他們工部有了。 傅庭涵將圖紙攤開,站在工部的二樓往外看,然后扭頭看了一眼沙漏,好一會兒后便招來親兵下令,“將橫四街的房屋拆了,就拆這兩棟,朱雀街拆五棟,這兒,還有這兒……” 現在光靠潑水是止不住火的,拆點房屋,設置防火帶才是最好的辦法。 他必須得趕在火勢蔓延前將這些房屋都拆了,所以還得計算蔓延的速度…… 趙含章補充道:“點我們的兵馬,兵分五路,立即去!” “是!” 天漸漸亮了,但洛陽的火勢依舊呈蓬勃之勢,明明加入了這么多人,但還是沒能讓它減弱多少。 王壽領著王家軍往火里倒水,火燒得他臉火辣辣的,心頭的火氣就怎么也壓不住,扭頭看見有人竟往未曾燒到的房屋上澆水,氣得跑過去一腳將人踢倒:“你倒是會偷懶,火在這邊,你往哪兒倒呢,眼睛瞎了呀?!?/br> “將軍,這是上面讓卑職這么干的,說已經燒著的房屋已然救不回來,火勢又大,難以靠近,所以往旁邊的房屋澆水,這樣火不易蔓延,火勢就能減弱,卑職看趙家軍和宮里的人都這么干了?!?/br> “上面的人?”王壽瞇著眼睛問,“誰是你上面的人,我才是你上面的人,你到底聽誰的?” “可我們將軍不是和趙家軍結盟了嗎,此令是趙家軍的親衛來傳的,將軍也在宮里,所以……” 王壽瞇了瞇眼,這才想起來,“將軍進宮也許久了,怎么還沒出來?不對,將軍還外調了一萬人進城,怎么還沒進來?” 士兵們靜靜地看著王壽,他們哪里知道? 不過當下不是應該急著滅火嗎? 正思考,轟隆隆的幾聲,幾人立即循聲扭頭看去,就見不遠處的兩棟房屋傾倒,拆了房屋,立即有人上前把木頭等都抽走,然后開始有源源不斷的人往邊上的房子上潑水…… 王家軍的士兵們看得心動,也想拆房潑水,于是催促王壽,“將軍,這招似乎有用,我們也別往火里潑水了,聽他們的往快要燒到的房屋上潑水吧?!?/br> “你閉嘴,都甚么時候了還想著救火,你,趕緊帶幾個人進宮去找將軍,一定要找到將軍,得到準信知道嗎?” “是?!?/br> 第513章 你想要什么 曾越帶回來了城西外的消息,“王彌三萬大軍被北宮將軍、荀將軍和米將軍攔在了城門外,不過……” 他抬頭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皇帝。 趙含章不甚在意的問道:“不過甚么?” 軍報嘛,便是讓皇帝知道了又如何呢? 曾越道:“女郎,兗州茍晞也來了,此時也在西郊外?!?/br> 趙含章太陽xue跳了跳,她收回剛才的想法,皇帝知道還是能夠怎樣的,不僅皇帝,屋內的大臣世家公子們都豎起了耳朵,目光炯炯地看著曾越。 然后悄悄地去看趙含章。 只見她面不改色的“哦”了一聲,然后問道:“遇到劉聰了嗎?” “是,所以昨夜城外亦是亂戰,現在方休,劉聰和劉曜都逃出去了,現在城外只有茍晞大軍和王彌大軍?!?/br> 趙含章想了想,道:“再等等,待火滅了,迎茍將軍入城?!?/br> “是?!?/br> 曾越抬頭看了她一眼,躬身退下去。 汲淵也看到了,他略一思索便道:“看這火勢,是燒不到皇宮里來了,此處距離城門太近,既嘈雜也危險,不若請陛下移步大殿,眾人也勞累幾日,也該休息休息了?!?/br> 趙含章笑著頷首,“也好?!?/br> 她轉頭就去看皇帝,溫和地道:“還請陛下移步?!?/br> 皇帝略一思索就答應了,還邀請趙含章一起。 路上,他表達了對茍晞的欣賞,他并不知道趙含章和茍晞有齟齬,只知他們去年還合力抵抗東海王,便以為他們關系不錯。 所以他道:“茍將軍素念家國,又方正忠君,還請趙將軍早日請他入京?!?/br> 趙含章一口應下,將皇帝送到大殿便躬身行禮退下。 外面站著不少大臣,正迎著晨光站著,趙含章從殿內出來,一縷橘黃色的晨光就照在她身上,顯得她整個人都柔和了不少。 直到此刻才有人敢和趙含章說話,“趙將軍,洛陽糧荒,城中百姓大多被東海王帶走,如今十室九空,陛下留于此處并不安全,將軍可有想過將都城移往何處?” 遷都是這兩年皇帝和東海王斗爭的關鍵點,也是朝臣斗爭的關鍵點,當下最有能力決定遷都地點的就是才救下皇帝和他們的趙含章了。 趙含章卻道:“事關重大,自然是要陛下和諸位大臣共同商議,含章見識淺薄,哪里能想如此家國大事?” 眾人驚訝的看著她。 當中一個青年想了想,向前走了兩步,行禮后問道:“趙將軍,外面傳說東海王大軍被石勒所破,東海王薨逝,此事不知是真是假?!?/br> 趙含章嘆氣道:“是真的?!?/br> 青年臉色沉凝,問道:“不知跟隨東海王出走的三十萬軍民如何?” 趙含章嘆息不言。 青年見狀,眼眶一紅,所有朝臣都跟著悲慟起來,那其中也有他們的親眷和朋友,更不要說,那是三十萬人,整整三十萬人啊。 青年身體晃了晃,拱拱手后轉身離開。 趙含章覺得他有些眼熟,不由問朝臣,“這位是……” 旁邊的朝臣便替她介紹,“那是王興,王戎次子?!?/br> 介紹的人臉上有些不屑,并不想過多談論這人。 趙含章卻挑了挑眉,看了眼離去的王興,對方脊背挺直,剛才問話時眼神清明,她剛才仔細想了想,今晨斬殺王彌親兵的人中就有他。 分明是個能干的好青年嘛,為何不屑呢? 被留下說悄悄話地趙仲輿和傅祗也從大殿里出來了。 東海王帶走了不少大臣,連王衍這樣的太尉都跟著東海王跑了,留下的朝臣稀松,其中地位官職最高的就是傅祗和趙仲輿了。 而以皇帝倚重程度來看,傅祗當為首,但這會兒,大家都更看重趙仲輿,看見倆人出來,也是先與趙仲輿行禮,然后才面向傅祗。 傅祗也不在意,只看向傅庭涵,“大郎,你隨祖父去看一看火勢吧?!?/br> 傅庭涵看了一眼趙含章后點頭應下。 傅祗沖趙含章點了點頭,帶傅庭涵離開。 趙含章行禮,目送倆人走遠。 趙仲輿就站在一旁等她收回視線,但見她一直看著人背影就是不回神,便重重地咳嗽了一聲。 趙含章這才收回視線,回身叫了一聲趙仲輿,“叔祖父?!?/br> 趙仲輿點了點頭,和她道:“你快要出孝,和傅家大郎的親事也該提一提了,他們祖孫倆應該是要說你們的婚事?!?/br> 趙含章笑了笑,并不應和。 見大家都豎著耳朵想要偷聽他們說話,趙仲輿就道:“如今我們一家都暫居宮中,我帶你去見一見你大伯和大伯母?!?/br> 趙含章掃視一圈那些朝臣,笑著應下,與眾人打過招呼后便和趙仲輿一起離開。 等走遠了,后面只跟著聽荷曾越幾個親衛后,趙仲輿才道:“陛下剛才留我們說話,是想讓我們與你打探遷都之事?!?/br> 他頓了頓后道:“還有,你想要什么?!?/br> 趙含章并不意外這一點兒,有些話,她不好明著說,皇帝也不好開口,她和皇帝算是第一次合作,還未能找到那個度,自然要有中間人在其中調和。 再沒有比趙仲輿和傅祗還要合適的人了。 一個是她的叔祖父兼族長,一個是她未來夫家祖父。 趙含章問道:“陛下想遷都何處?” 趙仲輿道:“陳縣就很不錯?!?/br> 趙含章笑容微淡,問道:“這是陛下的意思,還是叔祖父的意思?” 趙仲輿微微皺眉,不解的看向趙含章,“陛下遷都陳縣不好嗎?” 他道:“今日之功,你已是舉國無雙,豫州又是我趙氏為主,若遷都陳縣……” “叔祖父,”趙含章打斷他的話,道:“我并不想做第二個東海王,更不想做曹孟德?!?/br> 趙仲輿驚訝的看著趙含章。 趙含章道:“遷都之事,還是陛下和重臣商議吧,至于我,告訴陛下,我要整個豫州和洛陽一帶?!?/br> 趙仲輿:…… 他都不知道該說趙含章野心太小,還是野心太大了。 你說她大吧,大好的機會擺在這兒,她竟然往外推,看看王彌為了一個機會就斷送性命就知道這個機會有多難得了; 你說她小吧,她又大言不慚的說要豫州和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