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干飯人 第158節
她讀《周易》并不是為了通俗的算命之類,而是那段時間太過迷茫,她想要從哲學上找到自己的歸處。 而《周易》是“大道之源”,雖然拗口難懂,但她當時就是自虐一般的想要為難自己,所以愣是讀了下來,還背了下來,鉆研了很久很久。 趙含章給趙程提完意見,一路跑回縣衙,和傅庭涵道:“我的《三字經》和《千字文》都成功吸引了程叔父的注意,有他在,后面推廣問題不大?!?/br> 她哼哼道:“我就說這兩本書做啟蒙書好嘛,他們之前看都不看就直接否決了?!?/br> 傅庭涵:“恭喜你?!?/br> 見他清清冷冷的,趙含章就湊上去同情的道:“你的教案就只有你能教了,畢竟他們也不認識阿拉伯數字?!?/br> 傅庭涵抬起眼眸,這才多了些表情,含笑道:“你不也可以嗎?”只是小學的教案,很容易的。 “呃,”趙含章撓了撓腦袋,“倒也不是不行?!?/br> 于是下午趙含章就和傅庭涵一起去了學堂。 被選出來的優秀學生依舊坐在教室里,非常榮幸的成為第一堂課的聽眾。 這一次,趙含章坐在了趙程身邊,他還在翻看《千字文》。 《三字經》很短,他已經通讀過一遍,上面用到的典故很多,但都通俗易懂,趙程只讀一遍便看懂。 很簡單,但要想寫出來卻不容易,畢竟要從這么多書中將其歸納出來,還要寫得朗朗上口,又要兼顧常用字啟蒙的用途。 而《三字經》配合《千字文》使用,基本上把他們這一生會用到的絕大多數字學完,還能學會不少知識。 趙程一邊讀一邊感嘆,同時還在心里將他知道的名士翻了一遍又一遍,實在沒有一個人符合趙含章所說的兩個人啊。 可見這世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山野之中不知還躲著多少隱士高人,而在紅塵里的人不過略略讀了幾本書便已高傲不已。 趙程雖然看著《千字文》,卻能分出一縷心神來聽外界之言,所以聽到傅庭涵道:“算術難學,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字難識,一個壹字就已經難住了不少人,所以我今天要教給你們的是一種新的數字,它會讓你們更快,更便捷的進行計算,我希望你們能認真的學這門課程?!?/br> 他道:“數學是世間萬物最通俗的語言,我們或許聽不懂彼此的語言,看不懂彼此的文字,但用數學,一定可以交流?!?/br> 趙程有不一樣的意見,但這是課堂上,所以他沒有提出反對。 然后他就看到傅庭涵寫了一行他不認識的符號,然后開始教大家辨認,“這就是1,這是2……” 學生們跟著辨認了一遍,非常的簡單,不說趙程幾個,連課堂上的學生都能全部單獨分辨出了。 雖然可能還不太會寫。 傅庭涵也不要求他們馬上能寫出來,第一堂課嘛,他可以說得簡單點兒。 當然是他認為的簡單,畢竟是才讀三個月書的學生,即便他們在學堂里已經算優秀的一撥了,對于傅庭涵授課的內容依舊半懂不懂。 趙含章也覺得傅庭涵說的很簡單,還問趙寬幾個,“聽懂了嗎?” 趙寬幾個頷首,“自然?!?/br> 也就是把數字換算一下,有什么難的? 趙程也不覺得難,但他畢竟當過多年的老師,他知道什么階段的孩子應該學習什么階段的知識,他瞥了他們一眼,沒說話。 傅庭涵也當老師很多年,雖然沒教過小學生,但人的眼神能表達出很多東西,他現在就看懂了他們眼中的迷茫,于是他頓了一下,轉著手中的粉筆問道:“很難理解嗎?” 學生們一起點頭。 傅庭涵靜靜地看著他們,他們就又下意識的搖頭。 傅庭涵微微皺眉,趙程已經冷聲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們又是點頭,又是搖頭,糊弄誰?” 學生們羞愧的低下頭。 傅庭涵便合上教案,想了想后道:“那就從最簡單的開始吧,從一加一開始?!?/br>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長久之事,非一日之功,雖然這和他從前帶的學生區別很大,但傅庭涵愿意拿出更多的耐心來。 相比于趙含章拿出來的兩本啟蒙書,趙程對傅庭涵的教案興趣不大,所以他聽過就算。 趙含章失望的目送他離開,沒敢勉強他,只能拉住趙寬幾個兄弟,“寬兄,我們說說話吧?!?/br> 趙寬:“……說什么?” “我記得他們的術數就是寬兄教的?” 趙寬點頭。 “不打算和我們學一下新的數字嗎?”趙含章道:“教育嘛,書同文才行啊?!?/br> 趙寬皺眉,“這個還不知優劣……” 趙含章已經拍板道:“就這么定了,不僅西平縣,將來上蔡縣也如此,術數課上主要用阿拉伯數字,認字課上要學習用阿拉伯數字對照漢數字?!?/br> “接下來的時間不僅庭涵,我也會留在此處任教,幾位兄長就和我們學,只有我們學會了才好教學生不是?” 趙寬很難理解,“你們為何要創一套新的數字?全面代替是很困難的事,萬一教到一半不適用……” “不會出現不適用的情況,”傅庭涵道:“這也不是我們創造的,我們不過是借用了阿拉伯人的數字罷了?!?/br> 趙寬歪著頭想了想后問道:“安息那邊的人?你還見過那邊的人嗎?在長安見到的?” 一旁的趙良忍不住感慨道:“如此亂世,沒想到還有西域的人能到大晉來,庭涵,那安息人什么樣,果如書上所說異于常人嗎?” 直接定死了他在長安見過阿拉伯人的事。 傅庭涵半晌無言,他總算知道為什么他們對趙含章拿出《三字經》和《千字文》絲毫不懷疑了,因為他們會腦補。 “先別說廢話了,走,我們組個學習小組,”趙含章拉上目之所及的所有兄弟,“學里的先生不夠用啊,可惜很難招募到先生,唉,銘伯父要是同意族中的姐妹們來教書就好了?!?/br> 趙寬只當沒聽見。 趙含章卻已經主動提及,“寬兄,我記得你有個meimei……” “她定親了,六月就出嫁?!?/br> “這不是還有五個月嗎?行,她不行,那你還有個小妹呢?!?/br> 趙寬:“她才十二歲!” 趙含章:“我也才十四,哦,不,快十五了,但這不重要,有志者不在年幼嘛,堂妹學識不凡,而學堂里的孩子都要從最簡單的學起,她來教他們,綽綽有余?!?/br> 第262章 快到碗里來 趙含章會提出讓趙家的女孩進學堂來教書,是因為在塢堡過年時,親戚女孩子們上門來做客,她們提及能夠在縣衙里做事的范穎,眼中滿是羨慕。 范穎被救回來后在塢堡住過一段時間,加上她曾是范縣令的女兒,和塢堡里一些小女孩本就是朋友,那一次經歷讓她們感情更好了點兒。 明明是同齡,或者差不多大,范穎已經在縣衙里自力更生,能夠為百姓謀福祉,而她們卻只能留在塢堡里等待出嫁或者說親。 女孩子們也是很不服氣的。 她們不敢和趙含章比,因為這個jiejiemeimei從一開始就站在了她們難以企及的高度,有她們沒有的本事。 但和范穎比,她們還是敢的。 所以老宅的人因為守孝不出門拜訪親戚,親戚小姑娘們就相約上門。 趙含章看到她們眼中的羨慕和渴望,就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了。 她現在缺的是崗位嗎? 她分明缺的是合用的人才。 只要能用,管她年紀大小,是男是女。 如今西平縣是趙含章做主,縣衙里也有兩個女吏,趙寬倒能與女子平常共事,但一想到那女子是他meimei,他就有些不能接受,因此許久不同意。 趙含章嘆息道:“在她們出嫁前,若能在縣衙和學堂里管事,對于持家之道必更有體會,也就不懼將來去了夫家被欺負,寬兄為何就是不肯答應呢?” 趙寬就沉思起來。 趙含章見他終于心動,忙道:“也不必她們做太累太復雜的事,就從教授學生開始,認一些字,會算些數就行?!?/br> 趙寬:“學堂剛開辦的時候,三meimei請叔父和我們時也是這么說的,然而現在我們不僅要打理學堂,現在還要給你修書畫圖?!?/br> 夏侯仁的那些文稿和畫稿還在整理,十一叔祖完全沉浸在其中,但他人力有限,于是族中不少子弟都被他抓壯丁。 趙寬畫藝最好,是被抓得最多的一個,好累的。 就這,他爹娘還想讓他跟在趙含章身邊,取代汲淵和常寧,天知道他現在有多害怕見到趙含章。 他已經忙得連朋友都很少見了,若是家中有人能轉移父母的注意力……而且趙含章說的也不錯,meimei們若能出來歷練一番,以后嫁人也不會太被欺負。 自己說服自己后,趙寬道:“我可以替你美言幾句?!?/br> 趙含章就懂了,這得她自己去提,他會從旁協助。 趙含章給了他一個贊賞的目光,“寬兄真是一個開明疼愛meimei的好兄長?!?/br> 趙寬全盤接下她的夸贊。 趙含章把教他們阿拉伯數字的事交給傅庭涵,自己先跑了。 她一路跑回老宅,和王氏道:“還請阿娘幫忙把東伯母和他們家的兩個meimei請來做客?!?/br> 王氏好奇,“請她們做什么?” 趙含章:“就吃吃飯,說說話,這還在年內呢,我們不好去別人家,卻是可以把人請家里來的,也不必大鬧,大家坐著說說話就好?!?/br> 趙含章想了想道:“上蔡的琉璃作坊送來兩套特別精美的琉璃瓶,您請她們賞賞瓶子?” 王氏便派人去請。 當然不可能只請趙寬一家女眷,既然要請,那就多請幾家。 趙含章就在家里等著她們上門,等人到了她便去前廳見人。 看見趙含章竟然在家,幾人微訝,“三娘不是去縣衙了嗎?” 趙含章笑道:“還在年內,衙門里不忙,所以回來陪一陪阿娘?!?/br> 她乖巧的坐在一旁聽她們說話,伯母和嬸嬸們卻有些拘謹,小年之后,家中的男人對老宅越發恭敬,也讓她們好好的和王氏相處。 面對王氏,她們如同朋友般親近,但面對趙含章,她們卻不太敢。 趙含章好似沒發現她們的不自在,豎著耳朵聽她們從衣裳首飾說到東家長,西家短。 因為趙云英還有半年出嫁,東伯母就不免提及此事,“寬兒還是她兄長呢,卻還是不肯成親,也不知道他將來會看上什么樣的,唉,他既不成親,也不立業,云英和云欣將來出嫁都不知該依靠誰?!?/br> 趙含章一聽立即道:“東伯母,將來姐夫和妹夫若欺負她們,我來替她們出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