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節
對娛樂記者而言,藺昕這次訪談節目中, 可寫的點還是很多的。 首先, 他懟了那群說他這次演技退步的“影迷”,并表示這就是個沒有思想沒有內涵的戀愛喜劇, 請不要帶腦子去,帶著一顆粉紅色的少女少男心去看就成; 然后, 他力挺容止,還訓斥了那對可憐的弱勢群體父母, 并表示自己對粉絲要求很高; 最后,他透露了據說過氣了的演員顧濛的真實身份,并盛贊顧濛的演技。 這一條一條, 都是新聞爆點。娛樂記者在一邊看直播的時候, 就已經飛快的發稿,深怕被其他人搶奪了先機。 網友們也隨著直播不斷適時改變自己聊天的內容, 從藺昕的電影,聊到了那個讓父母賣房子追星的“小”姑娘, 最后聊到了顧濛的八卦。三種話題相互交織,許多網友去倒杯水,就不知道自己聊到哪了。 “我覺得藺昕過分了, 那對父母那么可憐,為什么還要被人這么說?!?/br> “沒錯沒錯,顧濛肯定私下是霸道總裁!” “我也是這么認為,看個戀愛電影還要思想深度這些人簡直是有病?!?/br> “?????” 端著水杯的網友傻乎乎的看著屏幕中,不知道這三句話怎么無縫連接起來的。 …… …… 不管網絡上吵得多么混亂, 不管媒體怎么發評論,總之,接下來幾天,肯定又是藺昕在網絡上刷屏了。 行走的頭條,平時不出現,一出現就要彰顯自己的霸氣,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藺昕式嘆氣)。 孟嵐看著藺昕的直播,一邊為他的“耿直”捏了一把汗,一邊又哭笑不得他這樣也能造成正面宣傳效果。 藺昕上了一次節目,罵他的人很多,票房上升的也很快。周日票房超過了三千萬,是前一天的一倍。而網上對電影的好評也上升了,壓過了那些謾罵的人。 除了一些說好看的短評,有營養的長評也不少。他們夸贊這個愛情喜劇讓人看著對愛情心生向往,笑點密集又不尷尬,這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愛情電影。不能因為藺昕以前多飾演的是有深度的、有些悲情的劇,就非要用有深度的劇和悲劇的眼光來看待一部愛情喜劇。 還有些觀眾坦言,因為藺昕今年演的電影都有些沉重,這次雖然他說是愛情喜劇,但仍舊害怕藺昕在里面穿插玻璃渣。誰也不希望看個愛情也看的自己心情沉重?,F在看了藺昕的訪談,他們才提起好奇心,去看看這個愛情喜劇樂一樂。電影劇情不負他們所望,的確很好看。 “適合帶著全家去看,很有趣?!?/br> “我五十多歲的爹媽也覺得有意思,他們就喜歡看喜劇?!?/br> “帶著女朋友去看了,女朋友很喜歡,我也覺得很好笑?!?/br> …… 隨著這種評論越來越多,《總裁追妻記》的票房越來越好,在周一的時候不但沒有跌,還比周日還漲了兩百萬。下班時間的上座率更是達到了90%以上。 這讓已經準備調整這部電影排片率的院線方停止了手上的動作,開始觀望。 而某院線方,沒錯,說的就是薛斐,他飛速的增加了排片率,在晚上密集無縫排片。 本來手下還有些人有怨言,但見上座率沒有減少,就默默忍下了抱怨的話,給大老板的“慧眼”打call。 咱總裁不是為了私情,這是商業眼光好。 正當眾人以為這輿論還要再吵一段時間,在周二的時候,官媒也發布了藺昕的新聞,頭版頭條,社科院大佬的社評,藺昕那張憂傷的俊臉霸占了四分之一版面。 娛樂媒體們:??? 官媒:著名數學家藺昕心憂華國數學界的未來。 娛樂媒體們:???? 官媒:眾多學者呼吁重視數學。 娛樂媒體們:????? 官媒: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基礎不牢,何來上層建筑? 娛樂媒體們:?????? 官媒:我們需要反思!我們需要加大培養數學人才建設的投入! 娛樂媒體們:噗(噴血的聲音)! 然后就發生了上一章結尾的事。 藺昕一臉迷茫的發現自己的表情被過度解讀,娛樂媒體們一臉迷茫的發現娛樂話題變成了憂國憂民的科學話題。藺昕關于娛樂的那幾條爆點飛速的為官媒發布的新聞和社評讓道,全民都跟突然失憶似的,完全忘記了前一天吵些什么,一致跟著官媒一起憂國憂民,討論數學。 雖然大部分是哀嘆數學多難學,哀嘆自己學數學簡直是要命,為那些從事數學研究的人奉上膝蓋。 娛樂媒體試圖改變一下風向,繼續討論藺昕的電影和藺昕對影迷的高要求,但下面評論都是“為數學家奉上膝蓋和頭蓋骨”“為什么是頭蓋骨”,“因為學數學要命”。 娛樂媒體沉思了許久,還開了個小會,決定要緊跟官媒,也發個數學家藺昕憂國憂民的帥照吧。反正只要有熱度,發什么都是可以的。 藺昕:??? 看著這群開始深扒那群為華國數學做出卓越貢獻數學家的往事的娛樂記者們,藺昕覺得這群人估計瘋了,不然怎么畫風這么奇怪? 一邊《總裁追妻記》的影評表示這電影有多好笑,一邊輿論表示藺昕對華國數學人才的缺失有多傷心多痛苦,好似《總裁追妻記》里的藺昕和那個數學家藺昕沒有一丁點關系似的。 藺昕覺得,看著網上的輿論中的自己,分裂的有點厲害。 “想那么多干什么?票房和上座率都上去了就成了?!泵蠉古闹A昕的肩膀,道,“反正你總是不按常理出牌,我已經習慣了?!?/br> 藺昕為自己辯解:“這個和我沒關系,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變成現在這樣子?!?/br> 孟嵐用關愛孩子的眼神看著藺昕,微笑道:“我知道,和你沒關系,乖?!?/br> 藺昕:“……” 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只單純的小系統了,他能看出來,孟嵐心里想的和嘴里說的絕對不同! 藺昕還準備辯解一下,孟嵐轉移話題:“這次真人秀是親子活動,你對帶孩子有信心嗎?” 藺昕癟了癟嘴,覺得孟嵐轉移話題不讓自己反駁實在是太壞了。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回答:“沒有。沒帶過?!?/br> 孟嵐皺眉:“你沒有和小孩子相處過?” 藺昕道:“和劇組里的小演員相處……算嗎?” 孟嵐嘆氣:“勉強……算吧。但是劇組分配給你的小姑娘只有六歲。你別把人氣哭了?!?/br> 藺昕疑惑:“我為什么會把人氣哭?” 孟嵐道:“比如帶著她做你喜歡的娛樂……做數學題之類?!?/br> 藺昕本來想說“為什么不可以做數學題”,他突然想起來,光腦統計數據中那一大群數學渣,默默的閉上了嘴。 不過藺昕覺得自己還是可以掙扎一下:“六歲的小孩……已經小學了?還是幼兒園?有沒有假期作業?” 孟嵐一臉無語:“你閉嘴吧?!?/br> 藺昕委屈臉。 孟嵐道:“你可以帶她玩游戲?” 藺昕讓光腦搜索了一下六歲女孩子喜歡玩的游戲,不確定道:“洋娃娃?過家家?” 孟嵐:“……”想象一下那個畫面,覺得太美不敢看。 不過藺昕若是和小女孩一起玩洋娃娃過家家,說不定也能漲粉,那也不錯。 于是孟嵐道:“看她喜歡什么,你盡量陪她玩吧。平時有什么任務你多照顧一下,你一個人能做的事就不要讓人家小女孩做了。如果她要求要做,你就分點容易的給她做?!?/br> 藺昕問道:“孟哥,你知道是誰家的孩子嗎?” 孟嵐道:“孩子都是圈外人士的孩子,通過報名篩選上來的?!?/br> 不過參加這個節目之后,父母會不會讓其進入娛樂圈就不知道了。這也不是孟嵐關心的事。 藺昕問道:“有名字和父母的信息吧?” 孟嵐道:“節目不允許我們提前接觸他們?!?/br> 藺昕道:“不會提前接觸,只是提前收集一下資料,看一下孩子的家庭情況教育情況,建立一下模型,好通過模型計算出其行為模式?!?/br> 孟嵐:“……” 他按著眉頭道:“好,我把已經知道的資料傳給你?!?/br> 孟嵐覺得,偶爾跟藺昕聊天,就像是電影對話似的。 搜集資料?建立模型?計算行為模式? 這難道也是數學家的思維? 藺昕得到要和自己合作的小姑娘的資料之后,光腦立刻將人家全家信息就搜集好,從父母教育到小女孩提前受到的培訓,最后到父母的期望,全部輸入了模型之中。 藺昕看著最后得出的結論,忍不住眉頭緊皺。 或許是當人類當久了有了感情,或許是曾經演過的電影在他心中留下了痕跡,他對這對父母有些不喜,對這個孩子感到為難。 光腦:那對父母的計劃也很愚蠢?,F在的觀眾大多有底線,讓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和成年的男人炒作cp只會有反作用。 藺昕:并不是炒作cp,只是擦邊球。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抱著一個成年人的臉親吻,對著一個成年人說長大后要嫁給他,普通人只會覺得小女孩可愛,不會對她有太多苛刻。 光腦:但是你若回應的不好,污水就會潑到你頭上。 藺昕沉思?;蛟S他應該跟節目組打個招呼。不然節目組可能會因為“娛樂效果”,故意往“大叔”“小女孩”“純潔戀情”擦邊球上引。 雖然這種事他無法接受,也覺得公眾和輿論應該對這方面更嚴格一些。但的確有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未成年不良的影響,對于這一塊很漠視,甚至覺得這是萌點。 那對父母并不一定是不愛孩子,可能也是沒有覺得這一點不應該;節目組也不是故意要帶壞輿論,只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在這一點上,國外反而走的更遠一些?,F在國內還在摸索。 從文明古國一直延續下來就有一點不好,一些古老封建的糟粕要清除很難,比如關于xing這一方面的教育,公眾還是覺得難以啟齒,導致教育缺失,反而害了年輕一輩,甚至導致受害者有罪的理論。 對于孩子而言,這一點更甚。 藺昕決定從根本上杜絕這件事。除了不讓自己陷入輿論危機,也希望能夠讓這個孩子不要因為父母的一念之差而被這件事影響。 或許他真的是因為在飾演“林”的時候入戲太深,對這種事情看得太重吧。 藺昕將這件事告訴了孟嵐,孟嵐雖然不知道藺昕是從哪里得到的消息,但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那么對于節目組和小女孩父母想要“推”他和小女孩“cp”的決定,對藺昕絕對不是好事。 孟嵐道:“我去探一下節目組的口風,如果他們決議如此,那么我們寧可放棄這個節目。其他人可以上,你絕對不能上?!?/br> 藺昕的形象太正面,現在正在被官媒當做科學家典范宣傳,絕對不能立刻陷入輿論危機。 藺昕道:“我跟爸媽打個電話,問一下爸媽在光淀有沒有認識的人。就算是地方衛視,節目也需要送審?!?/br> 孟嵐:“……那我們雙管齊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