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那日鄭安與馮律出了京城便一路疾馳去了西北,憑借皇上的寶劍調動趙無敵手下數萬兵馬直奔青州北部,此時皇上已經被匈奴人與牛通合力圍在青州、幽州交界處的一座小城里,于是馮律帶人闖營進城送信,兩軍內外夾擊打退匈奴人和牛通。經此一戰,牛通遁入大漠,而皇上亦帶兵回朝。 素波就小心慚翼翼地問:“前朝的那位皇子呢?”其實全天下人都知道這次反叛是牛通主謀的,是以并沒有人真正用那位皇子在青州登基的名號稱呼反叛,所以關心那位皇子的人也并不多,但是素波知道薛清會惦記,便替她問了,因為薛清永遠也不可能說出來。 鄭安顯然不知道膠東王妃的女官正是十年前與那位皇子定親的女子,便輕輕地一揮手道:“偽帝及偽朝廷大臣們都已被大軍踏為齏粉了!”其實,當時皇上在自己所帶援軍的配合下的確擊退匈奴人和牛通的包圍,但并沒有取得真正的優勢,當然匈奴人和牛通也一樣沒有得勝,雙方也都明白再打下去各自都會有難以接受的損失,因此分別引兵退走。至于偽帝,誰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逃走了,更不清楚他逃到了哪里,不過皇上班師回朝時已經宣布他死于亂軍之中了,為的就是避免將來風云再起。 原來那個皇子已經死了,這個結果并不意外。真不知道這對薛清是好還是壞,因為她從不知薛清是不是還喜歡那個人,素波瞥了一眼看立一旁的薛清,見她雖然面無血色,可卻依舊站得直直的,心里只能一嘆,不管怎么樣,她應該死心了。 這時膠東王又問起了京城之事,原來自他們逃離后那里也亂成了一團:儒生們關閉了太學和文瀾閣,不許外人進入,保護膠東王太傅、太學里的博士;嚴正及一部分官員查明那樁命案與穎川王府有關,從此罷朝;鄭守謹帶著含元殿內侍封閉了含元殿門;至于京城里市面蕭條,謠言滿天,人心惶惶就更一時說不完。 不過呢,當素波進城之后卻沒有覺出什么異樣,守在城門的兵士并沒有增加,通往皇宮的路旁依舊繁華,素波就向同乘的鄭安道:“看起來形勢并沒有中常侍說的那樣嚴重吧?!?/br> “其實形勢更糟,”鄭安搖了搖頭,“但是皇上昨天進城了!” 素波就贊了一聲,“父皇還真是一根定海神針呢!”話里有真正的感謝,畢竟唯有皇上回來才解救了膠東王府諸人,但也有些夸張,如果皇上果然天縱英明,膠東王和自己也不至于受到如此的磨難了。 第146章 還沒死呢 鄭安從年少時就追隨皇上, 崇拜皇上, 一輩子心中唯有皇上。此時聽了膠東王妃“定海神針”比喻覺得的確一點也不錯, 不由得道:“不管是誰,有什么詭計,在皇上面前只能土崩瓦解!” 但轉眼見膠東王和王妃兩個玉人穿著帶了污漬的衣裳, 隨便用布條系著頭發, 心里不由一動,難不成膠東王妃在暗示皇上并沒有那樣強大? 事實上皇上果真不是強大到無所不能。 先前的失敗不提,這一次皇上在被困時其實受了很嚴重的箭傷, 至今傷口尚未愈合,只是為了朝局穩定不得不瞞著天下人而已。 鄭安就細細打量膠東王妃,她身上穿著一件勉強能看出天藍底色的便裝,頗有些狼狽, 但好在秀麗的容顏卻沒有因為破爛的衣裳失去光彩,嘴角噙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什么時候最簡單天真的膠東王妃也有了心機? 應該就在這一次的蒙難吧。 身為皇子妃, 在府里養病時被皇后下令招到宮里, 然后逃出京城被追拿,藏身山洞十幾日,她不可能再單純了??峙潞芸?,她也會像膠東王一樣恨皇上了——說不定現在已經恨了。 但, 皇上也是無奈的。 從皇上帶著大家殺了縣令搶了糧倉起, 他就沒有任何退路了,只能一路向前,在向前的路上, 他多少次差一點就走不下去了,但最終得到了天下。但有得便有失,皇上就失去了靜妃還有好多人。 與皇上一樣,鄭安亦是在年少時便知道靜妃的,那時他心里也是悄悄喜歡陸家的這位小姐——他們的小伙伴們差不多都喜歡她。但在知道皇上喜歡陸小姐之后,鄭安就放下自己的夢想,他盡了全力幫著皇上娶到了陸小姐,看著他們琴瑟和鳴。 后來,鄭安隨著皇上到了青州,聽到青州鄧將軍非但收留了皇上,還愿意把女兒嫁給皇上時他也是高興的,一樣盡力幫著皇上辦了與鄧小姐成親的喜事,看著他們夫妻恩愛。 接著就是皇上成就大業,立皇后,立太子,可靜妃的兩個兒子卻陸續病故了…… 鄭安不知什么時候生了疑心,他第一次瞞著皇上,按靜妃臨終前的懇求把膠東王送出皇宮,因為他覺得自己一直虧欠靜妃。 皇上一定也覺得虧欠靜妃,虧欠膠東王??赡芑噬弦财疬^疑心,更可能的是自己從來沒有瞞得過皇上,一切都是皇上默許的吧。 但是他身為帝王又能如何?就算是將千秋宮翻過來查個水落石出,那又有什么用?靜妃和那兩個皇子都不可能重新活過來了。就如當年皇上他不能不顧天下只與靜妃相守度日一般,如今皇上亦不能廢了冊立十幾年的皇后和太子! 當年的青州之事猶在眼前,當年的誓言猶在耳邊,皇上對皇后對鄧家有承諾,也有情誼。 如今皇上能做的只有盡力補償膠東王,可是膠東王從來都不會領情,現在又加上了一個膠東王妃。 不,哪里只有膠東王、膠東王妃對皇上不滿?河間王、江都王、長沙王、穎川王,他們就沒一個對皇上真心感謝,反而個個有或這樣或那樣的不滿,甚至太子,皇上帶在身邊時間最多的太子,恐怕也是一樣的。 無怪坐了那至尊寶座的人都要稱孤道寡,皇上有這么多親人,但鄭安覺得唯有自己最心疼皇上。 明明接回膠東王和王妃只要派馮律前去就可以了,但是皇上還是一定要自己去,要知道皇上的傷口還沒好,每天都要自己幫忙換藥呢。是以當此之時,鄭安最想讓皇上省些心,早早看到膠東王平安無事,便吩咐車子先到膠東王府,“王爺和王妃趕緊回府沐浴更衣,早些見駕吧?!?/br> “既然中常侍著急,我們就直接進宮拜見父皇吧?!彼夭◤臎]想過要換了干凈體面的禮服去見皇上,眼下的形象才是要父皇親眼看到的!讓父皇看看,皇后、江都王、鄧十九將膠東王逼到了什么樣子?他們才不得不逃離京城,殺了鄧十九,藏身山洞。唯有讓皇上對膠東王和自己起了同情之心,接下來的膠東王府的日子才能好過。 膠東王妃小小的心思豈能瞞得過鄭安?在皇上出征期間,膠東王和王妃的確受了不少的委屈,但皇上特別留自己在京不正是為了平衡京城的局面?至于后來事出意外,自己也令鄭守謹保護膠東王府了。更何況,如今膠東王和王妃安然無事,也就不必令皇上心里難過了。 因此鄭安就十分堅定地道:“王爺和王妃還是更衣后再入宮的好,一則合乎禮儀,二則也免得皇上心憂?!?/br> 既然如此,素波只得依言回府整束一番。 膠東王府經歷了一番劫難,府內早不成樣子,自然諸事不便,但鄭安早有安排,因此他們倒也順利地收拾干凈換了正式的禮服進宮。 幾月未見,皇上黑了許多,瘦了許多,而且素波覺得他似乎很累很累,眼睛都沒有過去的神采了,心里莫名地就升起了同情之感。但是,她立即告訴自己,最需要同情的是膠東王和自己,只是為了提醒皇上匈奴人的威脅,卻差一點沒有機會重新回到含元殿。 素波隨著膠東王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半晌沒有聽到皇上叫他們起來,便悄悄抬起頭,皇上正在寶座上望著膠東王,十分專注,神情中滿是愛憐。 他畢竟是愛自己的兒子??! 素波的目光再轉到膠東王身上,他垂頭跪在地上,端正而恭敬,卻像一塊石頭,根本感覺不到皇上的目光。 但其實他也是愛自己的父親的吧。 素波就替他們父子尷尬起來,想了想她就笑道:“謝謝父皇這么體貼地派了中常侍和馮參軍接我們回來?!比绻皇沁@兩個人一同親自到了山上,自己根本不可能相信任何人,也不會立即下山。 皇上便也哈哈一笑,“你們總算平安無事,這就好?!闭f著便吩咐鄭安,“聽嚴正說膠東王府被江都王幾個闖進去損毀了多處,就賞膠東王府萬兩黃金回府修繕吧?!比缓缶拖蛐》蚱迌蓚€笑道:“就快到酉時了,宮里就要下匙,你們也都乏了,趕緊回府歇著吧?!?/br> 素波還在路上時就想好了見到父皇要先問他辛苦了,皇上的確是辛苦的,春天出征,仲夏才回來,其間還遇到了匈奴人被困邊城,回京后又要處理家中的亂事——但是,這都只是鋪墊,素波真正想要說自己本來在王府安穩度日,卻先被皇后逼著收鄧十九入太學,后來更派江都王闖到府里抓到宮中,當時連衣裳都沒來得及換,一直穿到了剛剛回京;還有自己與膠東王受了委屈無奈想去青州找父皇評理,但穎川王在前面擋住了路,江都王和鄧十九從后面追,當時真是走投無路,不得不逃進了山中;藏身于山洞之中,為了不被人發現,那些天大家不敢燒火,只能吃生稻米和生rou;還有鄧十九偷襲自己,差一點把自己扼死,膠東王才撥劍殺了他的…… 可是,這么多話素波一句也沒來得及說出,皇上就賞了他們一大筆錢讓他們回府了! 難道這是打發要飯的嗎?素波第一次得了重賞沒有一點高興,她寧愿不要錢,也要把事情分辨清楚,讓惡人受到報應!她最不情愿的就是眼下這般,不明不白的就將事情混了過去。 然后,皇后還是皇后,自己還要按日子進宮問安?江都王還是江都王,就算被關到皇陵里依舊過著奢侈的生活?帶人進攻山洞,放火燒山的鄧十還是鄧十,繼續在京城里當著武官?至于鄧十九死了,可他不該死的嗎? 不,素波不愿意!她要在皇上面前把一切都分辨明白! 可皇上既然已經發話讓膠東王和自己回府休息,素波也沒有辦法,她轉身看看至始至終神色沒有一點變化的膠東王,突然明白他為什么不見到親生的父親不撲上前去親熱,為什么不喜歡與父親說話,為什么一點也不分辨?因為他已經習慣了。 “謝父皇,兒臣謹尊父皇旨意!”素波聽著膠東王謝恩,下意識地跟著重復了一遍,然后拜辭而去。 算了,對別人期望太大,最后得到的只能是失望。素波輕輕地拍了拍膠東王的手,“我們還是回府做些好吃的慰勞一下自己吧?!?/br> 看著膠東王和王妃退出了大殿,鄭安攙扶著皇上回后殿換藥,又陪著笑說:“膠東王妃年少單純,有什么從來都擺在臉上,且膠東王與她前些日子著實吃了苦頭,受了驚嚇,未免就放縱些,皇上別與她計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