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三夫人笑道:“只怕過幾日咱們就要去重府吃喜酒了!那位許姑娘倒是命好,一個孤女,一躍成為攝政王妃了?!?/br> 蕭老夫人道:“攝政王迎娶王妃,可不是小事,咱們要備的禮,該預備的便提早預備下?!?/br> 三夫人便道:“兒媳知道?!?/br> 蕭老夫人卻有些感嘆,“即便嫁給攝政王又能如何,請過那么多位太醫、神醫的,都是束手無策……這般許姑娘還肯嫁,也是個良善之人了?!?/br> 三夫人笑了笑,卻沒接話,在她看來,許妙嬋能嫁給攝政王真是一步登天了,攝政王昏迷不醒又能怎樣?就是嫁給攝政王的牌位也輪不到她許妙嬋??!也就是重老夫人急昏了頭,連這都能答應。 蕭央靜靜坐在一旁喝茶,提到重淵時,她始終有種異樣的感覺,卻說不出來是什么?,F下朝中沒有攝政王理政,小皇帝又快十五歲了,自然有一批擁護小皇帝親政的大臣,但最近內閣首輔徐伯宗權勢日大,隱隱有統領百官之感。不知等重淵醒后,朝中局勢會如何。 蕭老夫人和三夫人仍在討論重淵的婚事,三夫人笑著說攝政王與許妙嬋般配時,她胸口竟悶悶的一滯,她察覺到了,倒把自己嚇了一跳。 就不敢再聽下去了,跟蕭老夫人告退回了觀山閣。 第42章 思仙 重家是真的在準備婚事了,重老夫人前些日子就命人去請了許妙嬋的外家過來,畢竟許妙嬋孤身在京城,成親這樣的大事,身邊沒有親人也不好。許妙嬋的外祖家姓高,她外祖母年紀大了,坐著馬車從陜西趕過來,總是走得慢些。 她大舅舅高世恩則快馬先到了京中。 連定親什么的都沒有,重老夫人總是覺得虧欠了許妙嬋,等高世恩趕到時,便特地為他辦了接風宴,也是這一天過的聘禮,又請了廣和樓有名的戲班子,請京中世家貴胄夫人過來聽戲。 重老夫人相邀,自然是沒有人敢不賞臉的。 許妙嬋如今算是待嫁之身,輕易不出房門,重淵的房間有重兵把守,她進不去,卻也每日都要到房外去瞧瞧,有太醫或伺候的丫頭進出,也都要關切的問上幾句,雖然也問不出什么……重老夫人見她如此,卻也極滿意的,又想到重淵如今的情形,也十分心疼她,待她真是比親孫女還要好了。 因今日高世恩過來,許妙嬋換了身衣裙出來相見。 重老夫人待高世恩很是熱情,請高世恩到正堂喝茶,又問起高老夫人什么時候能到。 高世恩幾乎是誠惶誠恐的回話,“母親她身子不大好,馬車又顛簸不已,不敢日夜趕路,故而慢了些,多謝老夫人關懷!” 他怎么會想到許妙嬋竟有這樣大的造化!許妙嬋當初住在他們家時,他待許妙嬋也是極好的,畢竟是自己親meimei的獨女,許靜山這位妹夫又是個極正直之人,他對許靜山向來十分欽佩,故而許妙嬋被接到他家之后,他對許妙嬋真是比照著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看待的! 但想到后來許妙嬋的所做所為,他便皺了皺眉,也可能是自小沒了父母的緣故,心機十分地深。他確實不喜,后來對許妙嬋便淡淡的了。 誰知道許妙嬋竟能嫁給攝政王呢!真是一步登天了! 重老夫人就笑道:“你不用客氣,咱們都是一家人了,等老jiejie到了,你們就住在府中吧,空閑院子也多,你們住進來,也省得妙嬋總惦記著你們,老jiejie也能陪我說說話兒?!?/br> 高世恩立刻恭敬的道:“多謝老夫人好意,卻也不必麻煩了,我來之前便命人找了一處院子,如今已經打點好了,等母親她們到了,直接住進去就是了。怎好打擾老夫人!” 重老夫人笑著點了點頭,她原本還擔心許妙嬋的外家是那種沾上就甩不掉的,沒想到卻很知分寸。 這時就有丫頭來傳話,說許姑娘過來了。 許妙嬋穿了件淡粉色的長褙子,背月白色十八幅湘裙,清清靜靜的一張臉,沒有上妝,頭上戴了支翡翠簪子,瞧著晶瑩剔透,一望就不是凡品。 她先給重老夫人請了安,才對高世恩道:“大舅舅?!?/br> 重老夫人擔心自己在這兒倒讓他們不好說話,就先走了,留他們舅甥敘敘家常。 等重老夫人一出去,許妙嬋便命跟著的丫鬟們都去外頭守著,坐在上首的椅子上,自顧自捧了盞茶,輕輕呷了一口,才抬頭看向高世恩,慢慢笑道:“大舅舅來得真快?!?/br> 高世恩道:“聽聞你突然就要成親,自然要快些趕過來,成親是大事,你……” “大舅舅不是一向看不慣我的么,大舅舅當年是怎么跟外祖母說我的,大舅舅不會都忘了吧?大舅舅說我心機深重,為人陰狠,讓外祖母防備我些?!痹S妙嬋打斷高世恩的話,淡淡抬頭,聲音很輕,卻分外清晰,“如今聽聞我要嫁給攝政王了,大舅舅還不是拍馬就趕過來了么!原來生怕我沾了大舅舅的勢,如今大舅舅倒上趕著要來沾我的勢了?!?/br> 高世恩皺眉,他也不明白meimei和妹夫那樣的兩個人怎么會有許妙嬋這樣的一個女兒?他起身道:“你既然要嫁人了,就好生備嫁吧。等過幾日你外祖母到了,缺什么只管跟你外祖母提。給你準備的嫁妝也隨車拉了來……”想了想,他沒繼續說下去,只怕許妙嬋也是看不上他們準備的嫁妝的,便道:“我就先回去了?!?/br> 許妙嬋也沒留他,拿帕子慢慢擦了擦手,讓丫頭進來,扶她回房了。 廣和樓的戲班子設在西院的梨樹林里,如今梨花開得正盛,旁邊還有小湖,濃蔭蔽日,地方寬闊,確實是個好去處。 蕭央原本是與蕭若和蕭寧坐在一處的,蕭寧性子活潑,哪里愛聽這唧唧歪歪的戲文,坐了一會兒就找相熟的小姐跑一邊說話兒去了。 蕭央也不愛看,喝了兩杯茶就退了出來。從月門走出去,發現漏窗下種了一株杜仲,碗口粗細,枝葉間藏著淡綠色的花簇。她凝神想了想,記起杜仲還有個名字是叫思仙的,好像曾經還有個人給自己起了這么個渾號。 別的就想不起來了。 她怔了一會兒,就聽漏窗那頭兒有人說話,好像在說紀家的事。 前幾日她就聽說了紀家的事。紀庭萱的親事已經定下來了,就在這個月,紀庭萱之前還是千般萬般不愿意嫁的,但京中打了這幾年的仗,把她耽擱了下來,年紀不小了,曹家來商量親迎的事,她也沒什么話說。 蕭央知道之前曾子錚與紀柔定親的事,紀柔是紀庭萱的jiejie,應該在紀庭萱之前出嫁的,前幾日曾家的聘禮已經送到紀家了。 曾家出手大方,如今可是街知巷聞,讓人乍舌。曾家光聘禮的禮金就出了兩萬兩,更別說其他了,聽說曾子錚還特地打了個黃花梨木的小匣子,里頭裝的都是各種樣式的一丈青,金玉珍珠、碧璽寶石用了個齊全! 看曾子錚對紀柔這般重視,蕭央倒也松了口氣,紀柔與蕭玠和離確實是對的。心里盤算著過幾日尋個機會去看看紀柔,只是沒有什么由頭,去紀府總歸不大方便。更何況章姨娘已經扶正了,如今是正室夫人,要喚一聲紀夫人了,去紀府還要先去給她問好。 不過漏窗那頭兒的人卻是在說紀允。蕭央隔著漏窗看了一眼,見是兩位夫人正邊喝茶邊聊天。 一位穿著絳紫織錦長褙子的夫人笑道:“……紀家這位大公子如今可是風頭正盛,今年定然要開恩科的,只怕他中進士也是板上釘釘的事!長得又俊朗,有多少人家都想把自家姑娘嫁給他呢!” 另一位三十余歲的夫人就上了心,“紀大公子如今有多大了?” 那位穿絳紫褙子的夫人就道:“快二十了,年紀確實不小了,不過卻也沒什么……”她打量了之前那位夫人一眼,突然笑了起來,“你家姐兒快十四了吧,有這心思?我可告訴你了,工部尚書也想把閨女許配給紀大公子呢,紀家大公子雖沒什么表示,卻也沒拒絕,可能是想等中了進士再說吧……” 之前那位夫人臉上一紅,拍了她一下,“胡亂說什么!我家閨女才多大,很不用著急呢!”雖然這么說,過了一會兒,又把話題轉了回來,“不過說起來,紀大公子還有位弟弟呢,應該也不錯吧?” 那位穿絳紫褙子的夫人顯然是知道些內情的,意味不明的笑了笑,“看表面可不也很不錯么!如今也是嫡出了,中舉時比紀大公子還小一歲呢。讀書也是極好的,中進士怕也沒什么問題?!?/br> 之前那位夫人頓時眼睛一亮,“他比紀大公子小上一歲吧,可否定親了?”既然紀大公子有工部尚書惦記著,她們攀不上,紀二公子總可以吧。 那位穿絳紫褙子的夫人就喝了口茶,含糊道:“倒是沒定親呢……不過你這畢竟是嫁閨女,還是多看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