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孩子的哭聲! ☆、第137章 跳樓事件 (137139章節為出差連夜趕出來的,如果有寫得不好的地方請大家見諒,容我回家修正) 一個人獨在異鄉過年的孤寂落寞,瞬間變成了恐懼! 而且那啼哭聲還伴隨著劃水的聲音,像是一個嬰兒在水里撲騰著發出哭聲求救... 她打開整個屋子全部的燈,把自己裹在被窩里捂上耳朵仍然在瑟瑟發抖。 為什么?這世上明明沒有鬼。 之前她聽說這里鬧鬼的事,心想也許是住在這里的孩子夜間啼哭,然而她已經全都打聽過了,整個樓都沒有嬰兒... 這一夜太長了,她都不知道是怎么熬過來的。天一亮她就起身匆匆忙忙地把桌上的殘羹剩菜都收拾了,帶上幾件東西就感回了九露廠的宿舍,想破腦袋都百思不得其解,想來想去都想不出一個能解釋這一怪相的說法。 不過,她想不出,不代表其他人也想不出,也許等亞玲和宋千里他們回來能幫她拿個主意吧。 其實新房所在的那一片郊區沒幾年就會變成新遠市的商業中心,到時候動遷,就算房子鬧鬼,她也能得到妥善安置,這也是她在買房前就想好的最壞情況。 只是想到昨晚房子里的異響,她心里始終有些不太舒服。 宿舍沒菜了,她打算出去買點菜,剛要出九露廠就看到一堆人圍在樓下交頭接耳,接著她聽見工廠樓頂有一個崩潰的聲音:“...我一個斷腿的廢人,你們讓我去哪兒,呵呵,反正都是死,我還不如拖著你們一起死!” 池勝男隱約認出這似乎是車間哪個工人的聲音,從他話里可以判斷他要自殺的原因和工廠最近的一次危機有關。 九露廠去年推出了新產品“青春美之露”在新遠市可謂是家喻戶曉,以物美價廉著稱,九露廠也因此一舉成為系統內的明星企業。 誰知去年秋末,有位記者明察暗訪出了個報告,聲稱九露廠的“青春美之露”用戶前后的對比照片皆是“托兒”,短短兩個月,該產品銷路一落千丈,到了今年八月份工廠已經發不出工資,公司員工見發不出工資跑到楊廠長家和鄭家鬧過好幾回事,接著公司便傳出裁員的風聲,不過九露廠是個福利性質的工廠,就算裁員也會妥善安置裁掉的員工。 只是九露廠的員工大部分都是殘疾人,而且多半他們的配偶也是殘疾人,加上文化程度并不高,如果失掉這份工作很難再找到新的,就算工廠想辦法另外安置他們,他們也未必能融入新的環境,所以他們大多把這份工作看得比命還重要,工廠領導也曾想法設法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可他們就是聽不進去。 他們眼里,裁員比世界末日還可怕,所以其中一對同在九露廠工作的夫妻雙雙接到工廠裁員的通知,他們倆眼前一黑,只覺得天都要塌下來。 這對夫妻男的姓姜,廠里人都叫他老姜,是個斷了右腿的殘疾人,他老婆是個聾啞人,下面還有兩個七八歲的女兒,就算在九露廠工作也是勉強維持生計罷了,如果夫妻倆雙雙失業,那就是把一家四口往絕路上逼啊。 所以這個老姜在絕望中想到了玉石俱焚,在工廠樓頂跳樓,就算自己死了,也要那幫領導跟著倒霉! 工廠好多人過年回家都回來了,一見這情形都急了,連忙打了119,還幫著在樓下喊話。 “老姜,冷靜點!有話好好說,別鬧出人命來!” “是啊,老姜!這事兒咱們再好好商量!” 警察很快就到了,在樓下拉開了一個大網,池勝男上前問警察:“要是他真往下跳,你們能保證他不受傷嗎?” 警察為難地說:“這個真不好說,樓層太高了,而且萬一我們沒接住...最好還是說服他不要跳樓!” “好,我知道了?!?/br> 當她上了五樓樓頂的時候,楊廠長和鄭雄還有廠里幾個領導全在離老姜十米之遙的距離,苦口婆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可惜他的情緒越來越激動,已經聽不進去了,見池勝男繼續往前走,他發了瘋似地大叫:“不要過來!再過來我就往下跳了!” 池勝男笑道:“你往下跳啊,”她一步步離老姜越來越近,“再過一年,你的魂魄回來再看這個世界,你會發現這些苦苦求你不要死的領導還是領導,工廠還在繼續運行,我們這些讓你討厭的人還是活得好好的。倒霉的人不是我們,是你撇下的妻子,你死了她哭壞了眼睛,還要一個人養活兩個女兒,對了,你女兒在學校經常被人欺負,因為別人都知道她們是沒有爸爸的人...” 前世她在絕望中自殺,可她卻沒想過向衛東和她的前婆婆并不受到實質性的懲罰,傷心的是池爸和她的二哥二嫂,傷害自己是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實在太不值得了。 老姜蹲在地上泣不成聲地啜泣:“我...我沒辦法了,離開工廠我真的無路可走了!” 池勝男見他終于冷靜下來,把自己的話都聽進去了:“要是你可以不離開呢?” 老姜把臉埋在膝蓋,絕望地搖著頭:“工廠效益不好,最先走的肯定是我跟我老婆這種大字都不認識一籮筐的...” 池勝男斬釘截鐵地說:“如果我能想辦法扭轉公司目前的局面呢?老姜,你相信我,死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把現狀變得更糟?!?/br> 雖然都是些再老套不過的大道理,但老姜情緒很顯然平復了不少,接著老姜趕到現場的妻子女兒發了瘋地向他沖了過去,老姜妻子是聾啞人只會咿咿呀呀地比劃著,他兩個女兒抱著他一直爸爸爸爸地叫不肯放開,老姜跟妻子女兒抱頭痛哭。 直到確定老姜自殺的念頭已經打消,池勝男才跟公司幾個領導下了樓。 下樓的時候鄭雄問她:“你是真有辦法解決這次的問題,還是只是想讓老姜別自殺才騙他的?”他嘆了口氣,“咱們廠里最近發生事情你應該聽說了吧,那個記者的報道對我們廠里影響不小。民政局已經下發文件,廠里也登報辟謠了,可工廠近期的銷路還是不見起色。工廠已經決定賣掉一部分房產給大家伙發工資,可這么下去實在不是個辦法哪?!?/br> 池勝男聽到鄭雄的話忍不住說:“那您覺得我這個辦法可以嗎,既然之前那個產品不能挽回,我們不如索性另起爐灶,引進新產品?” 在一旁聽到他們對話的楊廠長說:“這辦法倒是不錯,只是去哪兒找這樣產品?說到底做起來還是難啊?!?/br> 這話說完沒幾天,鄭雄就在隨手翻閱的報紙看到一則豆腐塊新聞,內容說的是衢南有個叫林海的人,用祖傳的生發水治好了很多人脫發的毛病,在衢南當地反響很大。 鄭雄大喜過望,很快把這個想法報告給了民政局周局長,周局長覺得此法可行,立即拍板讓鄭雄把這個人從衢南請來,于是王繼發就踏上了去往衢南的路上。 當王繼發到達衢南時,發現燕林公司的廠址是一幢簡陋的五六十年代建筑,石頭砌的墻,顯然生活水平不怎么樣,王繼發一見這情景笑了,看來挖墻腳壓根不是什么難事兒! 然而出乎民政局和王繼發的意料,與林海的見面似乎困難重重,阻力重重。燕林方面戒備非常嚴,從門衛到工廠,一道道關口盤查得很嚴,問來問去還是給擋了駕,王繼發忙活了一個下午連林海的面都沒見到。 這讓他不禁開始意識到衢南方面對此人的重視程度,能讓燕林如此重視此人想必有兩把刷子吧,看來自己還非得把這個人弄來不可! 第二天他假扮成記者:“你好,我們是從新遠來的,久仰林醫師大名,我們想對他做個簡單的采訪,可以嗎?” 廠方似乎對這套說辭早已司空見慣,客氣地說:“不好意思,林醫生今天很忙,沒有時間見客!” 一見面就碰了釘子,這讓工作一向順風順水的王繼發頗感意外,他不愿意馬上放棄,他執著地說:“林醫師忙沒關系,我們可以等,我們可以坐在這里等他一天,直到他有空?!?/br> 徐川聽到瞬間火大,好哇,這是這是□□裸的威脅,那他也不必給對方留什么余地了,他壓了壓怒氣拿出一份文件說,“林醫師是我兒子的戰友,我們公司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弄來,他現在和我們公司合作得很好!我們已經和他簽了十年的合同,要是他十年之內離開這里,他就要付給我們廠20萬元的違約金!” 王繼發終于明白這件事的難度,想了許久終是想不到更好的說辭,只好起身說了句:“不好意思,打擾了?!?/br> 他心有不甘地在衢南待了幾天,原本以為能夠到新遠這樣的大城市發展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應該輕而易舉就能辦到,所以他才把這事兒攬到自個身上,沒想到卻大費周折,絞盡腦汁都沒見到正主兒。 王繼發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回新遠一路上他都在構思怎么跟鄭雄和廠方交代這件事,要是人見到不肯來還好說,要是人沒見到那恐怕真是個天大的笑話了。 那么只能跟鄭雄說見到了人,但人家說已經跟衢南燕林方面簽了十年合約不能來,反正有合約在那,誰也不能把林海弄來拆穿他的謊言。 鄭雄雖然按照國際慣例把他臭罵了一頓,不過他也明白請一位專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王繼發不行就讓別人去,總有人能辦得成這件事。 ☆、第138章 前往衢南 (此章節為出差連夜趕出來的,如果有寫得不好的地方請大家見諒,容我回家修正) 接下來的一個月,鄭雄陸續發動了公司好幾名高層前往衢南,然而這些人都表示他們甚至見不到林海的面,而見到林海的王繼發反而在鄭雄面前揚眉吐氣了一把,鄭雄也暗悔不該為難女婿,這件事的重擔終于落到了池勝男身上。 池勝男這幾天心情一直很好,因為她買了一個大哥大! 手上原本有六萬塊錢的存款,原本打算買五六萬上下的房子,結果花了三萬五賣了套兇宅。 好吧,她也不算虧,再過幾年那一片差不多也要動遷了,到時候國家必定會合理安置給她一個去處,而且1997年香港回歸還有四年半的牛市,她何愁賺不到錢? 最近青春服裝廠的生意越來越好,畢竟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后提高,消費力也會隨之上升,服裝業的大環境也從原本低迷逐漸開始崛起,中國的服裝品牌之路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公司又從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引進三百多套一流生產設備。 九十年代的人還沒有太強的品牌意識,也不懂宣傳營銷的手段。在池勝男的鼓動下,青春服裝廠的廠長趙女士拿著借來的7萬塊錢,下了血本在中央電視臺投放了本省的第一個電視機廣告:青春西服,越穿越年輕。這錢沒有白白花,這句廣告詞幾乎在一夜之間家喻戶曉,青春服裝廠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在打造品牌的同時也為工廠贏得了發展的主動權。 公司的訂單越來越多,池勝男越來越忙,當然這種忙碌是有代價的,伴隨著忙碌她賺的錢也越來越多,去年年底光是服裝廠給她的分紅就有五千塊錢,因為平時的工作需要以及給自己近期忙碌的一點獎勵,她才給自己買了個大哥大。 她原本用的是趙廠長閑置的一臺bb機,趙廠長看她沒有傳呼機聯系不方便所以借她的。 那會兒能用個bb機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上世紀90年代初,人們都以擁有一臺尋呼機為榮:數字機賣過近千元,中文機,像摩托羅拉一類的牌子至少兩三千元。經營尋呼臺,所需設備簡單、投資少、利潤豐厚,大大小小的尋呼臺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同時由于傳遞信息及時、覆蓋面廣、服務費用低廉等特點,小小尋呼機備受青睞。 所以當時的人但凡有臺bb機,就非要找機會炫耀一番才肯罷休,比如鄭雄就是個愛??釔叟募一?,前幾天的時候單位給配了一臺bb機,當晚他徹夜未眠,第二天便牛氣哄哄地掛在褲腰帶上,并扎起腰來。 有次單位同事兒子結婚,他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讓鄭mama千萬要在八點半的時候準時呼叫他,鄭mama罵他是神經病,對他的要求不予理會。 在喜宴上鄭雄表面上鎮定地和同事們推杯問盞,心里卻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望眼欲穿地等到八點半,眼瞧著自家老婆的電話遲遲不來,他急中生智佯裝起身小解,卻偷偷在bb機上設置了鬧鐘,然后若無其事地返回喜宴。 鬧鐘聲準時響起,他喜出望外,故意讓鈴聲響一會兒,半晌才從腰間摘星星似的摘下bb機握在手心高高舉起,遲遲不肯按掉停止鍵,瞇著眼睛裝作老花眼打量屏幕上的字,并大聲吼道:“這是誰???誰這個時候呼我?” 然后只見全部在座的賓客人頭攢動,無不將艷羨的目光投向他手中的那個黑色塑料外殼的小東西。 bb機的神話貫穿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人們的生活,這并不是僅僅是一個通訊工具,更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征。但人們很快不再滿足于bb機的通訊方式,因為bb機不能直接與對方說話,還要到處找電話回,一時找不到還著急,特別麻煩。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尋呼業務的增幅驟然下降到10%左右,用戶流失嚴重、業務急劇萎縮,尋呼臺數量也因之驟減。 尋呼時代過后,“大哥大”粉墨登場。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大哥大雖然不像八十年代那么讓人牛氣,能有一個也是叫人看著非常眼紅的事情。 池勝男雖然沒有鄭雄那么夸張,但她剛拿到大哥大也心急如焚地等著第一個打通她電話的人。 她此刻雖然和宋千里還有幾個學長在一家酒吧里,說著新房鬧鬼的事情,卻有點心不在焉,總覺得今天會有事情發生。 宋千里聽說新房鬧鬼的事情,也瞠目結舌了好久,再三說要陪她去那里看看。 池勝男再三說不用,他的態度還是非常堅持。 不知道為什么,她的腦中閃過在另一個平行空間無意中在網上看到宋千里私生活的八卦。 那個報道顯示宋千里從大學時換女友就比換衣服還快,他的創業史非??部?,他是憑借著老婆娘家的勢力援助才逐漸在新遠市站穩腳跟,還沒到不惑之年就成為家鄉當地的首富。他飛黃騰達之后,光是媒體曝出來的私生子私生女就有五個,可見其后宮后援團人數之多。 這樣的人,當當事業伙伴或是好友還好,不過還是保持距離的好,不管這個宋千里現在對自己是單純生意伙伴的照顧還是另有所圖,她最好還是避嫌為上。 望著眼前那杯浸沒在燈紅酒綠中的雞尾酒,她的眼神有些迷離,突然她的大哥大響了! 在宋千里和那幾位羨慕的目光中她接起電話,早就等著第一個給她打電話的人了! 她接起電話:“你好...家明啊...鄭伯伯找我啊,什么事啊,現在就去公司嗎?好的,好,我這就去?!?/br> 其實還能有誰,知道她號碼就這么幾個人。 放下大哥大,宋千里問她:“什么事情???” 她聳聳肩:“不知道,公司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看樣子可能是想讓我出差吧?!?/br> “那你路上小心?!?/br> “謝謝?!?/br> 晚上8點池勝男已經登上了去往衢南的火車,鄭雄交給她的任務是說服衢南燕林公司的一名技術人員,讓他來向新遠市的九露廠工作。 坐在硬座車廂里,她開始思索怎么能和對方見上一面,她的初步計劃也是和王繼發一樣假扮成采訪的記者,先見到對方再見機行事。 兩個小時后她抵達衢南,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飯店洗了個熱水澡睡了一覺,醒來時匆匆化上淡妝,吃過早飯之后在街上攔了輛出租車去往燕林公司。 徐川聽說又有記者來訪氣得不知道說什么好,真是一群蝗蟲! 他正尋思如何羞辱來訪者,只見對方已經落落大方地進了屋子,池勝男開口:“您好,我們是新遠日報的記者,久聞衢南燕林公司大名,我想要采訪...” 又來這一招,還有完沒完! 徐川還沒等對方說完話就立馬打斷:“跟你們說了多少遍了林醫師不在就是不在!我們一個福利機構好不容易找個專家容易嗎,你們還要這么挖空心思地來挖墻腳!” 面對徐川的怒火,池勝男做出一臉驚愕的樣子:“林醫師是誰?我這次是專程來采訪徐廠長您的???” 徐川瞬間懵了:“采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