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節
曹cao就嘆息:“本初到底也是……” 是他曾經最好的朋友啊。 大致上,袁紹也是死了爹媽的人,且當年他守孝的時候,曹cao對他就多有關心和安慰,因此他倒是也記得這份情誼,此時并不愿意在曹cao失去父親的時候前來冷嘲熱諷一番。 即使他們現在確實是敵人了。 袁紹表現的很厚道,原本就是個厚道人的劉表自然更是如此,他與曹cao雖然沒有什么親密的關系,但顯然也在這事上對曹cao表達了同情。 至少……荊州那邊的動靜最近小多了。 劉備那里則沒什么好表示的,他不僅和曹cao不熟,甚至職位也低,自然是沒資格在這事上表態了。 張飛倒是很感慨的:“哎,元昭真可憐,此時在青州她一定很難過吧?!?/br> 劉備抽了抽嘴角,心說張飛還挺感性。 然后就聽關羽說道:“確實如此?!?/br> 可他又說…… “那曹cao倒是無情,為了爭權奪利,就在這時候自己隱居幕后,反倒是把元昭推出來做靶子了?!?/br> 張飛連連點頭:“是啊是啊,有那么個哥哥,元昭真是太可憐了,她才剛剛經歷過喪父之痛呢?!?/br> 不過他想了想又說:“但能以女子之身位居三公,這一點倒是她的厲害了?!?/br> 劉備:“……” 你們兩到底是誰的兄弟? 此時劉備的心情,微妙的和長江對岸的周瑜重合了。 劉備看著關張,周瑜看著孫策,那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種感受。 復雜到懷疑人生啊。 當然,曹旭也在懷疑人生。 不過和劉備孫策不同,曹旭是看著眼前的公文懷疑人生。 她維持著一張懵逼臉看著荀彧:“文若你不是在騙我吧?這些,都是要我處理的?” 荀彧點頭:“這些都是太尉的分內之事,而且,還有些是驃騎將軍的事務,不過軍務到底要少一些,再加上,馬上就是開春,不僅僅春耕的事情要cao心,還有冬日里有些基礎設施有損壞的,也要重新檢查修復,另外就是一些日常公務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右邊的那一摞,是時候考慮袁紹的事情了?!?/br> 他們之前也都有做準備,但到底只是前期的一些初步準備而已,如今倒是隨時都有可能打起來的情況了。 曹旭吸了吸鼻子:“文若,這里面有多少是你可以幫我代勞的?” 她眼巴巴的看著荀彧:“我哥說了,內事不決問文若,外事不決找公臺,所以……你看著辦?” 荀彧:“……” 他默默的抽走一沓公文,然后說道:“將軍,剩下的,你得自己解決了?!?/br> 曹旭看了看,又抽了一疊給他堆上,然后繼續眼巴巴的看著他。 荀彧嘆了口氣,最后還是接受了。 總歸,當時同意曹cao做出這種決定的時候,他就該想到這樣的情況了。 而之后曹旭如法炮制,給大家都分了任務。 尤其是陳宮,他抱走的公文最多。 就算是荀彧也不由得對陳宮多了幾分贊嘆,至于說戲志才,更是直接說道:“公臺先生真乃吾輩楷模啊?!?/br> 陳宮翻了白眼:“你說我從小看到大的小姑娘,就那么眼巴巴的看著我請我幫忙……” 他完全沒有抵抗力??! 他從曹旭十幾歲的時候就cao心這孩子的事情,后來就算多數時間跟著曹cao了,但為曹旭cao心的時候也不少。 簡直就是當爹的心態。 不過,陳宮也說了。 “我雖然是幫她,但她畢竟做到了這個位置上,有些事情還是要學著做的,所以我也給她留了一些?!?/br> 戲志才一攤手:“我覺得元昭將軍沒那么老實?!?/br> 見陳宮看過來,戲志才說道:“我剛看見,她讓人去叫奉孝和文和先生了?!?/br> 陳宮:“……” 他現在把手里的公文再給曹旭扔回去還來得及嗎? 熊孩子欠打! 然而實際上陳宮并不能真的揍曹旭,至少就戲志才看到的情況來說,陳宮放下手里的公文黑著一張臉去找曹旭之后,沒多久他就再次回來了,并且一臉的無奈。 “我果然還是對她狠不下心,算了,反正只是暫時的事情,以后她也只做將軍,這事……我代勞了吧?!?/br> 戲志才:“……” 某種程度來說,他真的覺得曹旭是個人才_(:3ゝ∠)_ 至于說曹旭本人,因為將工作分攤出去大部分,還有一些就留給她自己和郭嘉賈詡商議著解決了。 然而賈詡翻了翻公文之后,讓曹旭把曹昂叫過來。 曹cao守孝去了,曹昂卻已經成年,因此他也肩負起了不少責任,此時聽說曹旭叫他,立刻便趕來了。 然后他看見曹旭坐在那里,賈詡和郭嘉在她的身側。 賈詡捏著公文對他說道:“大公子來了?看看這些吧?!?/br> 曹昂上前接過,然后就聽賈詡說道:“主公不在這里,但不管是主公還是將軍,都對大公子寄予厚望?!?/br> 曹昂看著手里的東西卻有些猶豫:“可我是不是……不太夠?” 他還尚且年輕啊。 賈詡道:“此時正值特殊時期,大公子切勿妄自菲薄,更何況……請不要讓主公失望啊?!?/br> 賈詡說的語重心長,最后的那句話更是完全點燃了曹昂的斗志。 他用力的點頭:“先生和將軍放心,曹昂定會辦好這件事情!” 郭嘉在旁補了一句:“公子若是遇上什么不懂的,也盡可以來問?!?/br> 等曹昂走了,賈詡扭頭,面無表情的看向曹旭,說道:“公文分完了?!?/br> 曹旭:“……” 賈詡你這么黑,真的不怕被人打嗎? 作者有話要說: 所以就說,文和簡直壞透了! 嗯,旭旭于是也當大官啦=v= 下章和本初小公舉約起來! ☆、第120章 關于周瑜想要再見一見曹旭的愿望,很快就實現了,如果說原因的話,那大概就是因為孫權。 孫權如今已經十六歲,也算是個半大的少年了,雖然未成年,但孫策也常說他這個弟弟從小聰慧,遠勝過他。 當然,現在長江以南所傳揚的名聲,依舊是屬于孫堅和孫策的,尤其是孫策和周瑜兩人被大家親切的稱作孫郎和周郎。 周郎咱先不提,只說孫策,他的名氣是很大的,這個名氣大不僅僅是說大家都知道他,更是說大家都非常愛戴他。 孫策不僅人長得漂亮,性格也活潑討喜,愛說愛笑,這就讓他非常容易得到別人的喜歡,再加上之前揚州人民的生活真的不太好,畢竟原本這地盤是袁術的,而袁術……作為根基的豫州都被他坑出一臉血來,揚州就更別提了。 孫策占領之后與袁術完全不同,他不僅對百姓秋毫無犯,更是努力的幫助大家,在他的治理下,雖然大家還不能立刻奔小康,但至少不至于每年餓死人,還要交稅交到十年后了。 如果再算上他們已經開始與青州合作的話,各種生意其實也為他們帶來了不少的收益,眼看著孫策治下百姓的生活就一步一步的好起來了。 于是大家更是傳頌孫郎的名聲,孫策在長江以南,頓時就很有名望了。 即使他確實還很年輕。 孫權就是在父兄的名聲之下長大的,作為一個十六歲的年輕人,孫權迫切的想要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來,這樣讓人提到他的時候,不至于還要反問一句。 “孫權是誰?” 然后在得到答案之后恍然大悟一聲‘孫堅的兒子’又或者‘孫策的弟弟’這種話。 倒不是說,孫權不喜歡父親和哥哥,甚至應該說,因為孫堅死得早,所以孫權實際上算是孫策拉扯大的。 又要干事業光大家族,又要拉扯弟妹長大,孫策真的很不容易。 因此孫權所謂的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其實也是想要向孫策證明自己。 可說實話,比智謀他似乎比不過周瑜,拼武藝也不是自家大哥的對手,孫權如今又只有十六歲,他一時之間還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么。 直到他聽見周瑜念叨著說,想要學習青州新技術,但紀衡不愿意轉讓。 孫權覺得自己找到了奮斗的方向! 如果紀衡不愿意轉讓或者出售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也不提供相關人才的話,那么他們可以自己去學吧? 至少既然開辦了學館,那么就會接收到各地的學子,這一點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樣的。 孫權想著反正他才十六歲,去學也挺好呀。 孫策對他的教育問題很上心,給請了當地很有學問的先生教他,再加上孫權本身就聰慧,因此學的不差。 ……好吧,如果是對比正常的十六歲少年的話,應該說孫權已經學的相當好了。 再說他的武藝雖然比不上長兄孫策,但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這武力值再怎么低也不會特別低的。 所以,說一句文武雙全好少年是沒問題了。 孫權覺得他或許在幫助孫策征戰這世上還做不到,但他可以去學館學習呀!到時候一樣可以給孫策幫忙。 于是他就去把這個想法給孫策說了,孫策想想倒也覺得可行。 周瑜也覺得自己派人去學是個好主意,但……孫權去青州,這顯然不能算是一件小事。 要知道,從某些方面來看,孫權去了青州,實際上就是孫策往青州送了個人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