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節
這個時代尚且不是這些年輕人的,在三國的中后期這些名字閃耀的人物,此時還都十分稚嫩。 就像是憋不住想要懟郭嘉,結果反而被順走的司馬懿,就像是此時估摸著對劉備的好感度已經很高的龐統。 哎,說起來,龐統和司馬懿是差不多大的吧? 紀衡有些羨慕劉備的好運氣,但劉備此時卻很不高興。 以皖縣為中心向著舒縣方向進軍的曹旭曹旭已經打下大片地盤,劉備當然也不會差。 呂布嫌棄揚州沒有好對手,那么這一點對于劉備手下關張二人來說也是一樣的。 但在地盤擴張到一定范圍之后劉備發現了不對勁。 他繼續擴張的道路被曹旭擋住了! 劉備忍不住攤開地圖,他看著地圖上標注面色瞬間一變。 直到此時他才明白郭嘉之前對他那樣意味深長到底是因為什么! 此時的劉備若繼續向北則進入大別山地區,且他顯然只能走到這一步了。 因為大別山再向北,那就是豫州,而此時豫州靠近荊州的地方,已經是被默認歸屬劉表的,張繡的軍隊正在此處。 而如果向東……不用想了,東面就是曹旭攔住了他,難道此時的劉備能夠和曹旭動手嗎? 劉備心中不由的哼了一聲,他算是清楚為什么曹旭以皖縣為界限,打下皖縣以東的屬于廬江的地盤之后就不再向東前進了。 他原本以為那是因為往東的九江是留給曹cao那邊解決的,但現在看來,這分明就是保存力量,防止他在此時有什么異動。 至于說往西? 往西就是荊州??! 劉備不能攻打曹旭,難道他就能攻打劉表了嗎? 顯然這也是行不通的。 最后劉備的視線只能向南轉移。 可就在他想要試著向一江之隔的豫章發展的時候,就有戰報傳來。 孫策攻占彭澤! 此時的彭澤鄱陽一帶,已經完全屬于孫策。 聽到這樣的消息,劉備不由得捏緊拳頭。 就算是他也不由得在心里贊一句,郭嘉可真是好的很! 在郭嘉的攪和下,劉備原本可以跟著曹旭身后撿便宜的,但此時卻要自己打硬仗,這也就算了,劉備對這事忍一忍也沒什么,但此時的情況卻是,劉表,曹旭,孫策三人的地盤將劉備包裹其中,無論劉備想要向著哪一面發展,他都必須要擊敗強大的對手。 曹旭好對付嗎? 顯然曹旭代表著曹cao,而此時手握天子的曹cao是除了袁紹之外最強大的一家。 至于說劉表和孫策,哪個都不是好應付的。 劉備一開始只以為曹旭不去攻打九江是因為她要防備自己,可現在看來,曹旭保存實力,又何嘗不是在呼應江對岸的孫策? 因為有了曹旭壓陣,孫策的底氣就很足,再加上孫策確實善戰,因此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落入孫策手中。 劉備知道,此戰過后的孫策與之前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郭嘉看到劉備的攻勢平緩下來的時候,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他知道,劉備此時已經感受到了他特意為劉備畫的這么一個圈了。 其實真要說起來,郭嘉和劉備之間并沒有什么仇怨,但誰讓此時的劉備和陶謙是一家,而曹cao則需要扶持孫策呢? 那么郭嘉當然不會愿意劉備的勢力做大,否則到時候劉表完全可以憑劉備牽制孫策,那么他們在南方扶持孫策的計劃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當然了,特意給劉備留了一塊地盤也是有用心的。 郭嘉比之紀衡更加清楚劉備的魅力,甚至對于劉備那種只為復興漢室,若是天下太平寧愿回老家賣草鞋的說法,郭嘉是一個字都不相信的。 劉備既然是英雄,又怎么會心甘情愿的被埋沒?他是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那么就一定不能把劉備留在荊州。 之前徐州到了最后時刻,陶謙甚至主動將徐州讓給劉備,這樣的做法是之前誰都沒有想到的。 而此時的劉表也面臨著和陶謙差不多的情況。 內部派系林立都是世家豪強,外部又有強大的敵人,他自己已經年老,可兒子卻并不中用。 如果把劉備留在荊州,誰知道日后會不會重復上演徐州的事情呢? 但如果讓劉備有一塊單獨屬于自己的地盤,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只要地盤獨立了,那么劉備對于荊州的眾人來說那就是兩家人,是隔著一道墻的其他勢力,至多加上一個盟友的身份而已。 就算是曹cao和袁紹關系最好的時候,袁紹也不可能因為自己要死了,于是就把地盤托付給曹cao,不是嗎? 此時的劉備也是同樣的道理。 因此郭嘉必須給劉備留出地盤來。 就像是現在這樣。 郭嘉本以為想清楚了這件事情的劉備會惱怒,甚至他會質問郭嘉和曹旭,但劉備沒有,他依舊保持著友好的態度。 郭嘉暗贊一聲,劉備果然不是尋常人物。 此時劉備鬧起來完全是下下策,既掉逼格顯得他小家子斤斤計較,又容易被曹旭抓到借口反而來攻打他。 因此不說話是最好的選擇。 至少是在實力尚且弱小的時候,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 更讓人佩服的是,因為不能再對外擴張,因此劉備很干脆的放棄了之前喊打喊殺的風格,轉而對潯陽十分溫和。 他以手下孫乾簡雍兩人為使者,勸說當地的各個勢力,居然還真的收攏了不少人馬,讓自己的實力大有發展。 孫乾簡雍二人或許在謀略上沒什么值得說道的地方,但在搞外交方面還是很有一手的,再加上劉備實在是討人喜歡,他的正氣很能夠感染他人,因此劉備的實力可以說是迅速的壯大起來。 而此時的紀衡也乘船順江去了丹陽。 路上的時候他倒是路過了曹旭這里,但也僅僅是短暫???,然后順帶著把此時正留在曹旭這里的司馬一家帶上而已。 紀衡總是能笑的一派溫和看起來就是一副值得信賴的好人樣子的,他對司馬防說道:“之前在軍中條件簡陋,倒是委屈各位了?!?/br> 司馬防的年紀和曹cao差不多,但大約是多年隱居,且南方水土確實養人的緣故,他看起來倒是比曹cao要年輕好幾歲。 此時聽到紀衡的話,他也不過是客套幾句罷了。 司馬防不開心。 好吧,這是非常明顯且讓人理解的事情,甭管換了誰遇到他這糟心事都不會開心的。 紀衡心說郭嘉還真是給他找了個大麻煩。 但就像青州的武將們多數不會討厭曹旭,而文官們多數不會不喜歡紀衡一樣,即便滿心的寶寶委屈寶寶心里苦的司馬防,在與紀衡相處一路之后態度也不由得軟化不少。 尤其是等他們到了丹陽的時候,司馬防已經能夠面帶笑容的與紀衡說話了。 孫策此時并不在丹陽,早說了他目前在鄱陽,但紀衡也不至于要談事情卻找不到人,因為有周瑜留在這里。 孫策是說了的,談事情就去找周瑜,而周瑜可以全權代替他做出決定。 孫策對周瑜是非常信任的。 當然,周瑜也確實值得信任。 丹陽治所位于宛陵,大概就是今天安徽宣城那一塊,當然,古時候的話,大概也就只能說一說大致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貌了。 這年頭別說是城市,就算是口味都和后世不同。 ……別忘了這年頭很多食材還完全沒有傳入中國啊。 紀衡是在談正事的,按理說不該想著吃,但中國古往今來談事情都喜歡在飯桌上進行,就算是這個時代,因為要說的并不是什么家**政的大事,因此周瑜也是為紀衡設了宴的。 宛陵是個很不錯的地方,這里物產豐富,自然環境也很好,尤其是水產品,周瑜宴請紀衡,桌上就少不得有魚蝦等食材。 紀衡唱了一口頓時十分驚喜。 和北方的重口味不同,紀衡不知道是這地方本身口味清淡,還是說這年頭鹽等調料太貴的原因,總之這里的魚蝦都做是做的清淡口味,完全不掩蓋食物本身的鮮美味道。 更加神奇的是,原本沒有了調料的遮掩,魚蝦一類的食物很容易就會有腥味,但紀衡只嘗到了鮮美微甜的口味。 見紀衡喜歡,周瑜說道:“這些都是當地的特產,也是用的最樸實的方法做的,我上次與伯符嘗過之后就很喜歡?!?/br> 紀衡點頭:“確實非常好?!?/br> 然后他非常認真的問了個問題:“你們這兒的廚子我能挖走嗎?” 周瑜一愣。 紀衡還以為他不愿意,于是立馬說道:“不給廚子也行,要不我自己跟他學?做成這樣一定是有技巧秘方的吧?!?/br> 聽到這話周瑜頓時哭笑不得:“先生還有下廚的愛好?” 這不是女人家的事情嗎? 紀衡倒是坦然:“我覺得這挺好吃,但元昭短期內大概是沒機會來宛陵了,因此我學了回去做也是一樣的?!?/br> 周瑜頓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最后也只能感慨一句:“先生與將軍的感情真好?!?/br> 不過…… “學就不必了,我等會兒就讓人帶著廚子去您那里?!?/br> 說完吃的事情,大家相互之間的氣氛頓時緩和不少,也覺得熟悉親近了好多,因此接下來就可以談正題了。 周瑜在這些事情上可就沒有之前那么好說話了。 比如說,紀衡只打算和丹陽合作一些比如手工藝品,布料,土特產之類的生意,至多再加上周瑜很想要的青州紙,但其他的卻不愿意多給。 尤其是周瑜提出想要青州裝在船上的投石器的時候。 青州的戰船主要來自徐州之前的水軍,但到底也還是做了改進的。 比如說投石器,與投石車不同,這種可以裝載在樓船上的投石器體型小,但力量大速度快,且調整方向十分靈活,可其對船本身造成的壓力卻很小。 最簡單的物理道理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他安裝在船上的投石裝置,在將石頭打出去的同時,也會給船本身帶來壓力,再加上力量大的不靈活,速度快的力量小的限制,因此周瑜在見到青州戰船上裝的投石器之后就一直很想要。 尋常一塊大石頭打出去,站在投石器附近的人都能很清楚的感受到石頭給船體帶來的力量,但在青州的船上,這種影響確實也有,但感覺起來小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