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曹cao聽到這話臉色當即緩和不少。 總之他是不愿意劉協來寫的。 讓蔡琰寫,雖然也不是曹cao最開始的計劃,但總比讓劉協寫要好,這可以說是曹cao最能接受的一種現實了。 于是在劉協提出之后,曹cao也立刻贊同,勸說蔡琰親自來寫。 有了曹cao的話,青州這邊的人員當即明白了風向,也開始跟著勸說。 蔡琰雖然并不貪這樣一份榮耀,但勸說她的除了皇帝還有青州的實權派,曹旭也對她說:“你既然要做大事,又何惜于寫這幾個字呢?” 機會已經擺在了面前,何必為了表示謙虛而推辭? 曹旭的話蔡琰是最能聽得進去的,于是她終于點頭。 旁邊早有人備好了筆墨,這時候也非常及時的送到了蔡琰的手邊。 這書最后是要作為樣板拿去給工匠們做雕版,以后印刷此類書籍都以此為標準,而雕版完成之后,這原稿就要被收藏在熹平館內作為紀念和象征,輕易不會再拿出來了。 畢竟學子們若要借閱自然有雕版印刷的書籍版本可以使用,除了不是蔡琰親自書寫這一點,并沒有什么太大差別。 此時蔡琰提筆,鄭重的在書的封皮上寫下五經正義四個字。 這四字一出,在場頓時一片贊嘆之聲。 曹旭就在蔡琰身側不遠,這時候自然是將這四個字看的清清楚楚。 她一直知道蔡琰的字極為精彩好看,不是尋常閨閣女子小家子氣的秀氣,而是自有一份風骨在其中,且蔡琰大概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她的字并不遵從俗流而是大膽改進,很有自己的特色。 曹旭的字其實寫的普普通通,她在書法上是沒有絲毫成就的,但她這種人家出來的,即便自己寫的不是很好,但眼界水平卻不會差了。 或許比不上書法大家們的水平,但曹嵩當年對曹旭的教育即便放縱卻不含糊,當年他們家也搜羅了不少當世名家的作品來給孩子長見識的。 曹旭此時看著蔡琰的字只覺得比那些人也是不差了,甚至可能更好。 蔡邕當年創了飛白書成為一時流行,而蔡琰此字說是隸書卻也已經與傳統隸書不同了。 曹cao也是十分贊嘆,他的文學素養比之曹旭可高得多了,后世對于曹cao的描述之中也是帶著文學家書法家這樣的標簽的。 此時曹cao就說道:“蔡先生的字說是隸書然已經自成一家,不知可取了名字沒有?” 蔡琰道:“曹公謬贊,不過是自己隨手寫來的字,難登大雅之堂,哪里還特意取什么名字呢?” 劉協這時候卻開口道:“先生過謙了,朕倒是覺得曹卿說的極是?!?/br> 蔡琰連道不敢。 曹cao此時說道:“陛下都已經這么說了,我觀先生此字源于隸書卻又全然不同,其嚴整正美,此書一出,天下讀書人的風格恐怕都要為之一變了,既然如此,若以姓名稱之未免格局太小,既然能為天下楷模,便稱之為楷書如何?” 當年蔡邕的飛白書雖然受到贊譽,但那不過是流行而已。 蔡琰聽到這話當即就要說什么,可劉協卻已經先一步開口贊成,并且定下了這個名字。 行吧,皇帝都已經說定下了,其他人還能說什么呢,蔡琰也只能又是一番謙虛感謝而已。 倒是紀衡看著蔡琰的字抽了抽嘴角。 楷書什么的……原來是這么來的嗎? 不過蔡琰的‘楷書’和他后世常見的楷書畫風壓根不一樣啊。 最后紀衡也只能把這當做改變歷史的后遺癥了。 ……反正現在青科院里的蒸汽機模型都可以用來推磨盤了,只是蝴蝶了一個楷書而已,紀衡覺得這也不算啥大事,更何況蔡琰寫的確實很好。 蔡琰這事結束之后曹旭是真心為她高興的,因為從這時候開始,蔡琰真的是完全不同了。 就像當年的曹旭,原本只有曹cao軍中的人才稱她將軍,但后來,全天下的人提到她都得稱一句將軍,而不是曹夫人之類的稱呼。 蔡琰也是一樣,以往蔡琰名聲雖然很大,但蔡先生這樣的尊稱卻是只在青州才有人這么叫,出了青州依舊不好使,經過這次的事情,全天下的人都得尊稱蔡琰一聲蔡先生了。 蔡琰自己也是激動的,她原本只是在曹旭的鼓勵下想要做一番事情,最重要的是,不能讓父親一聲的心血就那么后繼無人,可現在,蔡琰覺得她不該把自己局限在蔡邕的框架里,她應該有更加廣闊的天地,去做更多的事情才對。 事情也確實不出所料,五經正義一出,頓時成了天下讀書人最為追捧的書籍。 原本倒是有人不服氣的,覺得一個女人修訂的書能有什么用處,恐怕會是錯漏百出,只能做個擺設的。 但當真的有人細細的去看了這書之后,除了贊不絕口以外,大概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給遇上的每一個讀書人賣安利了。 蔡琰不僅沒有錯漏百出,反倒是有理有據信而有征,很多地方看以前的書籍有模糊不明的,在這部五經正義里,都顯得清楚明白。 不過也有人拿著以前的版本來駁斥蔡琰書中有錯誤,曹旭當即很生氣,她是知道蔡琰做了多少工作多少努力才完成這部書的,可以說其中的每一個字都是蔡琰再三思考審定之后才決定的,若有一處不明或是各家典籍中有爭議的,蔡琰可以為這一個字整晚整晚的不睡覺去弄明白它。 這時候居然有人拿著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典籍來駁斥蔡琰,說這書中有誤,女子作的書果然是看不得的。 曹旭氣的想要砍人。 “給我點齊一支兵馬,我這就去揍那自稱名士的家伙一頓,讓他睜大眼睛好好看看,到底是誰在胡說八道!” 蔡琰卻在此時安撫曹旭,讓她不必沖動。 從五經正義成書然后正式發行的那天開始,蔡琰就知道她一定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元昭,我知道你心疼我,但是當年有人質疑你的能力的時候,難道你是把說閑話的人全都揍了一遍嗎?” 曹旭只好說道:“不是?!?/br> “那你是怎么做的?去找曹公哭訴還是讓人幫你找那些人的麻煩?” 都不是的…… “我在軍營里嚴格要求自己,然后真正的打出漂亮仗來,用事實讓那些人閉嘴?!?/br> 蔡琰聽到這話笑了出來:“所以,我也是一樣,當初的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又怎么會愿意做呢?而你能夠做到的事情,我也會努力做到的?!?/br> 之后蔡琰專門撰寫了文章來駁斥那些質疑她的人,那些人提出的每一個‘錯誤’,蔡琰都給出了讓人信服的解釋,甚至在文章的最后列出了她的參考書籍。 至于說那些人…… 蔡琰倒是沒說什么,但曹旭卻公開放話去說:“那些質疑的人最好也把自己的書單列出來,總不會是拿著一家之言就敢口出不遜,這得是多么的每見識啊,這種人,也能被稱作讀書人?” 曹旭的嘲諷遠比蔡琰的解釋更拉仇恨,當即有人辯不過蔡琰就把矛頭指向曹旭。 對于這種,曹旭的應對就更加簡單了。 “我是個武將,向來用拳頭說話,之前是誰想要跟我聊聊來著?” ……沒人想跟你聊聊! 這話一出來,頓時所有敢對著曹旭叫囂的聲音全部消停了。 曹旭這些年用事實證明了她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 別說是讀書人了,就算是武將,除了呂布趙云這種等級的,其他人遇上她還不是只有挨揍的分。 關于五經正義的爭論,在持續了幾個月之后終于徹底消停。 大家發現蔡琰的書是真的很靠譜,以他們目前的水平和手中的資源,壓根挑不出什么有理有據的錯誤來。 那些一開始就亂蹦跶的,基本都是胡亂叫囂。 更何況,大家其實也挺擔心被曹旭記恨上的_(:3ゝ∠)_ 而在關于五經正義本身內容的爭議平息之后,蔡琰的那一手極為精彩漂亮的書法終于開始被人們贊譽追捧起來。 關于這被稱作楷書,大家已經沒啥心思反駁了。 ……反正最后也是辯不過。 蔡琰的字也流行一起來,一時之間只要家中不是太過拮據的,都會買上一部五經正義擺在家里,一來五經本就是讀書人的必修課,二來,對著上面的字練練書法也是極好的。 反正青州紙雖然在其他地方價格高昂,但如果是青州本身出品的話,其實代價并沒有很高。 ……早說了他們的主要原料是竹子稻草一類的東西嘛,真的不值錢。 而這一版的五經后來也被稱作蔡版,是最具權威性的五經,也成為了后世的標準。 不過關于這套書倒是有個傳言,據說除了收藏在熹平館內的那一套蔡琰手書之外,另外還有一套特別的版本存在,只是很多人都無緣得見而已。 據說這版本也只有一套,就連皇帝和曹cao那里都是沒有的。 這一套書極為神秘,具體存于何處也是沒人知道的,很多人也就把這當做是傳言了。 但紀衡知道這是真的,確實是有這么一套書存在,甚至這是蔡琰親自來找他制作的。 而這套五經正義,此時就收藏在糜竺家中。 這套五經正義也是青州出版,皇帝認定的官方標準版本的雕版印刷第一套成品,為了區別其他,這一套的封面與其他五經正義的藍色封面不同,而是使用了黑色套紅色為主的印刷,再加上做工精致的金色描邊,看起來就極為顯眼。 這一套書除了五經正義原本的內容之外,還收錄了蔡琰親自撰寫的一篇特殊的序文,專程贈送給糜竺,作為一直以來他為這部書做出的貢獻的感謝。 紀衡還記得當時糜竺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激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他就是個商人家庭出身,哪怕做了官,人家也覺得他們家還是帶著商人氣息,這些年糜竺為曹cao做的也都是賺錢的生意,青州的財政可就靠他了,糜竺雖然對此沒有任何怨言,甚至感謝曹cao對他的信任,但別人說起糜家的時候,那也是只當做是個運氣好投資政治成功的商人而已。 一個向來被人看作是逐利庸俗的商人,居然可以與這樣的文化事情扯上關系,并且得到了認同,糜竺激動不已。 紀衡看著他這樣其實有點心疼。 這年頭的商人,是真的不容易啊。 于是他很干脆的向曹cao提議,所有青州出版的五經正義,不僅要打上代表朝廷的官方標識,還應該給糜竺也留下位置。 曹cao想了想又為此上書皇帝,劉協不會在小事上給曹cao找不痛快,自然是答應了。 不過關于這一點,很多人看到了糜家的標識都以為會有這東西,僅僅是因為這書其實也是交給糜家販賣的而已。 紀衡有點心疼糜竺,可糜竺自己倒是不在乎,他不解釋也不宣揚,并且表示能夠得到如今的待遇,他已經很滿足了。 可以說,這件事情上,青州的所有人都很高興。 好吧,也不是所有,至少呂布表現的沒那么高興。 在五經正義正式成為官方指定標準的那一天,呂布扯著高順,拿著新買到手的五經正義簡直要哭了。 “這個不會也要加入考試范圍吧?qaq” 別??!這么玩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及格啦! 高順:“……” 他拒絕承認眼前這個慫貨是曾經天下無雙的呂布_(:3ゝ∠)_ 在五經正義的事情徹底塵埃落定之后,紀衡開始忽悠曹旭了。 他表示,取名什么的,你聽呂布的哪兒能行啊,會給自家兒子取名草履蟲的爹幫你想的名字,你以為能有多靠譜?